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他们一时口风不紧把事情乱传。
本以为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以陆缜的精明,也一定能看出些端倪来,不再纠缠于此。可没想到,时隔数月,他居然亲自跑去了开封,还把这起灾祸的前因后果给查了个明明白白。而且你查就查了吧,居然还把事情捅到了于谦面前,这下皇帝就算想要掩盖此事都盖不住了。
朱祁钰心里是那个埋怨与纠结哪,还不能有所表示,只能神色严肃地点头道:“朕已知道此事。不过,此事毕竟关系到一地藩王,以及一县百姓的生死大事,可不能因为这一面之辞就随意而定。朕以为,此事该当细查,必须先把真相查个水落石出了,才能分清其中的对错。这样吧,此事就jiāo由都察院的人前去当地问查,至于于阁老,你政务繁忙,年纪也大了,就不要太过费心了。”
“陛下,此事已然罪证确凿,何必再费那工夫呢?您若还有疑问,大可以让卫诚伯他带了人证物证回京便可,到时自然能给所有人一个答案了。”于谦却不解圣意,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于阁老所言甚是,陛下,此事真相早已查明,断不能因为周王的身份就不顾朝廷法度哪。”当时就有不少官员上前进言道。
皇帝却有自己的坚持:“正因为事关重大,朕才决定再派人前往查探真相。周王毕竟身份非同一般,岂能因为一次弹劾就定其之罪。朕意已决,你们不必多言。朕乏了,退朝!”
皇帝都这么说了,群臣自然不好再做坚持,只能山呼万岁后退了下去。但他们中的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坚毅之色,显然是打算就此事上疏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而看到这一幕的皇帝脸色也变得越发凝重起来:“陆卿哪陆卿,你怎么就如此胡来,给朕制造了这么大一个难题呢?”
显然,皇帝对于这一事的想法还是过于乐观了,这个难题之大完全超越了他的认知。就在当天,通政司里就收到了数十份关于弹劾周王种种不法事的奏疏。他草菅人命,他毁坏河堤,他私用火yào,他用卑劣手段想要谋夺百姓的土地……这一桩桩一件件被人拿出来后,全都成了官员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随后,更有人将这些罪行与心怀不臣这样的大罪联系到了一起,直言天子若不严惩,便会让天下动dàng,助涨地方藩王的不臣之心,说不定就会出现汉晋时七国八王之乱的局面了。
这些弹劾可就太严重了,就是皇帝看了也是心惊不已。而且相关的话题更是不断地延伸,甚至都开始讨论起勋贵的种种问题来了。
其实这也是皇帝在得知此事后打算大事化小的原因所在了。随着这几年里文官势力的不断提升,武将和勋贵势力不断被削弱,甚至有人都开始大做文章,想要让朝廷削减一些勋贵的数量和封地了,而对此,朱祁钰显然是不打算动的。因为这也算得上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若是一动,后患必然不小。
而现在,事情果然就如他所担心般的bào发了,这叫皇帝越发的感到焦头烂额,也对陆缜的成见又深了几分。觉着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他要是不跑这一趟,或是在查出真相后先报与自己,不就没这等事情了么?
皇帝这边还在纠结呢,事情却越发的严重起来。就在几日后,锦衣卫那边居然就在京城里抓到了正和一些官员疏通关系,想让某些大人为自家王爷开脱说话的高恭!
这一下,算是彻底把周王的罪名给坐实了。本来嘛,你要是不感到心虚,怎么可能派人跑到京城来活动,还又是送钱又是求情的呢?
