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夫妇三朝回门时,家里才知道作为公公的王续,在第二天喝媳妇茶的时候,竟是给了千两银票的红包,而她婆婆则给了一双玉镯子,玉质还很不错的,可能也要个二三百两的,这么一来,就越发显得嫁妆简薄了。
王鹏听了,直哼哼了两声,一边觉得王续过分,衬得他这做父亲的不地道,另一边又觉得王续给他面子,才会给三丫那么丰厚的红包,反正情绪还挺复杂的。
而三丫呢,她觉得自己已经将婆家的善意转达到了,也就不管了,随后就跟钱氏她们娘几个去里屋说话去了。
其实,她们娘几个说的主题,就是三丫的婆婆严氏,毕竟未嫁前就看出来了,严氏是个不好相与的,如今的讨论,自然是她婆婆这两天,有没有给她脸色看之类的。事实上,这几天,她婆婆真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连带着小叔子、小姑子她们都没有任何不敬的地方,所以面对大家的询问,三丫都说没事,还说自己心里有数。
至于大丫、二丫,则是对着三丫面授机宜,怎么应对婆婆,至少她们都有几年跟婆婆相处的经验了,倒是钱氏没婆婆,没有发言权,只在一边旁听。
此时三丫不知道的是,王续家此时也正热闹呢。她婆婆严氏首先开口道“给老大那口子,这么厚重的红包,那将来老二怎么办,老二那岳丈是好招惹的?”
王续轻哼一声,“有什么不好招惹的,他还能过问我们家的家务事不成?”他对这个摆架子的亲家,一直没多大好感,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之后,对那边就更有意见了。
严氏叹口气,“好吧,就算是他岳家不说,可要是太偏心了,他们两兄弟也不好处啊。”
王续很是不以为然,“嫡长子的待遇,本就不同,老二该趁早习惯的。”对于次子,王续其实是有意见的,明明当初说好了让他娶三丫的,结果他却卖弄小聪明,转天就弄出个英雄救美来,对象还是个迂腐秀才的女儿,以致不得不订了现在这个亲事。也亏得长子忠厚,出面认下了他跟三丫的亲事,不然以王鹏的犟脾性,这辈子非跟他绝交不可。
这两年,次子王朗的窃喜,他一直看在眼里,对他也就越发看不上了。不过他也知道,王朗向来嘴甜,妻子也因此更喜欢次子一点,于是他严正告诫道,“我们家一直都是长幼有序的,你要搞清楚这一点。”
严氏点头应承了下来,丈夫平日虽然好说话,可要是真做了决定,自己却不当回事的话,那怒火绝不是好消受的。再说,她虽有些偏心次子,可对长子却没有任何意见,毕竟长子他一向孝顺,做事也是无可指摘的,对次子的事,她尽力了,也就算了。
另一边的李秀才家,也就是王朗的岳家,如今也在讨论这场婚礼。三丫的嫁妆,在严氏看来是少了,可在李家看来却太多了,他们家就是把所有的家产都算上,也没有那么多财产,更不用说,就是有那么多,他也舍不得给女儿陪嫁。此时,李秀才正在家指桑骂槐,说那些个商人各个为富不仁,一身铜臭味,说着说着更是几度警醒他闺女,将来进门后,一定要保持他们李家的风骨。
说来这李家,这会是真气恼的,当初明明说好只是一商家女的,到时自己女儿进门,怎么也是秀才之女,全家上下还不都得捧着?结果呢,那商家女进门前,摇身一变成解元之妹了,变得样样压自己闺女一头,这以后的日子如何好过得了?
