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
杨彪更加吃惊,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董凡慢条斯理的说“信不信在你,从一开始袁绍就想要把宦官和外戚连根铲除,可惜何进到死都没有明白,一直以来,何进都认为袁绍是在帮他,他对袁绍言听计从,可袁绍却把他当成了傻子,利用完了随手便丢弃。”
伍孚猛的一把抓住了董凡的脖领“你胡说,何进又不是袁绍杀死的,凭什么说袁绍害他。”
董凡伸手把伍孚推开“你好好想一想,何进和宦官都是袁绍要杀的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并不是自己亲自动手,从中挑拨离间,让十常侍和何进发生内斗,不管谁杀死谁,袁绍都能坐收渔利。结果十常侍杀死了何进,袁绍以此为借口又一举铲除了宦官,到头来,宦官和外戚势力全部消亡,本该是袁绍美梦成真的时候,可他万没有想到,我父亲却不甘心做他的棋子,任其摆布。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父亲乖乖退兵,那么今后,这京师重地,是谁说了算?”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多想,宦官死了,何进也死了,是袁绍带头铲除了宦官,而袁绍还是何进身边最为倚重的人,说是将军府的二把手毫不为过,何进死后,显而易见袁绍就会众望所归,一步登天,他会顺利取代何进的位置。
而袁绍,还是当初拥立少帝刘辨的主要人物,刘辨要作为皇位,自然要更加倚重袁绍。
董凡的这番话,让伍孚三人吃惊非小,心中无不翻起滔天巨浪。
伍孚突然疯了一样拼命摇头“我不信,这一切都是你在故意诬陷袁绍,如果真如你所想,那袁绍就应该做足了准备,绝不会给你父亲一丝一毫的机会。”
面对伍孚的争辩,董凡笑了“袁绍的确计划周祥,心思缜密,他对家父不是没有起疑,我三叔从一开始就被调入京师做了奉车都尉,实际上,就是人质,何况不论是家父,还是丁原,都受过太傅袁隗的提拔,算起来是袁家的故吏,所以袁绍才会如此放心大胆,可袁绍百密一疏,他做梦也没想到,事有一万,万里有一,那一夜,张让裹挟两位皇子竟然逃出了皇城,过后,经过我调查,是有人故意放走了张让和皇子。”
“是谁?”
“祸起萧墙,袁绍做梦也没想到,最紧要的关头,是他的家里人会在背后捅了一刀。”
董凡问过贾诩,那个人正是袁绍的堂兄——袁基!
古往今来,不管是兄弟反目,还是父子反目,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就拿袁绍和袁术来说,整个三国说白了,就是两兄弟的内斗。
诸侯讨董的时候,两兄弟还算齐心,可是当袁绍提出拥立刘虞开始,兄弟俩就有了间隙。
之后,袁绍、曹操、刘表三家结盟,袁术、孙坚、陶谦三家结盟,两兄弟内斗不息,搞的中原一片慌乱,结果到头来,被曹操占了便宜。
虽然董凡没有说出袁基的名字,但杨彪父子仔细一揣摩,略加思索,很容易就猜到了袁基。
那一夜,张让正是从北城谷门趁乱逃出,而把守谷门的大将,正是袁基。
袁基妒忌袁绍,一旦袁绍的计划得逞,袁绍就会成为洛阳新的主人。
袁基故意放走张让和皇子,当时他也没有多想,仅仅是不想让袁绍得逞,却没想到被董卓捡了便宜。
事后,袁基和袁隗主动的向董卓靠拢,不仅保全家族无忧,也深受董卓的器重。
“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最后是你父亲霸占了京师,这无法否认吧。”董凡的话,伍孚听在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往他对袁绍非常敬重。
可当明白这一切都是袁绍故意在背后操控,伍孚顿觉心里生出一股寒意。
尽管何进无能,宦官可恨,可袁绍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所有人都蒙在谷里,他利用所有人,只为了达成他个人的野心。
董凡看了伍孚一眼,道“英雄齐聚京师,强者为雄,是袁绍主动把机会送给了我父亲,送到嘴边的肥肉,我父亲岂能坐失良机?我实在不明白,你们如此敬重袁绍,敢问那袁绍,为社稷,为黎民,可曾做过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吗?据我所知,曹操棒打过蹇硕的叔叔,凡是他上任过的地方,都铁血手腕,不避权贵,让地方清正廉洁,百姓交口称赞,就算在朝中当一个微不足道的议郎,曹操也多次直言进谏,那袁绍呢?他做过什么?”
