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阵哭,一阵喜,一阵悲,看得周遭的人都莫名其妙。几个年纪小些的女孩儿还有些害怕地躲开了。秦含珠就悄悄儿问秦含真:“大姐姐这是怎么了?”她还是头一回见这位大堂姐呢。
秦含真暗暗打量秦锦仪两眼,心里猜想对方大概是正在脑补些什么,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便对秦含珠道:“不清楚,可能是抽风了吧?她先前就病了一场,休养了大半年,前不久才被接回家里来的,说不定病还没好全呢。你别挨得她太近了,仔细过了病气。”
秦含珠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秦含真这是在说笑呢。但秦锦仪这位大堂姐,肯定不怎么招人待见,没瞧其他堂姐们都不愿意接近她么?就连周围侍候的丫头,眼里都透着戒备的样子。秦含珠心里有数了,乖乖地跟在秦含真或是秦锦容身后,偶尔跟闵家的女孩儿说几句话,根本不与秦锦仪搭话,也不靠近她。
等到卢家这边的宴席结束,众宾客各自四散的时候,秦锦仪才发现,自己在卢家的喜宴上呆坐了半晌,什么人都没有结交到,更没有讨好到哪家夫人太太,甚至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探听到哪家有适龄的儿子,尚未婚配。
且不说秦锦仪回家后如何挨祖母薛氏的训斥,蔡卢两家的这场婚礼办得很是成功,卢悦娘过门后,在夫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公婆、叔婶与小叔子小姑子都对她非常满意。回门的时候,她与蔡世子小夫妻俩也是恩恩爱爱的,秦幼珍见状就放心了。
卢悦娘与蔡世子拜见过母亲之后,还拉着夫婿到了承恩侯府里,拜见许氏。许氏虽然只是外伯祖母,但在卢悦娘心中,与亲外祖母无异了。对嫡外祖母薛氏,她还没那么亲近呢。长房的表兄弟姐妹们,对她而言也象是亲手足一般。况且她父亲在外做官,日后在京城,秦家便是她的娘家了,她自然是希望丈夫与娘家关系融洽的。
蔡世子微笑着跟她拜访了承恩侯府,又拉着她去了西府拜见永嘉侯秦柏及夫人牛氏,对秦家长房与三房一视同仁。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他们没来得及去二房,便回转云阳侯府用晚饭了。但由于蔡世子表现出的态度,显然爱屋及乌,对新婚妻子的娘家亲眷十分亲近,许氏与秦仲海心里也非常高兴。云阳侯府这门姻亲,终究还是认了下来。
卢悦娘三日回门后,八月将至。秦简与卢初明都到了参加乡试的时候了。秦简就在京中应试,但卢初明却需要回山东济南府参加考试,他与秦幼珍母子俩要离京了。
在秦幼珍出发的前两日,许氏再一次派出心腹大丫头,将秦幼珍请到了松风堂。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零五章 软语
许氏也许是吸引了前头的教训。她请来秦幼珍,并没有提什么敏感的话题,只是和蔼可亲地问起后者行李收拾得怎么样了。
秦幼珍为了收拾行李,正忙得头晕脑涨呢,一听伯娘这话,可以说是问到点子上了。她和长子卢初明此番南下济南,是要赶路的。因为云阳侯府定下了七月底办喜事,又要等卢悦娘回门,所以他们母子才会拖到这时候方才预备起程。
按照计划,他们母子要坐船走运河抵达德州码头,然后换乘马车,赶上二百多里地,才能到达目的地济南。今科秋闱三场考试,分别在八月九日、十二日与十五日举行。他们最迟初八就得到达济南了。而且为了卢初明的应试状态着想,最好是能在考前休息上一两天,也就是初七前能到达最好。满打满算,他们就只有十天左右的功夫能花在路上而已。虽说如今正是运河水丰,又没有遇上漕运旺季的好时候,可世事难料,为了稳妥起见,他们路上肯定是要日夜兼程的。选择走水路,也是为了能少受些罪而已。