若是关系真亲密也就罢了,他还可以上门请教,可如今不过是转折亲,尤其自家闺女还没进门,更是攀不上关系,所以那边出了个解元,对这边真是半点好处也无,反而对将来的打秋风不利的,想起来都是恼恨。
转回王家,在三丫她们走后,余下的人自然另开一桌,其实也就是吃吃喝喝的事情。王青本就是素日一起玩耍过的,大家对他的印象也好,自然也就不打算做灌酒之类的事情折腾了,最后也不知怎么说的,反正最后是去了书房,演变成了考校功课。
大郎也是真无奈了,一套卷子,如今这都第三个人用了,之后,自然又是一张书单,让王青回去自己看书,有疑问再来解惑。说来这三人间,还是王青的学识更好一点,所以他的书单也是最短的。
收了书单后,自然是继续吃吃喝喝的事情,总不能一直严肃着脸地待在书房过一天,家里从酒楼订的席面,也算是体面事了。
黄昏时,全家将这对小夫妻送出了门,说了些类似以后要好好照顾三丫之类的话,这才回转。说来,三个女儿中,王鹏对三丫的婚事是最上心的了,毕竟夫家是他当年的旧友,相处起来,总有几分不一样的。
次日,两个姐姐就双双提起要回家了,毕竟他们离家都一个多月了,尤其大姐夫还是回去参加县试,就更不能拖了。而二姐一家,本是可以多留一阵的,但在知道父亲要科考后,就知道全家都忙,没人招待她们了,也就决定跟大姐一起走,不添乱了。
前脚刚嫁完三闺女,后脚另外两个也跟着要走了,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惆怅。而其中,最失态的就是钱氏了,她似乎很有些伤感,对着大姐的两个孩子抱了又抱,也亏得父亲也抱着宝儿,才没让人觉得太过偏心。
大概谁也没想到,钱氏真给了大姐五十两银子,原本众人以为,以她的抠唆,是绝对舍不得拿出来的。当然,事后大姐的保密功夫做得好,至今也没人知道钱氏到底给了多少。
钱氏自打到了王家镇之后,卖身契没了,危机解除了,日子也算不错,可总感觉贴心人没了。二郎越发长大了,如今就不怎么进后宅了,平日她就是关心,也关心不到点上来,而二郎有事,也不愿意跟她说了。三丫呢,本是最亲密的母女关系,可似乎自从她当初在青山村受伤后,就对她这个当娘的有了芥蒂,彼此间再也说不了什么贴心话。到了最后,最合她心意的,还是这个长得最像她的大闺女,大丫总能说到她的心里去,所以五十两虽多,她还是咬牙给了,只为了大丫是个知心人。
而宝儿走后,父亲的情绪也有些低落,不过第二天,他就重新振作了。他知道,如今最重要的事,还是即将到来的县试,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边。至于宝儿,自己到时想她了,大可再找人把她接过来也就是了,若那时自己已经成了秀才,那就更好了。
另一边,大姐二姐她们的心情也很不错。大姐夫得到了些指点,对科考多了些把握,心情大好,路上还指点自己的儿子读书了。二姐夫在知道王家又补了些嫁妆后,心情也是大好,这样将来就是分家了,也有东山再起的本钱。再来,宝儿的长相,得到岳丈的看中,他也很是欢喜,他与大姐夫不同,他是经商的,也就更看重岳丈,他一直觉得岳丈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目光极准,若能指点一二,想来将来发家致富不在话下。
大姐二姐,也很开心,知道娘家还惦记着她们,心里就有了底气。虽说日子是自己过,可有娘家惦记,将来她们若是遇到困难,总也能求助一二,这也是她们的退路。
--
王鹏听了,直哼哼了两声,一边觉得王续过分,衬得他这做父亲的不地道,另一边又觉得王续给他面子,才会给三丫那么丰厚的红包,反正情绪还挺复杂的。
而三丫呢,她觉得自己已经将婆家的善意转达到了,也就不管了,随后就跟钱氏她们娘几个去里屋说话去了。
其实,她们娘几个说的主题,就是三丫的婆婆严氏,毕竟未嫁前就看出来了,严氏是个不好相与的,如今的讨论,自然是她婆婆这两天,有没有给她脸色看之类的。事实上,这几天,她婆婆真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连带着小叔子、小姑子她们都没有任何不敬的地方,所以面对大家的询问,三丫都说没事,还说自己心里有数。
至于大丫、二丫,则是对着三丫面授机宜,怎么应对婆婆,至少她们都有几年跟婆婆相处的经验了,倒是钱氏没婆婆,没有发言权,只在一边旁听。
此时三丫不知道的是,王续家此时也正热闹呢。她婆婆严氏首先开口道“给老大那口子,这么厚重的红包,那将来老二怎么办,老二那岳丈是好招惹的?”
