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的作用是极大的,和联姻如出一辙!
不过作为一个质子风险极高,别的不说,举一个例子,魏国的太子嗣曾经入质咸阳,刚刚进去的时候还好,秦魏之间两三年相安无事,但是后来秦魏两国连年交战,太子嗣的生活也随之没落下来了。
本来一开始秦人还能好吃好喝,好睡好玩地招待魏嗣,可是后面河西之战后,太子嗣就惨遭折磨,金银财帛是越来越少,秦国每日补给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少,真惨。
同样做过质子的,还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赢稷,还有秦始皇嬴政。
这两个人都是苦命的孩子,一个入质燕国,倒霉催的正好碰上齐国灭燕的时候,燕国乱作一团,赢稷和他娘芈月,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差点就死在燕国了。
还好,赢稷有着大气运傍身,最终回到了秦国,被魏冉、公子疾(嬴疾)等人迎为新的秦王。
哦,对了,秦国那奋六世之余烈当中,还有第五世的秦庄襄王嬴子楚(原名异人),嬴异人也曾入质邯郸,这倒霉蛋,据说刚好碰上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整整四十六万男丁葬身长平,马革裹尸,赵国举国上下极度愤恨秦人,把秦国的商都赶跑了,抵制秦国,嬴异人这个在赵国的质子自然不好过了。
据闻嬴异人当时被赵人欺凌,真的很惨,赵王断绝了他的俸禄和物资,嬴异人一个王孙公子自然不会什么谋生手段,所以到处碰壁,还不敢乱跑,生怕被赵人敲了闷棍杀死了!
长平之战后的秦人在赵国那简直是人人喊打,就算嬴异人被杀死了都没人替他报仇啊!
不过嬴异人也很争气,气运也很强,他被逼的只能掏鸟蛋吃,抓老鼠吃的地步了,没想到还被商人吕不韦看上了,认为他是奇货可居,所以大力投资他,辅佐他,终于将嬴异人送回了秦国。
嬴异人还趁此机会得到了父亲嬴柱的青睐,又被华阳夫人看上了,收为儿子,改名子楚。
后来就不必多说了,嬴异人在其父亲嬴柱上位仅仅三天暴毙之后,成功上位!
不过嬴异人只做了三年的秦王,不知道是不是在邯郸的那一段悲惨的生活,让他折寿了,英年早逝。
对于苏秦提出的这个质子于楚的方案,宋君偃很反感,不过子干、黄庸等人却是格外地赞同。
子干垂手道:“君上,苏秦大人说的没错。现在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得到楚王的好感!去年的伐楚之战,实在是伤了宋楚两国的和气,不过君上你与楚王依旧是郎舅关系,这是一层情谊,可有可无,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情谊去修补宋楚两国的关系啊。”
“是啊。”黄庸也赞同地道,“当今天下列国伐交,莫不是联姻、交换质子,以求安稳!君上,臣等知道你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我宋国的王业,也只能暂时委屈一下某个公子了。”
艹,一群死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别以为寡人不知道你们想让谁入质郢都更为合适。
宋君偃黑着脸道:“那么你们认为派谁作为质子,入质郢都比较好呢?”
黄庸与子干、苏贺面面相觑了一眼,最终还是子干站出来,硬着头皮道:“君上,子楚公子是你与贞姬娘娘所生,自身的名字里便有一个‘楚’字,这是讨好楚国的意思,所以臣以为可以让子楚公子入质郢都。一来,子楚公子是楚王的外甥,想来楚王会好生对待子楚公子的。二来,君上你疼爱子楚公子的事情世人皆知,让子楚公子作为质子,入质郢都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闻言,宋君偃微微闭上了眼睛,暗道果然不出寡人所料,不过他还是幽幽地叹息了一声,说道:“寡人准了。”
……
一间书房里。
一个扎着华丽的束发锦带的孩童端坐在桌案边上,规规矩矩地坐着,双手还捧着一张竹简在那里看的津津有味的。
这个孩子不过四五岁的样子,两眼有神光,一袭华衣,明眸善睐,身上散发着淡淡的亲和力,看上去粉雕玉琢的,很讨人喜欢,看来这是一个比较聪慧的孩子。
宋君偃一进这书屋,就让门口守着的两个婢女噤声,挥了挥手,让侯研和她们都退下。然后宋君偃又蹑手蹑脚地走到那个桌案的背后,看来这孩子是看书看得入迷了,竟然连一个昂藏九尺的大男人走进来都没有察觉到。
子偃在背后观看了一阵,见到子楚还是不为所动的模样,不由得微微点头。
子楚这个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虽然古代人都比较早熟,心性沉稳,但是也没有像子楚这般开启了早慧,不过四五岁的孩童,便已经能读书识字,阅览百家之经典了。
似乎将竹简里面的内容都看完了,子楚有些倦意了,所以不由得松了松筋骨,舒展了一下臂膀。忽而就感觉到身后有人,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君父大人子偃!
