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进入辕门后,按着编号走到对应的座位坐下,等待kao shi开始。
大约等了一炷香,身边的空座位陆陆续续坐满。
所有考生都已经进入考场后,知县杨政和学正吕大人随即进入辕门。
杨政和吕大人在衙役的陪同下,巡视一圈考场,然后回到考场正堂做好,正式坐镇主持此次县考。
给考生做保的廪生开始进场,走到正堂拜见知府杨政和学正吕大人,然后开始点名和唱保。
每念到一人,该考生立即起来走到正堂接卷,知县杨政、学正吕大人和给该考生具保的廪生三方确定考生无误后,杨政亲手在考生的试卷上写下该考生的名字。
如此,考生才真正拿到试卷,然后回到座位,等待正式kao shi开始。
不过,所谓的试卷并没有题目,只是作答的纸张和草稿纸。
整个过程严肃严谨,没有一声杂音,容不下一丝马虎和纰漏。
即便是许仙在去领取试卷时,知县杨政和学正吕大人都认识看好许仙,但也不能额外对许仙说其它话,只能对许仙微笑点头一下,以示鼓励。
待所有考生取得试卷,天边已经泛鱼肚白,辕门正式全部上锁封闭,任何人不得出入,县试第一场kao shi正式开始。
当——
一声钟声响起,kao shi开始,考生列队走出座位,前往正堂看题目,期间有衙役监视,任何人不得交谈,甚至打眼色,违者立即逐出考场。
许仙随着队伍走到正堂前,只见正堂的厅额上悬挂着一块帘幕,帘幕上就是题目,他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将题目记下。
到正堂看题目是有严格限制,第一次看题目有一盏茶功夫,之后允许再看两次题目,但后两次题目时间只限定半盏茶功夫。如果三次机会用完,还记不住题目或者记忆出错,就意味着出局。(注:宋朝科举kao shi流程与明清科举kao shi流程有区别,另外这里也不是真正的宋朝。请大家不要以明清科举kao shi流程质疑。)
第一场默写圣贤之言,对许仙来说很简单,他早已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不需要脑海图书馆,也能轻松作答。
再说,第一场出题,杨政比较仁厚,前面三题都是送分题。
比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
中间的题目难度逐渐加深,后面的题目则比较生僻冷门,非将四书五经背得熟烂不能作答。
许仙轻松作答,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便趴在案桌上闭目假寐。
kao shi持续时间太长,算上进入辕门时间,超过七个时辰,而kao shi又是高度紧张,十分消耗脑力,如果不趁着前面时间充裕抓紧休息,kao shi到后面极容易精力不济,影响发挥。
当——
许仙大概睡了大半个时辰,被钟声惊醒,知道第二场kao shi开始放题了。
许仙站起来,精神抖擞去正堂看题目。
路上,他看见许多考生一副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这也难怪,如果没能顺利将第一场题目作答完毕,绝大部分人都忍不住苦思冥想作答不出来的da an。如果完全不知道da an还好,偏偏这些题目都是出自四书五经,考生们都是至少读过一遍的,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记忆。如此苦思冥想,消耗的脑力可想而知。
而且,绝大部分考生都是三更末四更初起床的,到这时候已经持续三个多时辰,期间不能闭目养神一阵,有精神才怪。
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生精神还不错的。这些考生一部分是像许仙一样顺利作答完毕然后趴在案桌闭目假寐,一部分是虽然没能作答出所有题目,但知道取舍,保存精力放到后面的三场kao shi。
第二场是经义,题目依然是前面容易后面难。
不过,对许仙而言,都是送分题。
作答完第二场经义,许仙打开考篮,取出馒头米团吃饭填肚子。
吃饱肚子后,他再次抓紧时间趴在案桌上睡觉。
中午,“当——”的一声钟,第三场kao shi开始放题。
第三场是诗赋,杨政出题很简单,以孝为题,作诗一首赋一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许仙从正堂前走回自己的座位,立即挥毫刷刷地写下这首千古名诗《游子吟》。
写好诗后,接下是赋。
在中国古代,关于孝这个话题的赋文同样不要太多,许仙很轻松地找到一篇合适的名篇。当然,赋文不是诗词,侧重叙事,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做一些修改。
下午,最后一场kao shi策论终于来了,这对许仙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场。
只见题目写道:“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试述专权的优劣。
“果然。”许仙不由心里暗道。
最后一题出题看起来很中性,但是却涉及到主考官杨政的为政理念。
不清楚杨政性格喜好和为学为政态度理念的考生就头大无比了,杨政是偏向专权,还是偏向民主,抑或不偏不倚?
