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年,不知不觉竟将帘子掀起了半边,露出了脸。两辆马车相距不远,那青衫少年眼力又好,一眼便看见一个女孩儿眼珠不错地盯着自己,便对许珠微一颔首,笑了一笑。
许夫人说了两句话,却见女儿再没个回应,倒把窗帘都掀了起来,连忙伸手拉下来,嗔道:“看什么呢?羊癫疯且在前头,这里再看不着。”
许珠因这一眼,心头如小鹿乱撞,呯呯跳个没完,自不敢说实话,刚要含糊着说句什么糊弄过去,就听外头有人高声道:“梅解元留步!”
秋闱桂榜,第一名谓之解元,在世人眼里心里,与一般举人大不相同。这人一嗓子喊出来,连许夫人都忍不住又把窗帘掀起一点往外看,道:“方才那人可是说解元?”
许珠跟着看出去,只见七八个学子大步行来,正挡在刚才那辆马车前头。为首的学子冲着那青衫少年一拱手:“梅解元,在下耿波,忝居秋榜第二,正欲向梅解元请教一二,还望梅解元不吝赐教。”
这番话说出来,一整条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看热闹。许珠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小声道:“这是要做什么?”
许夫人到底比女儿经的事多,道:“怕是不服这秋榜的名次,要当街发难了。怪哉,难道取士不公?”
外头的婆子倒是刚刚打听了一番消息来,闻言忙道:“听说这次的解元是个外籍的。”
考秀才与举人,均应在原籍考试,唯有春闱之时,天下举子才共聚京城,争那三百进士名额。便是你离家乡千里万里,也是这个规矩,若想在别处考试,必得有些门道才行。
这外籍的人中了举人也还罢了,竟夺了解元,难怪要引得本地举子有些反应了。这耿波,想来是自负才学,一心要争这解元的,如今竟花落他人之手,怕是这口气咽不下去,才来当街拦人。
许夫人这里思忖着,那边耿波已经朗声道:“在下秋闱还算顺手,几篇文章自认尚可一观。梅解元高踞榜首,想来文章更是出色,在下想拜读大作,也长些见识,不知梅解元可否将大作写出几篇,容我等一观?”
这话说得就更是明白了。别看一口一个拜读,其实就是来斗文的。耿波敢有此举动,可见对自己的文章甚是自信。文无第一,有时名次略有些相差,说不定就是中不中主考心意而已,若是梅解元的文章与耿波相仿佛,这可就不好说了……
许珠虽不知这些道理,却也紧张万分。却见那梅姓少年微微一笑,慨然道:“我辈文人,正要相互讨论才可长进,耿兄肯指点一二,我求之不得。不如就去前头茶楼之内,我等清茶论文如何?”竟是大大方方就接了下来。
☆、第113章 姻亲
解元论文一事, 数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日一众新举子们往茶楼里去了,许珠自然不能跟了去, 可好事者众,早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只消叫人去仔细打听一下,便连当日那一众新举子们都各是什么神态, 说了什么话都能打听出来,更不必说梅耿二人应试的文章了。
举人试要考三场, 头一场出三道《四书》题, 一篇应制诗,及经义四篇。所谓文章重《四书》, 便是头一日的三道《四书》题最为要紧。可这一回,耿举人开始只默出了自己的三篇《四书》文, 梅解元却不但连应制诗和经义都默写出来,甚至连第二场第三场所考的那些诏、判、表、诰及时事策论题都默了出来, 最终逼得耿举人也只好把所有的文章都默写出来,摆在那里供人比较。
这一比, 耿举人真是完败。
许珠的丫鬟知缃从外头把所有的文章都叫人给抄了回来:“奴婢不懂文章, 可听人说, 梅解元这一篇篇的文章, 哪篇都比耿举人的好, 比得那耿举人灰头土脸,再不敢说什么论文的话了。”
许珠随手就把耿举人的那一摞文章扔一边去了,只捧着梅解元的看。其实她也看不出个好歹来, 只是捧着就觉得心中欢喜:“如此说来,梅解元这是实至名归了。”
“可不是。”知缃不晓得自家姑娘怎么突然打听起这个来,但这事儿眼下是京城里的知名事件,仅次于皇上有了长子——说不定比皇长子还引人关注,毕竟那是皇帝的家事,离着大家远着呢,倒不如这举人解元的,大家更喜闻乐见一些。
“咱们老爷也叫人抄了文章回来,说梅解元这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一般,给了少爷,叫少爷好生习学呢。还说梅解元的策论题言之有物,不像那耿举人纸上谈兵,比一比,就见出高下来了。”
知缃到底也是翰林府上的丫鬟,很是懂几个成语,难得把许良圃那么文诌诌的评价都一字不差地学了来。
许珠听了心里更高兴,道:“那外籍的事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梅解元究竟是哪里人?”
