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什么能那样轻易地去坑害她和她的铁血军的原因。
嘴角扬了扬,也不觉得丢人、脸上难看,秦非正又露出了那抹令锦颐记得十分清楚的“和蔼可亲”的笑容,“谢司令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和马先生都是抱着十足的诚意而来,这点,谢司令大可放心。”
似乎浑然察觉不到锦颐的话里有话,秦非正还刻意扯上了马启鸿,试图模糊锦颐警告的对象。
幸而锦颐也不在意他的举动,只要她先前的话,他听了进去,那就可以了。
三方达成了共识之后,共同决定先由三方一齐签订同盟合约,方才决定三方军队第一次合作退敌的计划。
在秦非正起身离开后,马启鸿似乎特意慢了他一步,往后留了留。
他走在秦非正的身后,却在看着秦非正跨出了屋子的大门以后,顿步在了屋子大门的门口前。
扶着木质的门框,他兀地侧过了半边身子,拧了拧眉头,抿了抿嘴角,组织了半晌的语言,最终却也还是只简单明了地说了一句——
“知道我要前来,慎之兄托我问谢司令一声好。”
作者有话要说: 总之说的好听就是各有考量,说得难听就是各怀鬼胎
另外,哥哥再过个几章就要预备上线了呦~
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第一百一十八章
在1938年的最后一天之前,秦非正、马启鸿、谢锦颐三人终于在武汉正式签订同盟协议, 并就协议内容初步达成有关民党、产党、铁血军三方联手抗日的方案简要。
1939年1月1日。
秦非正往重庆离开之后, 便回到了国民政府决定迁都后的新首都重庆。并于民党中常会中, 通过了“开出刘忠然民党党籍并撤除其一切职位”的决定。
而随后没过多少天, 锦颐也通电全国,表明了在铁血军驻守的各大省市,决不允许刘忠然同及其他投日汉奸进入,一旦发现,将直接枪杀。
因为民党和铁血军实施的狠厉手段,同及在他们带动下,普通民众被掀起的“抵刘”狂潮太过强盛, 一度, 刘忠然在华夏境内的处境十分危险。
他的头顶上时常带着一顶有着宽宽帽檐的帽子, 身上时常穿着能够竖起高领的衣衫,只敢露出一双眼睛,一边躲避着秦非正派去进行追杀的特工,一边从重庆逃到了越南境内。
“你们说……那一天是不是快来了?”
铁血军在南昌的驻营里, 一士兵直挺挺的躺在床上, 在熄灯以后,暗哑的嗓子里有着掩不住兴奋。
他们这些兵,是铁血军在南昌征的新兵。都是些还没上过战场的。
从入伍以来,他们脑子里最想的,就是去到战场上,扛着自己的枪, 一枪打爆鬼子的脑袋。可事实上,在这一年里里,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训练,仍旧是训练。
入伍的第三个月,他们忍不住了,就有人会去问教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去干鬼子?”
那时候他们的教官斜了那人一眼,然后面对着整个队伍,中气十足地问,“你们都很想上到战场上干鬼子是不是?!”
“是!”
含着一种隐秘的期待,他们的应答声从无如此刻一般震彻云霄。
可是,当时他们的教官却只是嘲讽的笑了笑,毫不客气地说着,“现在的你们上到战场上,可不是特意去把命送给鬼子吗?”
他们不服,以为自己平常的训练作业已然十分刻苦了,可他们的教官却也只是哂笑着,把当年他们的谢司令在国民军校时拼命训练的经历和得到的成绩一一说了出来。
最后,他才又像是看着一帮不让人省心的小崽子似的,说道:“你们应该庆幸你们是进了铁血军。产军人少、民军不把士兵当人,你们不管进了哪一个,那都是进了军队,就让你们扛着枪上战场,让你们去填命的。你们还真以为哪儿哪儿都能像铁血军似的,故意压着不动作,先让你们有了保命的本领,再送你们上到战场上去的吗?”
