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却一跃而起,一把拽住钱翘恭的胸襟道:“你可知道,这两日在丹阳、镇江、丹徒三地,我们死了多少人?我一万建阳卫,丹徒一战,就伤亡近七千人。镇国公麾下五千骑兵、三千多新兵,八千多人,如今仅存不足四千人。你倒是可以一死了之,可你有想过吗,在场之人乃至丹徒城中仅存不足七千的将士,就你一人悲伤、心痛吗?”
夏完淳的厉声质问,让钱翘恭脸色由青转红,再转为白。
怔立了半晌之后,他缓缓软倒下来,双膝跪在船头,面对着仪真方向,“咚咚”地磕头,“九叔,侄儿无能……侄儿不能陪你共赴黄泉,也救不了你……。”
所有人闻听,无不落泪。
吴争起身,走到钱翘恭身边道:“还去吗?若不去,我就下船了。我叔死在嘉定时,我不象你这样,我只是觉得,留着这股子血气,多杀几个鞑子才是正事。”
说完,吴争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准备下船。
突然背后传来夏完淳一声惊呼,吴争心里轻轻一叹。
接着后背就挨了重重的一拳,然后一脚,再然后就听到钱翘恭厉声大喝,“吴争,我打死你!”
再然后,吴争就不知道了。
……。
钱肃典没有死,倒不是他临阵降了。
而是洪承畴到了。
其实洪承畴率使团到仪真时,仪真城已经被清军攻破。
经过半天血腥的巷战之后,钱肃典身中一箭,身边仅剩下数十人,被数百清军所围。
各自为战的明军残部散落在大街小巷,已经构不成对清军大的威胁了。
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如果真要杀了钱肃典,其实对清军来说,只是弯弓一箭的事,易如反掌。
庆泰朝也无法追责,毕竟这是两国交战嘛。
可洪承畴坚决地阻止了吴三桂,倒不是因为洪承畴心中留着香火情,象他这样的清廷走狗,哪还会对明军有香火情?
洪承畴只是认为,留钱肃典活着,那就是与庆泰朝谈判非常有利的筹码,甚至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清军将士心中的愤怒,这不是他需要考虑的。
洪承畴下令,将城中明军逼向城西角,然后重兵围了起来,然后让吴三桂派使者渡江,向庆泰朝重提停战议和之事。
被围困在城西角的钱肃典清点之后,发现身边明军,仅八百三十一人,几乎人人带伤。
将士们死里逃生庆幸之余,想起殉国的二万同袍,无不落泪,可有一样,他们目光依旧坚定,哪怕钱肃典此时一声令下,他们绝对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与鞑子拼命。
……。
吴三桂很惊讶,清廷竟会吃这么一个哑巴亏之后,还想与庆泰朝言和。
要知道,江北清军的伤亡,都庆泰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是镇江城的失守,让清军失去了南下的跳板。
可吴三桂默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身居高位多年,这点政治敏感还是有的。
洪承畴的到来,让他意识到清廷风向开始转变。
或许要改变多尔衮的铁血霹雳手段,改为“怀柔”了。
想想也是,毕竟满清人口不多,想统治这么多汉人,还是必须要依靠汉人。
真要将天下汉人逼急了,怎么统治?
这与洪承畴之前数次上疏的意见相符,而此时洪承畴出使江南,自然是洪承畴在朝堂上占了上风。
而多尔衮向来与洪承畴不对付,那么可想而知,皇帝是站在洪承畴这边的。
这个想法让吴三桂感觉机会来了,他心中对多尔衮有着强烈的怨恨,如果不是多尔衮出尔反尔,他吴三桂何至如此境地?
之前对多尔衮惟命是从,那是不得已,如今吴三桂决定,向洪承畴靠拢,从而得到小皇帝的青睐,以换得重新单独领兵的权力。
吴三桂专程设宴款待洪承畴。
洪承畴哪会不领会到吴三桂的用意?
