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粮,抢了张家粮队。
现在这波人已经过了山东,穿过河南,奔北边去了。
“不能就这么放过他们。”张大爷拍桌子。
“老子毙了他们。”周大少爷把腰间的大肚盒子枪拿在手里。
“这事情,从长计议,慢慢来,我们先把这次的旱灾应付了。”张大爷站起来,伸手拍周大少爷的肩膀,才十六,竟然比张大爷还高了半个头。
周大少爷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安静坐着的张美溪。对着张大爷点了点头,决定听他的。
张大爷很高兴,几个孩子都开始顶用了,尤其是自己的亲闺女,有真本事啊。
这次山东大旱,平安县的秋粮也绝收了。
民国的老百姓,都挺能忍的,秋粮是没有了,可是庄稼杆子还有,零星的瓜菜,野草,都扒拉回家,磨成细粉,吃了也能活命。
张家免了租子,开了粮仓,按人头,每家再补贴一些,账房里忙碌了几天,就都分派好了。
另就是继续修河挖渠,今年是绝收了,还有明年那,关键是这些工程都要招收丁壮,用他们的力气,给他们发些钱粮,就省了他们心乱动脑子,闹事。
张大爷回正房里,和张太太吃饭,一边还夸:
“周家这三个孩子还真不错,我看那个老大也是个能听劝的孩子。”
张太太就甩了脸,把饭碗重重的放桌子上。
“那几个狼羔子,还想和我们家结亲,做梦。”
张大爷尴尬的笑,第二天走去枣树院看周太太。
挥手让下人都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
周太太坐在床上,含笑望着张大爷。
张大爷走过去,挨着她坐了,忽然叹口气:
“你这次,真是吓到我了。”
周太太把头一歪,搭在张大爷的肩膀上,半眯着眼睛,声音里带着笑:
“谁也想不到啊,我这不是好了吗,几个孩子都好,青梅竹马的,都好。”
张大爷一听这意思,吓的坐直了身子,支吾着不敢答话。
张太太已经不乐意了,张老太爷还要再看看,这两家的亲事,暂时不好提,还得等孩子们长大些再说。
------------
018民国的美元
秋粮绝收后,佃户和小农们也会自救,他们将户外一切可食用的东西往家里划拉。
张家的大姑娘和周家的三个少爷都在账房里帮忙,几乎具体到县里的每个人头都分了补贴,今年的平安县,还在正常维持着平静安详。
张家大院的白炽灯一一亮起的时候,小桃给张美溪披上一件大毛的披风,周家的三少爷憨憨的,抢先去帮她掀开门帘。
一阵冷风吹进来,间杂着凉凉的小颗粒。
周家三少爷憨憨的,立刻欢呼:
“下雪啦,下雪啦,大姐姐,你看下雪了。”
“真的下雪了呀,大姑娘。”小桃的声音里也带着欢喜。
“瑞雪兆丰年,旱灾过去了。”帅气英武男神一般的周家大少爷补充了一句,看样子也是很欢喜的。
这个时候大家已经站在院子里。
白雪从天空撒下来,有的集成一团团,直接落下去,很快就是一层。有的是一片片的,像羽毛一样飘呀飘。
空气是冷的,但是湿润。
大家脸上都带了些笑。
然后聪明的周家二少爷冷冷的说了句很扫兴的话:
“旱灾过了,寒灾来了。这个冬天不好过。”
张美溪回到自己的房里,把祖母留下的首饰箱子拿出来。打开了,拿出三对翡翠镯子,叫杏子收好。合上箱子,叫人抬去张太太的正房。
张太太就笑:
“那里就用到你的首饰了。”
底下的管事娘子们纷纷凑趣:
“太太和大姑娘都是菩萨一样的心肠,有大福气大造化的人。”