事实上,这不仅是谢司令的仁慈与体恤,同时也是铁血军上到战场上,明明装备抵不过鬼子兵,却能在对上鬼子的时候屡战屡胜的原因。
他们那教官到底是嘴软,没把话说得太明白,他们也还是训练到了后来,再回想到过去,这才想明白,要是当初的自己上到了战场,那上了也是给铁血军其他的战士拖后腿。
于是,他们也不吵着要上战场打鬼子一个痛快了,就学着教官口里的谢司令,争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身体各项素质和作战的各项能力,希望能成为军队里能为军队带来胜利的那一个,而不是只会自我感动,只能带去无谓牺牲的那一个。
直到近两日,他们发觉了自己在军营里的训练量明显提高了一半不止,出去巡视的守卫兵,在巡视的过程中,巡视的范围也扩大了一倍不止。
这时,他们小心按捺在心里的小心思,方才开始再次活跃起来。
“应该是吧。”
“反正我觉得是,要不然营里怎么会发生那么大变动?”
“也是,我听今天去市里巡逻的人说,他们除了去巡视原本的地方,还远远去看了一眼鬼子的安全区呢。”
……
住了两百人的大舍房里,因着那一个士兵一句试探性的问话,其他那些已经明显疲乏不堪了的士兵们,竟然又强撑着睁开了眼,一人一句地说着自己心里的猜测。
其实,打不打鬼子的那些消息,都是军部里的高级军官们才会知道的。为了不泄露军事机密,他们这些最普通的士兵,往往是到了最后要上战场了,才会被他们的长官告知。
就像曾经有秦非正就说过那么一句话,士兵的手里握着枪,但士兵本身,才是将军们握在手里的枪。他们不需要知道自己哪天要上战场,只需要在上战场的那一天,拿上自己的枪,然后拼尽全力、交付生命。
而比起秦非正来说,铁血军对于士兵们显然就要看中多了。哪怕他们的长官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他们要哪天征战,但为了能增加他们活下来的几率,他们还是冒着被鬼子窥视发现的危险,加大了他们的训练量。于是,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
他们要上战场了。
南昌驻营里的士兵们都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认知,他们期待、却仍旧忐忑着,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他们要上战场了,而是以长江为分界线的整个南方,都要掀起战争了。
民间多以长江来划分华夏的南方和北方。
铁血军的驻营多在南方,民军的军部,除却鬼子进攻时屠杀的,和投日当了汉奸的,仍旧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驻守在南方的各个城市。
此时,自铁血军守住上海、广州等地,并于数月前收复了
嘴角扬了扬,也不觉得丢人、脸上难看,秦非正又露出了那抹令锦颐记得十分清楚的“和蔼可亲”的笑容,“谢司令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和马先生都是抱着十足的诚意而来,这点,谢司令大可放心。”
似乎浑然察觉不到锦颐的话里有话,秦非正还刻意扯上了马启鸿,试图模糊锦颐警告的对象。
幸而锦颐也不在意他的举动,只要她先前的话,他听了进去,那就可以了。
三方达成了共识之后,共同决定先由三方一齐签订同盟合约,方才决定三方军队第一次合作退敌的计划。
在秦非正起身离开后,马启鸿似乎特意慢了他一步,往后留了留。
他走在秦非正的身后,却在看着秦非正跨出了屋子的大门以后,顿步在了屋子大门的门口前。
扶着木质的门框,他兀地侧过了半边身子,拧了拧眉头,抿了抿嘴角,组织了半晌的语言,最终却也还是只简单明了地说了一句——
“知道我要前来,慎之兄托我问谢司令一声好。”
作者有话要说: 总之说的好听就是各有考量,说得难听就是各怀鬼胎
另外,哥哥再过个几章就要预备上线了呦~
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第一百一十八章
在1938年的最后一天之前,秦非正、马启鸿、谢锦颐三人终于在武汉正式签订同盟协议, 并就协议内容初步达成有关民党、产党、铁血军三方联手抗日的方案简要。
1939年1月1日。
秦非正往重庆离开之后, 便回到了国民政府决定迁都后的新首都重庆。并于民党中常会中, 通过了“开出刘忠然民党党籍并撤除其一切职位”的决定。
而随后没过多少天, 锦颐也通电全国,表明了在铁血军驻守的各大省市,决不允许刘忠然同及其他投日汉奸进入,一旦发现,将直接枪杀。
因为民党和铁血军实施的狠厉手段,同及在他们带动下,普通民众被掀起的“抵刘”狂潮太过强盛, 一度, 刘忠然在华夏境内的处境十分危险。
他的头顶上时常带着一顶有着宽宽帽檐的帽子, 身上时常穿着能够竖起高领的衣衫,只敢露出一双眼睛,一边躲避着秦非正派去进行追杀的特工,一边从重庆逃到了越南境内。
“你们说……那一天是不是快来了?”
