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龟公显然是伺候惯了姬庆文这样难缠的官,脸上笑容不改,不慌不忙地说道:“大人这又何必呢?我们开行院行当的虽然下贱,却也是照章纳税。您拆了我的楼,地方少了份税收,楼里这么多老少爷们也每处吃喝,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大人有何苦去做呢?”
这龟公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将姬庆文堵得一愣,说道:“我就随口说了一句,你倒还了我一车。得了,看你也是个没主意的,我也不为难你,你去把你家老板娘请来,我自然有话对她说。”
龟公又笑道:“姬大人能有这样的见识,那可就是小人的福分了。大人不是想要见老板娘么?喏,那里下来的就是……”说着,龟公向中庭前方的舞台上一指。
姬庆文朝台上望去,果然见一个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红衣女子,摇曳着腰肢,款步走到台上,用团扇掩着嘴巴,先“哈哈哈”笑了一阵,方才说道:“诸位,诸位,奴家我便是这处‘绛云楼’的老板娘,年轻时候在秦淮河畔也有些名号,叫‘马湘兰’的就是。”
众人见她虽是徐娘半老,却也风韵犹存,眼角、额头、嘴角虽然布满了厚厚的胭脂也遮盖不住的皱纹,五官的比例和位置却是恰到好处,可见她年轻时候也必是一位绝色的女子。
只听他接着说道:“奴家也是花国之中一路蹚水过来的,知道这里头的规矩——我们‘绛云楼’百十来个姑娘,加起来都抵不上一个柳如是姑娘——诸位光临我这‘绛云楼’想必都是冲着柳姑娘来的吧?”
中庭之中立即有官附和道:“你这老鸨子倒也识时务,知道我们都是来见柳姑娘的,那你还不请她出来?”
马湘兰掩嘴笑了一阵,说道:“柳姑娘就在这楼里头,请她出来自然方便。可诸位这么多人,柳姑娘出来给诸位露个脸、唱支曲,谁也轮不上同柳姑娘多说半句话,又有什么意思?”
可不是嘛!
要是只见柳如是一面,那连这进场的二十两银子都不用给了,只要日日夜夜守在这“绛云楼”之前,总有一日能等得到柳如是出门的……
于是又有人高声问道:“老鸨子你有话直说,少卖关子!”
马湘兰又笑道:“这里这么多的官,要是人人都同柳姑娘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就怕把姑娘累坏了。不如这样如何,诸位分个高低上下,夺得魁首的,自然听柳姑娘为您单独弹唱上一首曲子,说上几句知心的话……”
她话音未落,中庭之中便有人起哄道:“高下?这高下怎么分得出来?总不见得谁个头最高,谁就能同柳姑娘见上一面吧?”
姬庆文听了却笑道:“这主意倒好,我看现在这里的人,就数黄得功个头最高了。要是按个头分高下,黄得功可以独占鳌头了。”
却听马湘兰又“哈哈”笑道:“这位爷开玩笑呢。又不是皇上选大内侍卫,要这么高做什么?”
却又有人说道:“哼!说来说去,还是要钱。老鸨子你不如干脆一些,开个价,我们出得起的出、出不起的自然知难而退,省得在这里抓耳挠腮地戏弄我们!”
马湘兰笑道:“这位爷说话实诚,奴家也是钦佩的。可天底下那么多钱,再怎么赚都赚不完。刚才下楼之前,奴家听我们姑娘说了,今日以诗文比较,诸位作诗作得最好的,自然可以同柳姑娘相会。”
马湘兰话音刚落,中庭之中立即响起窃窃私语之声,这声音继而越来越响、越来越大,终于哄哄闹闹乱成一片。
原来在座之人,大多是世家子弟或者官宦人家,虽然未必能有什么经世济民的真才实学,却大多以风雅自诩——诗文,作得未必就好,但搜肠刮肚地总能作上一两首,搞不好今日就能力压群雄,赢得同柳如是造膝晤谈的机会。
中庭之人个个跃跃欲试,只有姬庆文心灰意冷。
他从后世穿越过来,从来没有学过怎么吟诗作对,要他写首诗出来,真比要他扛三百斤的沙包还难;偏偏学识过人、才华出众的李岩被自己安排留在松江,经营那座新码头……
想到这里,姬庆文几乎已是放弃了,心想:凭才华今天我是见不着柳如是了,只有改日找机会多出几两银子,才能同她会面了。
姬庆文正胡思乱想,那马湘兰在台上高声说道:“诸位静一静,静一静!我家姑娘也不是让诸位胡乱作诗,先出了个题目,让诸位依题作诗,既能有的放矢、也好分个高下不是?”
中庭之人听了她的话,立即安静下来。
有人高声问道:“什么题目,老鸨子你快说啊!”
马湘兰笑了两声,说道:“题目也不刁钻,诸位写一首‘七律’要写尽相思之情,仅此而已。”说着,她扫视了台下一眼,又道,“那诸位就请开始吧,多攒几首好诗,说不定奴家还能给诸位刻印一部诗集呢!”
