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该如何是好……所有人都变得茫然了,只能低着头,静等着最后的判决。
朱祁钰的整张脸都黑如玄坛,目光也幽幽地盯在这些官员的身上。他是真没想到这些道貌岸然,张口仁义,闭口道德的家伙在背地里竟把朝廷法令视若无物,并借此获取了大量的好处。
更可气的是,这些人还为了保住自己的这一利益大肆打压陆缜这个提出富国强国之策的忠臣。一群早就把太祖成法践踏在脚下的混账东西居然还敢拿太祖成法来反对陆缜,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愤怒了。
看着皇帝那愤愤然的模样,这些人更是一阵心惊肉跳,他们觉着自己恐怕这次是真难以幸免了。
可就在这时,朱祁钰的脸色却是一变,硬生生把怒火给忍了下去。因为他想起了陆缜昨日进宫时上的建言:“陛下,人xing之贪婪是不可改的。即便这一回能借此杀一杀这股歪风,可只要有机可趁,问题就依然存在。用不了太久,该违禁的人依然少不了。
“以臣之见,现在该做的,就是借此机会让他们同意开海,如此才可杜绝他们靠着违禁来获取利益!”
朱祁钰虽然年轻气盛,但却是个愿意纳谏的皇帝,他更明白陆缜所言甚是在理。所以,在愤怒之后,此时便重新镇定下来,只是拿目光在群臣脸上缓缓扫过,这才开口道:
“朕知道此事实在不小,但若深究却非朝廷之福。如今,我大明刚历灾劫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生出什么乱子来了。前番种种,皆可暂放一边。”
听他这么道来,众官员不觉大大地松了口气,脸上也多了些血色,大有逃过一劫的庆幸。但很快地,他们又陷入到了纠结之中:“不过,此事终究不能就这么算了。所以朕以为,既然海禁早已不合时情,那就不如将之废弛。如此,你等也不必再为此事担惊受怕,更可杜绝今后再有人犯同样的错误,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哪?”
群臣很快就明白过来,皇帝这是跟他们讲条件了。要想免除自己的罪名,就得答应开海禁。不然,恐怕自己身上的罪名一定会落实,而且不光自身,家乡的整个家族说不定都会因此而被定罪。
在如此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还敢继续坚持呢?最终,只得纷纷低头,答应了皇帝的这一提议。
随着群臣应允,这场围绕着是否开海禁的纷争在历时近一个月后,终于尘埃落定,以陆缜的胜利而告终……
第556章 开海之争(终)
在这一场近月的朝堂大纷争,大争论后,大明朝廷终于宣布改弦易辙,重开海禁。
可即便天子已明诏天下,想要真正彻底地推行这一政策却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自宣德年最后派船队出海之后,朝廷就再没有正式有过出海的举动,民间更是早已习惯了与大海隔绝的生活,想打破这一惯xing绝非一道圣旨便能轻易做到的。
尤其是那些地方上守旧顽固的士绅阶层,对此更是相当抵触,在诏令颁发之后,已经有不少地方衙门收到了那些地位不低的士绅人等的反对声,甚至连许多官员对此都是抱有成见的,借此更是接连上疏加以劝阻。
在此等情况下,朝中高官自然成为了这些反对群体攻讦的目标,无论是内阁辅臣,还是六部尚书,有一个算一个,都遭到了不小的非议,说他们利yu熏心,实在有负皇恩。
当然,压力最大的,还是当今天子朱祁钰,因为他不但每日里都会看到来自民间的反对奏报,而且还得面对朝中那些依然不怎么服气的官员的旁敲侧击,这让年轻的皇帝实在有些压力山大,都感到快支撑不住了。
无奈之下,朱祁钰只好再度把陆缜召进宫来商议对策。
听了皇帝的诉苦之后,陆缜也是一阵无奈。明明自己的提议完全是利国利民的,可偏偏就是有那么多人不领情,而且还做出了激烈反对。要是只有那些因为开海会损害其利益的人跳出来反对也就罢了,可事实上在反对者中,占大多数的还是那些因循守旧之人。他只能叹一句无知者的可怕,以及历史惯xing的强大了
朱祁钰的整张脸都黑如玄坛,目光也幽幽地盯在这些官员的身上。他是真没想到这些道貌岸然,张口仁义,闭口道德的家伙在背地里竟把朝廷法令视若无物,并借此获取了大量的好处。
更可气的是,这些人还为了保住自己的这一利益大肆打压陆缜这个提出富国强国之策的忠臣。一群早就把太祖成法践踏在脚下的混账东西居然还敢拿太祖成法来反对陆缜,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愤怒了。
看着皇帝那愤愤然的模样,这些人更是一阵心惊肉跳,他们觉着自己恐怕这次是真难以幸免了。
可就在这时,朱祁钰的脸色却是一变,硬生生把怒火给忍了下去。因为他想起了陆缜昨日进宫时上的建言:“陛下,人xing之贪婪是不可改的。即便这一回能借此杀一杀这股歪风,可只要有机可趁,问题就依然存在。用不了太久,该违禁的人依然少不了。
“以臣之见,现在该做的,就是借此机会让他们同意开海,如此才可杜绝他们靠着违禁来获取利益!”
