后妃两相厌 作者:三娘万福
分卷阅读69
神。
*
——谢宝林在书房习字,门外便传来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脚步声来。
——“娘娘。”榕西在外头恭敬唤道。
——“进。”谢宝林写字的手未曾停下,随口道。
——榕西推开门。她却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身后还跟着一个身量很高的侍女。
——侍女进来后,榕西却垂首退出了书房,等在了书房台阶之下,为谢宝林守着门。
——谢宝林头也没抬,一个字也没有再说。倒是面前的侍女扑通一声结结实实地跪在了谢宝林跟前,出口却是个青年男子的音色:“娘娘。”
——这侍女正是谢桢。
——“回来了。”谢宝林收完最后一笔,方才涮洗了收拾好,捏起那张宣纸,对着纸轻轻吹了几口气。
——谢桢道:“此番,是我错了。”
——谢宝林放下宣纸,瞧着谢桢如今黑瘦的脸,心知谢桢在外头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的,因而便不打算再多为难他。于是她便抬步绕过书桌,走到谢桢面前,弯身扶起了谢桢,声音无波澜:“为时不晚。”
——“对不起。”谢桢艰涩开口。
——谢宝林却没有应,书房这边总让谢宝林想起那天的事来,于是便先走到书房正中间的方桌前坐了下来,然后招呼他过来。
——书房中央放置了一个小火炉,谢宝林听水沸腾了,便自己提起茶壶,冲泡了两杯茶出来,嘴上问了句:“谁害你?”
——谢桢没言语。
——“你连这个都不清楚?”谢宝林显然不算满意。
——“知道。”谢桢放下茶杯,捏了捏自己的手,沉默一会儿,方才回答,“袁家。”
——谢宝林嗤笑了一声:“果真是,难怪嚣张。”
——“娘娘在宫中也有所察觉?”谢桢立刻抬头。
——“袁夫人就要骑到王贵妃头上了。”谢宝林想起这事,冷笑道。
——谢桢经过这一遭凶险,已然明白过来谢宝林在宫中也并非顺风顺水,此时谢宝林说什么,谢桢就越发觉得自己先前念头不对。听了这话,谢桢道:“贵妃就容忍了她?”
——“袁夫人肚子里头有块宝贝疙瘩,谁都碰不得。”谢宝林脑海中便浮现出了王令宜张牙舞爪的样子来,“王贵妃明白这理儿,只是袁夫人若是真有本事,便叫她的孩子一直在肚子里。”
——谢桢望着眼前眉目冷淡的谢宝林,回想自己在江南那带的事,便大致同谢宝林讲了一遍:“到那儿之后,我发现那边对溃堤之事稍显漠然,心里头就存了疑虑。后来跟水利同僚和工匠讨论过后,便拟了一个法子来。谁知那图纸不翼而飞,到最后,竟是袁文提出的了。我当时没曾想过袁文做这等偷鸡摸狗之事,也因此动了杀心,我便找他理论,可袁家应当在那边有势力,一路下来,我竟然求助无门。我便想着,先将大堤修了再说,也不再提这事,每日都去堤边看进度。哪料,有天,我还正在路上,便有人放箭杀我,我当时受了伤,又不能以一当十,便即刻驾马离开,不知跑了多久,也不知走到哪里,晕倒了。后来便就是婉婉救下了我。”
——谢宝林轻点桌面,道:“袁文可不是那会才想杀你,应当说,从你要去江南时,这事就定了的,又或者,就算你不提,最后也还是你去。所以,怕是袁家给你下的套。”
——“我谢家挡了他的路?”谢桢虽是疑问的话,但语气却还是肯定的。
——谢宝林想起什么,神色肃穆起来:“江南那边,灾民如何?朝廷救济款拨下去,有多少到了灾民手里?”
——谢桢沉重摇头:“没有救济款。”
——“灾民何其多?江南那些蛀虫是要将这些人逼死才算了事?”谢宝林愤怒之极,当即怒拍方桌,“这么大的事,他们也敢这样猖狂,看来这种事,绝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谢桢垂首,满心痛楚:“还是富商出钱盖的粥棚。”
——“这些事,到不了宫里。即使到了,也晚了。”谢宝林捏紧了手,“他们的眼睛,只看得到歌舞升平,看得到金银珍宝,而面对灾民时,却一直都是瞎子。”
——慨叹过后,谢宝林收拾好情绪,想起那个不怎么联系过的姑母来,转而问:“梁王也算得是姑父,就在江南,为何你就能落魄至此?”
