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作者:纯洁人生
第四百二十一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二)
翌日,天气昏沉,阴云密布。
武柲抬头望天,眉宇间有自有一股威严的气度,如果预测不差的话,今日便是发难的时候了,那么他不应该出现在朝堂上,如此便命人给内史豆卢钦望送去告假的条子,再由他呈递给女皇。
&力士,把这条子送到豆卢内史的手中,就说本王昨夜夜凉,染了风寒,不便上朝,政事堂之事就由宰相们商议处置吧。”
高力士端着洗漱用具,便只好放到书房中,接过了条子,随即便答应一声,向院外走去。
武柲轻叹一声,便叫来亲信,让亲信告知武玉儿,告知全府,他染了风寒。半个时辰后,姜出尘踏进了书房,随即便让人把窗户门上挂上厚帐,俨然一副重病在屋的样子。而且诸女诸子前来探望,都被姜出尘拒绝。
魏王一病,魏王府的仆人们都是战战兢兢,有人甚至祈祷起来,让魏王的病赶快好起来。
女皇得知了魏王生病的消息后,也不疑有他,便命御医曹御医前往诊治,而且又让高老太监拿着内府的珍稀药材送往魏王府。
政事堂,听到魏王病了后,那些个以李唐旧臣自居的宰相们得意之色溢于言表,都说魏王好色,这下夜晚整出病来了,好,风寒好,得了风寒等于去了半条命了!
至于杨再思和苏味道二人则大出了一口气,只要魏王不在政事堂。他们的压力就轻松许多,魏王在,他们都是大气不敢出。只能唯唯诺诺地作应声虫。
接近午膳之时,中书舍人兼知匦使徐平在早上检查铜匦之时,便发现在秋匦中竟然有大量投书。秋匦又叫伸冤匦,是专门用来伸冤告密之用,早年间设置铜匦之时,便分了四格,当时由于告密之风盛行。铜匦的四格都装满了告密之书。经历了数年的酷吏横行之后,告密之风也随着酷吏被杀被流放而逐渐几近消弭,但是一些劝农、论时政的投书不时出现。所以他这知匦使也一直没有闲着。
但几乎已经尘封的秋匦却出现了大量投书,这让他的心不由得一紧,招来杂役,把秋匦中的投书全部取出。而后封装之后。他亲自送到了宫中。
由于女皇登基以后,大多在宫内处理政务,所以内宫在白天是有许多男人进出的。如今,再加上控鹤监那帮小美男,这宫门口有时候非常热闹。
这不是个事儿,至少在徐平的心中,这皇宫大内,不是这样的。它应该是十分庄严而神圣的。但女皇主政,什么禁忌不禁忌。几乎都破除了。就连女人能够成为皇帝,还有什么不能破的呢?
徐平很快得到了召见,女皇正准备吃午膳了,但只要有臣子求见,她会先处理大臣的事情,这是很多历代皇帝都没有的优良作风。而且曾经女皇还亲自批准过一名太学生的请假,这让宰相们非常蛋疼,一个皇帝竟然去批准太学生的请假。当然女皇后来也听取了宰相们的建议,不再大小事不分巨细,直到如今,她只管一些重大之事,而把一些小权力放给宰相们。
看到徐平背着一只麻袋而来,还以为徐平有什么稀罕之物呢,便笑道:“徐爱卿,袋中可是何物?”
徐平赶紧见礼,躬身说道:“回禀陛下,今早微臣检查铜匦之时,在秋匦中发现了如此多的投书,臣不敢怠慢,整理了半个时辰,便给圣上送来了。”
铜匦之书,一般先由女皇大体过目一下,便由身兼理匦使的御史中丞等官员处置。如今理匦使是御史中丞吉顼,但吉顼今日有大事正在准备,所以还没有拜见女皇。
女皇一听是秋匦之书,眼皮一跳,难道又有人谋反呢?这两年她把权力下放之后,几乎没有收到告密的投书了,难道是宰相们?想到此处,女皇那根敏感的神经被挑动了,顿时,她沉声说道:“徐爱卿,取出一份投书,呈递上来!”
徐平不敢怠慢,赶紧打开麻袋,取出一份投书,双手一承,便由宫女取过,放在了女皇的御案之上。
女皇伸出一只干枯的手,缓缓打开,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浏览一遍,随即,脸如寒霜,看来自己放权之后,这天下人以为她无法掌控这个朝廷了。哼,既然如此,那就让天下人看看,也让天下人记住,这是武氏的天下,这是她,武曌的天下!
