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前威廉他们在偷偷聊天的时候,就很明显的忘记关掉麦克风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所有谈话,不仅被房间里的数字师听去了,还包括隔壁房间的詹姆斯·卡梅隆,还有导演组的人!
威廉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感觉世界对自己太不友好了,不过更不友好的还在下面,没过多久,詹姆斯·卡梅隆的咕哝声,从他很明显也没关掉的麦克风里传了出来:“睡遍《花花公子》封面女?Virgin?哇喔,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极端。”
威廉莱昂纳多:“……”
完蛋了,他们在《泰坦尼克号》剧组里的名声。
……
因为美国中学毕业生可以同时申请很多所大学,也能同时拿到好几所大学的录取信,所以每年总会出现大学发出通知书,却招不到学生的现象,为了保证生源,“早期决定”项目就出现了。
参加“早期决定”的毕业生录取成功几率可能比正常申请的学生高50%左右,也可以比其他人早两到三个月拿到大学录取信,当然也有条件,那就是一旦毕业生拿到了某大学的“早期决定”录取信,就不能再申请其他学校了。
常青藤联盟学校每年的招生名额有两万五千个左右,通过“早期决定”录取的学生,一般占总招生数的四成左右,剩下的五到六成才会走正常的申请-招收/拒绝程序,而这五六成的招生数,则会有十几二十万的应届毕业生争抢。
所以,常青藤学校的录取率常年徘徊在10%以下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常青藤八大名校里,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率偶尔会达到12%-15%,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在10%左右,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7%徘徊,耶鲁低一点,哈佛再低一点。
总之,美国名校挑选新生的时候真是苛刻非常、煞费苦心,但也乐此不疲,因为录取率越低,说明学校的名望和水平越高,说明学生越是精英中的精英,对一所大学来讲,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有趣的是,在这些顶级名校里也有着阶级的区分:被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拒绝的学生有可能被康奈尔、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但被康奈尔、宾夕法尼亚拒绝的学生,就基本得不到哈佛耶鲁的录取通知书了。
哈佛的招生名额雷打不变的年年维持在2000-2100之间,申请人数却逐年增高,今年申请哈佛的人数再次超过3万人,录取率差一点就跌破了6%。
罗伯特是哈佛招生办的负责人,他是一名双鬓斑白,严肃认真的绅士。
哈佛招生办有四十到五十名招生官,每年招生季开始的时候,罗伯特就将他们召集起来,分成两组,初审组和复审组,两组都审读过后,再给出申请学生合不合格的结论,通常来说,在招生季,每名招生官每天要读40份以上的申请材料,终审名单出炉前,每人至少已经读过1200到1500份材料,在这个阶段,招生官会淘汰掉至少80%的申请者。
终审名单出炉后,招生办评审小组的七八名官员会集中在一起,他们坐在三面都是玻璃的会议室里,一份一份的研究讨论每个申请学生,然后全体举手投票录取谁、不录取谁、或谁进入待定名单。在这个最后的环节里,招生官员们不论职衔高低、资历深浅,全都拥有平等的一票,这是为了追求投票权上的极致民主和公平。
1996年的新生招录进行到了最后时刻,在过去半个月的最终评审里,罗伯特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确定了1030名录取生,拒绝了2800人,将900人放入待定名单。
今天,在喝过一杯浓浓的黑咖啡后,哈佛招生办的评审小组照常聚在了会议室内,他们分坐在巨大的胡桃木长桌两边,罗伯特坐在最中间的位置,方便和左右两边的人同时交流。
罗伯特按照顺序,拿出一个新的资料袋,读着上面的名字:“威廉·布兰德利,来自洛杉矶圣莫尼卡中学。”
“这名学生的申请信可真厚。”帮忙拆袋子的一名中年男性招生官露出了一个痛苦的表情:“我恨厚厚的申请信,通常它都意味着,一:我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读完它,二:会寄出这么厚申请信的学生一般都是书呆子,会走路的书柜,中学里最不受欢迎的群体之一。”
“你不能歧视书呆子。”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看起来就像是高中时候被人喊过“书呆子”的招生官抗议道:“每年诺贝尔奖得主里都有一名曾经的书呆子,或许就在你读过资料的这些孩子里,20年后就会出现一个。”
“对不起。”说错话的人很干脆的道歉。
类似无伤大雅的口角经常在招生办公室里发生,所有人都不在意也不会当真,招生官们也是普通人,有不同的丰富的经历和背景,也会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偏好,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招生官的多元化,也保证了哈佛新生的多元化。想想看,如果哈佛每年招进来的学生都是一模一样的类型,那就太无趣了。
罗伯特将袋子里的资料拿出来,递给两侧的招生官传阅。
分到资料的招生官们仔细阅读了一会儿,然后大声念出来给其他人知道:
“喔,布兰德利的SAT1的数学英语双满分。又一个满分申请者。”
有人耸耸肩:“美国今年一共有545个SAT1双满分获得者,其中的365个人申请了哈佛,而我们已经拒绝了多少?起码有一半了吧?”