而在此事一经被曝出来后,本来还在观望的一众朝臣也彻底坐不住了,弹劾周王的奏疏就如雪片般直接飞进了皇宫。纵然皇帝有意保他,对此一直用的是留中之策,可在面对这汹汹之势时,还是有些招架不住了。
如今这情况,只要陆缜再趁势把相关人等带进京城,则一切都将被定下来,甚至连天子都要落得个护短的不好名声了。事到如今,纵然再是不情愿,皇帝也不可能再维护于他了。
而这时,远在开封的周王也终于把为自己开脱的
本以为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以陆缜的精明,也一定能看出些端倪来,不再纠缠于此。可没想到,时隔数月,他居然亲自跑去了开封,还把这起灾祸的前因后果给查了个明明白白。而且你查就查了吧,居然还把事情捅到了于谦面前,这下皇帝就算想要掩盖此事都盖不住了。
朱祁钰心里是那个埋怨与纠结哪,还不能有所表示,只能神色严肃地点头道:“朕已知道此事。不过,此事毕竟关系到一地藩王,以及一县百姓的生死大事,可不能因为这一面之辞就随意而定。朕以为,此事该当细查,必须先把真相查个水落石出了,才能分清其中的对错。这样吧,此事就jiāo由都察院的人前去当地问查,至于于阁老,你政务繁忙,年纪也大了,就不要太过费心了。”
“陛下,此事已然罪证确凿,何必再费那工夫呢?您若还有疑问,大可以让卫诚伯他带了人证物证回京便可,到时自然能给所有人一个答案了。”于谦却不解圣意,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于阁老所言甚是,陛下,此事真相早已查明,断不能因为周王的身份就不顾朝廷法度哪。”当时就有不少官员上前进言道。
皇帝却有自己的坚持:“正因为事关重大,朕才决定再派人前往查探真相。周王毕竟身份非同一般,岂能因为一次弹劾就定其之罪。朕意已决,你们不必多言。朕乏了,退朝!”
皇帝都这么说了,群臣自然不好再做坚持,只能山呼万岁后退了下去。但他们中的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坚毅之色,显然是打算就此事上疏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而看到这一幕的皇帝脸色也变得越发凝重起来:“陆卿哪陆卿,你怎么就如此胡来,给朕制造了这么大一个难题呢?”
显然,皇帝对于这一事的想法还是过于乐观了,这个难题之大完全超越了他的认知。就在当天,通政司里就收到了数十份关于弹劾周王种种不法事的奏疏。他草菅人命,他毁坏河堤,他私用火yào,他用卑劣手段想要谋夺百姓的土地……这一桩桩一件件被人拿出来后,全都成了官员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随后,更有人将这些罪行与心怀不臣这样的大罪联系到了一起,直言天子若不严惩,便会让天下动dàng,助涨地方藩王的不臣之心,说不定就会出现汉晋时七国八王之乱的局面了。
这些弹劾可就太严重了,就是皇帝看了也是心惊不已。而且相关的话题更是不断地延伸,甚至都开始讨论起勋贵的种种问题来了。
其实这也是皇帝在得知此事后打算大事化小的原因所在了。随着这几年里文官势力的不断提升,武将和勋贵势力不断被削弱,甚至有人都开始大做文章,想要让朝廷削减一些勋贵的数量和封地了,而对此,朱祁钰显然是不打算动的。因为这也算得上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若是一动,后患必然不小。
而现在,事情果然就如他所担心般的bào发了,这叫皇帝越发的感到焦头烂额,也对陆缜的成见又深了几分。觉着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他要是不跑这一趟,或是在查出真相后先报与自己,不就没这等事情了么?
皇帝这边还在纠结呢,事情却越发的严重起来。就在几日后,锦衣卫那边居然就在京城里抓到了正和一些官员疏通关系,想让某些大人为自家王爷开脱说话的高恭!
这一下,算是彻底把周王的罪名给坐实了。本来嘛,你要是不感到心虚,怎么可能派人跑到京城来活动,还又是送钱又是求情的呢?
而在此事一经被曝出来后,本来还在观望的一众朝臣也彻底坐不住了,弹劾周王的奏疏就如雪片般直接飞进了皇宫。纵然皇帝有意保他,对此一直用的是留中之策,可在面对这汹汹之势时,还是有些招架不住了。
如今这情况,只要陆缜再趁势把相关人等带进京城,则一切都将被定下来,甚至连天子都要落得个护短的不好名声了。事到如今,纵然再是不情愿,皇帝也不可能再维护于他了。
而这时,远在开封的周王也终于把为自己开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