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道:“我不是买粮的,我见你家东家行善,也想出分力。”
大汉向前走去,他听到这话听了脚步,随后走了回来:“你想捐钱?”
万太守忙道:“对,对,我想捐一些钱粮,只是不知贵东家是何人,不知可否能见上一见?”
大汉没了刚刚的坏脾气,只是他依旧大嗓门道:“我们东家不来这,这里都是掌柜的话是,要不您先见见我家掌柜吧!”
万太守道:“能做得了主的就行。”
大汉又扬起他的大嗓门喊道:“麻烦大家再给让让路,这位是要捐钱粮的。”
百姓们一听,顿时又让出了一条路。
大汉见面前人一脸怪异的表情,解释道:“没办法,门太小了,这些人又都拖家带口的,不说清楚了,一准有人闹事。”
万太守赶忙点头:“理解、理解。”
万太守才进屋,就听大汉喊道:“大掌柜,有人想捐钱粮。”
大掌柜哎了一声,立刻跑了出来。“善人,善人里面请。”
万太守被人叫了善人,顿时不好意思了,“那个,其实我捐不了太多,我家人口太多,不知一千两可行否?”
大掌柜道:“行啊,别说一千两,就是一百两那都是心意。”他说着还朝屋里喊了一声,“我说的对不对?”
屋内忙碌的人顿时附和道:“对,就是一两银子,那也是善心。”
万太守朝众人点点头,北疆大战、小战不断,他还真没遇见这样人和事。
他跟掌柜的进了内堂。
掌柜的道:“您也见外面的情况了,咱们长话短说,说完老小儿还得出去帮忙。”
万太守忙道:“银子等会我让人送来也成,您派个人跟我去取也成。”
大掌柜道:“这个好说,那老小儿先跟您说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我们这里只卖干粮、棉衣和药材。大饼两文一个,棉衣十文,药材看什么药材。我们这生意只赔不赚,所以您也不用担心我们贪了您的银子。”
万太守道:“这我刚刚都打听过了,只是您就不怕前来骗粮的吗?”
大掌柜道:“不怕,我们有官府撑腰,之前也有骗子前来,抓了几个就没人敢了。”
万太守心下震惊,“官家?他就是这边城的官,他怎么不知道有这事?”
大掌柜继续道:“您也看到了,前来的都是一家大小,就是那瘫的也得亲自过来,其实这就是为了不受骗。可这也不是没办法的事,实在是人多粮少啊!”
大掌柜说话很快,显然是打算赶紧说完,好赶紧出去帮忙。
万太守静静的听着,并未打断。
大掌柜起身,从一叠账簿上随便拿了一本,他翻开道:“来我们这里的全都得登记,不仅登记的了他们的户籍,还得按手印。而且他们领的粮食最多不能超过十五天的。离咱们这里最近的城是十日路程,他们到了那边自然会有官府安置。”
万太守点头道:“这办法好,不会被那等贪心的反复领取。只是我有一事不解,为何我这样的不能来买粮?”
大掌柜笑着说:“不卖富人粮是大东家定的规矩,她说人不能太过贪心,说这人要是太过贪心,早晚一天老天会收回他的全部。”
万太守不解道:“这是何意?”
大掌柜笑道:“我们有官家照着,有钱还跑来买赈灾粮,这就属于捣乱。但凡捣乱的全都会被抓如大牢,这但凡进去的,没个千八百两别想出来。”
万太守表情讪讪,心道:“好彩自己没去排队。”他最后问道:“请问贵东家贵姓?”
大掌柜道:“我们两位东家,一位姓萧,一位姓董。善人有空帮我们两位东家宣传一下善举,善人也可留下名字,我们右边的墙上就刻着捐助善人的名字,这可都是功绩啊!”
万太守呆立当场,全大周到不只有皇室之人姓萧,可萧、董放在一处,还同官家有关,他就是不想也知道是哪两个人干出的好事了。只是后面的话,他听的怎么这么奇怪呢?
