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的路程与来时一样,刘荨倒是还依稀记得路径。

    只说出了麻池城后便真的是天高任鸟飞的感觉。

    正因如此,五原郡中,那一蓝衣女子,一红鬃骏马便又行走在了黄色土地上。

    “蹄哒,蹄哒。”

    仍旧是清脆的马蹄声,混以女子手中手杖时不时的左右摆击之声,如此景象便是刘荨之归程了。

    回想一下,此番出来已近三月,春来夏归,倒是比想象中多耗费了不少时日。

    对于归程的计划还是比较简单的,顺九原直道走,再顺大河到云中郡,雁门郡,再往东越过一段关内的赵长城,到中山国便可到冀州境内,如此,除了遇山贼,自己归家之路途不会太难。

    人呢,其实还是比较喜欢有些危机感的,不过期待盗匪出没的却是少有的。

    似刘荨这般以缉拿盗匪来赚钱的人想来是不多的,不过刘荨自然不会放弃这种一本万利的行径,毕竟口袋里的钱怎么来的

    所以若有人相问,遇到匪盗怎么办?刘荨会说,贼好玩。

    当然也只有刘荨清楚洗劫匪窝是一件多么兴奋之事。

    再说,一起往南归的绝对不止她一个人,故而也不必担心匪盗找上自己,这样倒是他们幸运。

    为何如此

    只因北境乃是非之地,每次有胡人寇边,便有南迁之民滋生,官府也不可强制让他们死撑在北境。

    这并州之地其实并不算苦寒之地,比幽州东部好过许多,在西汉末年仍有四百万人,可到了到这桓帝时期八十万人,却是五不存一,可想南迁之民有多少。

    不出预料,刘荨离了九原城不过百里,路上南迁之人便有了数十人,大多是些中年之人,托家带口,想往南边去些,到那里躲避灾祸,好让自己日子过的也安生些。

    他们也是结伴而行的,自然为了防范一下路上的马匪,规模尚可,数十人加起来想来也不会有小股马匪来犯了吧。

    毕竟官府对于马匪也是实行剿灭政策的,现在存在的最多不过十几骑,倒是见了大群行人也不敢来惹。

    刘荨也加入其中队伍,自然是为了方便自己,毕竟跟着队伍好走路,只需寻几个目的一致之人同行,自己眼睛看不见,也不用那么辛苦探路了。

    再说北境之人,于此生息繁衍,比之刘荨路也更熟。

    正好这伙人便是正好往云中郡去,如此刘荨和他们顺路,如此岂不是搭了顺风路

    “女娃,你这也是逃难去的呀?”同行的一老农模样之人于旁边问道。

    刘荨侧头,听着旁边推着独轮车之老伯问了,便笑了笑回到“非也,此番来五原是为购些药草,而今准备归去。”

    老头看了马背上那麻布袋里满满当当,还透着一股草药香味,点点头,露出已经缺失牙齿,露出些许微笑,而后又有一些无奈道“嗯,原来如此,近年北境还算安稳,靠着张然明老将军威名阵了那些北疆之狼,才安稳了这几年,可惜张老将军被朝廷请去做大司农了,这狼崽子们又不安分了,可苦了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了,唉。”

    刘荨点头,听他身旁还有一十余岁之岁跟着帮忙推那独轮车,便问“老伯,您带一孙儿怎想着逃难去呀!胡人算是行踪不定,这番可是多有些危险。”

    老伯惨笑一声“呵,无奈何啊,在北境可活不下去呀,刚种出些麦子来,要么干旱,要么就被胡人打了草谷,官府也无法严防,吃的不饱,俺们这些农民又住不到城里去,没有庇护,又危险,我那大儿入了军保家卫国献了血液,就留下这一孙儿,老汉我要是让香火断了,对不起那列祖列宗也,女娃你说不逃命该当如何!唉……”

    这一句句肺腑之言,倒是民众之心声,可见这一个个无不是满脸忧伤之感,包袱大包小包,一身短打粗布麻衣旧得不成样子,或许因饥饿,或许因为贫穷,还有那性命攸关的事情,便是要离乡去。

    有道是故土难离,可若是故土待不下去,却是还能如何只好背井离乡。

    想来,刘荨自北往南去,是乃归乡,心头多少都有着喜悦之感,而随着路程渐远,逐渐多起来之流民,离乡踏上异乡,心中没有盼头,只剩哀伤。

    “大哥,帮我家老汉背一下包袱如何,俺愿意以一个麦饼为报酬。”一个推车的汉子对着一个只背包步行的汉子道。

    “哎,却只是背一个包袱而已,直甚么打紧。”随即,那汉子便将包袱从老汉身上拿下,自背去。

    “大姐,可否给我这孩子一些水喝,那卖饼实在干的紧,水却是带少了。”一个妇女对另一个妇女小心求着。

    “拿去,以后多背些水袋,这路上却是不好找干净水的。”见说,那妇女便丢了水袋而过去。

    像这种境况,一路上从未断绝,逃难的人互相扶持背井离乡,这便是人口南逃,为活命而逃。

    刘荨也不便再多说什么,逃难之声都有其原由,总结起来,活不下去了,又不得安生,不逃命只能等死,而后就只能让躯体滋养土地了。

    想想种田之人今日出去劳作,照顾田地,转身却是喋血当场,以自己的血肉去滋养生养自己之土地,该是何等之讽刺?

    再想那庙堂之上的便宜老爹刘志,自灭了梁冀之党,把持了权利,世人皆以为清平快到了,可惜大权又落到了单超等宦官之手。

    这北境苦寒之地似乎除了驻军之事重要,当财政吃紧时,这改善民生之问题怕是难以解决。

    也是,一高居庙堂之君不亲临实地,无以探知解决之办法,是故中原之民可增长,边境之民越发减少,于外于内皆有原因,难怪大汉算是走到末尾了。

    桓灵二帝也算可悲吧,被外戚强扶上皇位,而后又皆宠信宦官,再有外戚干政之事,非雄才大略之主,最终也只能沦落卖官鬻爵,喜色爱酒之辈了。

    汉时明月何时归,长安不见大风吹,万里长歌君不再,何来猛士护边陲。

    这北境之风沙,吹不进当朝之人的心里,只能让来往北境的有识之士痛心,冷清悲凉却刻在脑海间。

    自单单对刘荨来说,后世回不去,何谈归乡,太平无可来,只有离乡。

    这满目所见的,满耳得听的,那是离乡客。

    刘荨,你这一女儿身,能在大汉做什么?

    -

    --

章节目录

汉时明月何时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苹果里加牛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苹果里加牛奶并收藏汉时明月何时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