马湘兰说罢,中庭之中便又窃窃私语起来,过了许久,依旧没有一个人敢起身作答。
原来是这“以相思为题的七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名家写了多少传世之作,现在中庭中人,如果仓促吟咏出来,不是步了先贤的后尘、便是落了已有的俗套——没一个人有把握能够独领风骚。
过了许久,终于有个书生站起身来,战战兢兢念了一首自己搜肠刮肚刚刚写好的“七律”,众人默默听完,无不垂首摇头——这首诗写得实在是平常得很,没有半点出彩之处。
那书生见众人这副模样,脸上一红,便赶紧坐了下去。
众人见他折戟沉沙,料想这自己做的诗也未必能比他强到哪里去,万一贸然说出来,搞不好也要贻笑大方,便更加不敢出头了。
就这样又等了片刻时候,却听马湘兰笑道:“诸位,诸位。怎么今日大家才思枯竭,竟做不出像样的诗来?奴家我倒有首诗,念出来让大家哂笑哂笑。”
说着,马湘兰在台上走了几步,口中吟咏起来:
“飞阁凌云向水开,好风明月自将来。
千江练色明书幌,万叠岚光拂酒杯。
何处笛声梅正落,谁家尺素雁初回。
芳尊竟日群公坐,得侍登高作赋才。”
她这一首诗暗含讥讽之意,揶揄众人只知道舞文弄墨、喝酒**,竟然没有一个人有真才实学的——顿时说得中庭之人无不羞愧不已。
正在这时,却听有人说道:“老鸨子何须这样作弄人?不如我来作一首,让诸位品评品评。”
说罢那人便低声吟咏道:
“不惮风波两日程,孤舟聊系故人情。
菊花与我为宾主,醴酒从人结弟兄。
秋谷已销吴甸雨,寒潮不上阖闾城。
白头欲制乌啼曲,付与渔郎短笛声。”
在场之人听了这首诗,无不敬佩不已——这首诗没有一个字点出“相思”二字,却字字不在写“相思”之情,又能寓情于景、娓娓道来,可谓是诗中的极品了。
马湘兰听了这首诗,也禁不住夸赞道:“好诗!好诗!奴家我在秦淮河边开了那么久的行院,也见了不少江南才子、读了不少绝妙好诗,却没一首能同今日这首相提并论!这首诗,是哪位的大作,还请现身……”
那作诗之人自矜身份,并没有起身或是举手,半晌才有身边之人说道:“这位,是这位老先生做的诗!”
马湘兰注目望去,忽然“哎呦”惊叫一声,便赶忙从台上走到那人身边,满脸堆笑道:“原来是虞山先生来了,您老怎么不提前打声招呼,奴家也好亲自来迎不是?”
这龟公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将姬庆文堵得一愣,说道:“我就随口说了一句,你倒还了我一车。得了,看你也是个没主意的,我也不为难你,你去把你家老板娘请来,我自然有话对她说。”
龟公又笑道:“姬大人能有这样的见识,那可就是小人的福分了。大人不是想要见老板娘么?喏,那里下来的就是……”说着,龟公向中庭前方的舞台上一指。
姬庆文朝台上望去,果然见一个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红衣女子,摇曳着腰肢,款步走到台上,用团扇掩着嘴巴,先“哈哈哈”笑了一阵,方才说道:“诸位,诸位,奴家我便是这处‘绛云楼’的老板娘,年轻时候在秦淮河畔也有些名号,叫‘马湘兰’的就是。”
众人见她虽是徐娘半老,却也风韵犹存,眼角、额头、嘴角虽然布满了厚厚的胭脂也遮盖不住的皱纹,五官的比例和位置却是恰到好处,可见她年轻时候也必是一位绝色的女子。
只听他接着说道:“奴家也是花国之中一路蹚水过来的,知道这里头的规矩——我们‘绛云楼’百十来个姑娘,加起来都抵不上一个柳如是姑娘——诸位光临我这‘绛云楼’想必都是冲着柳姑娘来的吧?”
中庭之中立即有官附和道:“你这老鸨子倒也识时务,知道我们都是来见柳姑娘的,那你还不请她出来?”
马湘兰掩嘴笑了一阵,说道:“柳姑娘就在这楼里头,请她出来自然方便。可诸位这么多人,柳姑娘出来给诸位露个脸、唱支曲,谁也轮不上同柳姑娘多说半句话,又有什么意思?”
可不是嘛!
要是只见柳如是一面,那连这进场的二十两银子都不用给了,只要日日夜夜守在这“绛云楼”之前,总有一日能等得到柳如是出门的……
于是又有人高声问道:“老鸨子你有话直说,少卖关子!”
马湘兰又笑道:“这里这么多的官,要是人人都同柳姑娘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就怕把姑娘累坏了。不如这样如何,诸位分个高低上下,夺得魁首的,自然听柳姑娘为您单独弹唱上一首曲子,说上几句知心的话……”
她话音未落,中庭之中便有人起哄道:“高下?这高下怎么分得出来?总不见得谁个头最高,谁就能同柳姑娘见上一面吧?”