许仙略作思索,心中有了da an,随即在草稿纸上开始论述。
“……学生闻公道在天地间,不可一日壅阏,所以昭苏而涤决之者,宰相责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责,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
策论题除了揣测主考官的思想偏向外,完全是才学见识的综合发挥。
许仙毕竟两世为人,又有天下大儒张景明为师,见识非同寻常,所以他作答起来颇有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洋洋洒洒千字文,没用多久就写好了,然后小心认真工整地抄写到试卷上。
策论题完成,许仙再回头仔细检查一番前面三场的试卷,确认没有任何疏忽纰漏后,他将所有试卷用镇纸压在案桌右上角,端做好等待kao shi结束。
夕阳下山,钟声响起,kao shi结束,考场开始分批放排,打开辕门,让考生有序交卷离开考场。
这时候,考场倒显出一些人性化的地方,虽然kao shi结束,但并不会立即赶所有考生离场,允许不甘心的考生一直作答到天黑。
天黑后,没有灯火,漆黑一片,根本无法再作答,纵然再不甘心,也得离开考场了。
许仙是第一批交卷出来的考生,李许氏和李公甫迎上来,看见许仙脸带笑容,步伐沉稳,顿时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脸露出了笑容。
(本章完)
--
大约等了一炷香,身边的空座位陆陆续续坐满。
所有考生都已经进入考场后,知县杨政和学正吕大人随即进入辕门。
杨政和吕大人在衙役的陪同下,巡视一圈考场,然后回到考场正堂做好,正式坐镇主持此次县考。
给考生做保的廪生开始进场,走到正堂拜见知府杨政和学正吕大人,然后开始点名和唱保。
每念到一人,该考生立即起来走到正堂接卷,知县杨政、学正吕大人和给该考生具保的廪生三方确定考生无误后,杨政亲手在考生的试卷上写下该考生的名字。
如此,考生才真正拿到试卷,然后回到座位,等待正式kao shi开始。
不过,所谓的试卷并没有题目,只是作答的纸张和草稿纸。
整个过程严肃严谨,没有一声杂音,容不下一丝马虎和纰漏。
即便是许仙在去领取试卷时,知县杨政和学正吕大人都认识看好许仙,但也不能额外对许仙说其它话,只能对许仙微笑点头一下,以示鼓励。
待所有考生取得试卷,天边已经泛鱼肚白,辕门正式全部上锁封闭,任何人不得出入,县试第一场kao shi正式开始。
当——
一声钟声响起,kao shi开始,考生列队走出座位,前往正堂看题目,期间有衙役监视,任何人不得交谈,甚至打眼色,违者立即逐出考场。
许仙随着队伍走到正堂前,只见正堂的厅额上悬挂着一块帘幕,帘幕上就是题目,他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将题目记下。
到正堂看题目是有严格限制,第一次看题目有一盏茶功夫,之后允许再看两次题目,但后两次题目时间只限定半盏茶功夫。如果三次机会用完,还记不住题目或者记忆出错,就意味着出局。(注:宋朝科举kao shi流程与明清科举kao shi流程有区别,另外这里也不是真正的宋朝。请大家不要以明清科举kao shi流程质疑。)
第一场默写圣贤之言,对许仙来说很简单,他早已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不需要脑海图书馆,也能轻松作答。
再说,第一场出题,杨政比较仁厚,前面三题都是送分题。
比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
中间的题目难度逐渐加深,后面的题目则比较生僻冷门,非将四书五经背得熟烂不能作答。
许仙轻松作答,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便趴在案桌上闭目假寐。
kao shi持续时间太长,算上进入辕门时间,超过七个时辰,而kao shi又是高度紧张,十分消耗脑力,如果不趁着前面时间充裕抓紧休息,kao shi到后面极容易精力不济,影响发挥。
