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是很感激她能如此日夜相伴在母后身边的,对她,儿媳妇只有感激之情,怎么可能降下死罪?儿媳妇确无这个意思,若是让母后不高兴了,儿媳妇愿意领罪。”
皇太后也不傻,皇后话里的话,她能听不出来?就好像是一个钻了牛角尖的人,突然的被人从旁边辟出来一条道路,面前突然的就豁然开朗起来。
莫氏在她面前确实说话不多,就是为了避免让皇太后感觉到她的挑拨离间。但是被楚恪宁一提醒,皇太后确实马上感觉到了,莫氏的行为举动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
有时候一两句话,反而比说十句八句更容易影响人,只要说到点子上,能让听的人觉着戳心。
“妾没有,娘娘不要误会妾,妾从没有像娘娘说的那般故意让皇太后生气……”莫氏怯怯的哭着,一边说一边斟酌,因为这话还真的不太好辩解:“妾只是因为惹怒了皇后娘娘,请皇后娘娘治罪。”
说着不管不顾,连连磕头哭着道:“横竖都是妾的错,妾罪该万死,妾罪该万死!”不停的磕着头。
楚恪宁叹气,虽然看起来不愿意再让她如此,但却并不说叫她起来的话。
莫氏想要表现的逼真,就得一直磕头。
皇太后蹙眉想了一会儿,才道:“行了,快扶起来吧。”
楚恪宁一听,不等别人去搀扶,她亲自起身过去搀扶,莫氏就吓得更加不敢了一般,哭着愈发连连磕头道:“妾不敢,妾不敢,妾罪该万死!”
楚恪宁就站在那里空着手伸出去,做出搀扶的样子叹气道:“你如此,不是更让皇太后生气?让本宫也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了。你这么害怕本宫,本宫该如何是好?”
皇太后恼的很,提声道:“行了!皇后坐下,来人,把莫氏搀扶出去。”听着声音都很生气。
楚恪宁坐下了。皇太后这一次的生气,可不完全是生自己的气了,也生莫氏的气,自己说的话,有了些效果。
莫氏也能感觉的出来,但是她认为她现在不宜在做什么说什么了,只能委屈的看了皇太后一眼,含泪退出去了。
第221章
终于,婆媳两个能单独说话了。
皇太后看着楚恪宁,眼神依然冰冷,甚至可能是因为身边没有莫氏陪着,她更加戒备,戒备她自己会被楚恪宁说服,这种想法已经先入为主了,于是在看着楚恪宁的时候,甚至比刚才还冰冷。
“现在皇后可以说了吧?哀家既然是皇上的母亲,你的婆婆,自然说得你。你一介妇人有什么资格代替皇上祭天祀祖?你这样将皇上置于何地?!”
楚恪宁笑着道:“母后您是婆婆,自然说得儿媳妇,怎么说都可以的。”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道:“儿媳妇举行这个祭祀大典,其实是礼部和太常寺官员的建议……您先别着急,听儿媳妇仔细禀报。”
一听说是官员建议,皇太后马上就急了,因此楚恪宁才忙道。
见皇太后果然不说话了,等着听她的解释,楚恪宁继续道:“今年是皇上登基的头一年,今年的年号依然是先皇的年号,明年开始,才是皇上的年号了,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算法,也就是说,从正旦日开始,便进入了新朝。因为这个,正旦日的祭祀大典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不举行,对天地祖宗不敬,对新朝来说也不吉利,对皇上来说是个短处,若是有人借着这个指摘皇上,即便是过去十年二十年,但对皇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就这样一句,已经将皇太后的眼睛盯着的女人配不配的问题,提升到了对朝廷,对皇上今后执政坐稳江山有利无利的高度。
果然,皇太后一下脸色就有些深思。
楚恪宁说着看向了皇太后:“母后,如今咱们已经不是以前了,眼界也不能太过不宽,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于国,于朝的作用。而不是还和以前一样,想着身为女人做这件事合适不合适,这样真的是有些狭隘的。”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看皇太后没生气,这才继续道:“母后才来的那天,不是询问皇上为什么出征?为什么是儿媳妇辅政吗?儿媳妇先回答您这两个问题。”
“皇上亲征,并非儿媳妇唆使,皇上是儿媳妇的丈夫,儿媳妇身怀有孕,当然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在自己身边,怎么可能怂恿皇上亲征?如果您能静下心想想,就应该能想明白。”
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
本来就是,皇太后也不知道是积攒了多少的不满,因此连皇上亲征是楚恪宁唆使这种想想都不可能的事情也怀疑,虽然她没有说出来,但头一天的质问,很明显就是这个意思。
楚恪宁继续道:“儿媳妇一直就是个后宅妇人,总不成在皇上登基的时候,儿媳妇倒有了辅政争位的想法?不然,为什么会怂恿自己的丈夫去打仗?”