这个知缃也打听了:“听说梅解元是岭南人,跟着家里人来了京城,不知怎么的就在京城应了秋闱。那耿举人,做秀才的时候就考了案首,文章也是好的,有三元及第的志向呢。就为这个三元及第,明明十五六岁上就能考中秀才的,硬是拖到十八岁,中了秀才又苦读了两年,就是冲着秋闱解元来的。谁知这一考,冷不丁的跳出个梅解元来,大家都不识得,再一看,竟是个外籍的。这外籍可不是人人都考得的,举人们疑心这梅解元有什么靠山,就疑心到考官不公上头,只是没个凭据。这耿举人就想出比较文章的法子——若是梅解元文章不如他,岂不就证明考官不公了么?谁知这一比,耿举人是服了,那些举子们,也再没半个敢说不公的了……”
“那梅解元到底有什么靠山?”许珠听得极是好奇。
一问这个,知缃立刻啧了一声道:“姑娘不晓得,这位梅解元,也是这几日论文之事惊动了京城,才被人打听出来——原来是皇后娘娘的族弟哪!”
许珠顿时睁大了眼睛:“竟然是皇后娘娘的族弟?难怪——”难怪那般俊美如同明珠美玉,气派不俗……
知缃还没说完呢:“梅解元的父亲,就是岭南那位有名的梅大儒啊!之前在江浙那边,在军营里教倭语的,就是那位大儒!”
外头军营里的事,原本许珠是不感兴趣的,但因为事关沈家,两家到底是姻亲,也听了那么一耳朵,却没想到这会儿又对上了,不由得一喜:“这,这么说也是有交情的。听说梅大儒还是沈家、沈家姐夫请了去的呢。”
许夫人说了两句话,却见女儿再没个回应,倒把窗帘都掀了起来,连忙伸手拉下来,嗔道:“看什么呢?羊癫疯且在前头,这里再看不着。”
许珠因这一眼,心头如小鹿乱撞,呯呯跳个没完,自不敢说实话,刚要含糊着说句什么糊弄过去,就听外头有人高声道:“梅解元留步!”
秋闱桂榜,第一名谓之解元,在世人眼里心里,与一般举人大不相同。这人一嗓子喊出来,连许夫人都忍不住又把窗帘掀起一点往外看,道:“方才那人可是说解元?”
许珠跟着看出去,只见七八个学子大步行来,正挡在刚才那辆马车前头。为首的学子冲着那青衫少年一拱手:“梅解元,在下耿波,忝居秋榜第二,正欲向梅解元请教一二,还望梅解元不吝赐教。”
这番话说出来,一整条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看热闹。许珠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小声道:“这是要做什么?”
许夫人到底比女儿经的事多,道:“怕是不服这秋榜的名次,要当街发难了。怪哉,难道取士不公?”
外头的婆子倒是刚刚打听了一番消息来,闻言忙道:“听说这次的解元是个外籍的。”
考秀才与举人,均应在原籍考试,唯有春闱之时,天下举子才共聚京城,争那三百进士名额。便是你离家乡千里万里,也是这个规矩,若想在别处考试,必得有些门道才行。
这外籍的人中了举人也还罢了,竟夺了解元,难怪要引得本地举子有些反应了。这耿波,想来是自负才学,一心要争这解元的,如今竟花落他人之手,怕是这口气咽不下去,才来当街拦人。
许夫人这里思忖着,那边耿波已经朗声道:“在下秋闱还算顺手,几篇文章自认尚可一观。梅解元高踞榜首,想来文章更是出色,在下想拜读大作,也长些见识,不知梅解元可否将大作写出几篇,容我等一观?”