张太太就让人把大姑娘的首饰箱子给抬回去。
“出了孝再戴。”
底下的管事娘子们又都纷纷夸赞:
“大姑娘是有孝心的。”
要不怎么能一年时间都素着头那。
张美溪知道,夸赞主家是仆妇们的工作之一,所以并不在意。
青岛的第一船粮食出事后,张家又买了一船,第二次就是直接在青岛码头请的护卫队,路上也顺利,没有遇到在地方乱窜的兵匪。
平安县民勉强得了温饱。
入了冬,几天大雪过后,又出了新的大问题。
这次的旱灾,是十几个县乡都绝收了,平安县安抚住了。外县几个地方的百姓就不太幸运,纷纷的外出找食。
灾民到处游逛是年年有的,叫逃荒。只是今年的出来逃荒的人有点多。
张家镇子外面和县城门外,设了两处粥棚。
一开始的时候,只聚了几百人,后来就上千,慢慢的就过了万。
灾民一多起来,真是不好养。
就算一个人只给四两吊命的米粥,一天下来也要万斤的粮食。
安保队长周太太的身体已经大好了,每天都出去巡逻,手下的安保队规矩也越来越大,不许这些灾民进村镇和县城,这是多年的习惯,灾民变劫匪就是一瞬间的事。
灾民都是守着施舍粥饭的棚子,每天排队领吃的。
连着下了几天的雪,下雪冷,化雪更冷。
身子弱的灾民就受不住,每天都死人。
周家的三位少爷是每天出门,跟着周太太打下手的。
但张太太不让张美溪出门。
周三少爷每天过来找张美溪,把外面的事情告诉她,讲的绘声绘色:
“二哥想了个办法,让他们挖地窝子,大部分都住在半地下,果然就死的人少了,就是地冻住了,硬的很,不好挖。”
张美溪又让人抬了她的首饰箱子,去老太爷的养老院。
老太爷拿一个匣子给她看,
一匣子花花绿绿的,是美金。
张老太爷笑着说:
“你不认识这个,这个是美国钱,存到花旗银行里,他们发了电报汇款凭证,你舅
现在这波人已经过了山东,穿过河南,奔北边去了。
“不能就这么放过他们。”张大爷拍桌子。
“老子毙了他们。”周大少爷把腰间的大肚盒子枪拿在手里。
“这事情,从长计议,慢慢来,我们先把这次的旱灾应付了。”张大爷站起来,伸手拍周大少爷的肩膀,才十六,竟然比张大爷还高了半个头。
周大少爷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安静坐着的张美溪。对着张大爷点了点头,决定听他的。
张大爷很高兴,几个孩子都开始顶用了,尤其是自己的亲闺女,有真本事啊。
这次山东大旱,平安县的秋粮也绝收了。
民国的老百姓,都挺能忍的,秋粮是没有了,可是庄稼杆子还有,零星的瓜菜,野草,都扒拉回家,磨成细粉,吃了也能活命。
张家免了租子,开了粮仓,按人头,每家再补贴一些,账房里忙碌了几天,就都分派好了。
另就是继续修河挖渠,今年是绝收了,还有明年那,关键是这些工程都要招收丁壮,用他们的力气,给他们发些钱粮,就省了他们心乱动脑子,闹事。
张大爷回正房里,和张太太吃饭,一边还夸:
“周家这三个孩子还真不错,我看那个老大也是个能听劝的孩子。”
张太太就甩了脸,把饭碗重重的放桌子上。
“那几个狼羔子,还想和我们家结亲,做梦。”
张大爷尴尬的笑,第二天走去枣树院看周太太。
挥手让下人都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
周太太坐在床上,含笑望着张大爷。
张大爷走过去,挨着她坐了,忽然叹口气:
“你这次,真是吓到我了。”
周太太把头一歪,搭在张大爷的肩膀上,半眯着眼睛,声音里带着笑:
