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君偃任命黄庸为相国的时候,在鲁国的都城曲阜,一场叛乱正如期而至。
“君上!君上!大事不妙了!”一个披甲宫卫穿过走道,疾呼着进入灯火通明的议事殿里,跪在鲁公姬仇的面前,说道,“季氏忽然举兵,现在已经将城门封锁了,一支大约五千人的军队正在季氏家主季孙光的带领下,向着禁宫这边而来!”
“什么?!”姬仇被震撼住了。
他是第一次碰上这种棘手的情况,一个不慎,他就要被放逐了。
姬仇心急如焚地在议事殿里踱着步,心里的焦虑都写到脸上去了。在他的身边的,是他们鲁国的世子姬旅,还有相邦韩魄,博士公仪休、子柳、子思等大臣。
韩魄皱着眉头说道:“三桓果然抢先一步动手了。”
韩魄是宋人,才干出众,是宋君偃上位之后提拔的第一批臣子中的一个。至于韩魄为什么会出任鲁国的相邦,位及人臣,想必不用多说了吧?
没错,根据睢阳之会的盟约,宋、鲁、滕、卫、薛五国之间形同一体,互惠互利,休戚与共,五国之间可以交换臣子。
宋国的话对于其余四国的臣子是来者不拒,有能者居之,至于没什么才干的也会供起来养着。而宋国派出去的大臣和将领,多半都身居高位,譬如韩魄,鲁公姬仇为了讨好宋君偃,又见到韩魄的确是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于是委任他做了鲁国的相邦。
当然了,鲁国之前并不比宋国逊色多少,所以也不必太讨好宋国。只不过现在鲁国的权柄都在三桓那里,姬仇是没有什么实权的,所以他想要得到宋国的支持,铲除毒瘤一般把持了鲁国的朝政两百多年的季孙、叔孙和孟孙三桓。
于是姬仇便接受了韩魄的谏言,巧立名目,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三桓的军队里,试图收回国君的兵权。可是三桓怎么会让姬仇得逞呢?
没有了祖上传承下来的兵权,鲁国三桓不过是待宰的羔羊,是一点反抗的气力都没有了。
当然了,鲁公姬仇也不傻,知道欲速则不达,所以他联合了叔孙和孟孙这两家,打算扳倒势力最为强大的季孙氏,看来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岔子了。
季孙光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所以想要先下手为强。
“相邦啊,为今之计,我们当如何是好?”姬仇没了主意,于是向着相邦韩魄垂询道。
“君上莫慌。”韩魄倒是显得很镇定,暗自思衬了一下,说道,“季氏已经叛乱了,如昭公之时一般。三桓当中的孟孙和叔孙并没有附逆,但是按兵不动,显然是想袖手旁观,我们已经不能寄希望于孟孙氏与叔孙氏出兵援救了!”
“相邦的意思是行猎(出逃)别的国家?”
“是的。”韩魄郑重其事地点头道,“季氏势大,宫中卫士效忠于君上的不过三四千人,就算再加上臣等公卿大夫带来的私兵,兵力也不过六千,实在是不能抵抗季氏军队的攻击。”
“君上,宋君偃乃是方伯,名义上宋国还是我们鲁国的盟国,我们可以出奔到商丘,请求宋君主持公道。宋君仁义,而宋国的军队都是久经战阵,骁勇善战的锐士,三桓的军队不能比之,若是君上能得到宋国的鼎力支持,则必然能破而后立,将三桓的权柄收归于公室!”