这话说得就更是明白了。别看一口一个拜读,其实就是来斗文的。耿波敢有此举动,可见对自己的文章甚是自信。文无第一,有时名次略有些相差,说不定就是中不中主考心意而已,若是梅解元的文章与耿波相仿佛,这可就不好说了……
许珠虽不知这些道理,却也紧张万分。却见那梅姓少年微微一笑,慨然道:“我辈文人,正要相互讨论才可长进,耿兄肯指点一二,我求之不得。不如就去前头茶楼之内,我等清茶论文如何?”竟是大大方方就接了下来。
☆、第113章 姻亲
解元论文一事, 数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日一众新举子们往茶楼里去了,许珠自然不能跟了去, 可好事者众,早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只消叫人去仔细打听一下,便连当日那一众新举子们都各是什么神态, 说了什么话都能打听出来,更不必说梅耿二人应试的文章了。
举人试要考三场, 头一场出三道《四书》题, 一篇应制诗,及经义四篇。所谓文章重《四书》, 便是头一日的三道《四书》题最为要紧。可这一回,耿举人开始只默出了自己的三篇《四书》文, 梅解元却不但连应制诗和经义都默写出来,甚至连第二场第三场所考的那些诏、判、表、诰及时事策论题都默了出来, 最终逼得耿举人也只好把所有的文章都默写出来,摆在那里供人比较。
这一比, 耿举人真是完败。
许珠的丫鬟知缃从外头把所有的文章都叫人给抄了回来:“奴婢不懂文章, 可听人说, 梅解元这一篇篇的文章, 哪篇都比耿举人的好, 比得那耿举人灰头土脸,再不敢说什么论文的话了。”
许珠随手就把耿举人的那一摞文章扔一边去了,只捧着梅解元的看。其实她也看不出个好歹来, 只是捧着就觉得心中欢喜:“如此说来,梅解元这是实至名归了。”
“可不是。”知缃不晓得自家姑娘怎么突然打听起这个来,但这事儿眼下是京城里的知名事件,仅次于皇上有了长子——说不定比皇长子还引人关注,毕竟那是皇帝的家事,离着大家远着呢,倒不如这举人解元的,大家更喜闻乐见一些。
“咱们老爷也叫人抄了文章回来,说梅解元这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一般,给了少爷,叫少爷好生习学呢。还说梅解元的策论题言之有物,不像那耿举人纸上谈兵,比一比,就见出高下来了。”
知缃到底也是翰林府上的丫鬟,很是懂几个成语,难得把许良圃那么文诌诌的评价都一字不差地学了来。
许珠听了心里更高兴,道:“那外籍的事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梅解元究竟是哪里人?”
这个知缃也打听了:“听说梅解元是岭南人,跟着家里人来了京城,不知怎么的就在京城应了秋闱。那耿举人,做秀才的时候就考了案首,文章也是好的,有三元及第的志向呢。就为这个三元及第,明明十五六岁上就能考中秀才的,硬是拖到十八岁,中了秀才又苦读了两年,就是冲着秋闱解元来的。谁知这一考,冷不丁的跳出个梅解元来,大家都不识得,再一看,竟是个外籍的。这外籍可不是人人都考得的,举人们疑心这梅解元有什么靠山,就疑心到考官不公上头,只是没个凭据。这耿举人就想出比较文章的法子——若是梅解元文章不如他,岂不就证明考官不公了么?谁知这一比,耿举人是服了,那些举子们,也再没半个敢说不公的了……”
“那梅解元到底有什么靠山?”许珠听得极是好奇。
一问这个,知缃立刻啧了一声道:“姑娘不晓得,这位梅解元,也是这几日论文之事惊动了京城,才被人打听出来——原来是皇后娘娘的族弟哪!”
许珠顿时睁大了眼睛:“竟然是皇后娘娘的族弟?难怪——”难怪那般俊美如同明珠美玉,气派不俗……
知缃还没说完呢:“梅解元的父亲,就是岭南那位有名的梅大儒啊!之前在江浙那边,在军营里教倭语的,就是那位大儒!”
外头军营里的事,原本许珠是不感兴趣的,但因为事关沈家,两家到底是姻亲,也听了那么一耳朵,却没想到这会儿又对上了,不由得一喜:“这,这么说也是有交情的。听说梅大儒还是沈家、沈家姐夫请了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