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清英亲王阿济格率军杀到江西,大顺军兵败如山倒,王体中认为大顺军大势已去,就率部降清。阿济格随即令王体中率部与南明降将金声桓一道去攻打江西。
    金声桓是总兵官,王体中是副总兵,二人不睦,这不睦的起因,自然是金声桓想吞并王体中部,王体中所部都是白旺的嫡系,李自成的精锐义军啊。
    金声桓了解到,王得仁因王体中刺杀白旺而对之仇恨的情况后,极力拉拢王得仁,许诺只要他杀掉王体中,就让他做副总兵,取代王体中的位子。
    王得仁心道正合我意,既能为白旺报仇,又能上位升官,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准备几日后,王得仁以禀报公事为名去找王体中,趁他没有防备,一刀结果了王体中。
    杀了王体中之后,王得仁与金声桓合兵一处,镇压了王体中部下,控制了南昌城。
    之后,王得仁就率部逐渐平定了江西,在江西站稳了脚跟。
    虽然他为清朝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收复的地方,旋即被清朝派官员接管,这些官员认为他是“贼”出身,看不起他,处处为难。
    金声桓、王得仁在征战时,抢掠了不少金银财宝,清朝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等人垂涎三尺,威胁他们拿出来一部分,所谓见者有份嘛。不然的话,就上报朝廷告发。
    这个乱世,带兵的将领抢掠一些金钱装入私囊,这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没人告发,一般情况下朝廷也不会降罪。
    面对威胁,性格火爆的王得仁恼了,老子拼死拼活的在刀刃上舔血,挣得些许金钱,是对老子的补偿,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来敲诈?
    金声桓、王得仁直接拒绝了章于天、董学成等人,王得仁更是将章于天派来的人打了三十杖,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而此时,清军遭受两面夹攻,一时之间纷纷后退,根本无法做出有效反应。
    王得仁持刀迎上冲来的池二憨,与池二憨力战十几回合之后,突然跳出圈子,大呼道:“对面少将军听着,只要庆泰朝对我等既往不绺,王某愿率部降明。”
    池二憨那是憋了一肚子怨气,哪理会王得仁这番话?
    他大喝道:“狗贼,现在想降?晚了!”
    挥舞着手中大刀,伴随着“吃某一刀”向王得仁冲去。
    恰好张国维率部赶到,张国维厉声道:“池将军住手!”
    “铛”地一声,王得仁架住了池二憨重如斤的一刀,直后退了三步。
    心中暗惊,这小子哪来如此大的力气,伸到身后甩甩虎口发麻的右手,王得仁冲张国维大喊道:“这位大人,王某愿意降明。”
    池二憨就算再想杀王得仁,可也不敢违逆张国维,他是认得张国维的,光天化日之下,死了半年多的人突然出现在眼前,这种震慑是巨大的,这让池二憨不自禁地缓下手来,没有再挥刀攻王得仁。
    王得仁迅速下令,以心腹倒戈斩杀军中鞑子兵,以此来证明他降明的诚意。
    战斗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骤然停息了。
    张国维生生踹了池二憨一脚,就差没有一耳刮子打过去了。
    他在对面将池二憨的指挥看得一清二楚。
    池二憨此时也冷静下来,自知有过错,所以也不敢犟嘴。
    张国维迅速接手了明军的指挥权,他令池二憨率一部向绍兴府突进,自己则与王得仁部合为一军,前去收复丰惠。
    战局至此时,有了重大转变。
    也就是说,平岗山之危解除了,不仅解除了,还多出了张国维部和王得仁反水的三、四千人。
    张国维的指挥稳重而老练,他没有让池二憨去攻驿亭,而是直奔绍兴府,为得就是牵制绍兴府清军,以便他能顺利占领丰惠,再取驿亭。
    而张国维深知池二憨的勇猛,定能牵制住清军,但张国维同样知道,池二憨部此去的危险性,可张国维并不在意,与光复绍兴府的贪天之功相比,阵亡一个将军,那是小事一桩了。
    换作是他自己,他也甘愿赴死,绝不退缩。
    ……。
    绍兴府,金声桓正安坐府衙正堂。
    面前堆放的,都是刚刚士兵搜刮来的财物。
    他出身“一斗粟”盗贼,后投左良玉军中,由都督同知升总兵官。
    南明福王监国,随左良玉沿江东下,声讨马士英。
    后左良玉死,金声桓随其子左梦庚降清,任江西总兵,驻守南昌,攻拔吉安及赣州,逼杀杨廷麟,与总兵柯永盛一同发动赣州大屠杀,以功改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
    他的这一路升迁,几乎就是一场中原大地的劫掠戏。
    对他而言,无所谓忠诚于哪一方,他的人生信念就是有奶便是娘,谁势大就投靠谁,谁给钱多就忠于谁。
    在金声桓看来,此时庆泰朝就是弱者,聪明人自然是谁强助谁,谁弱打谁。
    他对柯永盛、王得仁的勇猛丝毫没有怀疑,打下平岗山、击败南来杭州明军,这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
    所以,他很安逸,大战暴发,他镇守绍兴府,不想着收拢民心,居然还纵兵劫掠,真可谓是“艺高人胆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
    可金声桓的军事才能,也不容置疑。
    三步部署,可谓环环相扣,直中明军弱点。
    特别是瓜沥的重兵设防,直接就击中了渡江明军的命心,如果不是周大虎部悍勇,换作寻常明军,早已溃散。
    金声桓大小仗打了不下百场,几无败迹,这不用置疑,以他的出身,一败,就是死路一条。
    之所以能活到现在,还活得滋润,除了他的军事天赋,还有就是因为他够狠。
    不管是崇祯朝杀官军还是归队左良玉后杀义军,降清之后杀明军,他还够狠,很多时候,杀人以证明他的忠诚,至少在当权者眼中,金声桓比那些明朝降将,要放心得多。
    就在金声桓打量着案前堆积如山的金银铜器沾沾自喜时,有斥候来报,瓜沥清军遭受强敌猛攻,急需增援。
    --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