“可是……”鲁公姬仇还是有些疑虑的。
以敢谏、正直而闻名鲁国的博士公仪休听到韩魄的谏言,不由得出声道:“君上,相邦大人说的没错。三桓瓜分了我们鲁国的兵权,而季氏有其二,现在叔孙氏和孟孙氏已经了无音信,显然是想袖手旁观,不再支持公室了。季氏作乱,依靠着忠于公室的军队,和各大公卿家里的私兵不过数千人,力单势孤,已经不能抵抗季氏的进攻了。”
“不过季氏此番叛乱,乃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想要将臣和相邦大人驱逐出鲁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现在的情况一如昭公之时的季氏之乱,政令多自季氏而出,黔首只知我鲁国有三桓而不知道有国君,而今三桓势大,我公室不能比之,所以臣附议相邦大人行猎他国的谏言。”
鲁昭公时候的内乱是鲁国公室永远的痛。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与郈昭伯斗鸡,季平子给鸡套上护甲,郈昭伯给鸡套上金属爪子。季平子因怒而侵犯郈昭伯,郈昭伯也恼怒季平子。
臧昭伯的弟弟会用诈言谗害臧氏,躲藏在季氏家中,臧昭伯囚禁季氏家人。季平子恼怒,囚禁臧氏大臣。臧氏和郈氏向鲁昭难。
同年九月十一日,鲁昭公攻伐季氏,进入季氏家中。季平子登台请求说:“君主因听信谗言而不察明臣下的罪过,就要诛伐我,请允许我迁到沂水边上。”鲁昭公不允许。季平子请求囚禁在鄪邑,鲁昭公也不允许。季平子请求带五辆车逃亡,鲁昭公还是不允许。
大臣子家驹对鲁昭公说:“君主还是允许他吧!政令从季氏那里出已经很久了,他们党徒极多,将合谋对付。”
鲁昭公不听。郈昭伯请求一定要杀死季平子。叔孙氏的家臣戾对他的徒众说:“没有季氏和有季氏,哪种情况有利?”徒众都说:“没有季氏也就是没有叔孙氏。”戾便决定营救季氏,于是击败鲁昭公的军队。
孟懿子闻知叔孙氏获胜,也想杀死郈昭伯。郈昭伯作为鲁昭公的使者前往孟氏,所以孟氏擒住了他。
三家共同攻伐鲁昭公,鲁昭公于是出逃。
好吧,鲁昭公还是值得一笑,泯然众人的。
鲁昭公当时出逃到齐国,齐景公奉送两万五千户并待君之命,不过子家驹谏言,难道国君愿意抛弃周公的基业而做齐国的臣下吗?请求及早到晋国,请求晋国出兵将鲁昭公送回国。
鲁昭公不听从,叔孙氏来齐国见鲁昭公,回国后,就去见季平子,季平子叩头,开始想迎回鲁昭公,后来孟孙氏、季氏反悔,于是作罢。
后来齐国讨伐鲁国,夺取了鲁国的郓邑让鲁昭公居住在那里。
同年夏天,齐景公将要护送鲁昭公回鲁国,下令臣子不得接受鲁的人的贿赂。
鲁国大夫申丰、汝贾答应送给齐国大夫高龁、子将八万斗粟米。
子将对齐景公说:“群臣不能事奉鲁君,有怪异。宋元公为鲁昭公到晋国求援,请求护送鲁君回国,死于途中。叔孙昭子请求护送鲁君回国,无病而死。不知是上天要抛弃鲁君呢?还是鲁君得罪了鬼神呢?希望君主姑且等待。”
齐景公听从了他的话,没有护送鲁昭公回国。
随后鲁昭公到晋国,请求护送他回国。季平子贿赂晋国的六卿,六卿接受了季氏的贿赂,劝阻晋顷公,晋顷公作罢,让鲁昭公居住在晋国的乾侯。
之后鲁昭公到郓邑。
齐景公派人给鲁昭公送信,信中称“主君”,当时大夫称“主”,齐景公把鲁昭公比作大夫,所以称“主君”。鲁昭公感到耻辱,恼怒的前往乾侯。
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晋国要护送昭公回国,召见季平子。季平子身穿破衣赤足而行,通过六卿向晋君谢罪。
六卿为季平子解释说:“晋国想要护送鲁昭公回国,但鲁昭公随从众人不愿意。”晋人作罢。
