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休。
没有任何一刻能比此刻更清晰的让她明了,她正身处于那样的深渊。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锦颐竭尽全力的想要让自己脑海里翻涌的思绪平静下来。她得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必须要冷静下来!
于是,渐渐地,她望着那些手舞足蹈着的人们竟也笑了——
不得不说,她是应该庆幸的。至少,这证明她面对着种种艰难,并非无能为力……
*
十一月二十日,在最新一期的《字林西报》中,工部局重新发声了。
正如锦颐所料,他们找了一个人为他们顶缸。将那人捏造成了那迫害合乐里居民的洋商人的亲戚,为那洋商人大开了方便之门。而关于“平等”二字,关于他们之前在《字林西报》捏造的虚假声名,他们却绝口不提。
只不过,那些也都无关紧要了。正如谢锦言所说,他们已然做出了退让,所以便不会再有人去对他们步步紧逼。
随着《字林西报》的发表,工部局的退让和百人游、行俨然成为了上海滩的新鲜谈资,这其中尤以表现惊艳的锦颐为最。他们不断的揣测着锦颐的样貌和性格,最终却只能从哪些参加过游、行的人们嘴里,得到一句“美丽聪慧”的评语罢了。
而此时,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口中谈资的锦颐,正握着一只钢笔,端身坐在书桌前方——
震荡了整个上海滩的合乐里事件落幕了,她却始终不能放松。她不仅只有心中的一腔热血,她的脑子同样很清醒。她想要在这个年代改变些什么,那么她便必定要想的比别人多。
合乐里一事所映射的,并不仅仅是那些洋人们对国人的歧视,更是国人们自己将自己放在了最低处。假如没有如同谢锦言和她这样的人来将这件事公之于众,那么这件事最后应当是怎样的结局?哀声怨道?之后俯首于现实?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太过于“有韧性”了。任他人如何的压迫、如何的欺辱,他们都已经习惯和麻木了。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
那所谓的民族自信力、民族骄傲感,在这个年代几乎是得不到体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别管是平等、自由还是解放、崛起,那都只能是空谈。
当然,这也不是说国家里便没有血性的人了。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阶层,决计都是不会缺少血性的人的。只是与整个华夏相比,那样的人还是太少太少。
抬起手,锦颐将笔尖轻轻落在身前书桌上的白纸上。她写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这一句话并不是黑现在的满族,而是满清王朝确实害人,别误会
谢谢23610730扔了1个地雷
谢谢姬雅晴扔了1个地雷
☆、第十四章
她写道——
“人生而不平等,我从来知道。
有些人生来便是地主乡绅的儿子,坐拥富贵仆人,锦衣玉食便是一生。有些人生下来却是农户的儿子,纵使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连用来上学的余钱都没有,最终只能走上祖祖辈辈从前走过的路——劳碌一生。
从此,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富人大可以醉生梦死,穷人却只能以命为搏。”
打从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锦颐便写得极具冲击力。她毫不留情的将一个始终被人们遗忘的事实揭露开来,她将一个满是黑暗色彩真相,堂堂正正的摆到了明面上——
人,生来便是不平等的!
在写出这一句话的时候,她便已经猜想过自己可能会遭受的种种攻讦。毕竟如今的文人圈子里,如今的政治圈子里,最主流的想法和主张,即是美国的“人人平等”。
即便她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真实得让人无从辩驳,却仍旧是极其冒险的。
“人生而不平等”,这一句话可以最大限度的绷紧这个年代的人的神经,但是,它却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或许会按压着心中的躁动,读下全文,最后再任凭心中的火燃烧到最旺,达成她理想中的鼓动作用。有的人或许会直接将手中的报纸,狠狠地丢到地上,仅凭“人生而平等”便足够他们将她骂得狗血淋头了。
这是一场赌局,端看那一面的春风能否压过彼此。但凡其中一方胜了,那便是全盘皆胜,若是其中一方输了,那便是满盘皆输。
竭力让自己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锦颐在写文章的时候,大多都是心无旁骛、不管后续如何的。她只允许自己的脑海中有语句和情节的闪过,唯有那样,她才不会叫得失的计较影响她的思绪,她写出的文字,才会是最为纯粹的——
“说什么人人平等,都是骗人的鬼话!那是政治家和资本主义者用来迷惑群众的谎言!”