姬庆文听了却笑道:“这主意倒好,我看现在这里的人,就数黄得功个头最高了。要是按个头分高下,黄得功可以独占鳌头了。”
却听马湘兰又“哈哈”笑道:“这位爷开玩笑呢。又不是皇上选大内侍卫,要这么高做什么?”
却又有人说道:“哼!说来说去,还是要钱。老鸨子你不如干脆一些,开个价,我们出得起的出、出不起的自然知难而退,省得在这里抓耳挠腮地戏弄我们!”
马湘兰笑道:“这位爷说话实诚,奴家也是钦佩的。可天底下那么多钱,再怎么赚都赚不完。刚才下楼之前,奴家听我们姑娘说了,今日以诗文比较,诸位作诗作得最好的,自然可以同柳姑娘相会。”
马湘兰话音刚落,中庭之中立即响起窃窃私语之声,这声音继而越来越响、越来越大,终于哄哄闹闹乱成一片。
原来在座之人,大多是世家子弟或者官宦人家,虽然未必能有什么经世济民的真才实学,却大多以风雅自诩——诗文,作得未必就好,但搜肠刮肚地总能作上一两首,搞不好今日就能力压群雄,赢得同柳如是造膝晤谈的机会。
中庭之人个个跃跃欲试,只有姬庆文心灰意冷。
他从后世穿越过来,从来没有学过怎么吟诗作对,要他写首诗出来,真比要他扛三百斤的沙包还难;偏偏学识过人、才华出众的李岩被自己安排留在松江,经营那座新码头……
想到这里,姬庆文几乎已是放弃了,心想:凭才华今天我是见不着柳如是了,只有改日找机会多出几两银子,才能同她会面了。
姬庆文正胡思乱想,那马湘兰在台上高声说道:“诸位静一静,静一静!我家姑娘也不是让诸位胡乱作诗,先出了个题目,让诸位依题作诗,既能有的放矢、也好分个高下不是?”
中庭之人听了她的话,立即安静下来。
有人高声问道:“什么题目,老鸨子你快说啊!”
马湘兰笑了两声,说道:“题目也不刁钻,诸位写一首‘七律’要写尽相思之情,仅此而已。”说着,她扫视了台下一眼,又道,“那诸位就请开始吧,多攒几首好诗,说不定奴家还能给诸位刻印一部诗集呢!”
马湘兰说罢,中庭之中便又窃窃私语起来,过了许久,依旧没有一个人敢起身作答。
原来是这“以相思为题的七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名家写了多少传世之作,现在中庭中人,如果仓促吟咏出来,不是步了先贤的后尘、便是落了已有的俗套——没一个人有把握能够独领风骚。
过了许久,终于有个书生站起身来,战战兢兢念了一首自己搜肠刮肚刚刚写好的“七律”,众人默默听完,无不垂首摇头——这首诗写得实在是平常得很,没有半点出彩之处。
那书生见众人这副模样,脸上一红,便赶紧坐了下去。
众人见他折戟沉沙,料想这自己做的诗也未必能比他强到哪里去,万一贸然说出来,搞不好也要贻笑大方,便更加不敢出头了。
就这样又等了片刻时候,却听马湘兰笑道:“诸位,诸位。怎么今日大家才思枯竭,竟做不出像样的诗来?奴家我倒有首诗,念出来让大家哂笑哂笑。”
说着,马湘兰在台上走了几步,口中吟咏起来:
“飞阁凌云向水开,好风明月自将来。
千江练色明书幌,万叠岚光拂酒杯。
何处笛声梅正落,谁家尺素雁初回。
芳尊竟日群公坐,得侍登高作赋才。”
她这一首诗暗含讥讽之意,揶揄众人只知道舞文弄墨、喝酒**,竟然没有一个人有真才实学的——顿时说得中庭之人无不羞愧不已。
正在这时,却听有人说道:“老鸨子何须这样作弄人?不如我来作一首,让诸位品评品评。”
说罢那人便低声吟咏道:
“不惮风波两日程,孤舟聊系故人情。
菊花与我为宾主,醴酒从人结弟兄。
秋谷已销吴甸雨,寒潮不上阖闾城。
白头欲制乌啼曲,付与渔郎短笛声。”
在场之人听了这首诗,无不敬佩不已——这首诗没有一个字点出“相思”二字,却字字不在写“相思”之情,又能寓情于景、娓娓道来,可谓是诗中的极品了。
马湘兰听了这首诗,也禁不住夸赞道:“好诗!好诗!奴家我在秦淮河边开了那么久的行院,也见了不少江南才子、读了不少绝妙好诗,却没一首能同今日这首相提并论!这首诗,是哪位的大作,还请现身……”
那作诗之人自矜身份,并没有起身或是举手,半晌才有身边之人说道:“这位,是这位老先生做的诗!”
马湘兰注目望去,忽然“哎呦”惊叫一声,便赶忙从台上走到那人身边,满脸堆笑道:“原来是虞山先生来了,您老怎么不提前打声招呼,奴家也好亲自来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