接下来,女皇又看了几份,精力便有些不济,但脸上的寒霜越加厚实了。随即说道:“把这投书交给御史中丞吉顼吧,朕要他彻查此事!”
吉顼在右肃政台写好了长达万字的奏疏,刚准备用膳,便看到中书舍人徐平背着麻袋走了进来。
吉顼在任明堂尉时,便认识徐平,如今徐平还几乎在原地踏步,他却是御史中丞兼副宰相了,徐平还没有见礼,他便问道:“稀客啊,徐舍人今日倒是空闲啊,怎么跑到咱这里呢?”
徐平苦笑一声,依旧见礼,道:“自然是圣上命下官来的。”
吉顼笑道:“徐舍人快快请坐,来人啦,上茶!”
徐平不敢在上官面前品茶,赶紧说道:“吉中丞,这麻袋里可是今早的投书,圣上让下官送到您这里来,还请收下!”
随即徐平取出交接文书,让吉顼盖印。
吉顼自然不能轻易盖下他的大印,便亲自走上前,打开麻袋,一看之下,便愣住了,怎么这么多?便问道:“这里是?”
&匦的投书,圣上让下官交给中丞,让中丞彻查此事,一共是两百三十八份,中丞让人点点吧。”徐平缓缓说道。
吉顼随即喊来杂役和主簿,登记造册。并一一区分开来。清点完后,数目都对,吉顼这才盖了大印。徐平也赶紧回去用午膳了,再要耽搁下去,估计连汤都没有了。
徐平走后,吉顼这才坐下来,一一翻看,当看完第一份之后,心中顿时一惊。这到底是谁投的书,这不是添乱吗?随即一想到女皇让他彻查此事,到底是彻查投书之人。还是投书里面的人?
但不管是哪一种,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已经写好的奏疏也不可能不上,更何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的富贵都在魏王身上。既然如此,那么他这个马前卒就应该有马前卒的价值!
魏王府。
曹御医领了旨意,便来到了魏王府上,在杏林里,谁人不知魏王府姜妃的医术是何等高明,不说那望、闻、问、切的神技,就是对于病理的分析,也是独树一帜。大多数医者都是治标不治本,而姜妃却能根治标本。其深层次意义,就在于姜妃能够把病情分析个透彻。而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历代医者,就是太医署的御医们,都经常光顾济世堂,跟姜妃探讨医术。而姜妃也不会敝帚自珍,按照姜妃所说,医术只有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应用,才能更进一步。
当然姜妃所说,其实就是武柲所说,而且还应该加上一句,最好的医术是用来济世安民的,最好的医者的心胸应该无比广大的,就如同白衣女神一般。
也正因为如此,姜出尘总爱穿白衣白裙,甚至就连那亵衣亵裤都是白色的。
如此一来,曹御医虽奉旨来到了魏王府,其实只能拜见姜妃,探讨医术,至于诊治魏王,他那张老脸还要见人呢。
于是,曹御医拜见了姜出尘后,只字未提诊治之事,便就伤寒的病理跟姜出尘探讨。
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便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传至后世多有轶散,就如同华佗的《青囊书》一般。不过关于伤寒的医术流传至今,所以曹御医对此也有些研究,每次跟姜妃讨论,他都能收获良多。
姜出尘不知道曹御医来府中做什么,这些个御医一般可都是去济世堂的,很少有人来府中。在济世堂,因为穷人看病可以赊欠,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义诊,而且姜出尘也会坐诊一两个时辰,凡是神都的所谓神医和御医都会前去交流,久而久之,济世堂便开始有神医义诊,有御医义诊。
当曹御医问到伤寒之时,姜出尘顿时来了兴趣,她的医术能够超越前人,最主要的,还是自家有个“无所不能”的男人,他虽不懂医术,但一些医术思想却让她深受启发,如此一来,多年研究之下,她的医术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而且等医学院一开,她这第一任院长将会名垂青史!她,一个乡野丫头,也能名垂青史,想起这个,都让她兴奋。
如此,便在杏林院内,二人探讨起了伤寒,也是这一次谈话,几年后,曹御医终于悟出真谛,在伤寒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
梧桐院厢房内,高力士陪着一个老太监,正是送来珍稀药材的高老太监。
此刻,高老太监正在传授高力士一些经验,他曾服侍过高宗皇帝,所以身为太监,他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如今高力士服侍魏王,而魏王如果不出意外,那便是将来的大周皇帝,那么高力士这个义子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早早地搞好关系,总比等魏王入主大内之后再去培养感情好吧。
高力士也是非常感激高老太监,要不是把他送到了魏王府,他估计都已经饿死了。所以此刻他十分恭敬地听着高老太监的絮絮叨叨,脸上依旧是一副谦恭的面容。
此时正是午膳时间,高力士端来了魏王府的午膳,高力士是贴身太监,所以待遇比较好,故而每一餐都有肉食。高老太监看到饭菜,便问道:“力士啊,这魏王府每一餐都有肉?”