为此秦幼珍连小儿子卢初亮都不带,就跟长子两人,带上几个丫头婆子与随从出门,行李也要尽量精简,只够在考试期间用的就好。卢家在济南有宅子,族中也有几名子弟是今科要应乡试的,住宿饮食都不必操心,只需要在路上小心谨慎就行。说起这个,秦幼珍心里就忍不住再谢一次肃宁郡王赵陌了,因为他卖给了卢家宅子,解决了她一大难题,如今她可以放心把小儿子与部分下人,以及带不及带走的行李、财物放在自家宅子里,与长子轻车简从南下,省了好大的功夫呢。但是他们到底要带些什么,不带什么,她也要操不少心就是了。
许氏听着侄女儿的诉苦,温言软语地传授了一些前人的经验。许家也是走科举路的,自然也有不少子弟应试,留下不少心得,传承后人。不过许家定居京城已经有几十年了,许氏从未亲自经历过送家人往异地应考之事,所以能提供的,也就只有从别处听来的经验而已。这些经验,卢家也有许多,还更详细更齐全些呢。不过怎么说也是许氏的一番心意,秦幼珍还是感激地谢过了伯娘。
许氏还让秦幼珍不必担心小儿子。卢初亮暂时也不必回长芦去寻父亲了,就留在京城里读书吧。有表兄弟们作伴,所有舅舅舅母们都会看顾他,比起他去了长芦,身边却没有母亲姐姐照料,父亲又要忙于公务无暇管教他的好。卢初亮是个调皮孩子,没有大人看着,还不定会闯出什么祸来呢。留在京城,就近有外家的长辈们管着,学业上又有永嘉侯秦柏可加以指点,亲姐姐卢悦娘更是能时不时派人来看他,可保他生活学习无忧。
秦幼珍原也有意把小儿子留下来,不过并不是长留,只是打算等长子秋闱结束后,母子俩再返京与小儿子会合,然后正式收拾行装,迁往长芦丈夫任上。京中的宅子只要留两房家人看守就好。明年会试,若是卢初明能顺利考中举人,自然是要上京赴会试的。卢氏族中亦有不少子弟要参加考试。有了这处宅子,就等于是卢氏一族在京城里有了落脚之处,日后有的是人来住,不愁宅子会抛了荒。
然而许氏却对她道:“何苦让孩子们跟着你跑来跑去的?卢姑爷在任上,需要你去照顾,这是常理。你去了,也能给他做个贤内助,替他打理内务,帮他与人交际往来。但是两个儿子也跟着去,又有什么益处?初明不管能不能考中举人,总是要继续读书备考的。初亮更是要静下心来好好读几年书。长芦那地方,能有什么好先生?卢姑爷忙于公务,又哪里有空闲能指点他们功课?倒不如就让他们留在京里,多的是好先生呢。即使不能拜个名师,你三叔的学问也尽够了。他教出那么多进士呢,还有学生在御前行走,你还怕他教不了两个孩子?如今你们家
秦含真暗暗打量秦锦仪两眼,心里猜想对方大概是正在脑补些什么,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便对秦含珠道:“不清楚,可能是抽风了吧?她先前就病了一场,休养了大半年,前不久才被接回家里来的,说不定病还没好全呢。你别挨得她太近了,仔细过了病气。”
秦含珠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秦含真这是在说笑呢。但秦锦仪这位大堂姐,肯定不怎么招人待见,没瞧其他堂姐们都不愿意接近她么?就连周围侍候的丫头,眼里都透着戒备的样子。秦含珠心里有数了,乖乖地跟在秦含真或是秦锦容身后,偶尔跟闵家的女孩儿说几句话,根本不与秦锦仪搭话,也不靠近她。
等到卢家这边的宴席结束,众宾客各自四散的时候,秦锦仪才发现,自己在卢家的喜宴上呆坐了半晌,什么人都没有结交到,更没有讨好到哪家夫人太太,甚至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探听到哪家有适龄的儿子,尚未婚配。
且不说秦锦仪回家后如何挨祖母薛氏的训斥,蔡卢两家的这场婚礼办得很是成功,卢悦娘过门后,在夫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公婆、叔婶与小叔子小姑子都对她非常满意。回门的时候,她与蔡世子小夫妻俩也是恩恩爱爱的,秦幼珍见状就放心了。
卢悦娘与蔡世子拜见过母亲之后,还拉着夫婿到了承恩侯府里,拜见许氏。许氏虽然只是外伯祖母,但在卢悦娘心中,与亲外祖母无异了。对嫡外祖母薛氏,她还没那么亲近呢。长房的表兄弟姐妹们,对她而言也象是亲手足一般。况且她父亲在外做官,日后在京城,秦家便是她的娘家了,她自然是希望丈夫与娘家关系融洽的。
