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细密的汗珠, 慢慢汇在一处,一滴滴落在她胸口,灼热着她的肌肤;也瞧见他幽深的黑眸, 清清亮亮地仿似天上的星子;还有他乌黑的长发,瀑布般垂着,像一道黑色帘幕将两人隔绝在里面。

    终于磨得她熬不住,红着脸唤了他两声“好哥哥”,他才像得了指令的士兵般一鼓作气冲了进去。

    他覆在她身上,凝望着她,满足地叹息,“阿妡,你真好。”

    四目交接,久久不愿分开。

    明明成亲才刚四日,却好像多年的老夫妻那样和谐而又美满。

    杨妡揉搓着他的长发,无意识地唤了声,“阿珞。”

    魏珞低着头答道:“嗯。”

    杨妡用瓢舀了水替他冲洗,又唤道:“阿珞。”

    “怎么了?”魏珞撩着头发抬头问。

    杨妡掩饰般笑笑,“你中午想吃什么?”

    现下已经过了正午,魏珞回来时就闻到厨房传出的饭菜香了,她还问要吃什么。

    魏珞福至心灵,忽然猜出几分杨妡的心意,唇角弯了下,复低下头,“想吃佛跳墙和炖骨头。”

    都是极费火候的菜。

    “你讨厌!”杨妡恍然,赌气般将一盆水都浇在他头上,正要转身,又够下屏风上帕子,当头兜在他头上,“赶紧擦干,我不理你了。”

    魏珞低低轻笑。

    翌日,两人坐了马车往双榆胡同去。

    马车是跟杨府借的。

    养马花费不小,魏珞的俸禄本就不多,而且杨妡出门少,没必要养两匹马。况且,秋声斋实在离杨府太近了,借东西非常方便。

    杨妡对双榆胡同实在太过熟悉,几乎闭着眼睛都能喊出街上店铺的名字。

    赵元宝开的铺子仍是在前世那个位置,叫做“增色”绸缎铺。

    以前杏娘曾问过他,怎么取了这么个店名,赵元宝煞有介事地说:“姑娘们穿了我的布料,个个都能增加颜色,肯定比先前好看,所以叫增色。”

    赵元宝的布料跟其他铺子相比,没见得好多少,但他会来事,买一匹布会饶上一缕丝线,买两匹布会送把剪刀,就算只买点碎布头,也会得根针当添头。

    尤其对杏花楼的姑娘,会额外让出两分利。

    所以,不但杏花楼的姑娘愿意照顾他的生意,临近几条胡同的妇人婆子都喜欢往“增色”去。

    这一世也不例外,杨妡刚掀帘进去,就听到女子们叽叽喳喳的谈笑声。

    有的在跟伙计讨价还价想砍下几文钱,有的则拿着样本在身上比划,请同伴们看什么颜色最合适。

    伙计都是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还没有长成,故而并不让妇人们感到尴尬。

    赵元宝穿件青莲色团花锦缎直缀,腰间系着靛青色布带,上面挂了荷包、香囊、小印等好几样物件,周身的气度看起来比魏珞还要富贵从容。

    见到杨妡两人,赵元宝愣了下,脸上露一丝尴尬,很快打发走店里客人,掩上门,请杨妡与魏珞在椅子上就坐,亲自沏了茶端过来,然后恭恭敬敬地垂手站在旁边,赔笑问道:“奶奶怎地有空来了,我本想忙过年前这阵子,等腊八歇业之后把账本子送给奶奶过目。”忽地又想起一事,转到柜台里间,捧出个雕着大红石榴花的匣子,笑盈盈地说:“恭贺奶奶新婚志喜。”

    匣子里是一对碧绿的玉佩,两只都是半圆形,合起来便是整个圆,正面雕着比翼连枝的图样,背面刻着四个字“不离不弃”。

    玉质晶莹剔透,雕工细腻精致,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

    杨妡非常喜欢,仔细端量了片刻,脸上浮起由衷的感谢,笑道:“让你费心了。”

    “是费了些工夫,”赵元宝毫不隐瞒地说,“打春天听说奶奶定了婚期我就琢磨贺礼,来回去了四趟江南才找到这个,祝贺奶奶跟三爷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杨妡又谢一遍他,将卖身契找出来,“原先已经说定了,到今年底就还你自由身。你也是弱冠之年了,若是遇到中意的姑娘早些成亲生子,你爹娘在九泉之下定也能够宽心。”

    赵元宝接过卖身契看了看,掏出火折子。

    火苗跳动,不过数息,已经成为灰烬。

    赵元宝“扑通”跪在杨妡脚前, “奶奶大恩大德,元宝此生难忘,以后若有驱遣,万死不辞。”

    杨妡浅笑,“什么大恩大德,不过十几两银子,值得你这般说法?快起来吧。”

    赵元宝很认真地答:“倘或今日,我也不把十几两银子放在眼里,可当初若非奶奶接济,我娘根本捱不过那年冬天。奶奶高义,并非银钱所能衡量的。”

    “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往柜台后头把今年的账本子摊在桌面上,又取过算盘一笔一笔地账目算给杨妡看。

    杨妡瞧他账目做得仔细,算盘子打得熟练,暗中点点头,开口道:“这铺子是你做熟了的,现下我手头也没人搭理,倒不如仍由你接着掌管,利钱对半儿分,你觉得如何?”

    赵元宝笑道:“我也正是这样打算,不过得先把账目给奶奶跟三爷结清了。今年铺子盈利一千一百八十四两,按奶奶所说,我取两成利,约莫是两百三十六两,是我出的资。铺子里货品大约值三百五十八两,这是奶奶出的资,另外铺面也是奶奶的,这样算来利钱对半儿分就十分不妥,还是三七分,只是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这几年铺子开得顺当,也是因为有包有大哥的几个弟兄照应,街面上没有人敢过来骚扰,我想从我那三分利钱来分出半分给包大哥。”

    魏珞听了插话道:“包有是我的人,他那份儿我来出。”

    杨妡扫一眼魏珞,对赵元宝道:“就按爷说的,你仍是三分,我占六分半,包有占半分。”

    赵元宝只稍犹豫,也便答应。

    他做事牢靠,当即吩咐伙计去叫包有,趁这个空当,他极快地写出个章程,抄录出三份。

    约莫小半个时辰,包有气喘吁吁地赶过来,先瞥了眼杨妡,然后恭恭敬敬地对魏珞行个礼,“将军有吩咐?”

    魏珞简短地说了下情况。

    包有才对着杨妡行礼,“谢奶奶。”

    态度说不上轻慢,但绝对不似对待魏珞那般恭敬。

    杨妡顿时又想起,玉屏山下,

章节目录

嫡妻谋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茗荷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茗荷儿并收藏嫡妻谋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