--
威廉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感觉世界对自己太不友好了,不过更不友好的还在下面,没过多久,詹姆斯·卡梅隆的咕哝声,从他很明显也没关掉的麦克风里传了出来:“睡遍《花花公子》封面女?Virgin?哇喔,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极端。”
威廉莱昂纳多:“……”
完蛋了,他们在《泰坦尼克号》剧组里的名声。
……
因为美国中学毕业生可以同时申请很多所大学,也能同时拿到好几所大学的录取信,所以每年总会出现大学发出通知书,却招不到学生的现象,为了保证生源,“早期决定”项目就出现了。
参加“早期决定”的毕业生录取成功几率可能比正常申请的学生高50%左右,也可以比其他人早两到三个月拿到大学录取信,当然也有条件,那就是一旦毕业生拿到了某大学的“早期决定”录取信,就不能再申请其他学校了。
常青藤联盟学校每年的招生名额有两万五千个左右,通过“早期决定”录取的学生,一般占总招生数的四成左右,剩下的五到六成才会走正常的申请-招收/拒绝程序,而这五六成的招生数,则会有十几二十万的应届毕业生争抢。
所以,常青藤学校的录取率常年徘徊在10%以下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常青藤八大名校里,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率偶尔会达到12%-15%,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在10%左右,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7%徘徊,耶鲁低一点,哈佛再低一点。
总之,美国名校挑选新生的时候真是苛刻非常、煞费苦心,但也乐此不疲,因为录取率越低,说明学校的名望和水平越高,说明学生越是精英中的精英,对一所大学来讲,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有趣的是,在这些顶级名校里也有着阶级的区分:被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拒绝的学生有可能被康奈尔、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但被康奈尔、宾夕法尼亚拒绝的学生,就基本得不到哈佛耶鲁的录取通知书了。
哈佛的招生名额雷打不变的年年维持在2000-2100之间,申请人数却逐年增高,今年申请哈佛的人数再次超过3万人,录取率差一点就跌破了6%。
罗伯特是哈佛招生办的负责人,他是一名双鬓斑白,严肃认真的绅士。
哈佛招生办有四十到五十名招生官,每年招生季开始的时候,罗伯特就将他们召集起来,分成两组,初审组和复审组,两组都审读过后,再给出申请学生合不合格的结论,通常来说,在招生季,每名招生官每天要读40份以上的申请材料,终审名单出炉前,每人至少已经读过1200到1500份材料,在这个阶段,招生官会淘汰掉至少80%的申请者。
终审名单出炉后,招生办评审小组的七八名官员会集中在一起,他们坐在三面都是玻璃的会议室里,一份一份的研究讨论每个申请学生,然后全体举手投票录取谁、不录取谁、或谁进入待定名单。在这个最后的环节里,招生官员们不论职衔高低、资历深浅,全都拥有平等的一票,这是为了追求投票权上的极致民主和公平。
1996年的新生招录进行到了最后时刻,在过去半个月的最终评审里,罗伯特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确定了1030名录取生,拒绝了2800人,将900人放入待定名单。
今天,在喝过一杯浓浓的黑咖啡后,哈佛招生办的评审小组照常聚在了会议室内,他们分坐在巨大的胡桃木长桌两边,罗伯特坐在最中间的位置,方便和左右两边的人同时交流。
罗伯特按照顺序,拿出一个新的资料袋,读着上面的名字:“威廉·布兰德利,来自洛杉矶圣莫尼卡中学。”
“这名学生的申请信可真厚。”帮忙拆袋子的一名中年男性招生官露出了一个痛苦的表情:“我恨厚厚的申请信,通常它都意味着,一:我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读完它,二:会寄出这么厚申请信的学生一般都是书呆子,会走路的书柜,中学里最不受欢迎的群体之一。”
“你不能歧视书呆子。”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看起来就像是高中时候被人喊过“书呆子”的招生官抗议道:“每年诺贝尔奖得主里都有一名曾经的书呆子,或许就在你读过资料的这些孩子里,20年后就会出现一个。”
“对不起。”说错话的人很干脆的道歉。
类似无伤大雅的口角经常在招生办公室里发生,所有人都不在意也不会当真,招生官们也是普通人,有不同的丰富的经历和背景,也会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偏好,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招生官的多元化,也保证了哈佛新生的多元化。想想看,如果哈佛每年招进来的学生都是一模一样的类型,那就太无趣了。
罗伯特将袋子里的资料拿出来,递给两侧的招生官传阅。
分到资料的招生官们仔细阅读了一会儿,然后大声念出来给其他人知道:
“喔,布兰德利的SAT1的数学英语双满分。又一个满分申请者。”
有人耸耸肩:“美国今年一共有545个SAT1双满分获得者,其中的365个人申请了哈佛,而我们已经拒绝了多少?起码有一半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