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就真的吃了亏。
且不说他在京城里有两家侯府做后台,在金陵府一地,他还有秦氏宗族做外援呢,又能通过恩师秦柏的关系,得到巡抚衙门、知府衙门与指挥佥事黄晋成三方的人脉助力,先在府经历位子上熟悉一下政务,过个几年再谋升官,并不是很困难的事。而一旦他在金陵府上做出成绩来,前程自然更胜于在那些偏远穷县里苦熬。
更何况,他在金陵府为官,也可以顺道照应一下独自在族中生活的谦哥儿。老师师母远在京城,就不必太过担心孙儿了。
抱着这样的念头,吴少英拿定了主意,把文书往吏部一递,秦仲海那边打了招呼,这金陵府经历的官职就顺利地下来了。如今东宫势头正旺,连带的承恩侯府也是水涨船高。秦仲海想要为叔父的进士门生谋个小小的八品经历之位,根本不会有人不长眼地多嘴。那些盯着这位子的同进士们没有吴少英的底气,就连争都没法争,只能自认晦气,花出去的银子却是拿不回来了,只能转而求吏部的人,给他们分派个好些的去处。
吴少英对如今的官职挺满意的,他得了吏部文书后,就很快告了假,与秦柏派回米脂的家人一道上路,离开京城前往西北了。离京前他写下了这封信,交给秦仲海帮忙发出。若是一切顺利,他很快就可以完成祭祖的任务,然后与秦家下人一道,护送关蓉娘的灵柩转道蜀中,改走长江顺流而下,在年下抵达金陵,正好能赶在衙门封笔前接任。趁着过年的时候有时间,他可以在金陵安顿下来,也顺便多陪陪老师师母。
秦含真读信读到这里,忍不住偷偷看了祖父秦柏一眼,发现他满脸都是无奈之色,也忍不住有些想笑。
她清了清嗓子,对秦柏说:“祖父,您就别生气了。看,表舅计划得多好呀,一样一样的,全都考虑周全了。您不必为他担心,他心里有数着呢。”
秦柏叹了口气:“他想得也太好了。我就不信,吏部剩下的缺里,真的就只有金陵府经历是最适合他的,没有别的官职可挑?!”
金陵虽是秦氏祖籍,但秦氏一族在此势力并不大。而在先前保护太子平安返京的行动中,本地官衙里,巡抚衙门与指挥使司都有人参与其中,独知府衙门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还误会赵陌才是正主儿。金陵知府是事情结束了几个月后,才从京城传来的种种流言中猜到了真相的。哪怕他脾气再好,也有些受不了被人欺瞒。
只不过,因为李延朝是他的门生,又是他推荐去代理上元知县一职的,李延朝出了事,他也难辞其咎,因此一直不敢发作,生怕上头会处罚自己。要知道,李延朝犯的极有可能是谋逆大罪!他这个引荐人说不定要被牵连的。还好东宫仁厚,金陵知府在处置蜀王府刺客的事情上也没有行差踏差,所以并没有怪罪到他头上。金陵知府总算保住了自己的位子,做事比先前也小心了。
只是,他心中对巡抚衙门、金陵卫指挥使司以及知情的永嘉侯秦柏等人,难免就会生出几分怨言来。他自问忠于朝廷,哪怕门生中出了个叛逆,那也是他被蒙蔽了,并非他本身对朝廷不够忠诚。其他人明知道东宫太子在金陵,怎能不向他说明真相?万一太子在金陵出事,他却因不知内情而未能及时解救,为此获罪,岂不是冤枉?!巡抚衙门一向与他不和,不肯说实话也就罢了;指挥使司原本只有黄晋成的人知情,如今连指挥使都自身难保了呢;只有一个永嘉侯,甚至还曾经与他交谈甚欢,收过他的年礼,怎的就没多说几句提醒他一声?!
金陵知府如今对秦柏怨念甚重。虽然他不敢冲着秦柏发火,也不敢公然迁怒秦氏族人,但如果吴少英这个永嘉侯门生到了他手下做属官……天知道他会如何为难吴少英呢?
秦柏记得吴少英在江宁时,他是曾经向学生顺嘴提过这些琐事的。吴少英明知自己可能会遇到刁难,怎么还非得自个儿送上门去?
