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才,予值日星官、典令之位确实屈才了,这是寡人的疏忽,请先生勿怪。”宋王偃显得十分的礼遇。
宋王偃能在二十年之内,将一个原本弱小的宋国,崛起为今日之一家独大,傲视群雄的霸主宋国,靠的可不仅仅是自身的勇武和谋略,更重要的,是因为宋王偃独到的眼光,知人善任。
什么样的人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宋王偃心中有数。
似楚汉争霸之时,楚霸王不可一世,锐不可当,楚国一统天下之势端倪尽显,但是汉王刘邦何以扳倒楚霸王,建立大一统的汉王朝的呢?
这便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论勇武,一百个刘邦都干不过项籍。
论出身,刘邦一个破落户,在沛县当了一个泗水亭亭长。而项籍则是贵族出身,项氏一族的嫡系子弟,家世显赫。
论能力,项籍除了垓下之战,几乎是百战百胜,打的还大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但项籍败一次就一败涂地,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刘邦则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逆袭为王,开创了四百多年的汉王朝!
刘邦唯一能完胜项羽的能力,便是知人善任。
连刘邦自己都承认,他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他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
三位皆人杰,刘邦能用之,此他所以取天下者也。
宋王偃执礼甚恭,态度诚恳。
战国时代的大忽悠挺多的,不过能忽悠得了一时,忽悠不了一世,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忽悠也是一种很厉害的本事。
鹖冠子回礼道“不……不敢。”
宋王偃暗自思衬了一下,又道“鹖冠子,寡人知汝有大才,欲拜汝为谏议大夫,岁禄一千三百石,授宅邸一座,良田千顷,赐千金,不知汝意下如何?”
“臣……臣谢主隆……隆恩!”
鹖冠子表现得颇为淡定,可是从他的眼神中,宋王偃分明看出了其中的不平静。
看来,这又是一位怀才不遇之人!
绕是如此,听鹖冠子说话还真是费劲得很,估计老半天都不好详谈。好在鹖冠子虽然耳聋失聪,又有眼疾,还有口吃,但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倒不失为一贤臣。
其实,宋王偃不知道的是,他自己碰上的这个鹖冠子,是一位在历史上可以比肩鬼谷子的人物。之所以声名不显,是因为鹖冠子隐居楚国所致。
杜甫有一首诗,名唤《耳聋》,其中写的就是鹖冠子。
诗曰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这其中便已经表明鹖冠子的眼花、耳聋,至于口齿不清,这确实是无伤大雅的。因为鹖冠子懂得唇语,光是这会唇语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本领。
说到战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鬼谷子王诩。
鬼谷先生兼为兵家兵圣和纵横家始祖,谋略水平高深莫测,教出的弟子苏秦、张仪更是纵横列国之间,名盖天下。但是,大约在鬼谷子同时期,还有一位不亚于鬼谷先生的牛逼人物,就是鹖冠子。
宋王偃之后命人收集了关于鹖冠子的一些资料,这才得知其来历,可堪大用。
鹖冠子为楚人,早年入仕赵国,他是一位鬼谷子一类的世外高人,生性低调、不爱做官,曾追随过赵武灵王,帮助武灵王出谋划策,是武灵王身边的红人,因喜欢戴武灵王发明的鹖冠(胡服骑射中的一种帽子),所以被后世称为“鹖冠子”。
鹖冠子的属于道家,同时又精通兵权谋、纵横家、法家,其同名著作《鹖冠子》,是战国晚期黄老之道的重要著作,其主要思想是“举贤任能”,“废私立功”,曾提出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建立法制等主张,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沙丘之变后,鹖冠子心灰意冷,回到楚国隐居。