可洪承畴知道,朝中降臣们聚集得再多,绳拧得再紧,真正的话语权还得依靠在外领兵的将军,而领兵的将军需要朝堂的代言人,于是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皆大欢喜,不要言语,建立攻守同盟,双方心知肚明。
至于清军伤亡和损失,对于二人而言,根本不放在眼里,二人的想法雷同——关我屁事?
……。
人的忍耐度其实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对庆泰朝那些养尊处优的文臣来说。
毕竟大明亡的速度太快,他们还没有真正尝到什么叫艰苦抗战的滋味。
他们满口的大义,可真正落实到他们身上,那就两说了。
倒不是说庆泰朝文臣想投清,这一点肯定是不会的。
可问题是庆泰朝实力薄弱,这一战从开始到现在,仅打了半个月,可朝廷的消耗已经见底,说国库里跑老鼠,一点儿都不夸张。
三万新军那是靠陈子龙等人嘴皮子一突噜,“化缘”来的。
朝廷现在连俸禄都发不出来,这种情况很可能要维持到夏粮征上赋税之后。
虽说文臣们一般都家底厚实,可真让他们半来年不领俸禄,那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从镇江城光复之后,不少人已经在“呐喊”停战,在他们看来,守住这“半壁江山”那已经是足可泰山封禅的巨大胜利了。
此时清廷出使议和,正好契合了这部分人的心意,可谓一拍即合。
就连一直呐喊光复河山、打过江去的陈子龙也不例外,不过与那些人不同的是,陈子龙是真正感觉到这仗不应该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不用清军南下,朝廷自己就垮了。
官员俸禄、士兵粮饷、赈济百姓、修缮建筑,哪样不要钱?
先不说这些,就说这一仗打到现在,镇江府光复,仪真那二万多为国捐躯的将士,数万人的抚恤,得多少银子?
想想这些,身为首辅的陈子龙就已经一头官司了。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木油盐贵,只有不在其位之人,才能在街上激昂狂呼,打过江去。
不仅是陈子龙,张煌言也赞成暂时停战,连不知兄弟、独子生死的钱乐肃都同意停战。
那么内阁五人就有三人同意了,议和,列入了庆泰朝议程。
--
夏完淳的厉声质问,让钱翘恭脸色由青转红,再转为白。
怔立了半晌之后,他缓缓软倒下来,双膝跪在船头,面对着仪真方向,“咚咚”地磕头,“九叔,侄儿无能……侄儿不能陪你共赴黄泉,也救不了你……。”
所有人闻听,无不落泪。
吴争起身,走到钱翘恭身边道:“还去吗?若不去,我就下船了。我叔死在嘉定时,我不象你这样,我只是觉得,留着这股子血气,多杀几个鞑子才是正事。”
说完,吴争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准备下船。
突然背后传来夏完淳一声惊呼,吴争心里轻轻一叹。
接着后背就挨了重重的一拳,然后一脚,再然后就听到钱翘恭厉声大喝,“吴争,我打死你!”
再然后,吴争就不知道了。
……。
钱肃典没有死,倒不是他临阵降了。
而是洪承畴到了。
其实洪承畴率使团到仪真时,仪真城已经被清军攻破。
经过半天血腥的巷战之后,钱肃典身中一箭,身边仅剩下数十人,被数百清军所围。
各自为战的明军残部散落在大街小巷,已经构不成对清军大的威胁了。
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如果真要杀了钱肃典,其实对清军来说,只是弯弓一箭的事,易如反掌。
庆泰朝也无法追责,毕竟这是两国交战嘛。
可洪承畴坚决地阻止了吴三桂,倒不是因为洪承畴心中留着香火情,象他这样的清廷走狗,哪还会对明军有香火情?