“君父!”子楚一惊,不由得上去抱住了宋君偃的大腿,亲昵地依偎着。
宋君偃摸着他的脑袋,脸上露出了阳光一般和煦的笑意,说道:“小子楚,你这是看什么书呢?竟然看得如此入迷。连君父走进来你都没有察觉到。”
子楚将手里的竹简递给宋君偃,说道:“君父,孩儿正在阅读的,是《商君书.君臣》。”
“噢,这可是法家的经典啊。子楚,你小小年纪看得懂吗?”宋君偃颇为好奇地道。
闻言,子楚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君父,孩儿还是半懂不懂的。虽然老师曾经讲解过,但是孩儿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娘的,你四五岁能读书识字已经很了不起了,还想要融会贯通,这不是妖孽了吗?呃,现在子楚的这种样子,也算是神童了吧!?
宋君偃负手在背后,含笑道:“既然如此,那你能将这篇《商君书.君臣》背诵出来吗?”
“可以的!”子楚一个劲儿地点头道,“君父,你且听着。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别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听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此治之至也,君人者不可不察也。”
宋君偃听着子楚的朗朗背诵法家经典之一《商君书.君臣》的读书声,不由得连连点头。
“子楚,你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这样还不够,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脑袋里装着再多的书籍知识,不会活灵活用亦是无用。寡人倒是想考教你一下!不过你不能借用你老师的理解的意思,寡人想听听你的看法,可以吗?”
“孩儿知道了。”
宋君偃颔首道:“那么寡人想要考教你其中的一段。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必其爵……”
呃,忘词了。
子楚偷偷地捂嘴笑了笑,出声道:“足荣也。”
“噢,对。足荣也!”靠,差点被这小子鄙视了。
宋君偃不由得拿出了手里的竹简看了看,说道:“……禄足食也。农不离廛者,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子楚跟个小大人一般,作揖道:“回君父,这段话的意思是:明君治理天下,遵照法度来处理政事,按照功劳行赏。凡是人民奋勇作战,不畏死亡的,是为了求得爵禄,明君治理国家,战士有斩得敌首、捉得俘虏的功劳,一定让他的爵位足以荣耀,俸禄足够食用。农民不离开乡村,足够奉养双亲、供给军需。因此士兵才肯殊死战斗,农民才不惰怠。”
“唔。不错不错。”以子偃的理解,大致上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子偃连连点头。
看来难不倒这个小子!
宋君偃又肃容道:“仅仅是知道其意思还是不行的,先人之言,发人深省。子楚你能参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这个……孩儿也不是很理解,请君父赐教。”
还好,这孩子还没有变态到这种地步。宋君偃的心里松了口气,说道:“子楚,现在我们宋国用的法度和一些制度大致上的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的,二十级军功制的推行,激起了我宋国将士的奋勇杀敌之心,朝野上下,无论贵族子弟,还是出身贫苦的男丁,都可以凭借军功建功立业,我们宋军何以百战百胜,无往不利,就是因为这军功制的推行。”
子楚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
宋君偃又道:“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需要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有功的人你要奖赏他,有罪的人你要惩罚他,这样才能使得臣民对你这个君主心悦诚服,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子楚又懵懂地点了点头,宋君偃又摸着他的脑袋说道:“子楚啊,你现在还小,还不懂这些道理。你可能也不需要去弄懂这些,因为你的恒哥哥已经懂了,他懂了,你不必懂,知道吗?”