秦柏将自己心中的担忧简单提了一提,牛氏不由得面露愁容:“那可怎么办呢?咱们在江宁的时候,还能帮少英撑撑腰。等我们走了,少英可就得一个人面对知府大人了。虽有黄大人在,但他们又不是一个衙门的,也不知能不能帮上忙。咱们族里正经连个官身都没有,虽有几个姻亲是在衙门里做事,但身份又够不上。”
秦含真倒不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觉得金陵知府不会那么蠢,公然为难表舅的。他的学生先前在代理上元县令的事情上犯下大错,没得好死,他虽然没受牵连,但做事也要小心些。不是说巡抚衙门跟他不和吗?他这时候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就是现成的把柄,说不定连官都要丢了。他犯不着为了一口气,就去为难表舅这么一个无辜的小人物。到时候要是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要看表舅不顺眼,难道他能回答,是因为生祖父的气,迁怒表舅吗?总不能说是因为太子不肯告诉他自己在金陵,所以他觉得自己不受信任了吧?他那些怨言都是没法公然说出来的,也就是自个儿私下想想。表舅又不是没有靠山的人,自然有办法应付他。”
秦柏对此不置可否:“希望如此吧。”
第一百九十五章 请托
秦含真一家过了中秋后,按照天气情况,又看了皇历,预定了八月十九出行。日子定下来后,准备工作该做的也都做完了。沿路要用的车、船,跟着出门侍候的男女仆妇,还有路上打尖儿、过夜等地方的打点,也都一一派人出去办妥。行李自然不必说,都是收拾好了的。因着这一趟出行,很可能要到入冬后才回来,因此他们还带上了冬衣、手炉等等。
不过,在所有准备工作进行之余,他们还要解决一件事,那就是把谦哥儿托付给族人照看。
秦含真向祖父母提议,把这一次全家人出行,只留谦哥儿一人在秦庄的计划当成是演习,好让大家习惯一下将来合家回京后,谦哥儿独自在族中生活时的情形。若有什么安排不周到的地方,也能及时查漏补缺。秦柏与牛氏采纳了她的建议。不过由于属于他们这一房的新祖宅尚未建好,仅仅搭起了框架而已,因此他们暂时把谦哥儿送去了四房。
其实宗房也十分热心,表示可以帮着照看谦哥儿的,甚至觉得即使在秦柏等人回京后,他们也可以继续留谦哥儿在家里住。但秦柏考虑到宗房本来就事务繁忙,家里又有族长太太与小黄氏这两个病人——后者表面上已告病数月——没必要再给他们增添负担了,便选择了四房。
四房
且不说他在京城里有两家侯府做后台,在金陵府一地,他还有秦氏宗族做外援呢,又能通过恩师秦柏的关系,得到巡抚衙门、知府衙门与指挥佥事黄晋成三方的人脉助力,先在府经历位子上熟悉一下政务,过个几年再谋升官,并不是很困难的事。而一旦他在金陵府上做出成绩来,前程自然更胜于在那些偏远穷县里苦熬。
更何况,他在金陵府为官,也可以顺道照应一下独自在族中生活的谦哥儿。老师师母远在京城,就不必太过担心孙儿了。
抱着这样的念头,吴少英拿定了主意,把文书往吏部一递,秦仲海那边打了招呼,这金陵府经历的官职就顺利地下来了。如今东宫势头正旺,连带的承恩侯府也是水涨船高。秦仲海想要为叔父的进士门生谋个小小的八品经历之位,根本不会有人不长眼地多嘴。那些盯着这位子的同进士们没有吴少英的底气,就连争都没法争,只能自认晦气,花出去的银子却是拿不回来了,只能转而求吏部的人,给他们分派个好些的去处。
吴少英对如今的官职挺满意的,他得了吏部文书后,就很快告了假,与秦柏派回米脂的家人一道上路,离开京城前往西北了。离京前他写下了这封信,交给秦仲海帮忙发出。若是一切顺利,他很快就可以完成祭祖的任务,然后与秦家下人一道,护送关蓉娘的灵柩转道蜀中,改走长江顺流而下,在年下抵达金陵,正好能赶在衙门封笔前接任。趁着过年的时候有时间,他可以在金陵安顿下来,也顺便多陪陪老师师母。
秦含真读信读到这里,忍不住偷偷看了祖父秦柏一眼,发现他满脸都是无奈之色,也忍不住有些想笑。
她清了清嗓子,对秦柏说:“祖父,您就别生气了。看,表舅计划得多好呀,一样一样的,全都考虑周全了。您不必为他担心,他心里有数着呢。”
秦柏叹了口气:“他想得也太好了。我就不信,吏部剩下的缺里,真的就只有金陵府经历是最适合他的,没有别的官职可挑?!”
