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借口总是工作忙。
沈明洲不明白邵炼为什么拒绝同行,明明见他对全球科技大赛十分关心,不仅帮忙做蜻蜓,还会找出无数的专家教授资料,一位一位给沈明洲介绍:这是诺奖获得者,那是人工智能领域大能。
语气里全是对科研界顶尖人物的怀念。
还能仔仔细细的回忆起他们聊天时的小脾气。
沈明洲对邵炼总有一种很深的挖掘欲望。
不止是曾经的十年,还有十年之前的所有求学经历,都是他的好奇心所在。
可惜,沈明洲一问,邵炼就敷衍。
“不都那样,整天做实验、去图书馆、听教授讲课,看不完的数据写不完的报告,偶尔还要跟实验室的人争夺仪器,但是他们都抢不过我。”
邵炼语气得意骄傲,顺便传授沈明洲人生诀窍,“你只要跟抢你仪器的人说,导师晚上就要结果,做不出来他们背锅顺便把实验重做一次,他们就会乖乖让开,给你仪器。”
非常恶霸。
却不自知。
收拾好行李,沈明洲终于与赴美代表团回合。
赴美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选手里都是沉稳的小少年。
四个小姑娘,六个男孩子,热热闹闹似乎相熟的样子。
早已跟团队打成一片的欧阳博艺,甚至可以给沈明洲介绍:“这是宁俊、那是敖辉,他们做的是癌症基因项目,还有一个水质环保研究。”
这次代表团队浩浩荡荡三十多人,参赛类别分布为四类。
所有人成功集合之后,带队老师郭嘉良就给他们分发了比赛的详细资料。
赛事流程和解释说明应有尽有。
全球科技大赛的起源悠久,而且还诞生了八位未来的诺奖获得者。
所以,这份资料不仅是宣传赛事意义,还详尽列出了一众评委专家的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研究教授,那些在新闻上才能见到的名人,都会在选手交流会上一一路面。
不过是几句话的简明生平,足够让参赛的学生们发出惊叹。
郭嘉良见代表选手们的表情,非常满意。
这才是对待最高赛事应有的欣羡。
他说:“我们这次出去的目的,不止是展示我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学习!”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喊了无数年。
每次赴美之前,郭嘉良都要给学生们上一场深刻的赛前动员课。
团结!进取!为国争光!
老师说得激情昂扬,优秀学子也是十分给面子。
然而,沈明洲站在队伍里目光平静,仿若未闻,连兴奋和激动的笑容都没从他脸上找到。
结束动员,郭嘉良特地走过去,关怀这位林勤忠院士开后门的学生。
“沈明洲,能代表我们国家出去参赛,高不高兴啊?”
沈明洲困惑的看着他,点了点头,“高兴。”
可他表情镇定,一点儿也不像为国出征的选手。
郭嘉良想了想,问道:“如果你紧张的话,一定要告诉我们,因为你没有来参加科协主办的赛前培训班,所以很多注意事项不清楚,但是不用觉得害怕或者慌张,老师们会帮你的。”
当初林勤忠院士定下沈明洲,科协就说要叫他来参加培训班。
然而,院士却说:“让沈明洲多花点时间在项目上。”。
于是一切搁置,直到现在见面,郭嘉良才觉得,也许沈明洲很需要这种团队成员互相熟悉,减轻焦虑感的培训活动。
因为,他太沉默了。
搭档欧阳博艺阳光开朗,这么热情洋溢的女孩子跟他说话,他竟然也只是点头摇头“好的”“不用”。
语言少得令人发指。
郭嘉良甚至怀疑沈明洲经历了什么重大事件,才变成了如此孤僻冷漠的性格。
沈明洲跟随队伍,就像一枚沉默的火光,止不住让郭嘉良担心。
终于,郭嘉良忍不住了,跟同队的心理辅导员欧莉小声讨论:“沈明洲这状态,需不需要你去做一下开导啊?”
欧莉:?