——又或者,灾情严重至此,为何皇帝四叔梁王不作出反应呢?为何……放任?
——“我所在之地距那儿少说也有五百里,伤势不好,外头又在追查,便在鬼山躲着,不好出去。”谢桢眉头微皱,“只是听说梁王病了,也不知具体是如何。”
——本章完——
☆、探望
谢宝林道:“梁王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
——“的确。”谢桢刚想抬抬腿,就觉得腿被裙子束缚住了,低头瞧了瞧,有些担忧地问:“只是娘娘,这……我还要在这儿呆多久?”
——谢宝林瞧他难得有些局促的样子,心下了然,道:“穿不得了?”
——谢桢硬着头皮:“穿得。”
——“不会太久了。”谢宝林意味不明地叹了一句。
——王令宜打算今日去看谢宝林的,出发前对着铜镜来回看了许久,再三确认自己状态还不错后,她才肯出门。
——流芳和另一个信得过的侍女随同王令宜出去。
——路过小偏房时,王令宜不由得稍稍驻足。这里如今是合姜的住地。合姜此时就站在门口,向王令宜安安静静行了一礼,沉默寡言,眸中不知是什么神采。
——王令宜却并没有停留,抬步继续走了。
——合姜一言不发地远远跟在了后头。对此,王令宜心知肚明,却还佯做不知道的模样。
一路就这样隔着不近不远的距离。在路过一处围上棉帘的凉亭时,王令宜决定在此稍微歇一歇。流芳将凉亭内的暖炉生起火,又烤了烤厚实的软垫放在石凳上后,王令宜才坐了下来,伸手接过流芳递来的手炉,呵了一口气,白气便顿时消散开,吩咐道:“你们可以在附近走走,也好热热身子。”
——流芳知道王令宜这是要单独跟合姜说话,因而便应声,带着另外一个退出凉亭。
——合姜道:“
分卷阅读69
-
分卷阅读69
神。
*
——谢宝林在书房习字,门外便传来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脚步声来。
——“娘娘。”榕西在外头恭敬唤道。
——“进。”谢宝林写字的手未曾停下,随口道。
——榕西推开门。她却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身后还跟着一个身量很高的侍女。
——侍女进来后,榕西却垂首退出了书房,等在了书房台阶之下,为谢宝林守着门。
——谢宝林头也没抬,一个字也没有再说。倒是面前的侍女扑通一声结结实实地跪在了谢宝林跟前,出口却是个青年男子的音色:“娘娘。”
——这侍女正是谢桢。
——“回来了。”谢宝林收完最后一笔,方才涮洗了收拾好,捏起那张宣纸,对着纸轻轻吹了几口气。
——谢桢道:“此番,是我错了。”
——谢宝林放下宣纸,瞧着谢桢如今黑瘦的脸,心知谢桢在外头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的,因而便不打算再多为难他。于是她便抬步绕过书桌,走到谢桢面前,弯身扶起了谢桢,声音无波澜:“为时不晚。”
——“对不起。”谢桢艰涩开口。
——谢宝林却没有应,书房这边总让谢宝林想起那天的事来,于是便先走到书房正中间的方桌前坐了下来,然后招呼他过来。
——书房中央放置了一个小火炉,谢宝林听水沸腾了,便自己提起茶壶,冲泡了两杯茶出来,嘴上问了句:“谁害你?”
——谢桢没言语。
——“你连这个都不清楚?”谢宝林显然不算满意。
——“知道。”谢桢放下茶杯,捏了捏自己的手,沉默一会儿,方才回答,“袁家。”
——谢宝林嗤笑了一声:“果真是,难怪嚣张。”
——“娘娘在宫中也有所察觉?”谢桢立刻抬头。
——“袁夫人就要骑到王贵妃头上了。”谢宝林想起这事,冷笑道。
——谢桢经过这一遭凶险,已然明白过来谢宝林在宫中也并非顺风顺水,此时谢宝林说什么,谢桢就越发觉得自己先前念头不对。听了这话,谢桢道:“贵妃就容忍了她?”
