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冬天,秦军留在历阳修整,编练水军,没有贸然渡江。

    蒙恬可不想成为曹操。

    冬去春来,长江沿岸,气温回升得快,等到二月份的时候,地面的暖气愈加明显。

    天气一天天的,变得更加暖和起来。

    “将军,我军打算什么时候过江?”

    秦军历阳水寨,屠雎花费一个冬天的时间,使劲操练水军,正摩拳擦掌,准备南下,大干一场。

    “再等等,等蜀郡的楼船士南下,与我军会师。”

    蒙恬站在楼船的最顶处,见秦军的水师操练,进退有度,动作熟练,再没有初建水军时的生疏。

    “将军,等蜀地的楼船士到来,我军的功劳不就被分去了吗?”屠雎脸色一变,“再说,时间拖得越久,项燕的防线,就会变得更加严密,我军渡江作战,只怕更加不易。”

    秦军攻灭楚国,扫荡江东的残余楚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迟早的事。任嚣的心里面,更多的担心,还是怕蜀地的楼船士来抢功劳,摘桃子,占便宜。

    “驻扎在历阳的水军,新建不久,力量不足,不足以扫荡整个江东。”

    秦国的水军,以蜀地的楼船士,战斗力最为强大。司马错攻灭蜀国的时候,就开始建造船只,打造水军。司马错伐楚的时候,这支水军顺江而下,立下不少功劳。

    蜀地的楼船士,历史悠久,战功卓著,这是一支有底蕴的军队。

    “有蜀地的楼船士助阵,我军才能平平稳稳,顺顺利利的攻克江东。”

    蒙恬出言安抚有些不服气的屠雎,只是有些话,却不好当面说出来。

    蒙恬身为秦国的将领,攻克寿郢的功劳,足以保证在秦军中的地位。这个时候,仍然大包大揽,吃独食,不给其他人分润一点功劳,只怕会遭人嫉恨。

    这些政治层面的考虑,目前还不能对屠雎说明,毕竟屠雎还不是他的心腹。交浅言深可是为人处世的大忌。

    “守江必守淮,淮水若失,大江则不可守。”

    屠雎担心项燕稳固防线,秦军不能攻克,蒙恬则完全没有多余的担心。

    中国历史上多次南北大战总结出来的经验证明,仅凭一条长江,根本不足以阻止南下的势力。

    三国时期,东吴始终没能攻克江淮之地,等晋朝灭吴的时候,长江防线,千里蔓延,处处可守,又处处不可守。

    南宋能在江南苟安百多年,不是因为退到长江以南,而是因为守住了淮河。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南方的国民党,凭借长江防线,同样没能阻止解放军南下。

    处在南下进攻的一方,蒙恬驻军历阳,沿着长江查探地形,可供秦军渡江的地点,不下十余处。

    长江太长,想要完全守住长江,没有那么多兵力。

    “咚咚咚······”

    正说着的时候,长江上游的江面,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战鼓之声。

    循着鼓声的方向望去,只见江面的水汽散开后,露出密密麻麻的战船身影。

    高大的楼船行在中央,小型的艨艟护卫两边,还有一些更小的船只,游弋在周围,形成严密的阵型。

    蒙恬粗略一算,出现在江面上的船只,数量不下两千。

    前世的时候,蒙恬曾到舰队参观,见识大型战舰队列的雄伟。眼前的两千艘战船,数量虽多,吨位可就比不上铁甲战舰了。

    蒙恬的态度淡然,他身后的屠雎、任嚣则睁大了眼睛,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秦军蜀地的楼船士,几乎倾巢出动,在长江上来了一个阅舰式。这一路行来,长江两岸的楚人,见到这份气势,会彻底打消心中的小心思。

    “对方打了旗语,问前面的船队是否为伐楚主帅麾下。”

    任嚣回过神来,手搭在额头,注意到了船上打出的旗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军队以金鼓旗帜作为指挥的号令工具,发展出一套旗语。水上作战,稍不注意,战船之间就会拉开距离,以旗语指挥,更加便利。

    “打出我军旗语,欢迎蜀地楼船士南下,相助我军攻楚······”

    历阳水寨,蒙恬设宴招待统领楼船士的将领李洵。

    “李将军千里迢迢,从蜀地赶来,不辞劳苦,蒙恬心甚敬之。”

    蒙恬举起手里的酒斛,遥遥相敬。

    “蒙将军以三十万大军,成功灭楚,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洵敬将军一斛。”

    李洵五十岁左右,精瘦的脸庞,一看就是水上的好手。

    接到咸阳的旨意的后,李洵立即率军沿江而下,路上几乎没有耽搁。楚军成建制的力量,现在集中在江东,他们这一路走来,顺利无比。

    蜀地南下楚地的水路,早在司马错伐楚的时候,就摸索完毕。该怎么避开礁石,规避湍急的水流,蜀地有经验的楼船士,熟稔无比。

    “蜀郡守冰曾主持修建湔堋,抚顺闽江,从此蜀郡无旱涝灾害,年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众多,真正成为天府之国。以我看来,湔堋的功绩,不下于郑国渠。”

    蒙恬举起酒斛,笑着说道:“我率军伐楚,没有缺粮之虞,还得感谢李将军先祖兴修水利之功。”

    “哈哈,没想到蒙将军这么推崇先祖呢。”

    李洵举起酒斛,一饮而尽,非常高兴。

    李洵的祖上,乃是蜀郡守李冰。李冰父子,主持修建湔堋,也就是后世称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功劳甚大。只是湔堋位于蜀郡,远离中原,名声不显,远远不及修成不到二十年的郑国渠。

    蒙氏一族,来自齐地,长期呆在关中,没有到过蜀郡。蒙恬能自然的说出李冰的功绩,丝毫没有做作,推崇之意,很是真诚,这让李洵对蒙恬的印象不错。

    年轻而没有傲气,这样想着,李洵则收起了老将的矜持。

    “战功,可以显耀于一时。造福黔首之功,则可以流传万世。蜀郡守的功绩,当立祠纪念,代代祭祀。”

    郑国渠、都江堰,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随着时间的流逝,郑国渠只剩下遗迹,只有都江堰一直沿用到两千多年后。只要都江堰在那里,李冰的功劳,就能永远流传下去。

    -

    --

章节目录

大秦将魂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望望雪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望雪炳并收藏大秦将魂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