“谁也想不到啊,我这不是好了吗,几个孩子都好,青梅竹马的,都好。”
张大爷一听这意思,吓的坐直了身子,支吾着不敢答话。
张太太已经不乐意了,张老太爷还要再看看,这两家的亲事,暂时不好提,还得等孩子们长大些再说。
------------
018民国的美元
秋粮绝收后,佃户和小农们也会自救,他们将户外一切可食用的东西往家里划拉。
张家的大姑娘和周家的三个少爷都在账房里帮忙,几乎具体到县里的每个人头都分了补贴,今年的平安县,还在正常维持着平静安详。
张家大院的白炽灯一一亮起的时候,小桃给张美溪披上一件大毛的披风,周家的三少爷憨憨的,抢先去帮她掀开门帘。
一阵冷风吹进来,间杂着凉凉的小颗粒。
周家三少爷憨憨的,立刻欢呼:
“下雪啦,下雪啦,大姐姐,你看下雪了。”
“真的下雪了呀,大姑娘。”小桃的声音里也带着欢喜。
“瑞雪兆丰年,旱灾过去了。”帅气英武男神一般的周家大少爷补充了一句,看样子也是很欢喜的。
这个时候大家已经站在院子里。
白雪从天空撒下来,有的集成一团团,直接落下去,很快就是一层。有的是一片片的,像羽毛一样飘呀飘。
空气是冷的,但是湿润。
大家脸上都带了些笑。
然后聪明的周家二少爷冷冷的说了句很扫兴的话:
“旱灾过了,寒灾来了。这个冬天不好过。”
张美溪回到自己的房里,把祖母留下的首饰箱子拿出来。打开了,拿出三对翡翠镯子,叫杏子收好。合上箱子,叫人抬去张太太的正房。
张太太就笑:
“那里就用到你的首饰了。”
底下的管事娘子们纷纷凑趣:
“太太和大姑娘都是菩萨一样的心肠,有大福气大造化的人。”
张太太就让人把大姑娘的首饰箱子给抬回去。
“出了孝再戴。”
底下的管事娘子们又都纷纷夸赞:
“大姑娘是有孝心的。”
要不怎么能一年时间都素着头那。
张美溪知道,夸赞主家是仆妇们的工作之一,所以并不在意。
青岛的第一船粮食出事后,张家又买了一船,第二次就是直接在青岛码头请的护卫队,路上也顺利,没有遇到在地方乱窜的兵匪。
平安县民勉强得了温饱。
入了冬,几天大雪过后,又出了新的大问题。
这次的旱灾,是十几个县乡都绝收了,平安县安抚住了。外县几个地方的百姓就不太幸运,纷纷的外出找食。
灾民到处游逛是年年有的,叫逃荒。只是今年的出来逃荒的人有点多。
张家镇子外面和县城门外,设了两处粥棚。
一开始的时候,只聚了几百人,后来就上千,慢慢的就过了万。
灾民一多起来,真是不好养。
就算一个人只给四两吊命的米粥,一天下来也要万斤的粮食。
安保队长周太太的身体已经大好了,每天都出去巡逻,手下的安保队规矩也越来越大,不许这些灾民进村镇和县城,这是多年的习惯,灾民变劫匪就是一瞬间的事。
灾民都是守着施舍粥饭的棚子,每天排队领吃的。
连着下了几天的雪,下雪冷,化雪更冷。
身子弱的灾民就受不住,每天都死人。
周家的三位少爷是每天出门,跟着周太太打下手的。
但张太太不让张美溪出门。
周三少爷每天过来找张美溪,把外面的事情告诉她,讲的绘声绘色:
“二哥想了个办法,让他们挖地窝子,大部分都住在半地下,果然就死的人少了,就是地冻住了,硬的很,不好挖。”
张美溪又让人抬了她的首饰箱子,去老太爷的养老院。
老太爷拿一个匣子给她看,
一匣子花花绿绿的,是美金。
张老太爷笑着说:
“你不认识这个,这个是美国钱,存到花旗银行里,他们发了电报汇款凭证,你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