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长得十分纯良,笑容灿烂得跟冬天的阳光一样,简直不敢相信他能顶着这样无害的脸把走私的事儿说得那么清洗脱俗。
这年轻人一秒破功,闷笑了一下立马变回原来那懒懒散散的样子,“没收什么跑腿费?那么小气呐?”
按在肩窝上的手指捏了捏,昭明一僵,重新露出笑来,“集体的事儿怎么能要什么跑腿费呢?咱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兴资本主义那一套。”
“宽哥,差不多得了,这小哥脸都被你吓白了。”后边一个缩着脑袋跺脚驱寒的小伙子忍不住开口。
细长眼的年轻人转头瞪了他一样,把手收回来,“东西拿出来看看,要是好,我们买了。”
昭明一听,合着是嗅到酒精味道来买东西的?不是,你们巡逻队的这么知法犯法好吗?想是这么想,他还是把竹筐里的草叶推开,露出里面的玻璃瓶。
“就这点东西,糟践了好些葡萄才成功的,喏,都在这儿了。”
虽说受了一番惊吓,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一筐子的酒都卖出去了,不但是市价卖出去,还换回来不少票。不过要昭明说,他宁可不赚这笔钱,真心的,那年轻人也就是看着斯文,蔫儿坏蔫儿坏。
像个狼崽子。
“昭明哥——昭明哥你在不?”
“在呢……唉,二毛啊,什么事儿啊?”
昭明从屋子里出来,自从他给全村人都带回来了廉价红糖之后,这个村子的人似乎就不把他当外人了。喊别的人都是某(姓)知青,更亲近一点就是某某(名)同志,到了昭明这儿,长辈喊‘小昭’、‘阿明’,平辈喊‘昭明哥’、‘明哥’,晚辈就喊叔。
不过话说回来,他带回来的红糖是挺多的,价格只有市价三分之二,就是村里最吝啬的妇人都买了几两,那些大方的还买了不少送亲戚朋友,过年拿出来很是体面。加上这钱是卖粮食的钱里头扣的,换算一下就更加优惠了,买到就是赚到。
村里人在这种交易里尝到甜头,还说以后还这么干。
昭明挺好奇,怎么这一个村子的人都不怕死么?这年头抓走私还是挺厉害的,居然男女老少都跃跃欲试,简直不科学。
后来几个人就和他说了说当地现状,首先,按着本地的传统,子女全部成家之后就要分家,父母一般就给一笔分家费,连房子都没有的,所以蒙祖荫什么的就别想了,自个儿奋斗吧。
于是人人都被钱这个小婊砸迷惑,土地里找吃的太艰难,大家总想干点大的。
这个村子还属于比较迟钝的了,某某地方一整个村子都在鸡毛换糖,他都换了多少年了?又某某地方穿街走巷的卖纽扣针线、给人修剪刀也没少见啊。他们让人抓了放,放了抓,脸皮和城墙一样厚。
然后,这边多是丘陵,优质土地比较稀少,就得在别的地方上挖掘出金子来,所以走私这个事真是层出不穷。我得活命啊,我得养老婆孩子啊,那既然种地不能给我带来这些,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别的?
人逼急了,什么事干不出来?
穷则变,变则通,就是这个道理。
再然后,就和南方这边的宗族观念有关系。宗族这种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无一例外是比较团结的一个势力,甚至是可以和官方抗衡的。
本地的基层领导,基本都是各个乡镇出来的,他们身后还有一群同宗同族住在村子里。那么对于这类同宗同族走私的事情,就不好那么讲明白说道理,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好过日子。
昭明就明白了,为什么这边黑市这样光明正大了。
这个大爷说完了,还忍不住夸了夸昭明,“你这个小后生还是挺不错的,脑子活,敢想敢干,人也勤快踏实,你瞧,你来得最晚,本地话学得最快,有脑子。最重要的是,你不能总是仰着头过活,有时候就得把头低下来。我瞧着,那些知青同志做学问都是挺好的,不能做生意,做生意就不能把傲气放脸上。做人也一样,太骄傲,走不长。”
这个大爷在本地颇有威望,属于长老这个级别,他对昭明表现出欣赏之后,别说昭明,就是一块儿的知青都获利不少,仿佛更加融入了这个小村子。
“昭明哥,县里有人找你,在三叔公那儿呢。”二毛说。
县里有人找?昭明疑惑不已,他在这里又没什么熟人,怎么会有人找他?
“那行,我马上过去。”昭明给了二毛一块过年剩下的花生糖。这块糖不小,四四方方孩子巴掌大,小孩儿打碎了能吃好些天,也就知青们这样舍得,其中属昭明手最松,又很疼孩子,村子孩子都很喜欢他。
二毛美滋滋的揣着糖块就走了。
昭明去里间找了羊羔皮的外套披在身上,拿了一把青色油纸伞慢慢走出去。
南方的冬天多雨,尤其是最近几日,时常有小雨驾临,北方孩子的身子骨可扛不住这一冻,所以时时都记得带着雨伞出门,身上厚厚好几层,裹得跟个熊仔一样,就这事儿,村里大娘们已经笑了他好几遍了。
昭明去到村长家里,村长媳妇一看他来了,招呼着儿媳妇给泡了一杯滚烫的姜丝红糖水,虽然里头红糖也不多,却是他们的心意。这要换了别人,可未必有这么好的待遇。
“大娘,您别忙,休息休息。”昭明从口袋掏出炒黄豆和炒南瓜子,塞了一把给大娘,又塞了一把给边上的两个小娃娃。这也是他受欢迎的原因,哪怕临时去了别人家,也从来不空着手。
--
这年轻人一秒破功,闷笑了一下立马变回原来那懒懒散散的样子,“没收什么跑腿费?那么小气呐?”
