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疯了。”

    “真的?”李和有点担心。

    边梅没好气的道,“你自己兄弟什么xing子,你不了解,不要说他没那个心,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段梅能撕了他。”

    李和笑着道,“那倒是真的。”

    按照李隆的xing子,在段梅面前拉屎都拉不出硬屎橛子。

    边梅咬牙切齿的道,“我跟段梅是好姐妹,我也不能害了她。那个丫头越来越过分了,仗着一点姿色,没事都会找一些有身份的客人卖弄,等会我开了她,让她别处sāo去。”

    李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谢谢了。”

    边梅继续道,“那我给你们开个房,散散酒劲,休息一会再回去?”

    李和道,“不用,老四和大壮都没喝酒,让他们开车吧。”

    出了门,李和上了刘老四的面包车,李隆上了大壮开着的卡车。

    关于孩子出去读书的事情,杨家已经给了决定,支持把杨淮送出去读书。帮着下这个狠心决定的是杨老太太,她少小识过几个字,是个掐尖要强的人,有长兄的榜样,也听过一些见识,见过分分合合,知道这孩子要出息,就不能在家里窝着。

    她掰开了揉碎了对孙子杨学文道,“你没读过几天书,是俺跟你爷的错,想送你去也没那个条件啊。可现在条件有了,就不能再耽误在孩子身上,读书不一定有出息,可不读书一定没出息。孩子他大舅既然有心了,要带着孩子出去读书,咱们为了孩子,也厚脸皮应着吧,让他大舅多费点心。这钱方面就不能再让他大舅掏了,你两口子这些年应该手里有积蓄,走的时候都给孩子带上。”

    她自然晓得这俩口子的家底。

    杨学文道,“nǎi,小淮还啥都不懂呢,太小了吧。”

    “不小了,不小了,现在孩子都养的娇气了。你舅爹,你知道多大就出门读书了吗?9岁的时候就寄宿到汉口读书了,搭船、走路,那比现在辛苦多了,那时候俺记得老娘眼眶都哭没了,可是俺爹说的一句话,至今记得清楚,‘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老太太不自觉的陷入了过往,她说的舅爹是他的哥哥,她又对李梅道,“远的不说,你那个小妹子,是小五吧,那以前那个调皮劲,可是上次回来呢,瞧着就不错了,有教化自然不一样了。”

    李梅笑着道,“大了,懂事多了。”

    她其实也反对把孩子送出去读书的,按她的想法,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又有两个兄弟帮衬,孩子想去哪里读书都没问题,何必千里迢迢送到外面读书。

    再说,他大弟弟在家里读的书,那时候条件那么苦,还不是照样读出了出息。

    杨学文道,“nǎi,那是香港啊,很远的,不是汉口,汉口跟香港一比,根本没多远。”

    为了弄清楚香港在哪里,他还特意去查了一圈的地图,那个距离,让他心生畏惧,那可是他亲儿子啊,他实在不忍心送那么远,哪怕李和一再保证进出香港很方便,他随时可以去香港看看孩子。

    杨老太太不屑的道,“别以为俺不知道香港在哪里,河对岸的当年回来了很多当兵的,有人说你舅爹在淮安吃了败仗,最后去的就是香港。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了,算算也有71了。”

    她说的很是落寞,她曾想过去找,可是她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能去哪里找呢?

    她也想着她的哥哥有一天会回来老家找她,她每隔着几年都要回河对岸的信阳老家,告诉村里村外的老邻居她现在的住处,生怕她的哥哥找不见她。

    人越老越念旧。

    “听你nǎi的吧,送出去吧。”杨木匠一直在旁边吧嗒吧嗒的抽烟,好不容易开了口。大重孙子也是他的命根子,他比杨学文还要舍不得呢,可是他知道,老太太的话是没错的,孩子要出息,哪能耽误在家里。

    杨老太太的精明,他是清楚的,他习惯了老太太的指令。他一辈子做的最划算的买卖,就是两斤高粱面换回了杨老太太。

    杨学文和李梅两口子,经过两天的商量,终究还是同意了,不过只送杨淮,家里

章节目录

我的1979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争斤论两花花帽并收藏我的1979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