董如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此番她和萧瑞德都是挂职而来,只有董世杰孑然一身,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这才想了这么个主意。
更何况这样的事越是隐瞒,越会被人遐想,她干脆大张旗鼓的告诉所有人我就是要名声,反正我有的是钱粮。至于百姓,他们管你是为了什么,只要给他们粮食,那就是救命恩人,那就是善人。
董如意如此一来,不仅让萧瑞德和董世杰得了个善名,等回京时,还会赚足功绩。
大掌柜又道:“不知善人如何称呼,回头那善人墙要如何填写?”
万太守忙道:“不用,不用,我只出银子就好。”他可不想一千两银子就上墙,为了那点名声,他丢不起这个人。
大掌柜忙道:“哎呦,看不出竟是个不要名的善人。”他说着起身:“请受小的一拜。”
万太守忙道:“不必。”随即告辞。
大掌柜自然不会让万太守如此离开,这人说的好听,可一千两银子还没到手,万一这人一去不复返,他这时间不是全浪费了。
万太守心中郁闷,却也不好多言,毕竟一开始是他提出跟着去取也行,他让人送来也行。
他没回镇边侯府,而是去了小舅子家借了一千两银子。他可不想让人知道他镇边侯的儿子,堂堂边城太守竟然只捐了一千两银子。这捐还不如不知道不捐。
万太守回到家中,便让人给小舅子家送了一千两银子,随后又开始发呆。他也弄不清楚这周王到底要干什么了,说她什么都不懂,看看人家不仅弄走了城中百姓,如今连没干粮上路的也弄走了。
不仅如此还给堂兄、义弟赚足了名声。说她聪明,却干出夺城,昧商贾药材的事。
第九百零四章 又生事端
自从出了七公主的事后,自从他不能再踏进城主府一步后,他整日犯愁,只差没愁白头了。
他按照镇边侯与他的约定,每隔十日就书信一封汇报一下城内的情形,不是镇边侯信不过万太守,是大部队要清楚城内的情况,好决定那二十几万百姓是部分回城,还是找险要地势安营扎寨。
若是能平安进城那是最好
大汉向前走去,他听到这话听了脚步,随后走了回来:“你想捐钱?”
万太守忙道:“对,对,我想捐一些钱粮,只是不知贵东家是何人,不知可否能见上一见?”
大汉没了刚刚的坏脾气,只是他依旧大嗓门道:“我们东家不来这,这里都是掌柜的话是,要不您先见见我家掌柜吧!”
万太守道:“能做得了主的就行。”
大汉又扬起他的大嗓门喊道:“麻烦大家再给让让路,这位是要捐钱粮的。”
百姓们一听,顿时又让出了一条路。
大汉见面前人一脸怪异的表情,解释道:“没办法,门太小了,这些人又都拖家带口的,不说清楚了,一准有人闹事。”
万太守赶忙点头:“理解、理解。”
万太守才进屋,就听大汉喊道:“大掌柜,有人想捐钱粮。”
大掌柜哎了一声,立刻跑了出来。“善人,善人里面请。”
万太守被人叫了善人,顿时不好意思了,“那个,其实我捐不了太多,我家人口太多,不知一千两可行否?”
大掌柜道:“行啊,别说一千两,就是一百两那都是心意。”他说着还朝屋里喊了一声,“我说的对不对?”
屋内忙碌的人顿时附和道:“对,就是一两银子,那也是善心。”
万太守朝众人点点头,北疆大战、小战不断,他还真没遇见这样人和事。
他跟掌柜的进了内堂。
掌柜的道:“您也见外面的情况了,咱们长话短说,说完老小儿还得出去帮忙。”
万太守忙道:“银子等会我让人送来也成,您派个人跟我去取也成。”
大掌柜道:“这个好说,那老小儿先跟您说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我们这里只卖干粮、棉衣和药材。大饼两文一个,棉衣十文,药材看什么药材。我们这生意只赔不赚,所以您也不用担心我们贪了您的银子。”
万太守道:“这我刚刚都打听过了,只是您就不怕前来骗粮的吗?”
