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在乎,这些言论自然也就没有了杀伤力,凭借着宋朝强大的水师以及精锐的部队,这些根本就没有文明开化的野蛮人又哪里是这些宋军的正面对手,而如今,宋军根本就不入他们的套,去丛林里跟他们打丛林战,他们根本就无计可施,剩下的路除了投降就是死撑着直到宋军的部队开入他们的部落之中,或者是被一把手烧成飞灰,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结果。

    而他们只要投降,除了匪首杀无赦之外,其余的人都可以既往不咎,只需要安分守己老实在自己的土地上待着就是了,并且朝廷还将给这些部落划分土地,让他们可以舒服的待在自己的领地上,若是要种地,就ti gong给他们植物的种子,若是要养牲畜,也就国家来负责,在这种状态下,许多人纷纷选择了投降,东南诸岛上的局势也就顺利了许多,而这样一来,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便真正的畅通无阻了。

    原本运送货物经过此处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军队进行保护,宋朝的补给舰才敢驶入这片危险的海域,而现如今海盗都被种谔的军队一网打尽,再从此处过时,自然不需要雇佣大批的宋朝军舰来进行保护了,船上的水手也可以减少到正常的水准,这样一来军队的补给速度大大提升,补给的开支也大大的减小,那些军舰也可以调往其他地方作战,此时的军舰可是十分重要的wu qi。

    若是有了军舰,只需要三到四艘,停在一片海域上便可以封锁这片海域,让他们片板不得入海,到时候沿海的渔民就会丧失生计,他们没了饭吃,自然而然就要造反,向着宋军的铁甲船发动攻击显然是不现实的,想要活下去,自然只能向自己的同胞去抢,再来这些铁甲舰船坚炮利,一般的炮弹根本无法将之击沉,所以只需要几艘停在一个国家的外海,便可以让对方的所有船只成为一堆腐烂的木头,根本没有抵抗之力,只要掌握了海权,那么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便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更何况此时的铁甲舰不像后世的那么大,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而建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大型城市,通常在他的旁边,就是一个国家最为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尼罗、幼发拉底、底格里斯、印度河、恒河莫不如此,所以只需要沿着他们的入海口一路往上,那么一个国家的河权、江权便也会落入到宋朝的手中,相比起海权来说,此时的河权和江权无疑更为重要一点,宋朝只要掌握了河权和江权,那么沿岸的所有城市便将都会在宋朝铁甲舰的射击范围之内,这样的压力,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根本无法忍受的。

    毕竟炮弹可不长眼,他才不会说你是有钱人,炮弹便饶过你,又或者因为你是乞丐没有被击打的价值而放了你,在这些炮弹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被击中,那就是一个死,在这种状态下,对于敌军的首领来说,压力是十分庞大的,大多数人会见异思迁,只有少数信仰坚定的人才会继续作战,凭借着这种如今只有宋朝才能造出来的铁甲船,许多水利方便的殖民地都被慢慢的收了回来,等到来年七月份的时候,三十七处反叛殖民地,已经有二十八处都已经彻底平定,只剩下九处地方还有叛乱,两年的时间能够做到这样,对于宋朝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不过宋军很显然出色的完成了朝廷托付给他们的任务,原本在狄青等人想来,这一场叛乱最起码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平定,毕竟他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广,陆战、海战、街道站、丛林战、野外平原战以及消耗战,这种种不同类型的作战模式,时刻不停的磨练着士兵们的作战经验,除此之外,在高原作战更是让人吃力不已,在诶塞俄比亚殖民地,那里的平均海拔有二千七百米左右,这对于生活在平原上的人来说,是非常难以适应的,基本的行走或许没有什么事情,可是在那种地方打仗,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想象,在那种没有火车也很少有牛马的地方,军队的移动只能依靠两条腿来进行,但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氧气少,两条腿走路,有的时候为了准时赶到战场还需要急行军,在这种状态下,许多士兵都得了高原病,甚至是肺肿之类在这个时代很难以根治,并且将伴随终生的病,这对于宋军来说,无疑也是一件需要克服的事情,最后无奈,只能尽量招募当地士兵,并且采取坚壁清野,逐步扫除的办法,这才算是把这些领地给收了回来,不然若欧式按照原本打算的快速穿插,直攻主力的办法,或许城市还没有打下来,宋朝的军队就要自己累死了。

    而出了高原之外,丘陵地区的作战也让宋军痛苦不已,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样岛屿遍地的地方,面对反叛军或许可以直接放火将整座岛屿烧成废墟,可当面对那些南非地区的反叛军时,宋朝军队能够做的就只有保护城市而已了。

    因为在那些地方,如果放火,那么烧掉的森林将不是几百平方公里,而是几百万平方公里,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动物,若是被一把火全给烧成了灰烬,那徐清可就真的是人类的罪人了,而他们这些地方与南洋的诸多岛屿一样,大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明,大部分的人类仍旧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许多人干脆就在原始森林甚至是大草原上与动物们为伍,在这种状态下,宋军想要进攻他们,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能够做的也就只有保护好城市,然后恢复贸易,通过用茶叶和瓷器、香料、工艺品之类的东西于非洲人进行交换,除此之外,宋军也确实没什么好做的了。