次年,鲁昭公患病。十二月己未日,鲁昭公在乾侯去世,终年五十一岁。鲁国人共立鲁昭公的弟弟公子宋为国君,是为鲁定公。
鲁昭公在位时期,曾先后四次前往晋国欲朝拜晋君,多遭晋国谢绝,无功而返。后又推说有病而不参加楚国主持的诸侯会盟。
楚灵王造章华台,鲁昭公前往祝贺,楚灵王赐他宝器,过后反悔又将宝器骗回。
好吧,看样子春秋时代的国君不是一般的浪,在现代人看来是很逗逼的人,但是在那个时代,却是显得十分的不平凡,至少鲁昭公的流亡之路就很有意思。
跟历史上的宋襄公差不多,鲁昭公也成了一个昏庸的君主的典范。
“要行猎于哪国?”姬仇有些害怕了。
昭公的事情历历在目,他可不像成为昭公那样的国君,到死都不能回国,死他乡,不得不说是极大的悲哀。
韩魄想要让鲁公姬仇出奔到宋国,但是他不好直言不讳,毕竟做臣子的,是给君上出谋划策的,而不是替君上做裁决的,拿主意的事情还是君上自己来,而他只能通过一些语言影响姬仇而已。
“君上,眼下我们能行猎的国家,有楚国、宋国和齐国。楚齐宋三国都强于三桓,可为臂助!”韩魄侃侃而谈地道,“先说楚国,楚国与我鲁国比邻,楚人却并不友善,自君上上位以来,三番五次地派兵在边境骚扰,寻衅滋事,有伐我鲁国之心!”
“而且楚国声威日盛,侵略性太强,胃口太大,若是请求楚王出兵护送君上与我等归国,平定三桓之乱,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割让多少城邑土地。况且楚国的朝堂上,谗臣尚多,自令尹昭阳以下,贪婪昏庸的人不胜枚举,难保季氏不会效仿昭公之时贿赂晋国六卿的事情,收买楚国的大臣,诽谤于君上。”
“若是想得到楚国的支持,以楚王的胃口必然不满足仁义之名,和几座城邑百余里的疆土!众所周知,楚国实在是贪婪,贪得无厌,故成其方圆纵横数千里的广袤疆域,而且季氏如果贿赂了昭阳或者别的楚国大臣,则君上就会有了昭公的危险,只怕终生不得归国。”
(本章完)
--
“君上!君上!大事不妙了!”一个披甲宫卫穿过走道,疾呼着进入灯火通明的议事殿里,跪在鲁公姬仇的面前,说道,“季氏忽然举兵,现在已经将城门封锁了,一支大约五千人的军队正在季氏家主季孙光的带领下,向着禁宫这边而来!”
“什么?!”姬仇被震撼住了。
他是第一次碰上这种棘手的情况,一个不慎,他就要被放逐了。
姬仇心急如焚地在议事殿里踱着步,心里的焦虑都写到脸上去了。在他的身边的,是他们鲁国的世子姬旅,还有相邦韩魄,博士公仪休、子柳、子思等大臣。
韩魄皱着眉头说道:“三桓果然抢先一步动手了。”
韩魄是宋人,才干出众,是宋君偃上位之后提拔的第一批臣子中的一个。至于韩魄为什么会出任鲁国的相邦,位及人臣,想必不用多说了吧?
没错,根据睢阳之会的盟约,宋、鲁、滕、卫、薛五国之间形同一体,互惠互利,休戚与共,五国之间可以交换臣子。
宋国的话对于其余四国的臣子是来者不拒,有能者居之,至于没什么才干的也会供起来养着。而宋国派出去的大臣和将领,多半都身居高位,譬如韩魄,鲁公姬仇为了讨好宋君偃,又见到韩魄的确是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于是委任他做了鲁国的相邦。
当然了,鲁国之前并不比宋国逊色多少,所以也不必太讨好宋国。只不过现在鲁国的权柄都在三桓那里,姬仇是没有什么实权的,所以他想要得到宋国的支持,铲除毒瘤一般把持了鲁国的朝政两百多年的季孙、叔孙和孟孙三桓。
于是姬仇便接受了韩魄的谏言,巧立名目,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三桓的军队里,试图收回国君的兵权。可是三桓怎么会让姬仇得逞呢?
