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想明白了,这才放下心来:“这便对了。”她将珍珠的手轻轻交给程光,对他说道:“珍珠我便托付给你了,也只有你,我才能放心。离开长安后,记得写信来报个平安,若是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
程光用双手将珍珠的手紧紧握住,他没想到,竟然她会答应自己,一时激动万分。两人相视一笑,转身对玉茗施了一礼:“多谢王妃成全,我们这就告辞了,请王妃多加保重。”
珍珠回头看了远处的儿子最后一眼,终是狠了狠心,跟着程光走下山去。玉茗看着他们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了,才慢慢往回走。她的心空空的,好似少了什么。
一路上,她坐在那里不说话,想着以前跟珍珠的过往,没有注意到李适也寡言少语,未跟其余两个孩子一起说笑。
是夜,玉茗正在院中,突然看到李适走了过来,她笑着问:“适儿为何没在书房看书?”
李适走到她面前,突然扑通一声跪下了,这举动吓了她一跳,忙问道:“发生何事?”
只听李适带了哭声问道:“请王妃娘娘告诉我实情,方才在山上那妇人可是我的母亲?”
玉茗听了大吃一惊,忙问:“你是如何知道的?还有谁知道?”珍珠的下落乃是不能外传的秘密,若是被人发现,不仅是她,连程光怕都难逃一死。
李适摇摇头说:“我谁也没有告诉,在亭中时,我只觉得那人身形与母亲极为相似,故意走到她身边,果然是母亲身上的味道,从小被她抚养长大,我怎么能认不出?”
“那你……”
“在太子府,那些侍从宫女们暗中说她不洁,若是活着也未必有好下场,还会连累我,倒不如这般死在洛阳。我知母亲故意不见我乃是为了我好,若是相认,母亲的一片苦心便白白浪费了。所以我……”
他哭着说不下去,玉茗却明白了。没想到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这般稳重,能忍住思念母亲的心思没有相认,若是珍珠知道,该有多欣慰?
她轻轻扶了李适起来,叹了口气说:“放心吧,你母亲此去,对她并不是一件坏事,你也见过她受的那些苦,或许离开这里对她是一种解脱。”
李适点点头,擦了擦眼泪说:“王妃娘娘放心,这件事我定然是不会说的,只是,若有一天,我能强大到护住母亲,那时定要将她接回来,任谁也不能再欺侮她。”
玉茗虽知珍珠此去怕是再也不能回到宫中了,就算有一天李适能继承大统,那个时候,他这个皇帝要如何接受另嫁他人的母亲?只是,这话她没有说,或许对于李适,不知道真相才是最好的。
李适走后,她站在院中,看向天上的星辰,斗转星移,不知不觉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从武惠妃、韦瑶儿、棣王妃,到杨玉环、沈珍珠,这些在她生命中出现的宫廷女子,一个个都远去了,只剩下她自己。
她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也不知为何自己在这水深火热之地竟然过了这么多年。虽屡次遇险,好在都平安度过,她不由想起当年李泌给她算的那一卦,一切都应验了。
这时,一件薄衣披在了她的身上,回头一看,正是李瑁站在身边。月光下,他垂眸浅笑的看着她,一如当初,这么多年了,许多人和事改变了,只有他依然守在自己身旁,两人同甘共苦,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情意愈发深厚。
她淡淡一笑,只觉得选择这人为自己的夫君,是这一生所做最好的选择,也是她最幸运的事情。
李瑁见她似乎心情甚好,笑着问道:“想起了什么这般高兴?”
她眉眼弯弯问道:“十八郎可还记得当年你我初见,你问我为何在街上那么多人中选了你?”