伍孚脸有些涨红,不知道是不是气的,董凡笑了“一个小小的宦官吕强,却让灵帝释放了关押长达二十年的党人,可最后吕强死了,又有几个人记得他,而现在人人提起袁绍,无不举手称赞,真是可发一笑。他的确结交了不少名士,也给父母守孝长达六年,但这些事,于国于民,有何益处?是让国家政治清明,还是让百姓生活富足了?他结交名士,口口声声说要解除党禁,可他做到了吗?”
伍孚反问道“那你父亲又做过什么?”
到现在,杨彪父子陷入了沉默,因为很多话他们不便开口,伍孚反正是个将死之人,也就没什么顾忌。
“我父亲做过的事情,好的不多,但件件令人称道,一,提拔贤明,二,解除党锢,三,都说他是废长立幼,可实际上,灵帝死后,所留的遗诏写的清清楚楚,就是要立刘协为帝,这件事从何后的证词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任用贤明?”
伍孚笑的越发大声“朝中大权尽归老贼霸占,你居然还说他提拔任用贤明,就算提拔再多的人,又有什么用,所有的一切,还不都是你父亲说了算。”
董凡反问“那刘岱、张邈、王允、何颙、蔡邕、韩馥、刘虞、公孙瓒这些人呢?算不算得上贤明之士。”
董凡心里很清楚,这些贤明的人,一个个都包藏祸心,早晚要跟董卓为敌的。
“那么我问你,袁绍跟在何进身边那么久,提拔过谁,重用过谁?除了一门心思要操控何进,他究竟做过什么?就连平定黄巾,袁绍都没有露面,论功绩,他比曹操差远了。”
(本章完)
--
杨彪更加吃惊,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董凡慢条斯理的说“信不信在你,从一开始袁绍就想要把宦官和外戚连根铲除,可惜何进到死都没有明白,一直以来,何进都认为袁绍是在帮他,他对袁绍言听计从,可袁绍却把他当成了傻子,利用完了随手便丢弃。”
伍孚猛的一把抓住了董凡的脖领“你胡说,何进又不是袁绍杀死的,凭什么说袁绍害他。”
董凡伸手把伍孚推开“你好好想一想,何进和宦官都是袁绍要杀的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并不是自己亲自动手,从中挑拨离间,让十常侍和何进发生内斗,不管谁杀死谁,袁绍都能坐收渔利。结果十常侍杀死了何进,袁绍以此为借口又一举铲除了宦官,到头来,宦官和外戚势力全部消亡,本该是袁绍美梦成真的时候,可他万没有想到,我父亲却不甘心做他的棋子,任其摆布。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父亲乖乖退兵,那么今后,这京师重地,是谁说了算?”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多想,宦官死了,何进也死了,是袁绍带头铲除了宦官,而袁绍还是何进身边最为倚重的人,说是将军府的二把手毫不为过,何进死后,显而易见袁绍就会众望所归,一步登天,他会顺利取代何进的位置。
而袁绍,还是当初拥立少帝刘辨的主要人物,刘辨要作为皇位,自然要更加倚重袁绍。
董凡的这番话,让伍孚三人吃惊非小,心中无不翻起滔天巨浪。
伍孚突然疯了一样拼命摇头“我不信,这一切都是你在故意诬陷袁绍,如果真如你所想,那袁绍就应该做足了准备,绝不会给你父亲一丝一毫的机会。”
面对伍孚的争辩,董凡笑了“袁绍的确计划周祥,心思缜密,他对家父不是没有起疑,我三叔从一开始就被调入京师做了奉车都尉,实际上,就是人质,何况不论是家父,还是丁原,都受过太傅袁隗的提拔,算起来是袁家的故吏,所以袁绍才会如此放心大胆,可袁绍百密一疏,他做梦也没想到,事有一万,万里有一,那一夜,张让裹挟两位皇子竟然逃出了皇城,过后,经过我调查,是有人故意放走了张让和皇子。”
“是谁?”