——“袁夫人肚子里头有块宝贝疙瘩,谁都碰不得。”谢宝林脑海中便浮现出了王令宜张牙舞爪的样子来,“王贵妃明白这理儿,只是袁夫人若是真有本事,便叫她的孩子一直在肚子里。”
——谢桢望着眼前眉目冷淡的谢宝林,回想自己在江南那带的事,便大致同谢宝林讲了一遍:“到那儿之后,我发现那边对溃堤之事稍显漠然,心里头就存了疑虑。后来跟水利同僚和工匠讨论过后,便拟了一个法子来。谁知那图纸不翼而飞,到最后,竟是袁文提出的了。我当时没曾想过袁文做这等偷鸡摸狗之事,也因此动了杀心,我便找他理论,可袁家应当在那边有势力,一路下来,我竟然求助无门。我便想着,先将大堤修了再说,也不再提这事,每日都去堤边看进度。哪料,有天,我还正在路上,便有人放箭杀我,我当时受了伤,又不能以一当十,便即刻驾马离开,不知跑了多久,也不知走到哪里,晕倒了。后来便就是婉婉救下了我。”
——谢宝林轻点桌面,道:“袁文可不是那会才想杀你,应当说,从你要去江南时,这事就定了的,又或者,就算你不提,最后也还是你去。所以,怕是袁家给你下的套。”
——“我谢家挡了他的路?”谢桢虽是疑问的话,但语气却还是肯定的。
——谢宝林想起什么,神色肃穆起来:“江南那边,灾民如何?朝廷救济款拨下去,有多少到了灾民手里?”
——谢桢沉重摇头:“没有救济款。”
——“灾民何其多?江南那些蛀虫是要将这些人逼死才算了事?”谢宝林愤怒之极,当即怒拍方桌,“这么大的事,他们也敢这样猖狂,看来这种事,绝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谢桢垂首,满心痛楚:“还是富商出钱盖的粥棚。”
——“这些事,到不了宫里。即使到了,也晚了。”谢宝林捏紧了手,“他们的眼睛,只看得到歌舞升平,看得到金银珍宝,而面对灾民时,却一直都是瞎子。”
——慨叹过后,谢宝林收拾好情绪,想起那个不怎么联系过的姑母来,转而问:“梁王也算得是姑父,就在江南,为何你就能落魄至此?”
——又或者,灾情严重至此,为何皇帝四叔梁王不作出反应呢?为何……放任?
——“我所在之地距那儿少说也有五百里,伤势不好,外头又在追查,便在鬼山躲着,不好出去。”谢桢眉头微皱,“只是听说梁王病了,也不知具体是如何。”
——本章完——
☆、探望
谢宝林道:“梁王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
——“的确。”谢桢刚想抬抬腿,就觉得腿被裙子束缚住了,低头瞧了瞧,有些担忧地问:“只是娘娘,这……我还要在这儿呆多久?”
——谢宝林瞧他难得有些局促的样子,心下了然,道:“穿不得了?”
——谢桢硬着头皮:“穿得。”
——“不会太久了。”谢宝林意味不明地叹了一句。
——王令宜打算今日去看谢宝林的,出发前对着铜镜来回看了许久,再三确认自己状态还不错后,她才肯出门。
——流芳和另一个信得过的侍女随同王令宜出去。
——路过小偏房时,王令宜不由得稍稍驻足。这里如今是合姜的住地。合姜此时就站在门口,向王令宜安安静静行了一礼,沉默寡言,眸中不知是什么神采。
——王令宜却并没有停留,抬步继续走了。
——合姜一言不发地远远跟在了后头。对此,王令宜心知肚明,却还佯做不知道的模样。
一路就这样隔着不近不远的距离。在路过一处围上棉帘的凉亭时,王令宜决定在此稍微歇一歇。流芳将凉亭内的暖炉生起火,又烤了烤厚实的软垫放在石凳上后,王令宜才坐了下来,伸手接过流芳递来的手炉,呵了一口气,白气便顿时消散开,吩咐道:“你们可以在附近走走,也好热热身子。”
——流芳知道王令宜这是要单独跟合姜说话,因而便应声,带着另外一个退出凉亭。
——合姜道:“
分卷阅读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