楚恪宁说着摇头,看着皇太后:“这样的说法何其荒谬。母后您怎么能相信?”
皇太后嘴唇动了动,又忍住了,没说话只是慢慢点了点头。
这说明她认可了这件事上,楚恪宁的解释。
楚恪宁便继续道:“皇上提出来让儿媳妇辅政的话之时,儿媳妇也很惊讶,也是说我不过一介妇人,没什么见识,更不懂朝政,怎么能辅政?只皇上的一句话便让我改变了想法。皇上说,他才登基,前两位先皇都短命,六部九卿官员都不齐,朝局不稳,这个时候他必须找相信的人帮他看着这个皇位。”
楚恪宁说着歇了歇,继续道:“正是因为皇上这句话,才让儿媳改变了主意。皇上能信任的人不多,且大多数都是侯爵,侯爵们牵扯的多,即便是信任某一位,但只怕牵扯的人中有什么想法的……关乎皇位,自然是需要非常的谨慎。母后您应该能理解?那个时候皇上才登基,而朝局真的不稳定,先皇登基的时候提拔了一批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臣子们,那些人个个都满腔的壮志,他们的壮志甚至能让他们在先皇病重之时丢弃先皇,另谋新主!皇上登基之后虽然铲除了这些人,但这些人的势力犹在。这是一种。”
“另一种人,是先先皇,便是那个昏君……”
楚恪宁说到这里,就发现皇太后的脸色巨变!
厌恶到了极致的表情,狠狠的皱起眉头,以至于看楚恪宁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凶狠起来。
楚恪宁了解,昏君害死老王爷,扣押他们母子在京城为质,桩桩件件都让皇太后厌恶至极,有这样的表情也是正常。
她继续说着:“昏君那一朝留下的人更多,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算计得失,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却又纠葛牵连繁复。这些人也有很多都在朝中,这两种人占据了朝堂上多少位置?”
“正是因为种种,所以皇上要出征,才让儿媳妇
皇太后也不傻,皇后话里的话,她能听不出来?就好像是一个钻了牛角尖的人,突然的被人从旁边辟出来一条道路,面前突然的就豁然开朗起来。
莫氏在她面前确实说话不多,就是为了避免让皇太后感觉到她的挑拨离间。但是被楚恪宁一提醒,皇太后确实马上感觉到了,莫氏的行为举动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
有时候一两句话,反而比说十句八句更容易影响人,只要说到点子上,能让听的人觉着戳心。
“妾没有,娘娘不要误会妾,妾从没有像娘娘说的那般故意让皇太后生气……”莫氏怯怯的哭着,一边说一边斟酌,因为这话还真的不太好辩解:“妾只是因为惹怒了皇后娘娘,请皇后娘娘治罪。”
说着不管不顾,连连磕头哭着道:“横竖都是妾的错,妾罪该万死,妾罪该万死!”不停的磕着头。
楚恪宁叹气,虽然看起来不愿意再让她如此,但却并不说叫她起来的话。
莫氏想要表现的逼真,就得一直磕头。
皇太后蹙眉想了一会儿,才道:“行了,快扶起来吧。”
楚恪宁一听,不等别人去搀扶,她亲自起身过去搀扶,莫氏就吓得更加不敢了一般,哭着愈发连连磕头道:“妾不敢,妾不敢,妾罪该万死!”
楚恪宁就站在那里空着手伸出去,做出搀扶的样子叹气道:“你如此,不是更让皇太后生气?让本宫也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了。你这么害怕本宫,本宫该如何是好?”
皇太后恼的很,提声道:“行了!皇后坐下,来人,把莫氏搀扶出去。”听着声音都很生气。
楚恪宁坐下了。皇太后这一次的生气,可不完全是生自己的气了,也生莫氏的气,自己说的话,有了些效果。
莫氏也能感觉的出来,但是她认为她现在不宜在做什么说什么了,只能委屈的看了皇太后一眼,含泪退出去了。
第221章
终于,婆媳两个能单独说话了。
皇太后看着楚恪宁,眼神依然冰冷,甚至可能是因为身边没有莫氏陪着,她更加戒备,戒备她自己会被楚恪宁说服,这种想法已经先入为主了,于是在看着楚恪宁的时候,甚至比刚才还冰冷。
“现在皇后可以说了吧?哀家既然是皇上的母亲,你的婆婆,自然说得你。你一介妇人有什么资格代替皇上祭天祀祖?你这样将皇上置于何地?!”