按在肩窝上的手指捏了捏,昭明一僵,重新露出笑来,“集体的事儿怎么能要什么跑腿费呢?咱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兴资本主义那一套。”
“宽哥,差不多得了,这小哥脸都被你吓白了。”后边一个缩着脑袋跺脚驱寒的小伙子忍不住开口。
细长眼的年轻人转头瞪了他一样,把手收回来,“东西拿出来看看,要是好,我们买了。”
昭明一听,合着是嗅到酒精味道来买东西的?不是,你们巡逻队的这么知法犯法好吗?想是这么想,他还是把竹筐里的草叶推开,露出里面的玻璃瓶。
“就这点东西,糟践了好些葡萄才成功的,喏,都在这儿了。”
虽说受了一番惊吓,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一筐子的酒都卖出去了,不但是市价卖出去,还换回来不少票。不过要昭明说,他宁可不赚这笔钱,真心的,那年轻人也就是看着斯文,蔫儿坏蔫儿坏。
像个狼崽子。
“昭明哥——昭明哥你在不?”
“在呢……唉,二毛啊,什么事儿啊?”
昭明从屋子里出来,自从他给全村人都带回来了廉价红糖之后,这个村子的人似乎就不把他当外人了。喊别的人都是某(姓)知青,更亲近一点就是某某(名)同志,到了昭明这儿,长辈喊‘小昭’、‘阿明’,平辈喊‘昭明哥’、‘明哥’,晚辈就喊叔。
不过话说回来,他带回来的红糖是挺多的,价格只有市价三分之二,就是村里最吝啬的妇人都买了几两,那些大方的还买了不少送亲戚朋友,过年拿出来很是体面。加上这钱是卖粮食的钱里头扣的,换算一下就更加优惠了,买到就是赚到。
村里人在这种交易里尝到甜头,还说以后还这么干。
昭明挺好奇,怎么这一个村子的人都不怕死么?这年头抓走私还是挺厉害的,居然男女老少都跃跃欲试,简直不科学。
后来几个人就和他说了说当地现状,首先,按着本地的传统,子女全部成家之后就要分家,父母一般就给一笔分家费,连房子都没有的,所以蒙祖荫什么的就别想了,自个儿奋斗吧。
于是人人都被钱这个小婊砸迷惑,土地里找吃的太艰难,大家总想干点大的。
这个村子还属于比较迟钝的了,某某地方一整个村子都在鸡毛换糖,他都换了多少年了?又某某地方穿街走巷的卖纽扣针线、给人修剪刀也没少见啊。他们让人抓了放,放了抓,脸皮和城墙一样厚。
然后,这边多是丘陵,优质土地比较稀少,就得在别的地方上挖掘出金子来,所以走私这个事真是层出不穷。我得活命啊,我得养老婆孩子啊,那既然种地不能给我带来这些,我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别的?
人逼急了,什么事干不出来?
穷则变,变则通,就是这个道理。
再然后,就和南方这边的宗族观念有关系。宗族这种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无一例外是比较团结的一个势力,甚至是可以和官方抗衡的。
本地的基层领导,基本都是各个乡镇出来的,他们身后还有一群同宗同族住在村子里。那么对于这类同宗同族走私的事情,就不好那么讲明白说道理,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好过日子。
昭明就明白了,为什么这边黑市这样光明正大了。
这个大爷说完了,还忍不住夸了夸昭明,“你这个小后生还是挺不错的,脑子活,敢想敢干,人也勤快踏实,你瞧,你来得最晚,本地话学得最快,有脑子。最重要的是,你不能总是仰着头过活,有时候就得把头低下来。我瞧着,那些知青同志做学问都是挺好的,不能做生意,做生意就不能把傲气放脸上。做人也一样,太骄傲,走不长。”
这个大爷在本地颇有威望,属于长老这个级别,他对昭明表现出欣赏之后,别说昭明,就是一块儿的知青都获利不少,仿佛更加融入了这个小村子。
“昭明哥,县里有人找你,在三叔公那儿呢。”二毛说。
县里有人找?昭明疑惑不已,他在这里又没什么熟人,怎么会有人找他?
“那行,我马上过去。”昭明给了二毛一块过年剩下的花生糖。这块糖不小,四四方方孩子巴掌大,小孩儿打碎了能吃好些天,也就知青们这样舍得,其中属昭明手最松,又很疼孩子,村子孩子都很喜欢他。
二毛美滋滋的揣着糖块就走了。
昭明去里间找了羊羔皮的外套披在身上,拿了一把青色油纸伞慢慢走出去。
南方的冬天多雨,尤其是最近几日,时常有小雨驾临,北方孩子的身子骨可扛不住这一冻,所以时时都记得带着雨伞出门,身上厚厚好几层,裹得跟个熊仔一样,就这事儿,村里大娘们已经笑了他好几遍了。
昭明去到村长家里,村长媳妇一看他来了,招呼着儿媳妇给泡了一杯滚烫的姜丝红糖水,虽然里头红糖也不多,却是他们的心意。这要换了别人,可未必有这么好的待遇。
“大娘,您别忙,休息休息。”昭明从口袋掏出炒黄豆和炒南瓜子,塞了一把给大娘,又塞了一把给边上的两个小娃娃。这也是他受欢迎的原因,哪怕临时去了别人家,也从来不空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