他想了想,眼前浮现出那个稚嫩的小女童,眼睛仿佛闪着光一般,笑道:“怎么会不记得,当年你说因为街上的人中,我最好看。”
她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我那时便觉得,这个小哥哥看起来极为和善,尤其是一双会笑的眼睛,如这天上的弯月一般,令人觉得踏实。”
她看向头顶那轮皎月,脸上带着幸福的笑意:“所谓一见定终身,那时的我没有选错人,这一生亦是如此。”
他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仍是当年那般纯净清澈,这么多年从未被那腌臜不堪的宫廷改变,也将他这颗曾经入死灰一般的心救了回来,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柔声道:“娶了你,也是我李瑁一声最大的福气泽。”
上元二年四月,太上皇李隆基薨,十日后,肃宗李亨薨,太子李豫继位为代宗,改年号为宝应泽。
一年以后,李瑁向代宗请求移府至淮南道治所扬州,代宗挽留不成,只得准奏,在扬州建寿王府,并亲自出城送行。
李瑁和玉茗坐在车内,长安城在他们身后原来越远,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们几经风雨,终能远离那纷繁复杂的宫廷,从此再也不必担心牵涉到朝政宫闱之事中泽。
他笑道:“我终于能履行当年的承诺,带你离开长安。从此,我们便自由了。”
她笑着看向他,那是她选中的夫君,一生挚爱,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全文终)
第75章
高力士坐在马车内, 不知此刻是何心境。这辆车太过破旧,再加上路途颠簸, 他在车中甚至不能坐稳。
他今年已经七十八岁,若是普通人家,已是高寿,可因保养得好,他看起来不过花甲之年, 眼不花耳不聋, 唯有背微微的驼了, 那也是因临出宫前被李辅国派人责罚,令他背受了伤,再也无法挺直。
长安城已经被远远的抛在了后方, 他没有回头去看, 也不敢去看,生怕这一看便忍不住难过。经历了这么多风雨, 他明白,自己怕是再也回不到这里了。
七十年了, 他入宫七十年, 本以为会在那里度过一生,没想到在这个年龄被赶了出来, 那个被他侍奉了一辈子的主子, 如今又能依靠谁呢?
七十年前,他还叫冯元一,本出身名门, 却因父亲牵连到岭南流人谋反案中家破人亡,被人阉割献入宫中侍候武后。因他长相貌美,又聪慧机敏,很受武后欣赏,留他在身边伺候。
却没想到,有一日他不慎得罪了张易之,进谗言令武后大怒,将他打的半死不活赶出寝宫。这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他的养父高延福,从此改名叫做高力士。
养父曾是武后侄子武三思家的内侍,是以常常派他去武家走动,也是因此得了武三思赏识,一年后,他又重新被武后召至身边伺候,也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第二个贵人—玄宗皇帝李隆基。
那时,玄宗仍是跟他同龄的少年,却已看得出是有所作为之人,他文武双全,还
程光用双手将珍珠的手紧紧握住,他没想到,竟然她会答应自己,一时激动万分。两人相视一笑,转身对玉茗施了一礼:“多谢王妃成全,我们这就告辞了,请王妃多加保重。”
珍珠回头看了远处的儿子最后一眼,终是狠了狠心,跟着程光走下山去。玉茗看着他们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了,才慢慢往回走。她的心空空的,好似少了什么。
一路上,她坐在那里不说话,想着以前跟珍珠的过往,没有注意到李适也寡言少语,未跟其余两个孩子一起说笑。
是夜,玉茗正在院中,突然看到李适走了过来,她笑着问:“适儿为何没在书房看书?”
李适走到她面前,突然扑通一声跪下了,这举动吓了她一跳,忙问道:“发生何事?”
只听李适带了哭声问道:“请王妃娘娘告诉我实情,方才在山上那妇人可是我的母亲?”
玉茗听了大吃一惊,忙问:“你是如何知道的?还有谁知道?”珍珠的下落乃是不能外传的秘密,若是被人发现,不仅是她,连程光怕都难逃一死。
李适摇摇头说:“我谁也没有告诉,在亭中时,我只觉得那人身形与母亲极为相似,故意走到她身边,果然是母亲身上的味道,从小被她抚养长大,我怎么能认不出?”
“那你……”
“在太子府,那些侍从宫女们暗中说她不洁,若是活着也未必有好下场,还会连累我,倒不如这般死在洛阳。我知母亲故意不见我乃是为了我好,若是相认,母亲的一片苦心便白白浪费了。所以我……”
他哭着说不下去,玉茗却明白了。没想到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这般稳重,能忍住思念母亲的心思没有相认,若是珍珠知道,该有多欣慰?