没有了祖上传承下来的兵权,鲁国三桓不过是待宰的羔羊,是一点反抗的气力都没有了。
当然了,鲁公姬仇也不傻,知道欲速则不达,所以他联合了叔孙和孟孙这两家,打算扳倒势力最为强大的季孙氏,看来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岔子了。
季孙光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所以想要先下手为强。
“相邦啊,为今之计,我们当如何是好?”姬仇没了主意,于是向着相邦韩魄垂询道。
“君上莫慌。”韩魄倒是显得很镇定,暗自思衬了一下,说道,“季氏已经叛乱了,如昭公之时一般。三桓当中的孟孙和叔孙并没有附逆,但是按兵不动,显然是想袖手旁观,我们已经不能寄希望于孟孙氏与叔孙氏出兵援救了!”
“相邦的意思是行猎(出逃)别的国家?”
“是的。”韩魄郑重其事地点头道,“季氏势大,宫中卫士效忠于君上的不过三四千人,就算再加上臣等公卿大夫带来的私兵,兵力也不过六千,实在是不能抵抗季氏军队的攻击。”
“君上,宋君偃乃是方伯,名义上宋国还是我们鲁国的盟国,我们可以出奔到商丘,请求宋君主持公道。宋君仁义,而宋国的军队都是久经战阵,骁勇善战的锐士,三桓的军队不能比之,若是君上能得到宋国的鼎力支持,则必然能破而后立,将三桓的权柄收归于公室!”
“可是……”鲁公姬仇还是有些疑虑的。
以敢谏、正直而闻名鲁国的博士公仪休听到韩魄的谏言,不由得出声道:“君上,相邦大人说的没错。三桓瓜分了我们鲁国的兵权,而季氏有其二,现在叔孙氏和孟孙氏已经了无音信,显然是想袖手旁观,不再支持公室了。季氏作乱,依靠着忠于公室的军队,和各大公卿家里的私兵不过数千人,力单势孤,已经不能抵抗季氏的进攻了。”
“不过季氏此番叛乱,乃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想要将臣和相邦大人驱逐出鲁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现在的情况一如昭公之时的季氏之乱,政令多自季氏而出,黔首只知我鲁国有三桓而不知道有国君,而今三桓势大,我公室不能比之,所以臣附议相邦大人行猎他国的谏言。”
鲁昭公时候的内乱是鲁国公室永远的痛。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与郈昭伯斗鸡,季平子给鸡套上护甲,郈昭伯给鸡套上金属爪子。季平子因怒而侵犯郈昭伯,郈昭伯也恼怒季平子。
臧昭伯的弟弟会用诈言谗害臧氏,躲藏在季氏家中,臧昭伯囚禁季氏家人。季平子恼怒,囚禁臧氏大臣。臧氏和郈氏向鲁昭难。
同年九月十一日,鲁昭公攻伐季氏,进入季氏家中。季平子登台请求说:“君主因听信谗言而不察明臣下的罪过,就要诛伐我,请允许我迁到沂水边上。”鲁昭公不允许。季平子请求囚禁在鄪邑,鲁昭公也不允许。季平子请求带五辆车逃亡,鲁昭公还是不允许。
大臣子家驹对鲁昭公说:“君主还是允许他吧!政令从季氏那里出已经很久了,他们党徒极多,将合谋对付。”
鲁昭公不听。郈昭伯请求一定要杀死季平子。叔孙氏的家臣戾对他的徒众说:“没有季氏和有季氏,哪种情况有利?”徒众都说:“没有季氏也就是没有叔孙氏。”戾便决定营救季氏,于是击败鲁昭公的军队。
孟懿子闻知叔孙氏获胜,也想杀死郈昭伯。郈昭伯作为鲁昭公的使者前往孟氏,所以孟氏擒住了他。
三家共同攻伐鲁昭公,鲁昭公于是出逃。
好吧,鲁昭公还是值得一笑,泯然众人的。