铁血军在南昌的驻营里, 一士兵直挺挺的躺在床上, 在熄灯以后,暗哑的嗓子里有着掩不住兴奋。
他们这些兵,是铁血军在南昌征的新兵。都是些还没上过战场的。
从入伍以来,他们脑子里最想的,就是去到战场上,扛着自己的枪, 一枪打爆鬼子的脑袋。可事实上,在这一年里里,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训练,仍旧是训练。
入伍的第三个月,他们忍不住了,就有人会去问教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去干鬼子?”
那时候他们的教官斜了那人一眼,然后面对着整个队伍,中气十足地问,“你们都很想上到战场上干鬼子是不是?!”
“是!”
含着一种隐秘的期待,他们的应答声从无如此刻一般震彻云霄。
可是,当时他们的教官却只是嘲讽的笑了笑,毫不客气地说着,“现在的你们上到战场上,可不是特意去把命送给鬼子吗?”
他们不服,以为自己平常的训练作业已然十分刻苦了,可他们的教官却也只是哂笑着,把当年他们的谢司令在国民军校时拼命训练的经历和得到的成绩一一说了出来。
最后,他才又像是看着一帮不让人省心的小崽子似的,说道:“你们应该庆幸你们是进了铁血军。产军人少、民军不把士兵当人,你们不管进了哪一个,那都是进了军队,就让你们扛着枪上战场,让你们去填命的。你们还真以为哪儿哪儿都能像铁血军似的,故意压着不动作,先让你们有了保命的本领,再送你们上到战场上去的吗?”
事实上,这不仅是谢司令的仁慈与体恤,同时也是铁血军上到战场上,明明装备抵不过鬼子兵,却能在对上鬼子的时候屡战屡胜的原因。
他们那教官到底是嘴软,没把话说得太明白,他们也还是训练到了后来,再回想到过去,这才想明白,要是当初的自己上到了战场,那上了也是给铁血军其他的战士拖后腿。
于是,他们也不吵着要上战场打鬼子一个痛快了,就学着教官口里的谢司令,争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身体各项素质和作战的各项能力,希望能成为军队里能为军队带来胜利的那一个,而不是只会自我感动,只能带去无谓牺牲的那一个。
直到近两日,他们发觉了自己在军营里的训练量明显提高了一半不止,出去巡视的守卫兵,在巡视的过程中,巡视的范围也扩大了一倍不止。
这时,他们小心按捺在心里的小心思,方才开始再次活跃起来。
“应该是吧。”
“反正我觉得是,要不然营里怎么会发生那么大变动?”
“也是,我听今天去市里巡逻的人说,他们除了去巡视原本的地方,还远远去看了一眼鬼子的安全区呢。”
……
住了两百人的大舍房里,因着那一个士兵一句试探性的问话,其他那些已经明显疲乏不堪了的士兵们,竟然又强撑着睁开了眼,一人一句地说着自己心里的猜测。
其实,打不打鬼子的那些消息,都是军部里的高级军官们才会知道的。为了不泄露军事机密,他们这些最普通的士兵,往往是到了最后要上战场了,才会被他们的长官告知。
就像曾经有秦非正就说过那么一句话,士兵的手里握着枪,但士兵本身,才是将军们握在手里的枪。他们不需要知道自己哪天要上战场,只需要在上战场的那一天,拿上自己的枪,然后拼尽全力、交付生命。
而比起秦非正来说,铁血军对于士兵们显然就要看中多了。哪怕他们的长官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他们要哪天征战,但为了能增加他们活下来的几率,他们还是冒着被鬼子窥视发现的危险,加大了他们的训练量。于是,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
他们要上战场了。
南昌驻营里的士兵们都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认知,他们期待、却仍旧忐忑着,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他们要上战场了,而是以长江为分界线的整个南方,都要掀起战争了。
民间多以长江来划分华夏的南方和北方。
铁血军的驻营多在南方,民军的军部,除却鬼子进攻时屠杀的,和投日当了汉奸的,仍旧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驻守在南方的各个城市。
此时,自铁血军守住上海、广州等地,并于数月前收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