    不过这些困难倒也容易克服,因为他们这些人大多生活在森林之中,平日里吃的东西也大多都是直接打猎获得的,真正食用面食、大米的人是非常少的,至于其他物品涨价,他们也不是特别在乎,毕竟即便在二十一世纪,要论原始部落哪里最多,也是南美洲、非洲以及南洋诸岛,在这种地方,大多数部落都信奉着物竞天择的法规,所以世俗物价的上涨,对于他们来说,情况不是那么糟糕,也依旧可以靠着猎杀动物来活下去。

    人只要有了活路,反抗的情绪自然就不会那么大,所以这些地方的反抗人数只有那么一小撮,印度尼西亚也只不过是因为靠近航道,这才被大肆清剿而已,至于这些非洲的原始部落,朝廷管不了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细,便随他们去就是了。

    高原、盆地、丘陵、沼泽,宋朝的军队几乎把世界上所拥有的全部地形都给走了一遍,这样的精神无疑是让人敬佩的,不过他们也得到了许多他们应该拥有的东西,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足足有三十七万人获得了封赏,在全世界获得了许多的庄园和上百亩的土地,还有一万两千人成为了子爵,拥有一个三千人口规模的小镇作为自己的领地,同时拥有本地封建王国的贵族头衔,时代传承,还有四千人则是获得了行省或者是一个州的领土作为自己的直辖领地,这其中大多数人都成为了千万富豪,可以说在这次战争中,朝廷没有辜负这些士兵们,他们未来的生活只要不犯奸作恶,就能一直活在富足的生活之中,一场战争,用命换来这一切,这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的事情。

    而除此之外,大量的汉族人口涌入这些殖民地中,也让宋朝对于当地的统治,还有殖民地上的王国拥有了更大的控制里,原本在叛乱之前,这些王国大多数都是名义上尊奉宋朝为宗主国,但在背地里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也正是因为如此,到最后他们才会在有机可乘的时候,把自己从宋朝的身上瞥了个一干二净,直接加入到反叛军的阵营之中来对宋朝进行征伐,可以说这便是早前宋朝在当地统治薄弱的真实证据。

    可现在随着宋朝大量军人的进入,这些小小的王国之中很快便会充斥着大量的汉人作为官员出现在政治上,并且这些人几乎掌握了一个国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人口和财富,这样的力量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够忽视的,而这些人拥有着汉族的血液,必然也会为汉族着想,起码在最近的两到三代里不会改变,这样一来,对于这些王国内部的情况,宋朝就能够了如指掌,到时候谁要是有不臣之心,朝廷便可以在他准备好之前,便带着军队剿灭乱党,直接让叛乱消失在无形之中。

    至于三代之后,这些入驻殖民地的部队是否会为了自己的财富和因为与当地的融合而与朝廷作对,这就不是徐清和宋朝的朝廷能够管得了的了,即便是圣人,最多也就能看到几百年之后的时候,徐清又不是圣人,能够把宋朝未来三十年的事情规划好就已经很不错了,百年大计之类的事情,要想护得宋朝万万年国泰民安,徐清可没有这样的本事。

    再说了,若是徐清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那还要其他人做什么,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问题,也要由每一代自己来解决,徐清可以解决自己这一代的问题,至于之后的事情,自然交给后面的人来解决了,对此,徐清有着充分的信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片土地是英雄的土地,代代都会有人带领人民继续向前走,没了谁也会走,徐清不是特殊的那一个,他也不自认为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所以接下来的问题,还是交给后来来做好了。

    而剩下的九处殖民地则是颇为难以解决,这几处地方要么是在人口稠密区如南亚次大陆上,其中北方邦、孟加拉邦的战斗尤为激烈,这里的人口都在上千万左右,其中人口达到二十万以上的便又十座以上,若是算五万以上的城市,更是多达数十座,人口繁多,在这里的叛军数量也是尤为可怖,北方邦的数量大概在七十万左右,孟加拉邦则是在八十万左右,两者不停的冲撞着周边的邦,中央邦,尼泊尔等地都受到了十分巨大的打击。

    更为让宋军感到为难的是,北方邦深处内陆,孟加拉邦则靠近海洋,地理位置优越,且这两处都属于古印度文明的起源之地,像北方邦,曾经唐僧去往西域取经时便曾经来过这里,自古以来便是文化昌隆,经济富裕的所在,因此种种,在民族自信心上,自然要比那些文明落后的番邦要来的大得多,对于宋朝的统治,也更多的只是一种羡慕而已,并没有诚心诚意的表示爱戴,现如今掀起反乱之风,自然是尤为激烈,到如今想要平定也确实是非常的艰难。

    除了南亚次大陆这块人口稠密的地区之外,还有的地方就是地形太过崎岖的地方了,比如说阿拉伯半岛上,那里大部分区域都是沙漠地带,人口稀少,除了几个沿海城市稍微有些人口之外,大部分的人全部住在一个个小小的绿洲之中,他们战斗力彪悍且来无影去无踪,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想要在其中平定内乱,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后就是中非的几个殖民地以及西非的殖民地了,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地形崎岖,要么就是人口稀少的地方,或者不在重要航道之上,所以平定他们的意愿也没有那么长。

    可以说这九处殖民地,唯有印度的这两处仍旧需要军队好好应付之外,其余的地方就慢慢便是了,而如今摆在朝廷面前,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两年时间连续不断的战争所积累下来的国债已经严重超发,而就在此时,范仲淹,这位庆历新政时期的老臣,已然是垂垂老矣,久不可视,再加上这两年国事日渐繁杂,范仲淹终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彻底病倒了,并在一个星期之后,上表辞呈,决定退出政坛,告老还乡。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平淡为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铭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铭哀并收藏平淡为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