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 作者:心渔

    分卷阅读294

    我从南边帮你捎了封信回来。”

    “哦,信呢?”

    “在这里。”因为是要紧的东西,云鹭觉着自己拿着很烫手,也怕夜长梦多,一见文笙,便赶紧将信交给她,这才松了口气。

    文笙接过来,她以为又是杨兰逸那小子写的,没当一回事,就在车上随手拆开。

    咦?虽然也是一笔惨不忍睹的狗爬字,但这并不是杨兰逸的笔迹呀。

    文笙脑袋里疑惑一闪,先看内容。

    信里说,元恺回到江北以后,跟大伙解释是张寄北不听他劝阻,非要去同卜云公平决斗,怕大家反对,才悄悄离队。张寄北本来打算连他也不带,还是他苦苦哀求,保证绝不插手,才获准同行。谁知道卜云狡诈,带了那么多人同去。

    这是一段。

    接下来又说,他大哥对元恺不像对张寄北那么信任,两下换人的事就算元恺应承下来,一时半会儿也办不成,不如等等再说。

    最后问她,卜云背后那人好像和她还挺熟的,不妨透露透露此君是何方神圣,也方便他查查张寄北怎么会跑去那荒山野岭,等查出内情来,一定会写信告诉文笙。

    通篇看下来,文笙哪还不知道,写信的人是王十三。

    她皱了皱眉,这信看着太费劲了,字写得丑不说,里头还有好多错别字,着实是碍眼。

    更不用说,信的后头还明晃晃地向她套话,这小子知不知道,他们现在可是敌人!

    回到马场,文笙和戚琴见面,自然又是好一番亲近。

    细问二人这段时间在江北的经历,还真没什么值得说的,自从得了自由之后,两人就在积极地想办法奔走救人,但张寄北虽然放了他俩,却始终盯得很紧,想走随意,想搅事不行!

    就算张寄北带人北上,离开了兰城,依旧留了人监视着他们。

    直到王十三等人回去,得知张寄北已死,羽音社带头的换成了元恺,这才有了好转,可跟着王十三就找上门,叫二人立刻回京,帮他送信。

    “回来了就好好歇一歇。厉大家他们虽然不得自由,却也没有生命危险,慢慢想办法吧。”文笙安慰二人。

    等到独处的时候,文笙又拿了王十三的信出来,掂量着怎么回信。

    首先,她拿了笔,蘸上墨,把那些碍眼的错别字挑了出来。

    元恺的恺,解释、劝阻,就连卜云这两个字也全都不对。

    看来王十三是真没读过什么书,而这信又不方便找旁人代写,所以只要是笔划一多,就必然错漏。

    圈完了,文笙在旁边以蝇头小楷一一改过来。

    第二百六十章 《古平琴歌考》

    改完了错字,文笙放下笔,站起身来,将窗子推开,叫沁凉的夜风吹进屋子。

    她在想,到底应该怎么回复王十三。

    一个懒散而没有正型的人,会一本正经地写信,其中必有原因。文笙猜测王十三很可能是得人授意,例如:王光济因为张寄北的死对元恺心存疑虑,不放心把大权交给他。

    信是肯定要回的,交换人质的事要耐下心来慢慢谈,但也不能给对方留下把柄。

    若是还能顺利探听到江北的情况就更好了。

    千山万水,大军阻隔,京里流传的消息真真假假,叫人没有办法甄别,这一次戚琴和云鹭回来,也带回了兰城几镇的城防、江北百姓民心向背等等的真实现状,可惜受条件所限,他们对王光济身边的事知道得不多。

    文笙不自觉地以两指揉了揉眉心,连日全身心沉浸在书本里,这时候才觉着精神有些不济。

    她沉吟良久,坐回来,提笔蘸了墨,把信写完。

    在信里,她表示解救厉建章等人的事可以慢慢操作,不急在一起,拜托王十三关照一下被扣押的诸人,又说戚老最近有逐一探望被扣乐师家小的打算,若是方便,请对方多多说一说这段时间厉建章等人的平常起居、衣食住行情况,也好安无辜妇孺之心。

    信不长,言辞直白恳切,只要不是带着偏见去看,哪怕铁石心肠也会被打动。

    文笙信里提到戚琴的打算并不是随口一说,傍晚时戚琴确实当着大伙的面说他想去邺州见一见高祁,顺便探看一下厉建章的家人。

    文笙有意避而不提那几个被她扣下的乐师,回信里通篇找不到“换人”“易质”的字眼。以免得变成把柄被对方利用。

    至于王十三来信问钟天政的身份,她就像没看到一样,直接漏了过去。

    信写完了,连王十三的来信一起封好,文笙掂量着交给旁人不放心,还需云鹭跑一趟兰城。

    不管是去邺州,还是去兰城。都是为了解救那些被扣的乐师。第二天文笙同戚琴和云鹭商量,云鹭欣然答应,戚琴也说自己技艺已经恢复了七八成。独自一个人去邺州完全没有问题。

    这封来信虽然暂时打破了平静,也只是文笙闭关学习当中的一个小插曲。

    时间过去得飞快,转眼腊月临近。

    这段时间纪南棠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大军自锦官道杀入江北。王光济节节败退。

    建昭帝和文武百官接到战报,都觉着照这样下去多则半年。少则两三个月便可平定叛乱,心底大石一去,又都有了玩乐的心思,再加上年关将至。奉京城到处是酒宴歌舞,就连文笙都接了好多帖子。

    其中多半是玄音阁女学的那些小姐们为解闷设的闺阁宴,剩下的也都和乐师有关。甚至有那相互间根本不熟悉的,只是同在玄音阁。不知抱着什么目的,也给文笙送来了请帖。

    文笙抽暇翻看了一番,除了谭瑶华的帖子,其它全都予以婉拒。

    她不愿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应酬上。

    短短两月工夫,文笙在应天塔已经借阅了近三十本书,平均下来,两天一本,这个速度大大超出了旁的学生,引起了一众驻塔乐师的注意。

    最近每到她去还书,总是有不同的老乐师在等着考她,提的问题很多就像陈老当初提问乌大元的弟子那样,带着考验的意味。

    文笙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涉险过关的时候,对此她心里到是颇为坦然,她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尽快地提高自己,并不是为了凑齐数目好更上一层楼。

    只要与琴鼓有关的,文笙一概不挑挑拣拣,拿起来就看,就连那本将乌大元师徒拒之于应天塔之外的《古平琴歌考》她也没有特意回避。

    还这本书的时候,陈老亲自考校她,对文笙,他问了相同的问题:“你从这本书

    分卷阅读294

    -

章节目录

重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心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心渔并收藏重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