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汉王是抱火厝薪,弊帚自珍父爱弟
    “父亲,三天了,纪纲没能破案,皇朝没撤纪纲职,皇爷颜面何在?”孙若薇随张太子妃和儿子(朱高炽长子朱瞻基)、(朱高炽二子朱瞻墉)、(朱高炽三子朱瞻墡)、及女儿(嘉兴郡主)一家人,迎来陪太子一起用餐的机会,坐在大圆桌前吃着饭,自然都兴趣盎然。待到吃罢饭,朱瞻基笑问父亲太子(受孙若薇背后指使)。
    “纪纲的线人跟踪救第四妾的匪,发现了踪迹,近日可破案。故此,你皇爷给延期!”太子说。
    “父亲,匪会打飞镖?”朱瞻镛笑地说。
    “我也听说!”嘉兴郡主也说。
    “你们小孩,好好上学,不要掺和或多言皇朝政事!”太子看一眼太子妃,冲朱瞻镛和嘉兴郡主笑地说。
    “你大哥是皇太孙,参与朝政事,你皇爷批准的,问你父亲些事。你们是小孩,应听你父的,要好好上学,不要掺和。”张太子妃看一眼丈夫太子,冲朱瞻镛、嘉兴郡主笑地叮嘱。
    “嗻!”朱瞻镛、嘉兴郡主,看一眼孙若薇地应着。
    “你俩快吃,听父母的话!”姥家(孙若薇妈的妈家)门市房被烧事,姨夫(太子)说要给姥家一点补偿,皇帝不愿出银的话,太子掏腰包也要出。太子按纪纲禀报的,与张太子妃说那夜火灾事,大概是有意让孙若薇听,与张太子妃家人来用餐的目的吧!孙若薇想着,给俩孩夹箸菜地说。
    “是!姐姐!”待俩孩吃罢饭,与家人打个招呼就走了。孙若薇送走朱瞻基,就又回了来:一是太子和太子妃没吃完饭,孙若薇理应陪在这;二是太子说的纵火案,孙若薇也想知此事,对孙来说很是重要;三是想给一家人留下个好的印象,使太子妃和太子也高兴。
    孙若薇于是站在一边,认真地听太子说杨县令所辖古城纵火案事。
    “汉王是,抱薪厝火!”太子莫如奈何地说:“古城杨县令说的。”成语出自《汉书贾谊传》。厝同“措”,置放。薪是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啊!”张姨(张太子妃)很是惊愕。
    “案被发现是巧合:巡夜4人一班,两班交接手续时,8人在小酒馆一起吃完夜宵。值班的要巡夜,下班的要回家。古城县丞石亨,带两保镖回家,与巡夜人碰在了一起。我听纪纲禀报:石亨(?~ 1460)明渭南(今属陕西)人,嗣父职为宽河卫指挥佥事。他后转入古城当了县丞。巡夜人大都认识石亨。巡夜有人与石亨说话,见不远处门市房前,俩人明火执仗地点燃两堆火。火借南风力,一下燃了起来,很是迅速,上了窗户。十多人看向着火处愣住了。俩人点着了火,还站一边看。石亨脑筋反应快。”太子说。
    “那怎办?”张太子妃插话地问。
    太子接着说救火事。
    “俩是坏人,在纵火!”石亨说。
    “怎办?”在场人急地问。
    “巡夜的四人,先去盯俩纵火犯,并且控制住。其他人,跟我来,先去喊救火!”石亨立刻地对大家进行了分工。
    “嗻!”4人互视一眼地应着,迅速地奔向纵火犯。石亨等人边跑向着火处,边喊救火,喊声越来越大,救火人也越来越多。火没殃及到其他户:一是救火人,来得也及时。二是门市房两边,都是胡同。时间不是很长,火就被人所控制住。石亨一看此情况,叫着保镖、巡夜人去找派去盯纵火犯的4人,只见一帮人聚在一起,俩人手拿着被点燃的火把,石亨等人匆忙地奔向那里。在大街的一拐角处,4人扭住了那俩纵火犯,正被一帮人围住,有要横抢硬夺纵火犯人阵势。手拿火把的一人,故意照向石亨等来人并高声地说:
    “你们滚开,少管闲事?”