“我带过这么多届参赛选手,还没一个青少年像他这么不爱说话的。”
欧莉:噗。
欧莉憋不住笑,眉眼弯弯盯着郭嘉良。
她说:“郭老师你整天在中国和美国飞来飞去带学生,又经常驻在国外,你不清楚沈明洲的情况。他不是不爱说话,应该是……和同伴没有共同语言。”
郭嘉良睁大眼不相信,“我们队伍里的孩子跟他没有共同语言?怎么可能啊。”
能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学生,都是全国智商顶尖的优秀学子,懂得高深的科学技术,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该是国内能够找到的最相似的一队孩子,见面不过两三分钟,能聊科研,也能聊潮流。
沈明洲没有共同语言?郭嘉良大写的不信。
不信也没用。欧莉简单明了道:“跟他有共同话题的人我数数啊,Type公司CEO、谢春应教授、林勤忠院士,哦,还有一位你们都听说过的天才邵炼。”
郭嘉良对沈明洲的经历当然有所耳闻,但是沈明洲在他心里仍是孩子。
可欧莉这么一列,“孩子”的层次好像太高了一些。
欧莉懂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下眼中的滤镜。
-
--
沈明洲不明白邵炼为什么拒绝同行,明明见他对全球科技大赛十分关心,不仅帮忙做蜻蜓,还会找出无数的专家教授资料,一位一位给沈明洲介绍:这是诺奖获得者,那是人工智能领域大能。
语气里全是对科研界顶尖人物的怀念。
还能仔仔细细的回忆起他们聊天时的小脾气。
沈明洲对邵炼总有一种很深的挖掘欲望。
不止是曾经的十年,还有十年之前的所有求学经历,都是他的好奇心所在。
可惜,沈明洲一问,邵炼就敷衍。
“不都那样,整天做实验、去图书馆、听教授讲课,看不完的数据写不完的报告,偶尔还要跟实验室的人争夺仪器,但是他们都抢不过我。”
邵炼语气得意骄傲,顺便传授沈明洲人生诀窍,“你只要跟抢你仪器的人说,导师晚上就要结果,做不出来他们背锅顺便把实验重做一次,他们就会乖乖让开,给你仪器。”
非常恶霸。
却不自知。
收拾好行李,沈明洲终于与赴美代表团回合。
赴美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选手里都是沉稳的小少年。
四个小姑娘,六个男孩子,热热闹闹似乎相熟的样子。
早已跟团队打成一片的欧阳博艺,甚至可以给沈明洲介绍:“这是宁俊、那是敖辉,他们做的是癌症基因项目,还有一个水质环保研究。”
这次代表团队浩浩荡荡三十多人,参赛类别分布为四类。
所有人成功集合之后,带队老师郭嘉良就给他们分发了比赛的详细资料。
赛事流程和解释说明应有尽有。
全球科技大赛的起源悠久,而且还诞生了八位未来的诺奖获得者。
所以,这份资料不仅是宣传赛事意义,还详尽列出了一众评委专家的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研究教授,那些在新闻上才能见到的名人,都会在选手交流会上一一路面。
不过是几句话的简明生平,足够让参赛的学生们发出惊叹。
郭嘉良见代表选手们的表情,非常满意。
这才是对待最高赛事应有的欣羡。
他说:“我们这次出去的目的,不止是展示我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学习!”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喊了无数年。
每次赴美之前,郭嘉良都要给学生们上一场深刻的赛前动员课。
团结!进取!为国争光!
老师说得激情昂扬,优秀学子也是十分给面子。
然而,沈明洲站在队伍里目光平静,仿若未闻,连兴奋和激动的笑容都没从他脸上找到。
结束动员,郭嘉良特地走过去,关怀这位林勤忠院士开后门的学生。
“沈明洲,能代表我们国家出去参赛,高不高兴啊?”
沈明洲困惑的看着他,点了点头,“高兴。”
可他表情镇定,一点儿也不像为国出征的选手。
郭嘉良想了想,问道:“如果你紧张的话,一定要告诉我们,因为你没有来参加科协主办的赛前培训班,所以很多注意事项不清楚,但是不用觉得害怕或者慌张,老师们会帮你的。”
当初林勤忠院士定下沈明洲,科协就说要叫他来参加培训班。
然而,院士却说:“让沈明洲多花点时间在项目上。”。
于是一切搁置,直到现在见面,郭嘉良才觉得,也许沈明洲很需要这种团队成员互相熟悉,减轻焦虑感的培训活动。
因为,他太沉默了。
搭档欧阳博艺阳光开朗,这么热情洋溢的女孩子跟他说话,他竟然也只是点头摇头“好的”“不用”。
语言少得令人发指。
郭嘉良甚至怀疑沈明洲经历了什么重大事件,才变成了如此孤僻冷漠的性格。
沈明洲跟随队伍,就像一枚沉默的火光,止不住让郭嘉良担心。
终于,郭嘉良忍不住了,跟同队的心理辅导员欧莉小声讨论:“沈明洲这状态,需不需要你去做一下开导啊?”
欧莉:?
“我带过这么多届参赛选手,还没一个青少年像他这么不爱说话的。”
欧莉:噗。
欧莉憋不住笑,眉眼弯弯盯着郭嘉良。
她说:“郭老师你整天在中国和美国飞来飞去带学生,又经常驻在国外,你不清楚沈明洲的情况。他不是不爱说话,应该是……和同伴没有共同语言。”
郭嘉良睁大眼不相信,“我们队伍里的孩子跟他没有共同语言?怎么可能啊。”
能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学生,都是全国智商顶尖的优秀学子,懂得高深的科学技术,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该是国内能够找到的最相似的一队孩子,见面不过两三分钟,能聊科研,也能聊潮流。
沈明洲没有共同语言?郭嘉良大写的不信。
不信也没用。欧莉简单明了道:“跟他有共同话题的人我数数啊,Type公司CEO、谢春应教授、林勤忠院士,哦,还有一位你们都听说过的天才邵炼。”
郭嘉良对沈明洲的经历当然有所耳闻,但是沈明洲在他心里仍是孩子。
可欧莉这么一列,“孩子”的层次好像太高了一些。
欧莉懂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下眼中的滤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