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自然是读书人,他们有什么作品都爱和友人们分享,有这个投递渠道简直大大方便了他们。随着文人们口口相传,一干书生哪怕是去抄书换钱也要买一套邮票备着,要不然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等可以寄信了,他们得第一时间给朋友寄一首自己的新作!
于是各地邮局还没正式开启投递业务,邮票竟已跃居滕州热销商品榜首。
滕州这边热热闹闹地迎接新春,等着大年初一这个正式通邮之日到来,长安那边也迎来了李元婴派出的那队特殊信使。
负责送李元婴那封信的邮差激动地把信送抵皇城邮局,激动的心情还没平复下来。
这种来回奔波的苦差事以前很多人不愿意干,但现在道路畅通,邮差待遇又十分优厚,他们媳fu儿还能接受培训到邮局工作,坐在柜台后面卖卖邮票、指导指导想寄信的人,既体面又赚钱!等他们干完这几年肯定能够攒下一大笔钱给儿子娶媳fu、给女儿添嫁妆,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光是想着那样的未来,他们心里就滚烫滚烫的,连每天来回赶路都不觉辛苦,甚至觉得沿途风景美得不得了。
信准时到达,第二天赶巧就是李二陛下寿辰。
皇城邮局负责人作为滕州使者入宫祝寿,一早起来紧张地把自己的衣着检查了好几遍才忐忑地出门。
到了宫宴地点外头,滕州使者被一视同仁地安排在其他藩王使者堆里,相比其他人身后堆着的寿礼,他带着的东西着实寒酸:一封厚厚的信、一套薄薄的金丝邮票、一张标注有沿途六十个驿站所在位置的长安直道舆图。
所谓上行下效还是有道理的,李泰和李元婴不太对付,李泰的使者也看李元婴那个忐忑不安的使者不太顺眼,开口讥讽:“听说这么多藩王里数滕王殿下最富裕,怎么只给陛下献这么点东西?几张薄薄的纸就拿来当寿礼,把陛下当什么了?”
滕王使者有些富态,瞧着是个脾气很好的胖子,闻言也没生气,只一脸笃定地表达对李元婴的信任:“殿下选这样的寿礼想必有殿下的道理。”他们对李元婴的信任是近乎盲目的,不仅因为李元婴是大唐亲王,更因为李元婴是李元婴——是哪怕胡闹也总能胡闹出好结果的李元婴。
一想到这里,滕王使者的忐忑和紧张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挺直的腰杆和满脸的骄傲。
这时终于轮到他们这些献礼的使者入内。
作者有话要说:
四侄子:为什么每次都拉我出来?
小王爷:大概你长得比较像反派
第194章
献寿礼这种事年年都有一次,虽然李二陛下口上说不需要,但宫宴一开,该献礼的还是要献,人不能到的便派使者赶回来。
好在李二陛下一般不怎么展露自己的喜好,只要送到就点头收下,因此这么多年来基本没出现攀比寿礼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李元婴有资格当众献礼之后隐隐有改变的趋势。
要论谁最爱在寿礼这件事上最爱闹幺蛾子,那肯定非李元婴莫属,他往往不是闹出点大动静来,就是送上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引得全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过去。
然后,也不知怎么回事,他们的钱就不是自己的了,不是被忽悠着买茶叶,就是被忽悠着出钱修路铺桥。
去年更绝,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整个大唐都是李二陛下的,寿礼得从海外找才有诚意,直接忽悠他们去买海船。他们离海十万八千里,也不知怎么就预定了一艘海船!到现在他们钱已经给了,船还没影!
这家伙实在太邪门了。
今年大家都打定主意,坚决不受李元婴影响。
去年他说了那番话又怎么样,今年大伙不还是和往年献礼,没谁真听了李元婴忽悠往海外去找!所以,只要自己意志足够坚定,不管这次李元婴的使者送上什么玩意,他们都绝对不可能上当的!