楚恪宁笑着道:“母后您是婆婆,自然说得儿媳妇,怎么说都可以的。”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道:“儿媳妇举行这个祭祀大典,其实是礼部和太常寺官员的建议……您先别着急,听儿媳妇仔细禀报。”
一听说是官员建议,皇太后马上就急了,因此楚恪宁才忙道。
见皇太后果然不说话了,等着听她的解释,楚恪宁继续道:“今年是皇上登基的头一年,今年的年号依然是先皇的年号,明年开始,才是皇上的年号了,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算法,也就是说,从正旦日开始,便进入了新朝。因为这个,正旦日的祭祀大典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不举行,对天地祖宗不敬,对新朝来说也不吉利,对皇上来说是个短处,若是有人借着这个指摘皇上,即便是过去十年二十年,但对皇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就这样一句,已经将皇太后的眼睛盯着的女人配不配的问题,提升到了对朝廷,对皇上今后执政坐稳江山有利无利的高度。
果然,皇太后一下脸色就有些深思。
楚恪宁说着看向了皇太后:“母后,如今咱们已经不是以前了,眼界也不能太过不宽,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于国,于朝的作用。而不是还和以前一样,想着身为女人做这件事合适不合适,这样真的是有些狭隘的。”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看皇太后没生气,这才继续道:“母后才来的那天,不是询问皇上为什么出征?为什么是儿媳妇辅政吗?儿媳妇先回答您这两个问题。”
“皇上亲征,并非儿媳妇唆使,皇上是儿媳妇的丈夫,儿媳妇身怀有孕,当然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在自己身边,怎么可能怂恿皇上亲征?如果您能静下心想想,就应该能想明白。”
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
本来就是,皇太后也不知道是积攒了多少的不满,因此连皇上亲征是楚恪宁唆使这种想想都不可能的事情也怀疑,虽然她没有说出来,但头一天的质问,很明显就是这个意思。
楚恪宁继续道:“儿媳妇一直就是个后宅妇人,总不成在皇上登基的时候,儿媳妇倒有了辅政争位的想法?不然,为什么会怂恿自己的丈夫去打仗?”
楚恪宁说着摇头,看着皇太后:“这样的说法何其荒谬。母后您怎么能相信?”
皇太后嘴唇动了动,又忍住了,没说话只是慢慢点了点头。
这说明她认可了这件事上,楚恪宁的解释。
楚恪宁便继续道:“皇上提出来让儿媳妇辅政的话之时,儿媳妇也很惊讶,也是说我不过一介妇人,没什么见识,更不懂朝政,怎么能辅政?只皇上的一句话便让我改变了想法。皇上说,他才登基,前两位先皇都短命,六部九卿官员都不齐,朝局不稳,这个时候他必须找相信的人帮他看着这个皇位。”
楚恪宁说着歇了歇,继续道:“正是因为皇上这句话,才让儿媳改变了主意。皇上能信任的人不多,且大多数都是侯爵,侯爵们牵扯的多,即便是信任某一位,但只怕牵扯的人中有什么想法的……关乎皇位,自然是需要非常的谨慎。母后您应该能理解?那个时候皇上才登基,而朝局真的不稳定,先皇登基的时候提拔了一批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臣子们,那些人个个都满腔的壮志,他们的壮志甚至能让他们在先皇病重之时丢弃先皇,另谋新主!皇上登基之后虽然铲除了这些人,但这些人的势力犹在。这是一种。”
“另一种人,是先先皇,便是那个昏君……”
楚恪宁说到这里,就发现皇太后的脸色巨变!
厌恶到了极致的表情,狠狠的皱起眉头,以至于看楚恪宁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凶狠起来。
楚恪宁了解,昏君害死老王爷,扣押他们母子在京城为质,桩桩件件都让皇太后厌恶至极,有这样的表情也是正常。
她继续说着:“昏君那一朝留下的人更多,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算计得失,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却又纠葛牵连繁复。这些人也有很多都在朝中,这两种人占据了朝堂上多少位置?”
“正是因为种种,所以皇上要出征,才让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