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教育局举办的茶话会,在会上还带头发言,表示拥护新政府,要踏
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
怎么突然就变了态度?
他不禁想起了那信里所提到的事情。
难道还真让她给说准了?
她说,如果有机会,最好是出去。如果没机会出去,留下来也要小心谨慎。林
家怕是得到了消息,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文儿,你几个哥哥都在海外,读书的读书,经商的经商……咱家里除了那些田
产之外,大部分资产都转移出去了,由你大哥管着,爹也放心。爹知道你挂念着家
里,也想把书念完,这才留了下来……瞅着这一年多来,形势还好。可听你林二伯这
么一说,好像又不大好……”
“爹……容我再想想……”
这会儿,叶抒文的思绪有些混乱。
出去做二等公民,他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不像三哥、四哥念的是理科,可以继续在海外读书深造。也不像大哥和二
哥,自来喜欢经商做贸易,对生意场上的那一套十分老练。
而他呢?学的是中文,出去后又能做什么?
再说,爹和娘都一把年纪了,不想远离故土,漂泊在外。
在这种情况下,他哪能抛下二老不管?
留下来,即便日后会遇到一些麻烦,可由他在一旁照应着,总比爹娘独自面对
要好吧?
再说,那事儿也不是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只要他追求进步,再谨慎一点,也不见得就躲不过去。
“爹,这事儿还是见了美华再说吧?”
叶茂才知道文儿一向孝顺,为了爹娘想主动留下来。
在欣慰的同时,又有些担心。
那林家执意要走,若文儿不肯走,那桩婚事可咋办?
*
叶抒文回来了。
林美华一听到消息,就赶了过来。
叶抒文一见,心里一揪。
美华好像瘦了一圈,气色也不大好,整个人看着蔫蔫的,就像失去了水分的花朵。
也就不忍心再问她,为何这一段不肯回信?
而林美华呢,见到叶抒文才稍稍打起了精神。
最近,她没和抒文主动联系,就是因为这事
她有一种预感,抒文不会走,所以才不敢提及此事。可她又不想对他撒谎,就
干脆忍着不和他联系。
可现在人回来了,也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了。
本来,她和抒文都有了归属。
毕业后,一起去报馆从事自己最喜爱的文字工作。这样恬淡的生活,总比背井
离乡,跑到外面要好吧?
可二伯的几封信,却彻底打破了这份宁静。
爹和娘都动了心,打算这个月就离开。
还说,“趁现在还能走,就赶紧走。以后即便想走,也没机会了。”
她也想走。
只是想等抒文回来后,再做最后的决定。
果然,抒文听了,考虑良久还是想留下来。
并且,希望她也能留下来。
他还说,“美华,留下来吧?咱们一起建设我们的国家……”
可她呢,一向娇气
尤其是听说以后会分财产。
那岂不是变成了穷光蛋?
想着在乡下的那段日子,不禁打了个寒颤。
可是,如果她执意要走,那将意味着什么?
她心里明白,抒文自然也很清楚。
这门亲事怕要黄了。
按理说,他俩已经定亲了,她得听叶家的才好。可抒文和她感情好,不想逼
她,所以这事才这么难办。
林美华沉默了好一会儿,只好先离开了。
她想,让抒文再好好考虑一下。
而她呢,也想给自己留一丝回旋的余地。
*
可这事,叶家和林家一连商量了几天也没个结果。
而他们这一届大学生也面临着毕业。
从各处实习归来的同学们,都提交了实习报告。
接着,又参加了论文答辩。
学校里,很快就颁发了毕业证。
同学们马上也将各奔前程。
像他们中文系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留下来,也有一少部分打算离开。
林美华主意未定,家里却逼得很紧。
因为这事,叶伯伯还和爹起了争执。
可即便争执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对叶家来说,还未过门的儿媳妇就要飞了,不恼火才怪呢。
就在这时,二伯那边又拍了电报过来,催得很紧。
说再不走,闸口就要关闭了。
以后,即便想走也走不了了。
爹一听,急了。
忙乎了半天,如果走不了,那前期所做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况且,给新政府留下的印象也不好。
以后哪里还会有好日子过?
他劝了女儿半天,让她早点下决心。
林美华咬了咬牙,还是决定离开。
未婚妻要走了,那婚约自然也就取消了。
叶抒文心如刀绞。
可想着美华日后的幸福,只好默默地放了手。
他喜欢她不假。
可隔着那一道闸口,就像隔着两个世界。
日后,想再见面恐怕很难。
既然是这样,那就让她痛痛快快地走吧?
林美华心里也不好受。
可这种选择,却由不得她。
她想,她终究是自私的,以后也没脸再见抒文了。
这事定下来的第二天,《春城晚报》的广告栏上就出现了一则简短的启事。
大意是:叶家五公子与林家小姐,自即日起解除婚约。
维持了那么多年的感情,就这么终结了。
林家还把叶家昔日所下的定礼,以及送来的礼物都给退了回去。
叶茂才因为这个,气得生了一场病。
对林家的怨念,再也压不住了。
他对夫人忿忿地说道:“那林奕海一心二心想去香江,他以为是那么容易的事
儿?别到时候走不了了,再灰溜溜跑回来,看他们一家把脸往哪里搁?”
送走了林美华,叶抒文消沉了好一阵子。
到了六月下旬,他还是去报馆报了到。
他想,日后也许很难,可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
远在虎头村的乡亲们,自然不晓得省城里的这一场变故。
在紧张的夏收之后,“土改”终于如期而至。
此时,全村上下,在工作组的带领下已经拉开了“土地改革”的序幕。
而徐甜甜正屏息观望着。
她知道这后续的一切,将决定她和冬娃今后的路子。
有困难,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机遇。
对未来,她更是充满了期待。
第33章
夏收之后。
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
怎么突然就变了态度?
