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幺一早看出来现如今的观众不再像是数年前那样好糊弄了,你卡司再大投资再高营销的再好,质量不过关,观众也不会买账。仅靠粉丝经济或是透支实力派演员的口碑,绝对走不长久。
去年甚至出了收视率跟网络点击率注水的事,几部当红流量所主演的电视剧,没想到上映后观众并不喜欢,毕竟看电视的除了他们的粉丝,更多一部分是对追星不感兴趣的普通人。靠粉丝走不长久,这些人好像一点都不懂得这个道理,强推上去只有短暂的狂欢,时间会证明一切。
再说了,陈幺都主演了,她现在虽然跟天行解约,但还是合作关系,刚出天行的时候没少人担心她的未来,后来见天行入了工作室的股才相信她没跟天行闹翻,仍然是天行的“亲闺女”。
《归家》的排片不用担心。
当然贺文涛也不怎么担心,他早习惯了自己拍出来的电影有口碑而无票房,虽然这样使得他逐渐被捧上神坛,但说真的,商人重利,你一不赚钱的小成本文艺片,谁愿意花大钱来帮你营销,谁愿意把排片分给你?同样的排片,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商业片能够达到的利润是文艺片的多少倍?
《归家》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女儿失踪后踏上漫长旅途的故事。
郝曼青本是个平凡的超市导购员,有个上初中的女儿,他们家离学校很近,所以女儿走读。
但是有一天,女儿突然就不见了。
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人,在警察和学校搜救无果后,选择自己去找。她打印了许多女儿的照片,做了许多的寻人启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当有人提供线索,说疑似在某某城市见到女儿,她便会立刻奔去。
久而久之,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丈夫沉默着不再支持她到处去跑,甚至亲朋好友也劝她先好好生活。
郝曼青不愿意,她咬咬牙,收拾了行李要去找女儿,丈夫拦住她,说她要走就先离婚。
郝曼青哭了一场便答应了,她离了婚,从此一人踏上寻找女儿的漫漫旅途,走的时候丈夫朝她背包里塞了五个水煮蛋跟几千块钱——那是他东拼西凑来的全部钱财。
他也希望能把女儿找回来,可他们的生活已经偏离正轨,他不想再继续活在痛苦跟绝望当中了。
郝曼青一人上了路,走了很久很久,没钱了就打打零工,这些钱她省吃俭用,大部分都被用来制作寻人启事,她在网上发消息,只要有人回复,只要有人告诉她哪里有像这个女孩的人出现,她就往那里去,但次次都是希望,次次都是失望。
她被人骗过,骗走了仅有的几百块,她哭了一场,吃着干馒头喝凉水,饥一顿饱一顿。她去工地上搬过砖,她在饭店洗过盘子,学历不高的她几乎做过了所有的活儿,却仍旧在路上漂泊。
第130章
如果故事就是这样的, 那跟无数漂泊在路上寻找失踪孩子的父母没有什么不同。
郝曼青最终找到了女儿, 但找到的, 是个遍体鳞伤麻木不仁的女儿。
她年轻时便是非常漂亮的,女儿也随她,因此在被拐卖后相当受欢迎,那些人逼她接客, 逼她忘记过去那个每学期都领到三好学生奖状的自己,在无穷无尽的殴打、虐待、强|奸中, 孩子终于屈服了,从十三岁到十七岁,这样的日子她过了四年。
郝曼青找到她的时候, 她甚至认不出这是自己的妈妈。
这个沧桑的、头发花白的、衣着破旧的女人, 跟记忆中漂亮温柔的妈妈截然不同。
郝曼青报警, 没有用。
郝曼青强硬要带女儿走, 换来的是一顿毒打。
那些人甚至威胁她说在这个城市没有人能帮她。
她不停地想要闹,直到被警察找去拘留了十五天,这十五天里他们每天都要审问她,问她姓什么叫什么从哪儿来来干什么,问得她心力交瘁,然后暗示她不要再“闹”下去。
郝曼青不懂,她和女儿不是受害者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叫她不要“闹”呢?
在她疯狂的挣扎与反抗下,那群人不想惹一个疯子,便把女儿还了个她。可还回来的女儿精神心理双重受损,郝曼青都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把她真正的挽救。
她一边打工带着女儿, 一边继续顽强地想要抗拒这可悲的命运——直到有一天她精疲力尽地从工地上回来,看到她租的三百元一个月的破旧民宅里,女儿用刀子在自己身上划下无数血痕。
她想救她呀!
此后两年,郝曼青一直在挣扎,这种挣扎是可敬的,也是可悲的。女儿无法经受这样的痛苦选择自杀,郝曼青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吊在房梁上,歪着脑袋,脸色青紫,只留下一张写着妈妈对不起的字条。
可那是女儿的错吗?是郝曼青的错吗?