假若锦颐仍旧是那个顾首顾尾的锦颐,那么她便绝对不会写出这样一句话!这是她自来到民国以后,写出的最为大胆的话了。
笔锋一转,她又写道——
“人生而不平等,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追求平等!同样的眉毛眼睛,同样的有手有脚,我们和富人们有什么区别?我们和洋人们有什么区别?我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看得那么卑微?我们为什么不能自信的挺起背脊的站在他们面前,同他们侃侃而谈?”
揭露事实,是为了让民众们看清事实。但只有改变事实,才是认清事实的目的。
华夏崛起,需要民族自信力和民族荣誉感的支撑。
或是因为泉思如涌,也或因为这本身只是一篇散文的原因,锦颐竟写得极快,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她便已经落了笔。
锦颐捧起手中的文稿几经翻阅,稍加予以修饰,修改了几个错字,便拿着稿子让李妈直接拿去寄给了葛继涵。
原本,即便某位新人作者写出了一篇好文章,在他正式成为报社的固定合作作者之前,他的文章都是需要和所有的新人文章放在一处,等待审核的。唯有锦颐是一个例外。
除却她是当今文坛大家谢锦言的妹妹、除却她如今响彻上海滩的声名,只拿她的短篇小说《一无所有》来说,也是极得申报编辑葛继涵喜欢的,连带着他对锦颐这个作者本身,也颇有几分好感,自然便省了锦颐许多用去等待结果的时间。
第二日早晨,葛继涵上班之后,甫一拿到署名为谢锦颐的信件,便立马拆开看了起来——
文稿上的笔迹一如上次班清隽、别有一番风骨,光是随性扫上那样一眼,葛继涵便觉得心情舒服了许多。
满怀着期待的心情,葛继涵抬眼,向着文稿上的字迹仔细望去。谁知那第一句话才刚刚入目,他便不自觉地将眉头皱到了一起。
与锦颐在
没有任何一刻能比此刻更清晰的让她明了,她正身处于那样的深渊。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锦颐竭尽全力的想要让自己脑海里翻涌的思绪平静下来。她得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必须要冷静下来!
于是,渐渐地,她望着那些手舞足蹈着的人们竟也笑了——
不得不说,她是应该庆幸的。至少,这证明她面对着种种艰难,并非无能为力……
*
十一月二十日,在最新一期的《字林西报》中,工部局重新发声了。
正如锦颐所料,他们找了一个人为他们顶缸。将那人捏造成了那迫害合乐里居民的洋商人的亲戚,为那洋商人大开了方便之门。而关于“平等”二字,关于他们之前在《字林西报》捏造的虚假声名,他们却绝口不提。
只不过,那些也都无关紧要了。正如谢锦言所说,他们已然做出了退让,所以便不会再有人去对他们步步紧逼。
随着《字林西报》的发表,工部局的退让和百人游、行俨然成为了上海滩的新鲜谈资,这其中尤以表现惊艳的锦颐为最。他们不断的揣测着锦颐的样貌和性格,最终却只能从哪些参加过游、行的人们嘴里,得到一句“美丽聪慧”的评语罢了。
而此时,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口中谈资的锦颐,正握着一只钢笔,端身坐在书桌前方——
震荡了整个上海滩的合乐里事件落幕了,她却始终不能放松。她不仅只有心中的一腔热血,她的脑子同样很清醒。她想要在这个年代改变些什么,那么她便必定要想的比别人多。
合乐里一事所映射的,并不仅仅是那些洋人们对国人的歧视,更是国人们自己将自己放在了最低处。假如没有如同谢锦言和她这样的人来将这件事公之于众,那么这件事最后应当是怎样的结局?哀声怨道?之后俯首于现实?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太过于“有韧性”了。任他人如何的压迫、如何的欺辱,他们都已经习惯和麻木了。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
那所谓的民族自信力、民族骄傲感,在这个年代几乎是得不到体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别管是平等、自由还是解放、崛起,那都只能是空谈。
当然,这也不是说国家里便没有血性的人了。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阶层,决计都是不会缺少血性的人的。只是与整个华夏相比,那样的人还是太少太少。
抬起手,锦颐将笔尖轻轻落在身前书桌上的白纸上。她写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这一句话并不是黑现在的满族,而是满清王朝确实害人,别误会
谢谢23610730扔了1个地雷
谢谢姬雅晴扔了1个地雷
☆、第十四章
她写道——
“人生而不平等,我从来知道。
有些人生来便是地主乡绅的儿子,坐拥富贵仆人,锦衣玉食便是一生。有些人生下来却是农户的儿子,纵使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连用来上学的余钱都没有,最终只能走上祖祖辈辈从前走过的路——劳碌一生。
从此,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富人大可以醉生梦死,穷人却只能以命为搏。”
打从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锦颐便写得极具冲击力。她毫不留情的将一个始终被人们遗忘的事实揭露开来,她将一个满是黑暗色彩真相,堂堂正正的摆到了明面上——
人,生来便是不平等的!