鲁昭公当时出逃到齐国,齐景公奉送两万五千户并待君之命,不过子家驹谏言,难道国君愿意抛弃周公的基业而做齐国的臣下吗?请求及早到晋国,请求晋国出兵将鲁昭公送回国。
鲁昭公不听从,叔孙氏来齐国见鲁昭公,回国后,就去见季平子,季平子叩头,开始想迎回鲁昭公,后来孟孙氏、季氏反悔,于是作罢。
后来齐国讨伐鲁国,夺取了鲁国的郓邑让鲁昭公居住在那里。
同年夏天,齐景公将要护送鲁昭公回鲁国,下令臣子不得接受鲁的人的贿赂。
鲁国大夫申丰、汝贾答应送给齐国大夫高龁、子将八万斗粟米。
子将对齐景公说:“群臣不能事奉鲁君,有怪异。宋元公为鲁昭公到晋国求援,请求护送鲁君回国,死于途中。叔孙昭子请求护送鲁君回国,无病而死。不知是上天要抛弃鲁君呢?还是鲁君得罪了鬼神呢?希望君主姑且等待。”
齐景公听从了他的话,没有护送鲁昭公回国。
随后鲁昭公到晋国,请求护送他回国。季平子贿赂晋国的六卿,六卿接受了季氏的贿赂,劝阻晋顷公,晋顷公作罢,让鲁昭公居住在晋国的乾侯。
之后鲁昭公到郓邑。
齐景公派人给鲁昭公送信,信中称“主君”,当时大夫称“主”,齐景公把鲁昭公比作大夫,所以称“主君”。鲁昭公感到耻辱,恼怒的前往乾侯。
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晋国要护送昭公回国,召见季平子。季平子身穿破衣赤足而行,通过六卿向晋君谢罪。
六卿为季平子解释说:“晋国想要护送鲁昭公回国,但鲁昭公随从众人不愿意。”晋人作罢。
次年,鲁昭公患病。十二月己未日,鲁昭公在乾侯去世,终年五十一岁。鲁国人共立鲁昭公的弟弟公子宋为国君,是为鲁定公。
鲁昭公在位时期,曾先后四次前往晋国欲朝拜晋君,多遭晋国谢绝,无功而返。后又推说有病而不参加楚国主持的诸侯会盟。
楚灵王造章华台,鲁昭公前往祝贺,楚灵王赐他宝器,过后反悔又将宝器骗回。
好吧,看样子春秋时代的国君不是一般的浪,在现代人看来是很逗逼的人,但是在那个时代,却是显得十分的不平凡,至少鲁昭公的流亡之路就很有意思。
跟历史上的宋襄公差不多,鲁昭公也成了一个昏庸的君主的典范。
“要行猎于哪国?”姬仇有些害怕了。
昭公的事情历历在目,他可不像成为昭公那样的国君,到死都不能回国,死他乡,不得不说是极大的悲哀。
韩魄想要让鲁公姬仇出奔到宋国,但是他不好直言不讳,毕竟做臣子的,是给君上出谋划策的,而不是替君上做裁决的,拿主意的事情还是君上自己来,而他只能通过一些语言影响姬仇而已。
“君上,眼下我们能行猎的国家,有楚国、宋国和齐国。楚齐宋三国都强于三桓,可为臂助!”韩魄侃侃而谈地道,“先说楚国,楚国与我鲁国比邻,楚人却并不友善,自君上上位以来,三番五次地派兵在边境骚扰,寻衅滋事,有伐我鲁国之心!”
“而且楚国声威日盛,侵略性太强,胃口太大,若是请求楚王出兵护送君上与我等归国,平定三桓之乱,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割让多少城邑土地。况且楚国的朝堂上,谗臣尚多,自令尹昭阳以下,贪婪昏庸的人不胜枚举,难保季氏不会效仿昭公之时贿赂晋国六卿的事情,收买楚国的大臣,诽谤于君上。”
“若是想得到楚国的支持,以楚王的胃口必然不满足仁义之名,和几座城邑百余里的疆土!众所周知,楚国实在是贪婪,贪得无厌,故成其方圆纵横数千里的广袤疆域,而且季氏如果贿赂了昭阳或者别的楚国大臣,则君上就会有了昭公的危险,只怕终生不得归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