“可是,为什么呢?”子楚仰着头,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宋君偃,表示很好奇。
宋君偃本来想说“没有为什么”的,可是看见子楚这个求知欲过剩的样子,不忍心打击他,于是轻轻的说道:“因为你的恒哥哥将来会做到寡人的这个位置上,而你……你可能不行,你要学的不是法家的这些权术,或许兵家的韬略,纵横家的学问更适合你。”
(本章完)
--
不过作为一个质子风险极高,别的不说,举一个例子,魏国的太子嗣曾经入质咸阳,刚刚进去的时候还好,秦魏之间两三年相安无事,但是后来秦魏两国连年交战,太子嗣的生活也随之没落下来了。
本来一开始秦人还能好吃好喝,好睡好玩地招待魏嗣,可是后面河西之战后,太子嗣就惨遭折磨,金银财帛是越来越少,秦国每日补给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少,真惨。
同样做过质子的,还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赢稷,还有秦始皇嬴政。
这两个人都是苦命的孩子,一个入质燕国,倒霉催的正好碰上齐国灭燕的时候,燕国乱作一团,赢稷和他娘芈月,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差点就死在燕国了。
还好,赢稷有着大气运傍身,最终回到了秦国,被魏冉、公子疾(嬴疾)等人迎为新的秦王。
哦,对了,秦国那奋六世之余烈当中,还有第五世的秦庄襄王嬴子楚(原名异人),嬴异人也曾入质邯郸,这倒霉蛋,据说刚好碰上了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整整四十六万男丁葬身长平,马革裹尸,赵国举国上下极度愤恨秦人,把秦国的商都赶跑了,抵制秦国,嬴异人这个在赵国的质子自然不好过了。
据闻嬴异人当时被赵人欺凌,真的很惨,赵王断绝了他的俸禄和物资,嬴异人一个王孙公子自然不会什么谋生手段,所以到处碰壁,还不敢乱跑,生怕被赵人敲了闷棍杀死了!
长平之战后的秦人在赵国那简直是人人喊打,就算嬴异人被杀死了都没人替他报仇啊!
不过嬴异人也很争气,气运也很强,他被逼的只能掏鸟蛋吃,抓老鼠吃的地步了,没想到还被商人吕不韦看上了,认为他是奇货可居,所以大力投资他,辅佐他,终于将嬴异人送回了秦国。
嬴异人还趁此机会得到了父亲嬴柱的青睐,又被华阳夫人看上了,收为儿子,改名子楚。
后来就不必多说了,嬴异人在其父亲嬴柱上位仅仅三天暴毙之后,成功上位!
不过嬴异人只做了三年的秦王,不知道是不是在邯郸的那一段悲惨的生活,让他折寿了,英年早逝。
对于苏秦提出的这个质子于楚的方案,宋君偃很反感,不过子干、黄庸等人却是格外地赞同。
子干垂手道:“君上,苏秦大人说的没错。现在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得到楚王的好感!去年的伐楚之战,实在是伤了宋楚两国的和气,不过君上你与楚王依旧是郎舅关系,这是一层情谊,可有可无,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情谊去修补宋楚两国的关系啊。”
“是啊。”黄庸也赞同地道,“当今天下列国伐交,莫不是联姻、交换质子,以求安稳!君上,臣等知道你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我宋国的王业,也只能暂时委屈一下某个公子了。”
艹,一群死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别以为寡人不知道你们想让谁入质郢都更为合适。
宋君偃黑着脸道:“那么你们认为派谁作为质子,入质郢都比较好呢?”
黄庸与子干、苏贺面面相觑了一眼,最终还是子干站出来,硬着头皮道:“君上,子楚公子是你与贞姬娘娘所生,自身的名字里便有一个‘楚’字,这是讨好楚国的意思,所以臣以为可以让子楚公子入质郢都。一来,子楚公子是楚王的外甥,想来楚王会好生对待子楚公子的。二来,君上你疼爱子楚公子的事情世人皆知,让子楚公子作为质子,入质郢都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闻言,宋君偃微微闭上了眼睛,暗道果然不出寡人所料,不过他还是幽幽地叹息了一声,说道:“寡人准了。”
……
一间书房里。
一个扎着华丽的束发锦带的孩童端坐在桌案边上,规规矩矩地坐着,双手还捧着一张竹简在那里看的津津有味的。
这个孩子不过四五岁的样子,两眼有神光,一袭华衣,明眸善睐,身上散发着淡淡的亲和力,看上去粉雕玉琢的,很讨人喜欢,看来这是一个比较聪慧的孩子。
宋君偃一进这书屋,就让门口守着的两个婢女噤声,挥了挥手,让侯研和她们都退下。然后宋君偃又蹑手蹑脚地走到那个桌案的背后,看来这孩子是看书看得入迷了,竟然连一个昂藏九尺的大男人走进来都没有察觉到。
子偃在背后观看了一阵,见到子楚还是不为所动的模样,不由得微微点头。
子楚这个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虽然古代人都比较早熟,心性沉稳,但是也没有像子楚这般开启了早慧,不过四五岁的孩童,便已经能读书识字,阅览百家之经典了。
似乎将竹简里面的内容都看完了,子楚有些倦意了,所以不由得松了松筋骨,舒展了一下臂膀。忽而就感觉到身后有人,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君父大人子偃!