王续轻哼一声,“有什么不好招惹的,他还能过问我们家的家务事不成?”他对这个摆架子的亲家,一直没多大好感,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之后,对那边就更有意见了。
严氏叹口气,“好吧,就算是他岳家不说,可要是太偏心了,他们两兄弟也不好处啊。”
王续很是不以为然,“嫡长子的待遇,本就不同,老二该趁早习惯的。”对于次子,王续其实是有意见的,明明当初说好了让他娶三丫的,结果他却卖弄小聪明,转天就弄出个英雄救美来,对象还是个迂腐秀才的女儿,以致不得不订了现在这个亲事。也亏得长子忠厚,出面认下了他跟三丫的亲事,不然以王鹏的犟脾性,这辈子非跟他绝交不可。
这两年,次子王朗的窃喜,他一直看在眼里,对他也就越发看不上了。不过他也知道,王朗向来嘴甜,妻子也因此更喜欢次子一点,于是他严正告诫道,“我们家一直都是长幼有序的,你要搞清楚这一点。”
严氏点头应承了下来,丈夫平日虽然好说话,可要是真做了决定,自己却不当回事的话,那怒火绝不是好消受的。再说,她虽有些偏心次子,可对长子却没有任何意见,毕竟长子他一向孝顺,做事也是无可指摘的,对次子的事,她尽力了,也就算了。
另一边的李秀才家,也就是王朗的岳家,如今也在讨论这场婚礼。三丫的嫁妆,在严氏看来是少了,可在李家看来却太多了,他们家就是把所有的家产都算上,也没有那么多财产,更不用说,就是有那么多,他也舍不得给女儿陪嫁。此时,李秀才正在家指桑骂槐,说那些个商人各个为富不仁,一身铜臭味,说着说着更是几度警醒他闺女,将来进门后,一定要保持他们李家的风骨。
说来这李家,这会是真气恼的,当初明明说好只是一商家女的,到时自己女儿进门,怎么也是秀才之女,全家上下还不都得捧着?结果呢,那商家女进门前,摇身一变成解元之妹了,变得样样压自己闺女一头,这以后的日子如何好过得了?
若是关系真亲密也就罢了,他还可以上门请教,可如今不过是转折亲,尤其自家闺女还没进门,更是攀不上关系,所以那边出了个解元,对这边真是半点好处也无,反而对将来的打秋风不利的,想起来都是恼恨。
转回王家,在三丫她们走后,余下的人自然另开一桌,其实也就是吃吃喝喝的事情。王青本就是素日一起玩耍过的,大家对他的印象也好,自然也就不打算做灌酒之类的事情折腾了,最后也不知怎么说的,反正最后是去了书房,演变成了考校功课。
大郎也是真无奈了,一套卷子,如今这都第三个人用了,之后,自然又是一张书单,让王青回去自己看书,有疑问再来解惑。说来这三人间,还是王青的学识更好一点,所以他的书单也是最短的。
收了书单后,自然是继续吃吃喝喝的事情,总不能一直严肃着脸地待在书房过一天,家里从酒楼订的席面,也算是体面事了。
黄昏时,全家将这对小夫妻送出了门,说了些类似以后要好好照顾三丫之类的话,这才回转。说来,三个女儿中,王鹏对三丫的婚事是最上心的了,毕竟夫家是他当年的旧友,相处起来,总有几分不一样的。
次日,两个姐姐就双双提起要回家了,毕竟他们离家都一个多月了,尤其大姐夫还是回去参加县试,就更不能拖了。而二姐一家,本是可以多留一阵的,但在知道父亲要科考后,就知道全家都忙,没人招待她们了,也就决定跟大姐一起走,不添乱了。
前脚刚嫁完三闺女,后脚另外两个也跟着要走了,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惆怅。而其中,最失态的就是钱氏了,她似乎很有些伤感,对着大姐的两个孩子抱了又抱,也亏得父亲也抱着宝儿,才没让人觉得太过偏心。
大概谁也没想到,钱氏真给了大姐五十两银子,原本众人以为,以她的抠唆,是绝对舍不得拿出来的。当然,事后大姐的保密功夫做得好,至今也没人知道钱氏到底给了多少。
钱氏自打到了王家镇之后,卖身契没了,危机解除了,日子也算不错,可总感觉贴心人没了。二郎越发长大了,如今就不怎么进后宅了,平日她就是关心,也关心不到点上来,而二郎有事,也不愿意跟她说了。三丫呢,本是最亲密的母女关系,可似乎自从她当初在青山村受伤后,就对她这个当娘的有了芥蒂,彼此间再也说不了什么贴心话。到了最后,最合她心意的,还是这个长得最像她的大闺女,大丫总能说到她的心里去,所以五十两虽多,她还是咬牙给了,只为了大丫是个知心人。
而宝儿走后,父亲的情绪也有些低落,不过第二天,他就重新振作了。他知道,如今最重要的事,还是即将到来的县试,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边。至于宝儿,自己到时想她了,大可再找人把她接过来也就是了,若那时自己已经成了秀才,那就更好了。
另一边,大姐二姐她们的心情也很不错。大姐夫得到了些指点,对科考多了些把握,心情大好,路上还指点自己的儿子读书了。二姐夫在知道王家又补了些嫁妆后,心情也是大好,这样将来就是分家了,也有东山再起的本钱。再来,宝儿的长相,得到岳丈的看中,他也很是欢喜,他与大姐夫不同,他是经商的,也就更看重岳丈,他一直觉得岳丈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目光极准,若能指点一二,想来将来发家致富不在话下。
大姐二姐,也很开心,知道娘家还惦记着她们,心里就有了底气。虽说日子是自己过,可有娘家惦记,将来她们若是遇到困难,总也能求助一二,这也是她们的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