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被外公夸过不少,想来应该能让席瑜桐满意。
可是这不是在她自己家里,而是在人家的店里。
没有老板的同意,她怎么能随便去动人家的东西?
席瑜桐看出褚凝的的顾虑,眼底的满意又多了一分。
“放心吧,老钟这里我常来,都不是外人。”席瑜桐不在意的道,“我让你泡你就泡,没人会说你说什么。”
正说着,钟掌柜拿着一卷东西从后头走了出来。
席瑜桐一指钟掌柜:“老钟,你说我有没有说错?”
钟掌柜刚刚虽说在后头拿东西,但其实里面的隔间和外头的大厅只隔了一堵墙,也没多少隔音效果,所以他把席瑜桐的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席老师说得没错,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必客套。”钟掌柜笑道:“在我这儿,你就当是自己家就好,随意一点。”
褚凝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在腹诽。
谁敢真把这里当自己家啊?
万一不小心弄坏了哪件东西,她不定要赔出多少去呢!
褚凝老实的去给席瑜桐泡茶,钟掌柜已经将手里的东西放到了一旁的木桌上,缓缓摊开。
见此情形,哪怕是之前坐着稳如泰山般的席瑜桐,也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卷轴很快就铺平了,钟掌柜让到了一边,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席老师,请。”
席瑜桐完全没有客气的意思,直接就走了过去。
不过,当她的目光落在面前的卷轴上的时候,眼神一下子就变得柔和了不少。
这样的变化,就连在不远处专心泡茶的褚凝,都感觉到了。
褚凝顺势瞄了一眼。
哦,那不是她想象中的古画,竟然是一幅书法!
而且这幅书法十分简单,只有四个大字。
天道酬勤!
褚凝从小在外公的书房就见过不少名人书法,对书法的鉴赏还是有些心得的。
只是这么看了一眼,褚凝就知道,这四个字的字体,是标准的正楷,十分工整。
而且这四个字还带有自己的韵味,并不死板,坚韧中透着几分柔和,让人一眼看过去,连心情都能跟着平静不少。
偏偏这种平静并非不起波澜,反倒能让人心生斗志,生生不息!
写这幅字的人很有功力啊!
这字肯定很有来历!
褚凝看字都看呆了,连手里正泡着的茶都忘记了。
席瑜桐像是察觉到什么,一回头,就看见褚凝那傻傻的表情。
没想到席瑜桐会突然看过来,褚凝脸色一红,忙继续泡茶。
席瑜桐眉头一皱,却没有说什么,反倒对钟掌柜道:“老钟,还是你去泡茶吧,反正我也习惯了你的手艺了。褚丫头,你过来,跟我一起看这幅字!”
钟掌柜知道席瑜桐这是要指点褚凝,笑着过去接手。
褚凝本想继续完成自己手上的工作,可是她的心思早就已经放到了那幅字上面去,又哪里忍得了这样的诱惑?
低声向钟掌柜道了声谢,褚凝还是走到了席瑜桐身边。
“看你刚刚泡茶的手法,显然是有几分功力。”席瑜桐淡淡的道,“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下次你再泡茶给我喝就行了。至于现在,你给我说说,关于这幅字,你都看出了些什么?”
褚凝想了想,把自己对字的感悟说了。
席瑜桐点点头:“能看出这幅字的意境,说明你还有几分天分。不过,若是我让你鉴定这幅字,你会怎么鉴定?”
褚凝有些呆住了。
字画鉴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这一行的大师,也不敢说自己能鉴定出每一幅字画的真假!
要知道,因为赝品的层出不穷,以及造假者的手段越老越多,从古至今,字画鉴定对收藏家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第135章 纸和墨
字画鉴定的关键,在于纸张、颜料、墨迹和印章等年代上的鉴定,还有技法、笔法、历史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等个人特色的鉴定。
这里头方方面面的鉴定,对学鉴定的人来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一大关卡。
褚凝对字画鉴定虽然有些心得,但她自己却是从未真正独立鉴定过一幅字画,可以说是毫无经验。
只是如今席瑜桐都已经开口相问了,听起来就跟考试似的,褚凝总不能不回答。
想了想,褚凝道:“我眼力有限,能看出的东西不多。要是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还请席老师不要见怪。”
席瑜桐嗤笑一声,摆摆手道:“这么小心干什么?我就是随口问问而已,你看出多少就说多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了席瑜桐这话,褚凝就放心多了。
她弯下腰,细心的看起了这幅字。
从古至今,我国的书法大家不计其数,而且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若是懂行的人,光凭字迹,就能确定写字人的大概身份。
当然,现在的褚凝还没有这个眼力。
书法一道看似简单,实则高深莫测。
懂行的人能够看懂,可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除了字体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他的什么意境类的东西,完全就是玄乎其玄,压根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褚凝看的不是字,而是纸,还有墨。
眼前这幅字所用的纸,用的是非常有名气的宣纸。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诞于隋唐时期。
因宣纸原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这才以此得名。
宣纸向来洁白稠密、纹理纯净,尤其润墨性还很强。所以,不管是写字还是作画,宣纸都能为它们增彩不少。
书画家们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水墨比例,下笔时疾缓有度,就能让最终出来的作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这,也就是所谓的“墨分五色”。
宣纸不但耐老化容易保存,而且还拥有不会褪色的特性,因此还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
不过,虽然宣纸起于隋唐,但直到明清时代,宣纸的制造技术才达到巅峰时期。
褚凝面前摆着的这幅字,所用的宣纸,就是她见过的最好的那一类。
她可以肯定,这张纸应该产于清朝。
也就是说,写这幅字的人,是清朝,以及清朝之后出现的人。
确定了这一点,褚凝就开始看写字的墨。
从古至今,历代制墨名家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在大众
可是这不是在她自己家里,而是在人家的店里。
没有老板的同意,她怎么能随便去动人家的东西?