“君父!”子楚一惊,不由得上去抱住了宋君偃的大腿,亲昵地依偎着。
宋君偃摸着他的脑袋,脸上露出了阳光一般和煦的笑意,说道:“小子楚,你这是看什么书呢?竟然看得如此入迷。连君父走进来你都没有察觉到。”
子楚将手里的竹简递给宋君偃,说道:“君父,孩儿正在阅读的,是《商君书.君臣》。”
“噢,这可是法家的经典啊。子楚,你小小年纪看得懂吗?”宋君偃颇为好奇地道。
闻言,子楚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君父,孩儿还是半懂不懂的。虽然老师曾经讲解过,但是孩儿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娘的,你四五岁能读书识字已经很了不起了,还想要融会贯通,这不是妖孽了吗?呃,现在子楚的这种样子,也算是神童了吧!?
宋君偃负手在背后,含笑道:“既然如此,那你能将这篇《商君书.君臣》背诵出来吗?”
“可以的!”子楚一个劲儿地点头道,“君父,你且听着。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别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听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此治之至也,君人者不可不察也。”
宋君偃听着子楚的朗朗背诵法家经典之一《商君书.君臣》的读书声,不由得连连点头。
“子楚,你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这样还不够,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脑袋里装着再多的书籍知识,不会活灵活用亦是无用。寡人倒是想考教你一下!不过你不能借用你老师的理解的意思,寡人想听听你的看法,可以吗?”
“孩儿知道了。”
宋君偃颔首道:“那么寡人想要考教你其中的一段。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必其爵……”
呃,忘词了。
子楚偷偷地捂嘴笑了笑,出声道:“足荣也。”
“噢,对。足荣也!”靠,差点被这小子鄙视了。
宋君偃不由得拿出了手里的竹简看了看,说道:“……禄足食也。农不离廛者,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子楚跟个小大人一般,作揖道:“回君父,这段话的意思是:明君治理天下,遵照法度来处理政事,按照功劳行赏。凡是人民奋勇作战,不畏死亡的,是为了求得爵禄,明君治理国家,战士有斩得敌首、捉得俘虏的功劳,一定让他的爵位足以荣耀,俸禄足够食用。农民不离开乡村,足够奉养双亲、供给军需。因此士兵才肯殊死战斗,农民才不惰怠。”
“唔。不错不错。”以子偃的理解,大致上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所以子偃连连点头。
看来难不倒这个小子!
宋君偃又肃容道:“仅仅是知道其意思还是不行的,先人之言,发人深省。子楚你能参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这个……孩儿也不是很理解,请君父赐教。”
还好,这孩子还没有变态到这种地步。宋君偃的心里松了口气,说道:“子楚,现在我们宋国用的法度和一些制度大致上的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的,二十级军功制的推行,激起了我宋国将士的奋勇杀敌之心,朝野上下,无论贵族子弟,还是出身贫苦的男丁,都可以凭借军功建功立业,我们宋军何以百战百胜,无往不利,就是因为这军功制的推行。”
子楚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
宋君偃又道:“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需要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有功的人你要奖赏他,有罪的人你要惩罚他,这样才能使得臣民对你这个君主心悦诚服,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子楚又懵懂地点了点头,宋君偃又摸着他的脑袋说道:“子楚啊,你现在还小,还不懂这些道理。你可能也不需要去弄懂这些,因为你的恒哥哥已经懂了,他懂了,你不必懂,知道吗?”
“可是,为什么呢?”子楚仰着头,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宋君偃,表示很好奇。
宋君偃本来想说“没有为什么”的,可是看见子楚这个求知欲过剩的样子,不忍心打击他,于是轻轻的说道:“因为你的恒哥哥将来会做到寡人的这个位置上,而你……你可能不行,你要学的不是法家的这些权术,或许兵家的韬略,纵横家的学问更适合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