洪承畴只是认为,留钱肃典活着,那就是与庆泰朝谈判非常有利的筹码,甚至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清军将士心中的愤怒,这不是他需要考虑的。
洪承畴下令,将城中明军逼向城西角,然后重兵围了起来,然后让吴三桂派使者渡江,向庆泰朝重提停战议和之事。
被围困在城西角的钱肃典清点之后,发现身边明军,仅八百三十一人,几乎人人带伤。
将士们死里逃生庆幸之余,想起殉国的二万同袍,无不落泪,可有一样,他们目光依旧坚定,哪怕钱肃典此时一声令下,他们绝对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与鞑子拼命。
……。
吴三桂很惊讶,清廷竟会吃这么一个哑巴亏之后,还想与庆泰朝言和。
要知道,江北清军的伤亡,都庆泰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是镇江城的失守,让清军失去了南下的跳板。
可吴三桂默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身居高位多年,这点政治敏感还是有的。
洪承畴的到来,让他意识到清廷风向开始转变。
或许要改变多尔衮的铁血霹雳手段,改为“怀柔”了。
想想也是,毕竟满清人口不多,想统治这么多汉人,还是必须要依靠汉人。
真要将天下汉人逼急了,怎么统治?
这与洪承畴之前数次上疏的意见相符,而此时洪承畴出使江南,自然是洪承畴在朝堂上占了上风。
而多尔衮向来与洪承畴不对付,那么可想而知,皇帝是站在洪承畴这边的。
这个想法让吴三桂感觉机会来了,他心中对多尔衮有着强烈的怨恨,如果不是多尔衮出尔反尔,他吴三桂何至如此境地?
之前对多尔衮惟命是从,那是不得已,如今吴三桂决定,向洪承畴靠拢,从而得到小皇帝的青睐,以换得重新单独领兵的权力。
吴三桂专程设宴款待洪承畴。
洪承畴哪会不领会到吴三桂的用意?
可洪承畴知道,朝中降臣们聚集得再多,绳拧得再紧,真正的话语权还得依靠在外领兵的将军,而领兵的将军需要朝堂的代言人,于是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皆大欢喜,不要言语,建立攻守同盟,双方心知肚明。
至于清军伤亡和损失,对于二人而言,根本不放在眼里,二人的想法雷同——关我屁事?
……。
人的忍耐度其实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对庆泰朝那些养尊处优的文臣来说。
毕竟大明亡的速度太快,他们还没有真正尝到什么叫艰苦抗战的滋味。
他们满口的大义,可真正落实到他们身上,那就两说了。
倒不是说庆泰朝文臣想投清,这一点肯定是不会的。
可问题是庆泰朝实力薄弱,这一战从开始到现在,仅打了半个月,可朝廷的消耗已经见底,说国库里跑老鼠,一点儿都不夸张。
三万新军那是靠陈子龙等人嘴皮子一突噜,“化缘”来的。
朝廷现在连俸禄都发不出来,这种情况很可能要维持到夏粮征上赋税之后。
虽说文臣们一般都家底厚实,可真让他们半来年不领俸禄,那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从镇江城光复之后,不少人已经在“呐喊”停战,在他们看来,守住这“半壁江山”那已经是足可泰山封禅的巨大胜利了。
此时清廷出使议和,正好契合了这部分人的心意,可谓一拍即合。
就连一直呐喊光复河山、打过江去的陈子龙也不例外,不过与那些人不同的是,陈子龙是真正感觉到这仗不应该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不用清军南下,朝廷自己就垮了。
官员俸禄、士兵粮饷、赈济百姓、修缮建筑,哪样不要钱?
先不说这些,就说这一仗打到现在,镇江府光复,仪真那二万多为国捐躯的将士,数万人的抚恤,得多少银子?
想想这些,身为首辅的陈子龙就已经一头官司了。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木油盐贵,只有不在其位之人,才能在街上激昂狂呼,打过江去。
不仅是陈子龙,张煌言也赞成暂时停战,连不知兄弟、独子生死的钱乐肃都同意停战。
那么内阁五人就有三人同意了,议和,列入了庆泰朝议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