席瑜桐看出褚凝的的顾虑,眼底的满意又多了一分。
“放心吧,老钟这里我常来,都不是外人。”席瑜桐不在意的道,“我让你泡你就泡,没人会说你说什么。”
正说着,钟掌柜拿着一卷东西从后头走了出来。
席瑜桐一指钟掌柜:“老钟,你说我有没有说错?”
钟掌柜刚刚虽说在后头拿东西,但其实里面的隔间和外头的大厅只隔了一堵墙,也没多少隔音效果,所以他把席瑜桐的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席老师说得没错,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必客套。”钟掌柜笑道:“在我这儿,你就当是自己家就好,随意一点。”
褚凝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在腹诽。
谁敢真把这里当自己家啊?
万一不小心弄坏了哪件东西,她不定要赔出多少去呢!
褚凝老实的去给席瑜桐泡茶,钟掌柜已经将手里的东西放到了一旁的木桌上,缓缓摊开。
见此情形,哪怕是之前坐着稳如泰山般的席瑜桐,也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卷轴很快就铺平了,钟掌柜让到了一边,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席老师,请。”
席瑜桐完全没有客气的意思,直接就走了过去。
不过,当她的目光落在面前的卷轴上的时候,眼神一下子就变得柔和了不少。
这样的变化,就连在不远处专心泡茶的褚凝,都感觉到了。
褚凝顺势瞄了一眼。
哦,那不是她想象中的古画,竟然是一幅书法!
而且这幅书法十分简单,只有四个大字。
天道酬勤!
褚凝从小在外公的书房就见过不少名人书法,对书法的鉴赏还是有些心得的。
只是这么看了一眼,褚凝就知道,这四个字的字体,是标准的正楷,十分工整。
而且这四个字还带有自己的韵味,并不死板,坚韧中透着几分柔和,让人一眼看过去,连心情都能跟着平静不少。
偏偏这种平静并非不起波澜,反倒能让人心生斗志,生生不息!
写这幅字的人很有功力啊!
这字肯定很有来历!
褚凝看字都看呆了,连手里正泡着的茶都忘记了。
席瑜桐像是察觉到什么,一回头,就看见褚凝那傻傻的表情。
没想到席瑜桐会突然看过来,褚凝脸色一红,忙继续泡茶。
席瑜桐眉头一皱,却没有说什么,反倒对钟掌柜道:“老钟,还是你去泡茶吧,反正我也习惯了你的手艺了。褚丫头,你过来,跟我一起看这幅字!”
钟掌柜知道席瑜桐这是要指点褚凝,笑着过去接手。
褚凝本想继续完成自己手上的工作,可是她的心思早就已经放到了那幅字上面去,又哪里忍得了这样的诱惑?
低声向钟掌柜道了声谢,褚凝还是走到了席瑜桐身边。
“看你刚刚泡茶的手法,显然是有几分功力。”席瑜桐淡淡的道,“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下次你再泡茶给我喝就行了。至于现在,你给我说说,关于这幅字,你都看出了些什么?”
褚凝想了想,把自己对字的感悟说了。
席瑜桐点点头:“能看出这幅字的意境,说明你还有几分天分。不过,若是我让你鉴定这幅字,你会怎么鉴定?”
褚凝有些呆住了。
字画鉴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这一行的大师,也不敢说自己能鉴定出每一幅字画的真假!
要知道,因为赝品的层出不穷,以及造假者的手段越老越多,从古至今,字画鉴定对收藏家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第135章 纸和墨
字画鉴定的关键,在于纸张、颜料、墨迹和印章等年代上的鉴定,还有技法、笔法、历史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等个人特色的鉴定。
这里头方方面面的鉴定,对学鉴定的人来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一大关卡。
褚凝对字画鉴定虽然有些心得,但她自己却是从未真正独立鉴定过一幅字画,可以说是毫无经验。
只是如今席瑜桐都已经开口相问了,听起来就跟考试似的,褚凝总不能不回答。
想了想,褚凝道:“我眼力有限,能看出的东西不多。要是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还请席老师不要见怪。”
席瑜桐嗤笑一声,摆摆手道:“这么小心干什么?我就是随口问问而已,你看出多少就说多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了席瑜桐这话,褚凝就放心多了。
她弯下腰,细心的看起了这幅字。
从古至今,我国的书法大家不计其数,而且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若是懂行的人,光凭字迹,就能确定写字人的大概身份。
当然,现在的褚凝还没有这个眼力。
书法一道看似简单,实则高深莫测。
懂行的人能够看懂,可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除了字体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他的什么意境类的东西,完全就是玄乎其玄,压根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褚凝看的不是字,而是纸,还有墨。
眼前这幅字所用的纸,用的是非常有名气的宣纸。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诞于隋唐时期。
因宣纸原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这才以此得名。
宣纸向来洁白稠密、纹理纯净,尤其润墨性还很强。所以,不管是写字还是作画,宣纸都能为它们增彩不少。
书画家们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水墨比例,下笔时疾缓有度,就能让最终出来的作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这,也就是所谓的“墨分五色”。
宣纸不但耐老化容易保存,而且还拥有不会褪色的特性,因此还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
不过,虽然宣纸起于隋唐,但直到明清时代,宣纸的制造技术才达到巅峰时期。
褚凝面前摆着的这幅字,所用的宣纸,就是她见过的最好的那一类。
她可以肯定,这张纸应该产于清朝。
也就是说,写这幅字的人,是清朝,以及清朝之后出现的人。
确定了这一点,褚凝就开始看写字的墨。
从古至今,历代制墨名家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在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