    “他是县丞大人!”有人高声地说。
    “是哪的匪徒,竟敢在此撒野?!”石亨看被扭住的案犯,到近前铿锵有力地说。
    “县丞?咱撤吧!”火把前俩人低人折节地说。还有人嘀咕:“汉王让灭口”!小撮人见又来好多人,各自忧心悄悄地散去。有人高声地喊要去追,石亨给拦住了,押纵火犯进了大牢。
    “石亨县丞,帮了大忙。”张姨一听地说。孙若薇静听暗自称赞石亨。
    “是的!”太子一脸郑重地说。
    “汉王不断地祸害咱家,是积恶余殃呀?”张太子妃惊讶地说。
    “是的!纵火人是俩倭寇。据纵火犯无果交代,与雇他们纵火人交谈时,看到雇人手中烟袋坠上有汉王府字样。我说过:汉王府侍人,都有小饰品以显示标志。另外,就杨县令来说,石亨解围时,有人小声说“汉王让灭口”,他们未及灭口,怕险象迭生地撒腿蔫跑了。石亨一看此状,不明对方真相,也没让去追,先把案犯缉拿归案了。汉王只有一个!就是瞻基叔。”太子边吃饭边说。
    “汉王对你当太子,瞻基皇太孙一直怀诈暴憎呀!”看一眼孙若薇,张太子妃生气地说。
    “汉王行恶,会祸延子孙!”太子说。
    “父皇会,怎处置他叔?”太子妃问。
    “弊帚自珍,父爱弟!”太子不奈何地说。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语出宋陆游《秋思》。父皇一直偏向汉王,就是溺爱,是害汉王呀!”张太子妃笑地解释成语。
    “父皇这样,会导致社会不稳!太祖驾崩,建文帝为太祖人殉,社会出现了截殉帮。匪帮最近活动猖獗,先后出现劫法场,救昌盛弟第四妾事。”太子怨天忧人地说。
    “匪劫走谁?”太子妃问。
    “法场劫走俩孩不算,大太监昌盛弟的第四妾被劫走。”太子说。
    “是么?”张太子妃惊地问。
    “是的!昌盛弟在前天已病逝,要陪葬妻妾,一共四人。第四妾在嫁前与昌家定有不陪葬议契,想逃殉找父皇裁判,被昌盛领进东宫。第四妾管姚广孝叫舅老爷。姚与父皇,也透过此信。父皇因权贤妃死,对法场被劫案很是恼火。昌盛一提第四妾,父皇就令人通知执刑卫士,带第四妾去陪葬。卫士带第四妾坐车,去昌盛府过大街中途竟被打劫,截殉帮救走了第四妾。父皇一听,更是恼火!要撤纪纲职。”太子叙说。
    “瞻基问的事?”张姨问。
    “是的!我说不追后台,以为父皇不应。父皇有气,也答应了。不追汉王责,是庇护、偏爱。我在父皇心中,不如二弟。父皇立我为太子,我沾了瞻基光!”太子心烦意乱地说。
    “你已是太子,心非巷议,你不用多虑。你要想办法,扭转现状!”张太子妃说。
    “怎扭转?”太子问。
    “父皇怎处置纵火犯?”太子妃问
    “皇朝拉俩纵火犯,去古城处斩,俩纵火犯坚决抗议。皇朝为破案,救了他们。皇朝若杀了他们,两国关系会崩溃。父皇应缓解一下外交关系,但父皇以意为之。”太子茫然地说。
    “瞻基姥说了,杨荣、蹇义等大臣说:父皇偏爱汉王,你得扭转。你以后做事许好些。”张太子妃吃饭从不爱说话。太子今天来吃饭,太子妃是真高兴,竟也说孙若薇想的一些话。这是孙若薇没想到的事。
    “我怎扭转?安南被并几年,但仍未平定。父皇这次不错,同意召回黄福。荣昌伯陈智任安南市政按察使,接替黄福职务,已上任了。父皇好像给我好大脸面。还有,皇朝正营建北平,耗资巨大,财政十分吃紧。为解决此问题,父皇征木材、金银等,加重庶民负担,庶民怨声载道。这些都不说,父皇在东北特林修建永宁寺,树立纪念石碑。那是军事统治机构,在东北一带叫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树碑立传我不反对,财政宽松些不是不可。寺非现在建?”皇帝大肆挥霍资财,使太子不解,太子茫然无措地说。
    “那是国家事,我不想懂。父皇偏爱汉王,你应扭转。”太子妃仍笑说。
    “我怎扭转?”太子愣地反问。
    “你看,孙若薇进宫后,给我和她姥请安洗脚。侍女有的是,咱用她么?但她这种行为,使我和她姥都很是感动,心情也舒畅。晚辈敬长辈,是行孝行为,是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父皇号召庶民贯彻《孝经》。《孝经》说:‘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意:君子教孝,非按家按户去说,而是身体力行,带动别人行孝。你若在朝堂上,当着群臣面,给父皇洗脚,会引父皇好感。此行为:一是为天下人贯彻《孝经》,做了楷模;二是让父皇在群臣前,有了脸面;三是儿对父亲,表示敬意又响应了皇帝号召。你是太子,是皇帝儿子,如此作了会使父皇容光焕发,臣民也会赞叹不已!”张太子妃吃完饭,放下了碗筷,一口气笑地说。
    “张姨不应夸我。小女做晚辈,理应如此。姨夫,小女认为我姨办法好。您不妨一试。”孙若薇为帮张姨而鼓劲笑地说。
    “是么?”太子思想动摇地问
    “是的!”张太子妃诚恳笑地说。孙若薇听着张姨对孩子和太子真诚的谈话想着,张姨是在教子相夫呀。女人早晚得为人妻妾,应向张姨学习。孙若薇突然想到太子刚说的话,纪纲发现截殉帮救妾人的踪迹。贵夫人手下有人,且与截殉帮和善人有关连。父亲在街上听说的话,不让孙若薇参与帮派事。父亲是怕孙若薇在皇宫没站稳,参与派别风险太大,不愿让闺女冒大风险。孙若薇一琢磨有风险的贵夫人等人,应知恩图报地表现出女人善良的情怀,给贵夫人透一个信。孙若薇不愿贵夫人的人受到打击或迫害。支持派人如落入纪纲等人手,纪纲就会摆脱被撤职的威胁,反之,纪纲就定会被撤职!孙若薇决心支持截殉帮打击纪纲等反对派!
    --

章节目录

靓女截殉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儒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儒卿并收藏靓女截殉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