在写出这一句话的时候,她便已经猜想过自己可能会遭受的种种攻讦。毕竟如今的文人圈子里,如今的政治圈子里,最主流的想法和主张,即是美国的“人人平等”。
即便她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真实得让人无从辩驳,却仍旧是极其冒险的。
“人生而不平等”,这一句话可以最大限度的绷紧这个年代的人的神经,但是,它却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或许会按压着心中的躁动,读下全文,最后再任凭心中的火燃烧到最旺,达成她理想中的鼓动作用。有的人或许会直接将手中的报纸,狠狠地丢到地上,仅凭“人生而平等”便足够他们将她骂得狗血淋头了。
这是一场赌局,端看那一面的春风能否压过彼此。但凡其中一方胜了,那便是全盘皆胜,若是其中一方输了,那便是满盘皆输。
竭力让自己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锦颐在写文章的时候,大多都是心无旁骛、不管后续如何的。她只允许自己的脑海中有语句和情节的闪过,唯有那样,她才不会叫得失的计较影响她的思绪,她写出的文字,才会是最为纯粹的——
“说什么人人平等,都是骗人的鬼话!那是政治家和资本主义者用来迷惑群众的谎言!”
假若锦颐仍旧是那个顾首顾尾的锦颐,那么她便绝对不会写出这样一句话!这是她自来到民国以后,写出的最为大胆的话了。
笔锋一转,她又写道——
“人生而不平等,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追求平等!同样的眉毛眼睛,同样的有手有脚,我们和富人们有什么区别?我们和洋人们有什么区别?我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看得那么卑微?我们为什么不能自信的挺起背脊的站在他们面前,同他们侃侃而谈?”
揭露事实,是为了让民众们看清事实。但只有改变事实,才是认清事实的目的。
华夏崛起,需要民族自信力和民族荣誉感的支撑。
或是因为泉思如涌,也或因为这本身只是一篇散文的原因,锦颐竟写得极快,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她便已经落了笔。
锦颐捧起手中的文稿几经翻阅,稍加予以修饰,修改了几个错字,便拿着稿子让李妈直接拿去寄给了葛继涵。
原本,即便某位新人作者写出了一篇好文章,在他正式成为报社的固定合作作者之前,他的文章都是需要和所有的新人文章放在一处,等待审核的。唯有锦颐是一个例外。
除却她是当今文坛大家谢锦言的妹妹、除却她如今响彻上海滩的声名,只拿她的短篇小说《一无所有》来说,也是极得申报编辑葛继涵喜欢的,连带着他对锦颐这个作者本身,也颇有几分好感,自然便省了锦颐许多用去等待结果的时间。
第二日早晨,葛继涵上班之后,甫一拿到署名为谢锦颐的信件,便立马拆开看了起来——
文稿上的笔迹一如上次班清隽、别有一番风骨,光是随性扫上那样一眼,葛继涵便觉得心情舒服了许多。
满怀着期待的心情,葛继涵抬眼,向着文稿上的字迹仔细望去。谁知那第一句话才刚刚入目,他便不自觉地将眉头皱到了一起。
与锦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