她抱着女儿的骨灰继续渴求公道,终于有记者发现了她,愿意帮助她,将她的故事写成文章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她。郝曼青求遍了所有人,最终帮助她的却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涉案犯人及渎职人员全部获刑后,郝曼青站在法院门口,青天白日,晒得她眼睛疼脑袋疼哪里都疼。
邪不胜正,故事应当到这里结尾,才不失为一段佳话。可怜郝曼青母女的人转头便会忘记她们的苦痛,人们仍有人们的日子要过,犯法的人要受到法律制裁,正义终于来了——可是来晚了。
--
去年甚至出了收视率跟网络点击率注水的事,几部当红流量所主演的电视剧,没想到上映后观众并不喜欢,毕竟看电视的除了他们的粉丝,更多一部分是对追星不感兴趣的普通人。靠粉丝走不长久,这些人好像一点都不懂得这个道理,强推上去只有短暂的狂欢,时间会证明一切。
再说了,陈幺都主演了,她现在虽然跟天行解约,但还是合作关系,刚出天行的时候没少人担心她的未来,后来见天行入了工作室的股才相信她没跟天行闹翻,仍然是天行的“亲闺女”。
《归家》的排片不用担心。
当然贺文涛也不怎么担心,他早习惯了自己拍出来的电影有口碑而无票房,虽然这样使得他逐渐被捧上神坛,但说真的,商人重利,你一不赚钱的小成本文艺片,谁愿意花大钱来帮你营销,谁愿意把排片分给你?同样的排片,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商业片能够达到的利润是文艺片的多少倍?
《归家》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女儿失踪后踏上漫长旅途的故事。
郝曼青本是个平凡的超市导购员,有个上初中的女儿,他们家离学校很近,所以女儿走读。
但是有一天,女儿突然就不见了。
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人,在警察和学校搜救无果后,选择自己去找。她打印了许多女儿的照片,做了许多的寻人启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当有人提供线索,说疑似在某某城市见到女儿,她便会立刻奔去。
久而久之,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丈夫沉默着不再支持她到处去跑,甚至亲朋好友也劝她先好好生活。
郝曼青不愿意,她咬咬牙,收拾了行李要去找女儿,丈夫拦住她,说她要走就先离婚。
郝曼青哭了一场便答应了,她离了婚,从此一人踏上寻找女儿的漫漫旅途,走的时候丈夫朝她背包里塞了五个水煮蛋跟几千块钱——那是他东拼西凑来的全部钱财。
他也希望能把女儿找回来,可他们的生活已经偏离正轨,他不想再继续活在痛苦跟绝望当中了。
郝曼青一人上了路,走了很久很久,没钱了就打打零工,这些钱她省吃俭用,大部分都被用来制作寻人启事,她在网上发消息,只要有人回复,只要有人告诉她哪里有像这个女孩的人出现,她就往那里去,但次次都是希望,次次都是失望。
她被人骗过,骗走了仅有的几百块,她哭了一场,吃着干馒头喝凉水,饥一顿饱一顿。她去工地上搬过砖,她在饭店洗过盘子,学历不高的她几乎做过了所有的活儿,却仍旧在路上漂泊。
第130章
如果故事就是这样的, 那跟无数漂泊在路上寻找失踪孩子的父母没有什么不同。
郝曼青最终找到了女儿, 但找到的, 是个遍体鳞伤麻木不仁的女儿。
她年轻时便是非常漂亮的,女儿也随她,因此在被拐卖后相当受欢迎,那些人逼她接客, 逼她忘记过去那个每学期都领到三好学生奖状的自己,在无穷无尽的殴打、虐待、强|奸中, 孩子终于屈服了,从十三岁到十七岁,这样的日子她过了四年。
郝曼青找到她的时候, 她甚至认不出这是自己的妈妈。
这个沧桑的、头发花白的、衣着破旧的女人, 跟记忆中漂亮温柔的妈妈截然不同。
郝曼青报警, 没有用。
郝曼青强硬要带女儿走, 换来的是一顿毒打。
那些人甚至威胁她说在这个城市没有人能帮她。
她不停地想要闹,直到被警察找去拘留了十五天,这十五天里他们每天都要审问她,问她姓什么叫什么从哪儿来来干什么,问得她心力交瘁,然后暗示她不要再“闹”下去。
郝曼青不懂,她和女儿不是受害者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叫她不要“闹”呢?
在她疯狂的挣扎与反抗下,那群人不想惹一个疯子,便把女儿还了个她。可还回来的女儿精神心理双重受损,郝曼青都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把她真正的挽救。
她一边打工带着女儿, 一边继续顽强地想要抗拒这可悲的命运——直到有一天她精疲力尽地从工地上回来,看到她租的三百元一个月的破旧民宅里,女儿用刀子在自己身上划下无数血痕。
她想救她呀!
此后两年,郝曼青一直在挣扎,这种挣扎是可敬的,也是可悲的。女儿无法经受这样的痛苦选择自杀,郝曼青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吊在房梁上,歪着脑袋,脸色青紫,只留下一张写着妈妈对不起的字条。
可那是女儿的错吗?是郝曼青的错吗?
她抱着女儿的骨灰继续渴求公道,终于有记者发现了她,愿意帮助她,将她的故事写成文章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她。郝曼青求遍了所有人,最终帮助她的却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涉案犯人及渎职人员全部获刑后,郝曼青站在法院门口,青天白日,晒得她眼睛疼脑袋疼哪里都疼。
邪不胜正,故事应当到这里结尾,才不失为一段佳话。可怜郝曼青母女的人转头便会忘记她们的苦痛,人们仍有人们的日子要过,犯法的人要受到法律制裁,正义终于来了——可是来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