高力士随口说道:“恩,每一餐都有,就是那些杂役,每隔七日都会有一顿肉食。”
高老太监心中顿时不是滋味,感情这魏王府的伙食比皇宫大内都好啊,像他这皇宫高品级太监,也就每个三日才会沾一次荤腥,每隔半月才会有一次肉食。
不过,这让他更加认定了魏王,魏王不是一般人,如此大度之人,登了帝位,也一定会对宫人好的。
第四百二十一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二)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二)
翌日,天气昏沉,阴云密布。
武柲抬头望天,眉宇间有自有一股威严的气度,如果预测不差的话,今日便是发难的时候了,那么他不应该出现在朝堂上,如此便命人给内史豆卢钦望送去告假的条子,再由他呈递给女皇。
&力士,把这条子送到豆卢内史的手中,就说本王昨夜夜凉,染了风寒,不便上朝,政事堂之事就由宰相们商议处置吧。”
高力士端着洗漱用具,便只好放到书房中,接过了条子,随即便答应一声,向院外走去。
武柲轻叹一声,便叫来亲信,让亲信告知武玉儿,告知全府,他染了风寒。半个时辰后,姜出尘踏进了书房,随即便让人把窗户门上挂上厚帐,俨然一副重病在屋的样子。而且诸女诸子前来探望,都被姜出尘拒绝。
魏王一病,魏王府的仆人们都是战战兢兢,有人甚至祈祷起来,让魏王的病赶快好起来。
女皇得知了魏王生病的消息后,也不疑有他,便命御医曹御医前往诊治,而且又让高老太监拿着内府的珍稀药材送往魏王府。
政事堂,听到魏王病了后,那些个以李唐旧臣自居的宰相们得意之色溢于言表,都说魏王好色,这下夜晚整出病来了,好,风寒好,得了风寒等于去了半条命了!
至于杨再思和苏味道二人则大出了一口气,只要魏王不在政事堂。他们的压力就轻松许多,魏王在,他们都是大气不敢出。只能唯唯诺诺地作应声虫。
接近午膳之时,中书舍人兼知匦使徐平在早上检查铜匦之时,便发现在秋匦中竟然有大量投书。秋匦又叫伸冤匦,是专门用来伸冤告密之用,早年间设置铜匦之时,便分了四格,当时由于告密之风盛行。铜匦的四格都装满了告密之书。经历了数年的酷吏横行之后,告密之风也随着酷吏被杀被流放而逐渐几近消弭,但是一些劝农、论时政的投书不时出现。所以他这知匦使也一直没有闲着。
但几乎已经尘封的秋匦却出现了大量投书,这让他的心不由得一紧,招来杂役,把秋匦中的投书全部取出。而后封装之后。他亲自送到了宫中。
由于女皇登基以后,大多在宫内处理政务,所以内宫在白天是有许多男人进出的。如今,再加上控鹤监那帮小美男,这宫门口有时候非常热闹。
这不是个事儿,至少在徐平的心中,这皇宫大内,不是这样的。它应该是十分庄严而神圣的。但女皇主政,什么禁忌不禁忌。几乎都破除了。就连女人能够成为皇帝,还有什么不能破的呢?
徐平很快得到了召见,女皇正准备吃午膳了,但只要有臣子求见,她会先处理大臣的事情,这是很多历代皇帝都没有的优良作风。而且曾经女皇还亲自批准过一名太学生的请假,这让宰相们非常蛋疼,一个皇帝竟然去批准太学生的请假。当然女皇后来也听取了宰相们的建议,不再大小事不分巨细,直到如今,她只管一些重大之事,而把一些小权力放给宰相们。
看到徐平背着一只麻袋而来,还以为徐平有什么稀罕之物呢,便笑道:“徐爱卿,袋中可是何物?”