同鬼谷子一样,鹖冠子的徒弟也很厉害,就是战国名将庞煖,庞煖早年深受武灵王赏识,《鹖冠子》一书中就有武灵王和庞煖的对答,沙丘之变后,庞煖受到排挤,随乃师鹖冠子归隐。
直到数十年后,赵国衰落,庞煖以八十多岁年龄出山,率领连败之后的赵军,连破燕、秦,杀燕将居辛,率五国联军叩关攻秦,一战而名动天下,演绎了什么叫“庞煖虽老,远胜廉颇”。
和历史上的这一段经历颇为不同,因为宋王偃的横空出世,天下大势早已改变。
已经年过四旬的鹖冠子怀才不遇,早年入仕邯郸,本来赵王雍(赵武灵王)对鹖冠子是颇为器重的,高官厚禄以待之,但是鹖冠子淡泊名利,拒不接受,反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政治主张,可惜赵王雍都没有采纳过,只是将鹖冠子留在身边出谋划策。
时间一长,鹖冠子便生出了退隐江湖的念头,身心俱疲之下,鹖冠子果真回到楚国隐居起来,不问世事。
直到半年前,商山学院发出的邀请函吸引了鹖冠子。
原本鹖冠子是不甚在意的,因为他不需要这些名声羁糜自己,更不想在所谓的宋国最高学府扬名立万。
但是已经入仕宋国的庞煖却又连续给了鹖冠子发出几封书信,甚至亲赴楚国,促膝长谈之下,鹖冠子便知道宋国当前需要自己,只要宋王偃能够重用自己,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自己就能一展抱负。
宋国,能给予鹖冠子这个舞台!
为了表示自己对鹖冠子的礼遇,宋王偃甚至还赐坐给鹖冠子,上前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蒲团,请鹖冠子入座!
“宋王果真如传闻中的一般礼贤下士呀!”
“这天底下,列国的君主,唯一能在礼遇贤才一道上与宋王并驾齐驱的,估计只有燕王了吧?”
“燕王可能更加的礼贤下士!不过宋国的霸主之势已成,燕为弱国。霸主宋国之王,能如此纡尊降贵,不惜折身以待贤能,可见宋王其人!”
在场的人见到这一幕,都不由得艳羡不已。
。
--
宋王偃能在二十年之内,将一个原本弱小的宋国,崛起为今日之一家独大,傲视群雄的霸主宋国,靠的可不仅仅是自身的勇武和谋略,更重要的,是因为宋王偃独到的眼光,知人善任。
什么样的人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宋王偃心中有数。
似楚汉争霸之时,楚霸王不可一世,锐不可当,楚国一统天下之势端倪尽显,但是汉王刘邦何以扳倒楚霸王,建立大一统的汉王朝的呢?
这便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论勇武,一百个刘邦都干不过项籍。
论出身,刘邦一个破落户,在沛县当了一个泗水亭亭长。而项籍则是贵族出身,项氏一族的嫡系子弟,家世显赫。
论能力,项籍除了垓下之战,几乎是百战百胜,打的还大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但项籍败一次就一败涂地,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刘邦则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逆袭为王,开创了四百多年的汉王朝!
刘邦唯一能完胜项羽的能力,便是知人善任。
连刘邦自己都承认,他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他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
三位皆人杰,刘邦能用之,此他所以取天下者也。
宋王偃执礼甚恭,态度诚恳。
战国时代的大忽悠挺多的,不过能忽悠得了一时,忽悠不了一世,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忽悠也是一种很厉害的本事。
鹖冠子回礼道“不……不敢。”
宋王偃暗自思衬了一下,又道“鹖冠子,寡人知汝有大才,欲拜汝为谏议大夫,岁禄一千三百石,授宅邸一座,良田千顷,赐千金,不知汝意下如何?”
“臣……臣谢主隆……隆恩!”
鹖冠子表现得颇为淡定,可是从他的眼神中,宋王偃分明看出了其中的不平静。
看来,这又是一位怀才不遇之人!