“祸起萧墙,袁绍做梦也没想到,最紧要的关头,是他的家里人会在背后捅了一刀。”
董凡问过贾诩,那个人正是袁绍的堂兄——袁基!
古往今来,不管是兄弟反目,还是父子反目,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就拿袁绍和袁术来说,整个三国说白了,就是两兄弟的内斗。
诸侯讨董的时候,两兄弟还算齐心,可是当袁绍提出拥立刘虞开始,兄弟俩就有了间隙。
之后,袁绍、曹操、刘表三家结盟,袁术、孙坚、陶谦三家结盟,两兄弟内斗不息,搞的中原一片慌乱,结果到头来,被曹操占了便宜。
虽然董凡没有说出袁基的名字,但杨彪父子仔细一揣摩,略加思索,很容易就猜到了袁基。
那一夜,张让正是从北城谷门趁乱逃出,而把守谷门的大将,正是袁基。
袁基妒忌袁绍,一旦袁绍的计划得逞,袁绍就会成为洛阳新的主人。
袁基故意放走张让和皇子,当时他也没有多想,仅仅是不想让袁绍得逞,却没想到被董卓捡了便宜。
事后,袁基和袁隗主动的向董卓靠拢,不仅保全家族无忧,也深受董卓的器重。
“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最后是你父亲霸占了京师,这无法否认吧。”董凡的话,伍孚听在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往他对袁绍非常敬重。
可当明白这一切都是袁绍故意在背后操控,伍孚顿觉心里生出一股寒意。
尽管何进无能,宦官可恨,可袁绍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所有人都蒙在谷里,他利用所有人,只为了达成他个人的野心。
董凡看了伍孚一眼,道“英雄齐聚京师,强者为雄,是袁绍主动把机会送给了我父亲,送到嘴边的肥肉,我父亲岂能坐失良机?我实在不明白,你们如此敬重袁绍,敢问那袁绍,为社稷,为黎民,可曾做过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吗?据我所知,曹操棒打过蹇硕的叔叔,凡是他上任过的地方,都铁血手腕,不避权贵,让地方清正廉洁,百姓交口称赞,就算在朝中当一个微不足道的议郎,曹操也多次直言进谏,那袁绍呢?他做过什么?”
伍孚脸有些涨红,不知道是不是气的,董凡笑了“一个小小的宦官吕强,却让灵帝释放了关押长达二十年的党人,可最后吕强死了,又有几个人记得他,而现在人人提起袁绍,无不举手称赞,真是可发一笑。他的确结交了不少名士,也给父母守孝长达六年,但这些事,于国于民,有何益处?是让国家政治清明,还是让百姓生活富足了?他结交名士,口口声声说要解除党禁,可他做到了吗?”
伍孚反问道“那你父亲又做过什么?”
到现在,杨彪父子陷入了沉默,因为很多话他们不便开口,伍孚反正是个将死之人,也就没什么顾忌。
“我父亲做过的事情,好的不多,但件件令人称道,一,提拔贤明,二,解除党锢,三,都说他是废长立幼,可实际上,灵帝死后,所留的遗诏写的清清楚楚,就是要立刘协为帝,这件事从何后的证词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任用贤明?”
伍孚笑的越发大声“朝中大权尽归老贼霸占,你居然还说他提拔任用贤明,就算提拔再多的人,又有什么用,所有的一切,还不都是你父亲说了算。”
董凡反问“那刘岱、张邈、王允、何颙、蔡邕、韩馥、刘虞、公孙瓒这些人呢?算不算得上贤明之士。”
董凡心里很清楚,这些贤明的人,一个个都包藏祸心,早晚要跟董卓为敌的。
“那么我问你,袁绍跟在何进身边那么久,提拔过谁,重用过谁?除了一门心思要操控何进,他究竟做过什么?就连平定黄巾,袁绍都没有露面,论功绩,他比曹操差远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