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郊外。
此时已经建造了一座庄严肃穆的祭台,祭台四方,天命玄鸟的旌旗迎风猎猎,附近的高大威猛的甲士持戟而立。
在祭台的八方,还有一队又一队的白衣黑甲的宋军将士拿着武器,将人头攒动的黔首挡住,神色肃穆、冷冽,活像一尊尊陶俑。在祭台的坐北朝南的位置前方,有着一条漫长的红地毯,在红地毯的两侧,还有着手持长戈的甲士驻足那里,两侧也插着殷商标志性的天命玄鸟的旌旗,和大大的“宋”字旌旗。
天气微寒,朔风凌冽。
宋君偃穿着一身古朴而神秘的冕服,自己背后的宽大的袍子被两个宫婢捧着,亦步亦趋地在万众瞩目之中,顺着红地毯,心怀虔诚地沿着祭台的阶梯,走上了祭台。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在祭台的下方,身穿玄色朝服的大臣整齐有序地站着,低眉顺眼。在大祭司的起头之下,他们引吭高歌,唱诵着从古老的殷商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商颂.烈祖》!
此诗为殷商后裔的宋国祭祀始祖成汤的诗。
按周制,大祭先祖有九献,《那》和《烈祖》都属于九献中的一个章节,《那》以歌舞献先祖,《烈祖》以酒和汤献先祖。这首诗通过祭祀烈祖,祈求“绥我眉寿”、“降福无疆”,表明了很强的功利目的。
《史记·宋世家》曰:“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由此可见,《商颂》是正考父根据商代诗篇改作,故有《商颂·烈祖》。
宋君偃将祭祀的胙肉双手奉上供奉的桌案,然后一拜,一磕头,又接过三炷香,插到鼎炉上,一拜一磕头,又接过国君的玉圭,一拜一磕头。
跪在蒲团上三叩九拜之礼一过,宋君偃就起身,抚了抚身上的冕服。
冕服,是古代的一种礼服名称。
主要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所穿戴的礼服。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
即所谓的“十二纹章”纹样。
另外,还有中单、蔽膝。均织织藻、粉米、黼、黻纹。此外还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
宋君偃怀抱虔诚之心,礼敬上帝,看着帛书上的祭文念道:“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宋国敝君子偃,奉告太一玄皇东方穹苍高上帝:敝国有旱,黎庶若失,赤地千里,百无生计。今敝君告慰太一上帝,哀我民生之多艰,不忍敝国黔首伤及一人!”
“宋有战,伐一齐,征一越,破一魏,彼失我失,累及苍生。敝君之过也,熟不知触怒上帝,故而虔诚祭祀,告慰四方,凡四方冤魂不散者,皆勿祸我吏民,而敝君愿以一己之身,代国受罚……上帝不行云施雨,则敝君长跪不起,至死而方休矣!”
宋君偃念完祭文,再拜上帝,痛哭流涕,不能自己。
这里解释一下,两宋之前的朝代祭祀的都不是玉皇大帝,而是泰皇,即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er),璆锵(qiu,qiang)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he)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fu)兮拊(fu)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此诗歌取自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一》,东皇太一是《九歌》体系中所祭祀的天帝、至高神。
“东皇太一”与汉武帝祭祀的至高神“太一神”、汉代之后的文献里记载的“泰一”、“泰皇”、“泰壹氏”等,均有关。
由于道家认为太一无形,楚人难以赋予其形象。
神仙既然可称仙人,当为人形。
《九歌·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其妃黄龙。
起初东皇太一是楚地最高神,之后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主祭最高神,唐代再次成为主要祭祀对象,北宋后兴起以玉皇大帝为天帝的传说。
宋君偃就这样跪在祭台上,在他的臣民的目光当中,神色庄重,一丝不苟地跪在祭台上,看这个意思,是老天爷不开眼不下雨的话,他就这样长跪不起,就是跪死也不能下来了。
……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宋君偃跪着,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整整两日,身子骨也经受不住了,但是他不能倒下,只能硬着头皮在祭台上跪着。四方的黔首也跟着跪拜下来,当然了,他们也没那么傻,跪了一阵子,又回去了,第二天再来,祈求上天降下甘霖,拯救黎庶。
你大爷的,不是耍我吧?这两天会下雨,有暴雨,这月神的占卜到底准不准的!宋君偃在心里腹诽着,十分的幽怨,这都两天过去了,还不下雨,这特么不是坑爹的吗?
子偃逢场作戏,但是他不想作死啊!