金陵虽是秦氏祖籍,但秦氏一族在此势力并不大。而在先前保护太子平安返京的行动中,本地官衙里,巡抚衙门与指挥使司都有人参与其中,独知府衙门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还误会赵陌才是正主儿。金陵知府是事情结束了几个月后,才从京城传来的种种流言中猜到了真相的。哪怕他脾气再好,也有些受不了被人欺瞒。
只不过,因为李延朝是他的门生,又是他推荐去代理上元知县一职的,李延朝出了事,他也难辞其咎,因此一直不敢发作,生怕上头会处罚自己。要知道,李延朝犯的极有可能是谋逆大罪!他这个引荐人说不定要被牵连的。还好东宫仁厚,金陵知府在处置蜀王府刺客的事情上也没有行差踏差,所以并没有怪罪到他头上。金陵知府总算保住了自己的位子,做事比先前也小心了。
只是,他心中对巡抚衙门、金陵卫指挥使司以及知情的永嘉侯秦柏等人,难免就会生出几分怨言来。他自问忠于朝廷,哪怕门生中出了个叛逆,那也是他被蒙蔽了,并非他本身对朝廷不够忠诚。其他人明知道东宫太子在金陵,怎能不向他说明真相?万一太子在金陵出事,他却因不知内情而未能及时解救,为此获罪,岂不是冤枉?!巡抚衙门一向与他不和,不肯说实话也就罢了;指挥使司原本只有黄晋成的人知情,如今连指挥使都自身难保了呢;只有一个永嘉侯,甚至还曾经与他交谈甚欢,收过他的年礼,怎的就没多说几句提醒他一声?!
金陵知府如今对秦柏怨念甚重。虽然他不敢冲着秦柏发火,也不敢公然迁怒秦氏族人,但如果吴少英这个永嘉侯门生到了他手下做属官……天知道他会如何为难吴少英呢?
秦柏记得吴少英在江宁时,他是曾经向学生顺嘴提过这些琐事的。吴少英明知自己可能会遇到刁难,怎么还非得自个儿送上门去?
秦柏将自己心中的担忧简单提了一提,牛氏不由得面露愁容:“那可怎么办呢?咱们在江宁的时候,还能帮少英撑撑腰。等我们走了,少英可就得一个人面对知府大人了。虽有黄大人在,但他们又不是一个衙门的,也不知能不能帮上忙。咱们族里正经连个官身都没有,虽有几个姻亲是在衙门里做事,但身份又够不上。”
秦含真倒不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觉得金陵知府不会那么蠢,公然为难表舅的。他的学生先前在代理上元县令的事情上犯下大错,没得好死,他虽然没受牵连,但做事也要小心些。不是说巡抚衙门跟他不和吗?他这时候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就是现成的把柄,说不定连官都要丢了。他犯不着为了一口气,就去为难表舅这么一个无辜的小人物。到时候要是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要看表舅不顺眼,难道他能回答,是因为生祖父的气,迁怒表舅吗?总不能说是因为太子不肯告诉他自己在金陵,所以他觉得自己不受信任了吧?他那些怨言都是没法公然说出来的,也就是自个儿私下想想。表舅又不是没有靠山的人,自然有办法应付他。”
秦柏对此不置可否:“希望如此吧。”
第一百九十五章 请托
秦含真一家过了中秋后,按照天气情况,又看了皇历,预定了八月十九出行。日子定下来后,准备工作该做的也都做完了。沿路要用的车、船,跟着出门侍候的男女仆妇,还有路上打尖儿、过夜等地方的打点,也都一一派人出去办妥。行李自然不必说,都是收拾好了的。因着这一趟出行,很可能要到入冬后才回来,因此他们还带上了冬衣、手炉等等。
不过,在所有准备工作进行之余,他们还要解决一件事,那就是把谦哥儿托付给族人照看。
秦含真向祖父母提议,把这一次全家人出行,只留谦哥儿一人在秦庄的计划当成是演习,好让大家习惯一下将来合家回京后,谦哥儿独自在族中生活时的情形。若有什么安排不周到的地方,也能及时查漏补缺。秦柏与牛氏采纳了她的建议。不过由于属于他们这一房的新祖宅尚未建好,仅仅搭起了框架而已,因此他们暂时把谦哥儿送去了四房。
其实宗房也十分热心,表示可以帮着照看谦哥儿的,甚至觉得即使在秦柏等人回京后,他们也可以继续留谦哥儿在家里住。但秦柏考虑到宗房本来就事务繁忙,家里又有族长太太与小黄氏这两个病人——后者表面上已告病数月——没必要再给他们增添负担了,便选择了四房。
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