朱祁钰虽然年轻气盛,但却是个愿意纳谏的皇帝,他更明白陆缜所言甚是在理。所以,在愤怒之后,此时便重新镇定下来,只是拿目光在群臣脸上缓缓扫过,这才开口道:
“朕知道此事实在不小,但若深究却非朝廷之福。如今,我大明刚历灾劫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生出什么乱子来了。前番种种,皆可暂放一边。”
听他这么道来,众官员不觉大大地松了口气,脸上也多了些血色,大有逃过一劫的庆幸。但很快地,他们又陷入到了纠结之中:“不过,此事终究不能就这么算了。所以朕以为,既然海禁早已不合时情,那就不如将之废弛。如此,你等也不必再为此事担惊受怕,更可杜绝今后再有人犯同样的错误,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哪?”
群臣很快就明白过来,皇帝这是跟他们讲条件了。要想免除自己的罪名,就得答应开海禁。不然,恐怕自己身上的罪名一定会落实,而且不光自身,家乡的整个家族说不定都会因此而被定罪。
在如此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还敢继续坚持呢?最终,只得纷纷低头,答应了皇帝的这一提议。
随着群臣应允,这场围绕着是否开海禁的纷争在历时近一个月后,终于尘埃落定,以陆缜的胜利而告终……
第556章 开海之争(终)
在这一场近月的朝堂大纷争,大争论后,大明朝廷终于宣布改弦易辙,重开海禁。
可即便天子已明诏天下,想要真正彻底地推行这一政策却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自宣德年最后派船队出海之后,朝廷就再没有正式有过出海的举动,民间更是早已习惯了与大海隔绝的生活,想打破这一惯xing绝非一道圣旨便能轻易做到的。
尤其是那些地方上守旧顽固的士绅阶层,对此更是相当抵触,在诏令颁发之后,已经有不少地方衙门收到了那些地位不低的士绅人等的反对声,甚至连许多官员对此都是抱有成见的,借此更是接连上疏加以劝阻。
在此等情况下,朝中高官自然成为了这些反对群体攻讦的目标,无论是内阁辅臣,还是六部尚书,有一个算一个,都遭到了不小的非议,说他们利yu熏心,实在有负皇恩。
当然,压力最大的,还是当今天子朱祁钰,因为他不但每日里都会看到来自民间的反对奏报,而且还得面对朝中那些依然不怎么服气的官员的旁敲侧击,这让年轻的皇帝实在有些压力山大,都感到快支撑不住了。
无奈之下,朱祁钰只好再度把陆缜召进宫来商议对策。
听了皇帝的诉苦之后,陆缜也是一阵无奈。明明自己的提议完全是利国利民的,可偏偏就是有那么多人不领情,而且还做出了激烈反对。要是只有那些因为开海会损害其利益的人跳出来反对也就罢了,可事实上在反对者中,占大多数的还是那些因循守旧之人。他只能叹一句无知者的可怕,以及历史惯xing的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