一国之君的话那是言出必行的,既然他都夸下海口要长跪不起,直到上天降下甘霖才作罢了,怎能失信于人,失信于自己宋国的臣民?
更何况,这特么还是白纸黑字写在祭文上的了。是对着太一上帝发誓的,这要是反悔了,或者是不践行,那么他宋君偃就彻底名声扫地,整个人都败坏了。
“苍天呐!可怜可怜我们宋国的黎庶!你的子民,芸芸众生吧!”宋君偃暴躁之下,振臂一呼喊道。
没想到,老天爷似乎还显灵了。
天色骤然转变,刚刚还是冷风嗖嗖的空气,骤然随着一片阴云滚滚而来,遮掩住了天上还在放射着阳光的一轮红日。
“喀嚓嚓”一声紫色的雷光划破天穹!
嘀嗒、嘀嗒,两颗雨珠打在宋君偃的坚毅的脸庞上,他不由得怔怔地抬起了头,仰望着无穷无尽的天穹,眼神里折射出了一种名为希望的光彩。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随着一阵哗啦啦,淅淅沥沥的雨声,漫天的大雨纷飞,如利箭天降一般,巨大的雨飘落了天下。
“苍天有眼啊!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俺说什么来着!君上!我们宋国的君上!君上啊,你是天命之子!我们宋国是受太一上帝庇护的!”
“哈哈哈!终于下雨了!”
“呜呜呜呜!去接水啊!”
祭台四方,已经近乎癫狂的黔首们在争相奔走着,沐浴着这来之不易的甘霖。他们哭天抢地地跪在地上,向着老天叩首,向着宋君偃叩首,黔首们手舞足蹈,沐浴着上天的恩泽。
“终于……终于下雨了。”宋君偃的嘴角挂着一丝满足的微笑,然后眼前一阵头晕目眩,一脑袋栽到了祭台上,不省人事了。
“君上!君上!”附近的臣民们顿时手忙脚乱地冲上去。
咳咳,最后当然是不能随便上祭台的了,是大祭司把他扶下来的。
回复书友牛气冲天:建个书友群怕没人气啊,这样就尴尬了。等人气上去了,字数过一百万的时候再说吧,一些情节也需要大家构思的,集思广益嘛。
这一章过后,便是伐楚之战!
(本章完)
--
此时已经建造了一座庄严肃穆的祭台,祭台四方,天命玄鸟的旌旗迎风猎猎,附近的高大威猛的甲士持戟而立。
在祭台的八方,还有一队又一队的白衣黑甲的宋军将士拿着武器,将人头攒动的黔首挡住,神色肃穆、冷冽,活像一尊尊陶俑。在祭台的坐北朝南的位置前方,有着一条漫长的红地毯,在红地毯的两侧,还有着手持长戈的甲士驻足那里,两侧也插着殷商标志性的天命玄鸟的旌旗,和大大的“宋”字旌旗。
天气微寒,朔风凌冽。
宋君偃穿着一身古朴而神秘的冕服,自己背后的宽大的袍子被两个宫婢捧着,亦步亦趋地在万众瞩目之中,顺着红地毯,心怀虔诚地沿着祭台的阶梯,走上了祭台。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在祭台的下方,身穿玄色朝服的大臣整齐有序地站着,低眉顺眼。在大祭司的起头之下,他们引吭高歌,唱诵着从古老的殷商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商颂.烈祖》!
此诗为殷商后裔的宋国祭祀始祖成汤的诗。
按周制,大祭先祖有九献,《那》和《烈祖》都属于九献中的一个章节,《那》以歌舞献先祖,《烈祖》以酒和汤献先祖。这首诗通过祭祀烈祖,祈求“绥我眉寿”、“降福无疆”,表明了很强的功利目的。
《史记·宋世家》曰:“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由此可见,《商颂》是正考父根据商代诗篇改作,故有《商颂·烈祖》。
宋君偃将祭祀的胙肉双手奉上供奉的桌案,然后一拜,一磕头,又接过三炷香,插到鼎炉上,一拜一磕头,又接过国君的玉圭,一拜一磕头。
跪在蒲团上三叩九拜之礼一过,宋君偃就起身,抚了抚身上的冕服。
冕服,是古代的一种礼服名称。
主要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所穿戴的礼服。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
即所谓的“十二纹章”纹样。
另外,还有中单、蔽膝。均织织藻、粉米、黼、黻纹。此外还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
宋君偃怀抱虔诚之心,礼敬上帝,看着帛书上的祭文念道:“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宋国敝君子偃,奉告太一玄皇东方穹苍高上帝:敝国有旱,黎庶若失,赤地千里,百无生计。今敝君告慰太一上帝,哀我民生之多艰,不忍敝国黔首伤及一人!”
