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为国为民。

    一个我行我素、行径荒唐的小皇帝,十多年来宠信奸佞,为所欲为,多留他活着一天就是让天下苍生多受一天的荼毒,铲除他,当然是为国为民!

    总之,清除所有自己走上权力巅峰的障碍,全都是为国为民没错!

    *

    待得锦衣卫将那一众人犯押入诏狱之后,皇帝仍停留通州不进京,而是下旨招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锦衣卫、六科、十三道,每衙门只留佐二官一名,余者并内阁、皇亲、公侯、驸马、伯俱赴行在。

    皇帝不进京,却把大臣都招到通州行在去议事,这反常行径引发了京城的动荡与甚嚣尘上的种种猜测。

    “他们都说什么了?”

    听到皇帝这声问,钱宁歪头去看朱台涟,朱台涟隐着一丝苦笑回答:“大多是猜测,臣有意谋反。”

    随着战功累积,如今朱台涟已受命掌握十二团营,另以掌刑千户身份统东厂大权,总体而言已经比钱宁掌握的权力更大,尤其还手里掌兵,被传说为居心叵测有意谋反也就好想象了。

    皇帝听后哑然失笑,紧接着却又连连咳嗽。

    站立一旁的邵良宸看得满心忧虑。

    回京这一路,皇帝的病况日渐加重,太医们的说法也越来越不乐观。皇帝原先的身体状况确实很好,可一次落水之后患上肺部感染也不奇怪,在古代肺部炎症很可能会致命的。现今他们虽然对外人谋害有了防范,但能否将皇帝的生命顺利延续下去,或者能延续多久,还未可知。

    害皇帝落水的事已被查明,确是有人蓄意操纵,但主谋是那个因私通朱宸濠而被捕的礼部尚书陆完,而非杨廷和。至此他们对杨廷和有意弑君的嫌疑,还只停留于猜测。

    陆完是当年借平叛刘六刘七的功劳由杨廷和一手扶植起来的亲信,既然是亲信,那弑君一事有没有杨廷和参与就很值得商榷,按照邵良宸的意思,如果皇上已经觉得杨廷和的嫌疑够重,就将这案子直接交给杨廷和的政敌王琼,将其牵连下马也就得了。

    但皇帝没有同意,还想将钓鱼计策进行下去,看看杨廷和是不是真会继续对他动手。

    邵良宸明白,皇帝其实是个很重情义的人,他还是不相信杨老师真会对他无情到那个地步,想要亲眼见证一番。

    这个见证的步骤,就难免要冒险了。

    皇帝落水已成事实,因此染病也成事实,即使将来没再受到进一步的谋害,都不知还能否病愈。谁知会不会等到他们一番筹划之后,皇上还是在不久的将来病死了呢?

    就像十年前他们费尽心力阻止了朱台涟谋反、结果朱台涟还是发了檄文、扳倒了刘瑾一样,好像历史总在顽固地坚持依照从前的轨迹发展,想要让其偏离方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些天来邵良宸一直十分懊悔,那时如果自己能早到一天,就有望阻止皇上落水,此时的状况也就完全不同了。

    *

    陆完指示宦官弑君的事并未公开,逮捕他的罪名仅限于私通反王。皇帝招群臣来通州,面上用的理由是找大家来讨论对反王朱宸濠的论罪,其实为的就是给群臣点个名。毕竟皇帝已经离开京城一年有余,其间又出了京官私通反王的事,在入京之前有必要对京内局势先摸个透。

    杨廷和等曾受过贿赂的臣下虽然心里嘀咕,也没敢抗命,都领旨来了通州。皇帝果然只是与他们讨论了对朱宸濠一家的处置方案,之后便决定班师回京。此举进一步安抚了杨廷和,令其认定局势尽在掌握。

    正德十五年腊月十三,因皇帝南巡而一再推迟的郊祭大典在北京南郊举行,皇帝抱病到场,行四拜礼时,皇帝才拜了一拜便伏地不起,跟前内侍扶起他,见到这位九五之尊竟已呕血昏迷。

    消息很快传开,皇上已病入膏肓。

    正德十六年的春节,何菁守着两个女儿在安陆州过了年。

    正月初九,一名监察御史上了一道奏疏,建议皇上以社稷为重,从宗亲当中选择亲而贤者,过继过来,立为东宫太子。

    正德皇帝没有搭理。

    当日钱宁就为豹房带来锦衣卫秘密打探来的消息:杨廷和已经统领一些重臣与张太后就皇位继承人的事密议停当,人选就是兴王朱厚熜。

    “你们看,他们当初也曾提议为我过继一个儿子,可见都是说说而已。”皇帝说这话时一脸的嘲讽。

    原兴王朱佑杬已于去年过世,现今由朱厚熜继任兴王。回想去年张太后一反常态地为朱佑杬之死多争取了不少异于旧例的好处,便可推想,很可能是早在那时,张太后已经与杨廷和他们就立朱厚熜为皇位继承人的事有过协议了。

    皇上人还活着,别人已经在讨论他死后的事宜,其中包括他的亲妈在内,而且很明显,那些人都不希望选定的这个继承人有一点受他的操控,所以在符合《皇明祖训》的“兄终弟及”与“过继”之间,选择了前者。换言之,连他的亲妈都已经很不喜欢他,不希望下一个继任者沿袭他的什么作风。

    看出这一点,邵良宸、钱宁与朱台涟都不禁为皇上慨叹了一番。

    邵良宸尤其怅然,这位皇上总体而言决计可算的是功大于过,一些政令对未来的明朝中兴有着重要作用,可惜只因为他个性太不驯服,行事太过不拘常理,说白了就是太不听话,便落得如此众叛亲离的下场。

    据说,那位寡居宫中的张太后在很早前便与正德皇帝感情疏离,这十多年来一定也没少因为皇帝移居豹房等出格的事规劝管控,以致与皇帝进一步关系恶化。

    这年代的嫔妃大多出身不高,眼界与见识都很受局限,这会儿的张太后说不定正打算着等亲儿子死了,把十五岁的小朱厚熜招来宫里,她继续做着她的皇太后,还能有个比亲儿子更好掌控的小“干儿子”可依傍,是件挺好的事——即使张太后自己没这么想,杨廷和也很可能会忽悠她这么想。

    这一点,从正史上迎来朱厚熜之后张太后多次试图把控后宫的记载便可见一斑。她是这些年受够了儿子不听话的烦恼,想要借机翻身做主一把。杨廷和也是一样,他也是受够了被皇帝压制其下,想换个好管教的小皇帝来翻身做主。

    可惜的是,人家朱厚熜小朋友没他们想得那么好管教,刚进京不久便接来了自己的生母尊为皇太后,那位出卖了儿子的张太后处处被新太后压着一头,景况还不如从前,只落得一个孤独凄凉的结局。

    “皇上,臣还有句话想对您说。”

    现在外人都不知道东莞侯回了京,邵良宸往日都扮作内侍贴身守护在皇帝跟前,这天钱宁与江彬告退之后,他又对皇帝进言道,“您看臣与内子合力阻拦二哥谋反的那件

章节目录

锦衣卫密探夫妻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翦花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翦花菱并收藏锦衣卫密探夫妻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