当——
许仙大概睡了大半个时辰,被钟声惊醒,知道第二场kao shi开始放题了。
许仙站起来,精神抖擞去正堂看题目。
路上,他看见许多考生一副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这也难怪,如果没能顺利将第一场题目作答完毕,绝大部分人都忍不住苦思冥想作答不出来的da an。如果完全不知道da an还好,偏偏这些题目都是出自四书五经,考生们都是至少读过一遍的,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记忆。如此苦思冥想,消耗的脑力可想而知。
而且,绝大部分考生都是三更末四更初起床的,到这时候已经持续三个多时辰,期间不能闭目养神一阵,有精神才怪。
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生精神还不错的。这些考生一部分是像许仙一样顺利作答完毕然后趴在案桌闭目假寐,一部分是虽然没能作答出所有题目,但知道取舍,保存精力放到后面的三场kao shi。
第二场是经义,题目依然是前面容易后面难。
不过,对许仙而言,都是送分题。
作答完第二场经义,许仙打开考篮,取出馒头米团吃饭填肚子。
吃饱肚子后,他再次抓紧时间趴在案桌上睡觉。
中午,“当——”的一声钟,第三场kao shi开始放题。
第三场是诗赋,杨政出题很简单,以孝为题,作诗一首赋一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许仙从正堂前走回自己的座位,立即挥毫刷刷地写下这首千古名诗《游子吟》。
写好诗后,接下是赋。
在中国古代,关于孝这个话题的赋文同样不要太多,许仙很轻松地找到一篇合适的名篇。当然,赋文不是诗词,侧重叙事,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做一些修改。
下午,最后一场kao shi策论终于来了,这对许仙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场。
只见题目写道:“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试述专权的优劣。
“果然。”许仙不由心里暗道。
最后一题出题看起来很中性,但是却涉及到主考官杨政的为政理念。
不清楚杨政性格喜好和为学为政态度理念的考生就头大无比了,杨政是偏向专权,还是偏向民主,抑或不偏不倚?
许仙略作思索,心中有了da an,随即在草稿纸上开始论述。
“……学生闻公道在天地间,不可一日壅阏,所以昭苏而涤决之者,宰相责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责,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
策论题除了揣测主考官的思想偏向外,完全是才学见识的综合发挥。
许仙毕竟两世为人,又有天下大儒张景明为师,见识非同寻常,所以他作答起来颇有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洋洋洒洒千字文,没用多久就写好了,然后小心认真工整地抄写到试卷上。
策论题完成,许仙再回头仔细检查一番前面三场的试卷,确认没有任何疏忽纰漏后,他将所有试卷用镇纸压在案桌右上角,端做好等待kao shi结束。
夕阳下山,钟声响起,kao shi结束,考场开始分批放排,打开辕门,让考生有序交卷离开考场。
这时候,考场倒显出一些人性化的地方,虽然kao shi结束,但并不会立即赶所有考生离场,允许不甘心的考生一直作答到天黑。
天黑后,没有灯火,漆黑一片,根本无法再作答,纵然再不甘心,也得离开考场了。
许仙是第一批交卷出来的考生,李许氏和李公甫迎上来,看见许仙脸带笑容,步伐沉稳,顿时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脸露出了笑容。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