蔡世子微笑着跟她拜访了承恩侯府,又拉着她去了西府拜见永嘉侯秦柏及夫人牛氏,对秦家长房与三房一视同仁。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他们没来得及去二房,便回转云阳侯府用晚饭了。但由于蔡世子表现出的态度,显然爱屋及乌,对新婚妻子的娘家亲眷十分亲近,许氏与秦仲海心里也非常高兴。云阳侯府这门姻亲,终究还是认了下来。
卢悦娘三日回门后,八月将至。秦简与卢初明都到了参加乡试的时候了。秦简就在京中应试,但卢初明却需要回山东济南府参加考试,他与秦幼珍母子俩要离京了。
在秦幼珍出发的前两日,许氏再一次派出心腹大丫头,将秦幼珍请到了松风堂。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零五章 软语
许氏也许是吸引了前头的教训。她请来秦幼珍,并没有提什么敏感的话题,只是和蔼可亲地问起后者行李收拾得怎么样了。
秦幼珍为了收拾行李,正忙得头晕脑涨呢,一听伯娘这话,可以说是问到点子上了。她和长子卢初明此番南下济南,是要赶路的。因为云阳侯府定下了七月底办喜事,又要等卢悦娘回门,所以他们母子才会拖到这时候方才预备起程。
按照计划,他们母子要坐船走运河抵达德州码头,然后换乘马车,赶上二百多里地,才能到达目的地济南。今科秋闱三场考试,分别在八月九日、十二日与十五日举行。他们最迟初八就得到达济南了。而且为了卢初明的应试状态着想,最好是能在考前休息上一两天,也就是初七前能到达最好。满打满算,他们就只有十天左右的功夫能花在路上而已。虽说如今正是运河水丰,又没有遇上漕运旺季的好时候,可世事难料,为了稳妥起见,他们路上肯定是要日夜兼程的。选择走水路,也是为了能少受些罪而已。
为此秦幼珍连小儿子卢初亮都不带,就跟长子两人,带上几个丫头婆子与随从出门,行李也要尽量精简,只够在考试期间用的就好。卢家在济南有宅子,族中也有几名子弟是今科要应乡试的,住宿饮食都不必操心,只需要在路上小心谨慎就行。说起这个,秦幼珍心里就忍不住再谢一次肃宁郡王赵陌了,因为他卖给了卢家宅子,解决了她一大难题,如今她可以放心把小儿子与部分下人,以及带不及带走的行李、财物放在自家宅子里,与长子轻车简从南下,省了好大的功夫呢。但是他们到底要带些什么,不带什么,她也要操不少心就是了。
许氏听着侄女儿的诉苦,温言软语地传授了一些前人的经验。许家也是走科举路的,自然也有不少子弟应试,留下不少心得,传承后人。不过许家定居京城已经有几十年了,许氏从未亲自经历过送家人往异地应考之事,所以能提供的,也就只有从别处听来的经验而已。这些经验,卢家也有许多,还更详细更齐全些呢。不过怎么说也是许氏的一番心意,秦幼珍还是感激地谢过了伯娘。
许氏还让秦幼珍不必担心小儿子。卢初亮暂时也不必回长芦去寻父亲了,就留在京城里读书吧。有表兄弟们作伴,所有舅舅舅母们都会看顾他,比起他去了长芦,身边却没有母亲姐姐照料,父亲又要忙于公务无暇管教他的好。卢初亮是个调皮孩子,没有大人看着,还不定会闯出什么祸来呢。留在京城,就近有外家的长辈们管着,学业上又有永嘉侯秦柏可加以指点,亲姐姐卢悦娘更是能时不时派人来看他,可保他生活学习无忧。
秦幼珍原也有意把小儿子留下来,不过并不是长留,只是打算等长子秋闱结束后,母子俩再返京与小儿子会合,然后正式收拾行装,迁往长芦丈夫任上。京中的宅子只要留两房家人看守就好。明年会试,若是卢初明能顺利考中举人,自然是要上京赴会试的。卢氏族中亦有不少子弟要参加考试。有了这处宅子,就等于是卢氏一族在京城里有了落脚之处,日后有的是人来住,不愁宅子会抛了荒。
然而许氏却对她道:“何苦让孩子们跟着你跑来跑去的?卢姑爷在任上,需要你去照顾,这是常理。你去了,也能给他做个贤内助,替他打理内务,帮他与人交际往来。但是两个儿子也跟着去,又有什么益处?初明不管能不能考中举人,总是要继续读书备考的。初亮更是要静下心来好好读几年书。长芦那地方,能有什么好先生?卢姑爷忙于公务,又哪里有空闲能指点他们功课?倒不如就让他们留在京里,多的是好先生呢。即使不能拜个名师,你三叔的学问也尽够了。他教出那么多进士呢,还有学生在御前行走,你还怕他教不了两个孩子?如今你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