大掌柜道:“不怕,我们有官府撑腰,之前也有骗子前来,抓了几个就没人敢了。”
万太守心下震惊,“官家?他就是这边城的官,他怎么不知道有这事?”
大掌柜继续道:“您也看到了,前来的都是一家大小,就是那瘫的也得亲自过来,其实这就是为了不受骗。可这也不是没办法的事,实在是人多粮少啊!”
大掌柜说话很快,显然是打算赶紧说完,好赶紧出去帮忙。
万太守静静的听着,并未打断。
大掌柜起身,从一叠账簿上随便拿了一本,他翻开道:“来我们这里的全都得登记,不仅登记的了他们的户籍,还得按手印。而且他们领的粮食最多不能超过十五天的。离咱们这里最近的城是十日路程,他们到了那边自然会有官府安置。”
万太守点头道:“这办法好,不会被那等贪心的反复领取。只是我有一事不解,为何我这样的不能来买粮?”
大掌柜笑着说:“不卖富人粮是大东家定的规矩,她说人不能太过贪心,说这人要是太过贪心,早晚一天老天会收回他的全部。”
万太守不解道:“这是何意?”
大掌柜笑道:“我们有官家照着,有钱还跑来买赈灾粮,这就属于捣乱。但凡捣乱的全都会被抓如大牢,这但凡进去的,没个千八百两别想出来。”
万太守表情讪讪,心道:“好彩自己没去排队。”他最后问道:“请问贵东家贵姓?”
大掌柜道:“我们两位东家,一位姓萧,一位姓董。善人有空帮我们两位东家宣传一下善举,善人也可留下名字,我们右边的墙上就刻着捐助善人的名字,这可都是功绩啊!”
万太守呆立当场,全大周到不只有皇室之人姓萧,可萧、董放在一处,还同官家有关,他就是不想也知道是哪两个人干出的好事了。只是后面的话,他听的怎么这么奇怪呢?
董如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此番她和萧瑞德都是挂职而来,只有董世杰孑然一身,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这才想了这么个主意。
更何况这样的事越是隐瞒,越会被人遐想,她干脆大张旗鼓的告诉所有人我就是要名声,反正我有的是钱粮。至于百姓,他们管你是为了什么,只要给他们粮食,那就是救命恩人,那就是善人。
董如意如此一来,不仅让萧瑞德和董世杰得了个善名,等回京时,还会赚足功绩。
大掌柜又道:“不知善人如何称呼,回头那善人墙要如何填写?”
万太守忙道:“不用,不用,我只出银子就好。”他可不想一千两银子就上墙,为了那点名声,他丢不起这个人。
大掌柜忙道:“哎呦,看不出竟是个不要名的善人。”他说着起身:“请受小的一拜。”
万太守忙道:“不必。”随即告辞。
大掌柜自然不会让万太守如此离开,这人说的好听,可一千两银子还没到手,万一这人一去不复返,他这时间不是全浪费了。
万太守心中郁闷,却也不好多言,毕竟一开始是他提出跟着去取也行,他让人送来也行。
他没回镇边侯府,而是去了小舅子家借了一千两银子。他可不想让人知道他镇边侯的儿子,堂堂边城太守竟然只捐了一千两银子。这捐还不如不知道不捐。
万太守回到家中,便让人给小舅子家送了一千两银子,随后又开始发呆。他也弄不清楚这周王到底要干什么了,说她什么都不懂,看看人家不仅弄走了城中百姓,如今连没干粮上路的也弄走了。
不仅如此还给堂兄、义弟赚足了名声。说她聪明,却干出夺城,昧商贾药材的事。
第九百零四章 又生事端
自从出了七公主的事后,自从他不能再踏进城主府一步后,他整日犯愁,只差没愁白头了。
他按照镇边侯与他的约定,每隔十日就书信一封汇报一下城内的情形,不是镇边侯信不过万太守,是大部队要清楚城内的情况,好决定那二十几万百姓是部分回城,还是找险要地势安营扎寨。
若是能平安进城那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