“宋有战,伐一齐,征一越,破一魏,彼失我失,累及苍生。敝君之过也,熟不知触怒上帝,故而虔诚祭祀,告慰四方,凡四方冤魂不散者,皆勿祸我吏民,而敝君愿以一己之身,代国受罚……上帝不行云施雨,则敝君长跪不起,至死而方休矣!”
宋君偃念完祭文,再拜上帝,痛哭流涕,不能自己。
这里解释一下,两宋之前的朝代祭祀的都不是玉皇大帝,而是泰皇,即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er),璆锵(qiu,qiang)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he)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fu)兮拊(fu)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此诗歌取自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一》,东皇太一是《九歌》体系中所祭祀的天帝、至高神。
“东皇太一”与汉武帝祭祀的至高神“太一神”、汉代之后的文献里记载的“泰一”、“泰皇”、“泰壹氏”等,均有关。
由于道家认为太一无形,楚人难以赋予其形象。
神仙既然可称仙人,当为人形。
《九歌·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其妃黄龙。
起初东皇太一是楚地最高神,之后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主祭最高神,唐代再次成为主要祭祀对象,北宋后兴起以玉皇大帝为天帝的传说。
宋君偃就这样跪在祭台上,在他的臣民的目光当中,神色庄重,一丝不苟地跪在祭台上,看这个意思,是老天爷不开眼不下雨的话,他就这样长跪不起,就是跪死也不能下来了。
……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宋君偃跪着,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整整两日,身子骨也经受不住了,但是他不能倒下,只能硬着头皮在祭台上跪着。四方的黔首也跟着跪拜下来,当然了,他们也没那么傻,跪了一阵子,又回去了,第二天再来,祈求上天降下甘霖,拯救黎庶。
你大爷的,不是耍我吧?这两天会下雨,有暴雨,这月神的占卜到底准不准的!宋君偃在心里腹诽着,十分的幽怨,这都两天过去了,还不下雨,这特么不是坑爹的吗?
子偃逢场作戏,但是他不想作死啊!
一国之君的话那是言出必行的,既然他都夸下海口要长跪不起,直到上天降下甘霖才作罢了,怎能失信于人,失信于自己宋国的臣民?
更何况,这特么还是白纸黑字写在祭文上的了。是对着太一上帝发誓的,这要是反悔了,或者是不践行,那么他宋君偃就彻底名声扫地,整个人都败坏了。
“苍天呐!可怜可怜我们宋国的黎庶!你的子民,芸芸众生吧!”宋君偃暴躁之下,振臂一呼喊道。
没想到,老天爷似乎还显灵了。
天色骤然转变,刚刚还是冷风嗖嗖的空气,骤然随着一片阴云滚滚而来,遮掩住了天上还在放射着阳光的一轮红日。
“喀嚓嚓”一声紫色的雷光划破天穹!
嘀嗒、嘀嗒,两颗雨珠打在宋君偃的坚毅的脸庞上,他不由得怔怔地抬起了头,仰望着无穷无尽的天穹,眼神里折射出了一种名为希望的光彩。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随着一阵哗啦啦,淅淅沥沥的雨声,漫天的大雨纷飞,如利箭天降一般,巨大的雨飘落了天下。
“苍天有眼啊!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俺说什么来着!君上!我们宋国的君上!君上啊,你是天命之子!我们宋国是受太一上帝庇护的!”
“哈哈哈!终于下雨了!”
“呜呜呜呜!去接水啊!”
祭台四方,已经近乎癫狂的黔首们在争相奔走着,沐浴着这来之不易的甘霖。他们哭天抢地地跪在地上,向着老天叩首,向着宋君偃叩首,黔首们手舞足蹈,沐浴着上天的恩泽。
“终于……终于下雨了。”宋君偃的嘴角挂着一丝满足的微笑,然后眼前一阵头晕目眩,一脑袋栽到了祭台上,不省人事了。
“君上!君上!”附近的臣民们顿时手忙脚乱地冲上去。
咳咳,最后当然是不能随便上祭台的了,是大祭司把他扶下来的。
回复书友牛气冲天:建个书友群怕没人气啊,这样就尴尬了。等人气上去了,字数过一百万的时候再说吧,一些情节也需要大家构思的,集思广益嘛。
这一章过后,便是伐楚之战!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