她轻轻扶了李适起来,叹了口气说:“放心吧,你母亲此去,对她并不是一件坏事,你也见过她受的那些苦,或许离开这里对她是一种解脱。”
李适点点头,擦了擦眼泪说:“王妃娘娘放心,这件事我定然是不会说的,只是,若有一天,我能强大到护住母亲,那时定要将她接回来,任谁也不能再欺侮她。”
玉茗虽知珍珠此去怕是再也不能回到宫中了,就算有一天李适能继承大统,那个时候,他这个皇帝要如何接受另嫁他人的母亲?只是,这话她没有说,或许对于李适,不知道真相才是最好的。
李适走后,她站在院中,看向天上的星辰,斗转星移,不知不觉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从武惠妃、韦瑶儿、棣王妃,到杨玉环、沈珍珠,这些在她生命中出现的宫廷女子,一个个都远去了,只剩下她自己。
她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也不知为何自己在这水深火热之地竟然过了这么多年。虽屡次遇险,好在都平安度过,她不由想起当年李泌给她算的那一卦,一切都应验了。
这时,一件薄衣披在了她的身上,回头一看,正是李瑁站在身边。月光下,他垂眸浅笑的看着她,一如当初,这么多年了,许多人和事改变了,只有他依然守在自己身旁,两人同甘共苦,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情意愈发深厚。
她淡淡一笑,只觉得选择这人为自己的夫君,是这一生所做最好的选择,也是她最幸运的事情。
李瑁见她似乎心情甚好,笑着问道:“想起了什么这般高兴?”
她眉眼弯弯问道:“十八郎可还记得当年你我初见,你问我为何在街上那么多人中选了你?”
他想了想,眼前浮现出那个稚嫩的小女童,眼睛仿佛闪着光一般,笑道:“怎么会不记得,当年你说因为街上的人中,我最好看。”
她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我那时便觉得,这个小哥哥看起来极为和善,尤其是一双会笑的眼睛,如这天上的弯月一般,令人觉得踏实。”
她看向头顶那轮皎月,脸上带着幸福的笑意:“所谓一见定终身,那时的我没有选错人,这一生亦是如此。”
他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仍是当年那般纯净清澈,这么多年从未被那腌臜不堪的宫廷改变,也将他这颗曾经入死灰一般的心救了回来,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柔声道:“娶了你,也是我李瑁一声最大的福气泽。”
上元二年四月,太上皇李隆基薨,十日后,肃宗李亨薨,太子李豫继位为代宗,改年号为宝应泽。
一年以后,李瑁向代宗请求移府至淮南道治所扬州,代宗挽留不成,只得准奏,在扬州建寿王府,并亲自出城送行。
李瑁和玉茗坐在车内,长安城在他们身后原来越远,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们几经风雨,终能远离那纷繁复杂的宫廷,从此再也不必担心牵涉到朝政宫闱之事中泽。
他笑道:“我终于能履行当年的承诺,带你离开长安。从此,我们便自由了。”
她笑着看向他,那是她选中的夫君,一生挚爱,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全文终)
第75章
高力士坐在马车内, 不知此刻是何心境。这辆车太过破旧,再加上路途颠簸, 他在车中甚至不能坐稳。
他今年已经七十八岁,若是普通人家,已是高寿,可因保养得好,他看起来不过花甲之年, 眼不花耳不聋, 唯有背微微的驼了, 那也是因临出宫前被李辅国派人责罚,令他背受了伤,再也无法挺直。
长安城已经被远远的抛在了后方, 他没有回头去看, 也不敢去看,生怕这一看便忍不住难过。经历了这么多风雨, 他明白,自己怕是再也回不到这里了。
七十年了, 他入宫七十年, 本以为会在那里度过一生,没想到在这个年龄被赶了出来, 那个被他侍奉了一辈子的主子, 如今又能依靠谁呢?
七十年前,他还叫冯元一,本出身名门, 却因父亲牵连到岭南流人谋反案中家破人亡,被人阉割献入宫中侍候武后。因他长相貌美,又聪慧机敏,很受武后欣赏,留他在身边伺候。
却没想到,有一日他不慎得罪了张易之,进谗言令武后大怒,将他打的半死不活赶出寝宫。这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他的养父高延福,从此改名叫做高力士。
养父曾是武后侄子武三思家的内侍,是以常常派他去武家走动,也是因此得了武三思赏识,一年后,他又重新被武后召至身边伺候,也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第二个贵人—玄宗皇帝李隆基。
那时,玄宗仍是跟他同龄的少年,却已看得出是有所作为之人,他文武双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