他不禁想起了那信里所提到的事情。
难道还真让她给说准了?
她说,如果有机会,最好是出去。如果没机会出去,留下来也要小心谨慎。林
家怕是得到了消息,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文儿,你几个哥哥都在海外,读书的读书,经商的经商……咱家里除了那些田
产之外,大部分资产都转移出去了,由你大哥管着,爹也放心。爹知道你挂念着家
里,也想把书念完,这才留了下来……瞅着这一年多来,形势还好。可听你林二伯这
么一说,好像又不大好……”
“爹……容我再想想……”
这会儿,叶抒文的思绪有些混乱。
出去做二等公民,他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不像三哥、四哥念的是理科,可以继续在海外读书深造。也不像大哥和二
哥,自来喜欢经商做贸易,对生意场上的那一套十分老练。
而他呢?学的是中文,出去后又能做什么?
再说,爹和娘都一把年纪了,不想远离故土,漂泊在外。
在这种情况下,他哪能抛下二老不管?
留下来,即便日后会遇到一些麻烦,可由他在一旁照应着,总比爹娘独自面对
要好吧?
再说,那事儿也不是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只要他追求进步,再谨慎一点,也不见得就躲不过去。
“爹,这事儿还是见了美华再说吧?”
叶茂才知道文儿一向孝顺,为了爹娘想主动留下来。
在欣慰的同时,又有些担心。
那林家执意要走,若文儿不肯走,那桩婚事可咋办?
*
叶抒文回来了。
林美华一听到消息,就赶了过来。
叶抒文一见,心里一揪。
美华好像瘦了一圈,气色也不大好,整个人看着蔫蔫的,就像失去了水分的花朵。
也就不忍心再问她,为何这一段不肯回信?
而林美华呢,见到叶抒文才稍稍打起了精神。
最近,她没和抒文主动联系,就是因为这事
她有一种预感,抒文不会走,所以才不敢提及此事。可她又不想对他撒谎,就
干脆忍着不和他联系。
可现在人回来了,也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了。
本来,她和抒文都有了归属。
毕业后,一起去报馆从事自己最喜爱的文字工作。这样恬淡的生活,总比背井
离乡,跑到外面要好吧?
可二伯的几封信,却彻底打破了这份宁静。
爹和娘都动了心,打算这个月就离开。
还说,“趁现在还能走,就赶紧走。以后即便想走,也没机会了。”
她也想走。
只是想等抒文回来后,再做最后的决定。
果然,抒文听了,考虑良久还是想留下来。
并且,希望她也能留下来。
他还说,“美华,留下来吧?咱们一起建设我们的国家……”
可她呢,一向娇气
尤其是听说以后会分财产。
那岂不是变成了穷光蛋?
想着在乡下的那段日子,不禁打了个寒颤。
可是,如果她执意要走,那将意味着什么?
她心里明白,抒文自然也很清楚。
这门亲事怕要黄了。
按理说,他俩已经定亲了,她得听叶家的才好。可抒文和她感情好,不想逼
她,所以这事才这么难办。
林美华沉默了好一会儿,只好先离开了。
她想,让抒文再好好考虑一下。
而她呢,也想给自己留一丝回旋的余地。
*
可这事,叶家和林家一连商量了几天也没个结果。
而他们这一届大学生也面临着毕业。
从各处实习归来的同学们,都提交了实习报告。
接着,又参加了论文答辩。
学校里,很快就颁发了毕业证。
同学们马上也将各奔前程。
像他们中文系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留下来,也有一少部分打算离开。
林美华主意未定,家里却逼得很紧。
因为这事,叶伯伯还和爹起了争执。
可即便争执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对叶家来说,还未过门的儿媳妇就要飞了,不恼火才怪呢。
就在这时,二伯那边又拍了电报过来,催得很紧。
说再不走,闸口就要关闭了。
以后,即便想走也走不了了。
爹一听,急了。
忙乎了半天,如果走不了,那前期所做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况且,给新政府留下的印象也不好。
以后哪里还会有好日子过?
他劝了女儿半天,让她早点下决心。
林美华咬了咬牙,还是决定离开。
未婚妻要走了,那婚约自然也就取消了。
叶抒文心如刀绞。
可想着美华日后的幸福,只好默默地放了手。
他喜欢她不假。
可隔着那一道闸口,就像隔着两个世界。
日后,想再见面恐怕很难。
既然是这样,那就让她痛痛快快地走吧?
林美华心里也不好受。
可这种选择,却由不得她。
她想,她终究是自私的,以后也没脸再见抒文了。
这事定下来的第二天,《春城晚报》的广告栏上就出现了一则简短的启事。
大意是:叶家五公子与林家小姐,自即日起解除婚约。
维持了那么多年的感情,就这么终结了。
林家还把叶家昔日所下的定礼,以及送来的礼物都给退了回去。
叶茂才因为这个,气得生了一场病。
对林家的怨念,再也压不住了。
他对夫人忿忿地说道:“那林奕海一心二心想去香江,他以为是那么容易的事
儿?别到时候走不了了,再灰溜溜跑回来,看他们一家把脸往哪里搁?”
送走了林美华,叶抒文消沉了好一阵子。
到了六月下旬,他还是去报馆报了到。
他想,日后也许很难,可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
*
远在虎头村的乡亲们,自然不晓得省城里的这一场变故。
在紧张的夏收之后,“土改”终于如期而至。
此时,全村上下,在工作组的带领下已经拉开了“土地改革”的序幕。
而徐甜甜正屏息观望着。
她知道这后续的一切,将决定她和冬娃今后的路子。
有困难,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机遇。
对未来,她更是充满了期待。
第33章
夏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