绕是如此,听鹖冠子说话还真是费劲得很,估计老半天都不好详谈。好在鹖冠子虽然耳聋失聪,又有眼疾,还有口吃,但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倒不失为一贤臣。
其实,宋王偃不知道的是,他自己碰上的这个鹖冠子,是一位在历史上可以比肩鬼谷子的人物。之所以声名不显,是因为鹖冠子隐居楚国所致。
杜甫有一首诗,名唤《耳聋》,其中写的就是鹖冠子。
诗曰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这其中便已经表明鹖冠子的眼花、耳聋,至于口齿不清,这确实是无伤大雅的。因为鹖冠子懂得唇语,光是这会唇语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本领。
说到战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鬼谷子王诩。
鬼谷先生兼为兵家兵圣和纵横家始祖,谋略水平高深莫测,教出的弟子苏秦、张仪更是纵横列国之间,名盖天下。但是,大约在鬼谷子同时期,还有一位不亚于鬼谷先生的牛逼人物,就是鹖冠子。
宋王偃之后命人收集了关于鹖冠子的一些资料,这才得知其来历,可堪大用。
鹖冠子为楚人,早年入仕赵国,他是一位鬼谷子一类的世外高人,生性低调、不爱做官,曾追随过赵武灵王,帮助武灵王出谋划策,是武灵王身边的红人,因喜欢戴武灵王发明的鹖冠(胡服骑射中的一种帽子),所以被后世称为“鹖冠子”。
鹖冠子的属于道家,同时又精通兵权谋、纵横家、法家,其同名著作《鹖冠子》,是战国晚期黄老之道的重要著作,其主要思想是“举贤任能”,“废私立功”,曾提出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建立法制等主张,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沙丘之变后,鹖冠子心灰意冷,回到楚国隐居。
同鬼谷子一样,鹖冠子的徒弟也很厉害,就是战国名将庞煖,庞煖早年深受武灵王赏识,《鹖冠子》一书中就有武灵王和庞煖的对答,沙丘之变后,庞煖受到排挤,随乃师鹖冠子归隐。
直到数十年后,赵国衰落,庞煖以八十多岁年龄出山,率领连败之后的赵军,连破燕、秦,杀燕将居辛,率五国联军叩关攻秦,一战而名动天下,演绎了什么叫“庞煖虽老,远胜廉颇”。
和历史上的这一段经历颇为不同,因为宋王偃的横空出世,天下大势早已改变。
已经年过四旬的鹖冠子怀才不遇,早年入仕邯郸,本来赵王雍(赵武灵王)对鹖冠子是颇为器重的,高官厚禄以待之,但是鹖冠子淡泊名利,拒不接受,反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政治主张,可惜赵王雍都没有采纳过,只是将鹖冠子留在身边出谋划策。
时间一长,鹖冠子便生出了退隐江湖的念头,身心俱疲之下,鹖冠子果真回到楚国隐居起来,不问世事。
直到半年前,商山学院发出的邀请函吸引了鹖冠子。
原本鹖冠子是不甚在意的,因为他不需要这些名声羁糜自己,更不想在所谓的宋国最高学府扬名立万。
但是已经入仕宋国的庞煖却又连续给了鹖冠子发出几封书信,甚至亲赴楚国,促膝长谈之下,鹖冠子便知道宋国当前需要自己,只要宋王偃能够重用自己,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自己就能一展抱负。
宋国,能给予鹖冠子这个舞台!
为了表示自己对鹖冠子的礼遇,宋王偃甚至还赐坐给鹖冠子,上前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蒲团,请鹖冠子入座!
“宋王果真如传闻中的一般礼贤下士呀!”
“这天底下,列国的君主,唯一能在礼遇贤才一道上与宋王并驾齐驱的,估计只有燕王了吧?”
“燕王可能更加的礼贤下士!不过宋国的霸主之势已成,燕为弱国。霸主宋国之王,能如此纡尊降贵,不惜折身以待贤能,可见宋王其人!”
在场的人见到这一幕,都不由得艳羡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