不少人无声无息地和相熟的同伴jiāo换一个眼神,都看出了对方的决心。
这时藩王使者陆陆续续上前献礼,瞧着都没什么新意,坐在角落的人已经开始悄悄打哈欠。直到
于是各地邮局还没正式开启投递业务,邮票竟已跃居滕州热销商品榜首。
滕州这边热热闹闹地迎接新春,等着大年初一这个正式通邮之日到来,长安那边也迎来了李元婴派出的那队特殊信使。
负责送李元婴那封信的邮差激动地把信送抵皇城邮局,激动的心情还没平复下来。
这种来回奔波的苦差事以前很多人不愿意干,但现在道路畅通,邮差待遇又十分优厚,他们媳fu儿还能接受培训到邮局工作,坐在柜台后面卖卖邮票、指导指导想寄信的人,既体面又赚钱!等他们干完这几年肯定能够攒下一大笔钱给儿子娶媳fu、给女儿添嫁妆,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光是想着那样的未来,他们心里就滚烫滚烫的,连每天来回赶路都不觉辛苦,甚至觉得沿途风景美得不得了。
信准时到达,第二天赶巧就是李二陛下寿辰。
皇城邮局负责人作为滕州使者入宫祝寿,一早起来紧张地把自己的衣着检查了好几遍才忐忑地出门。
到了宫宴地点外头,滕州使者被一视同仁地安排在其他藩王使者堆里,相比其他人身后堆着的寿礼,他带着的东西着实寒酸:一封厚厚的信、一套薄薄的金丝邮票、一张标注有沿途六十个驿站所在位置的长安直道舆图。
所谓上行下效还是有道理的,李泰和李元婴不太对付,李泰的使者也看李元婴那个忐忑不安的使者不太顺眼,开口讥讽:“听说这么多藩王里数滕王殿下最富裕,怎么只给陛下献这么点东西?几张薄薄的纸就拿来当寿礼,把陛下当什么了?”
滕王使者有些富态,瞧着是个脾气很好的胖子,闻言也没生气,只一脸笃定地表达对李元婴的信任:“殿下选这样的寿礼想必有殿下的道理。”他们对李元婴的信任是近乎盲目的,不仅因为李元婴是大唐亲王,更因为李元婴是李元婴——是哪怕胡闹也总能胡闹出好结果的李元婴。
一想到这里,滕王使者的忐忑和紧张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挺直的腰杆和满脸的骄傲。
这时终于轮到他们这些献礼的使者入内。
作者有话要说:
四侄子:为什么每次都拉我出来?
小王爷:大概你长得比较像反派
第194章
献寿礼这种事年年都有一次,虽然李二陛下口上说不需要,但宫宴一开,该献礼的还是要献,人不能到的便派使者赶回来。
好在李二陛下一般不怎么展露自己的喜好,只要送到就点头收下,因此这么多年来基本没出现攀比寿礼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李元婴有资格当众献礼之后隐隐有改变的趋势。
要论谁最爱在寿礼这件事上最爱闹幺蛾子,那肯定非李元婴莫属,他往往不是闹出点大动静来,就是送上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引得全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过去。
然后,也不知怎么回事,他们的钱就不是自己的了,不是被忽悠着买茶叶,就是被忽悠着出钱修路铺桥。
去年更绝,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整个大唐都是李二陛下的,寿礼得从海外找才有诚意,直接忽悠他们去买海船。他们离海十万八千里,也不知怎么就预定了一艘海船!到现在他们钱已经给了,船还没影!
这家伙实在太邪门了。
今年大家都打定主意,坚决不受李元婴影响。
去年他说了那番话又怎么样,今年大伙不还是和往年献礼,没谁真听了李元婴忽悠往海外去找!所以,只要自己意志足够坚定,不管这次李元婴的使者送上什么玩意,他们都绝对不可能上当的!
不少人无声无息地和相熟的同伴jiāo换一个眼神,都看出了对方的决心。
这时藩王使者陆陆续续上前献礼,瞧着都没什么新意,坐在角落的人已经开始悄悄打哈欠。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