徐平赶紧见礼,躬身说道:“回禀陛下,今早微臣检查铜匦之时,在秋匦中发现了如此多的投书,臣不敢怠慢,整理了半个时辰,便给圣上送来了。”
铜匦之书,一般先由女皇大体过目一下,便由身兼理匦使的御史中丞等官员处置。如今理匦使是御史中丞吉顼,但吉顼今日有大事正在准备,所以还没有拜见女皇。
女皇一听是秋匦之书,眼皮一跳,难道又有人谋反呢?这两年她把权力下放之后,几乎没有收到告密的投书了,难道是宰相们?想到此处,女皇那根敏感的神经被挑动了,顿时,她沉声说道:“徐爱卿,取出一份投书,呈递上来!”
徐平不敢怠慢,赶紧打开麻袋,取出一份投书,双手一承,便由宫女取过,放在了女皇的御案之上。
女皇伸出一只干枯的手,缓缓打开,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浏览一遍,随即,脸如寒霜,看来自己放权之后,这天下人以为她无法掌控这个朝廷了。哼,既然如此,那就让天下人看看,也让天下人记住,这是武氏的天下,这是她,武曌的天下!
接下来,女皇又看了几份,精力便有些不济,但脸上的寒霜越加厚实了。随即说道:“把这投书交给御史中丞吉顼吧,朕要他彻查此事!”
吉顼在右肃政台写好了长达万字的奏疏,刚准备用膳,便看到中书舍人徐平背着麻袋走了进来。
吉顼在任明堂尉时,便认识徐平,如今徐平还几乎在原地踏步,他却是御史中丞兼副宰相了,徐平还没有见礼,他便问道:“稀客啊,徐舍人今日倒是空闲啊,怎么跑到咱这里呢?”
徐平苦笑一声,依旧见礼,道:“自然是圣上命下官来的。”
吉顼笑道:“徐舍人快快请坐,来人啦,上茶!”
徐平不敢在上官面前品茶,赶紧说道:“吉中丞,这麻袋里可是今早的投书,圣上让下官送到您这里来,还请收下!”
随即徐平取出交接文书,让吉顼盖印。
吉顼自然不能轻易盖下他的大印,便亲自走上前,打开麻袋,一看之下,便愣住了,怎么这么多?便问道:“这里是?”
&匦的投书,圣上让下官交给中丞,让中丞彻查此事,一共是两百三十八份,中丞让人点点吧。”徐平缓缓说道。
吉顼随即喊来杂役和主簿,登记造册。并一一区分开来。清点完后,数目都对,吉顼这才盖了大印。徐平也赶紧回去用午膳了,再要耽搁下去,估计连汤都没有了。
徐平走后,吉顼这才坐下来,一一翻看,当看完第一份之后,心中顿时一惊。这到底是谁投的书,这不是添乱吗?随即一想到女皇让他彻查此事,到底是彻查投书之人。还是投书里面的人?
但不管是哪一种,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已经写好的奏疏也不可能不上,更何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的富贵都在魏王身上。既然如此,那么他这个马前卒就应该有马前卒的价值!
魏王府。
曹御医领了旨意,便来到了魏王府上,在杏林里,谁人不知魏王府姜妃的医术是何等高明,不说那望、闻、问、切的神技,就是对于病理的分析,也是独树一帜。大多数医者都是治标不治本,而姜妃却能根治标本。其深层次意义,就在于姜妃能够把病情分析个透彻。而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历代医者,就是太医署的御医们,都经常光顾济世堂,跟姜妃探讨医术。而姜妃也不会敝帚自珍,按照姜妃所说,医术只有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应用,才能更进一步。
当然姜妃所说,其实就是武柲所说,而且还应该加上一句,最好的医术是用来济世安民的,最好的医者的心胸应该无比广大的,就如同白衣女神一般。
也正因为如此,姜出尘总爱穿白衣白裙,甚至就连那亵衣亵裤都是白色的。
如此一来,曹御医虽奉旨来到了魏王府,其实只能拜见姜妃,探讨医术,至于诊治魏王,他那张老脸还要见人呢。
于是,曹御医拜见了姜出尘后,只字未提诊治之事,便就伤寒的病理跟姜出尘探讨。
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便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传至后世多有轶散,就如同华佗的《青囊书》一般。不过关于伤寒的医术流传至今,所以曹御医对此也有些研究,每次跟姜妃讨论,他都能收获良多。
姜出尘不知道曹御医来府中做什么,这些个御医一般可都是去济世堂的,很少有人来府中。在济世堂,因为穷人看病可以赊欠,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义诊,而且姜出尘也会坐诊一两个时辰,凡是神都的所谓神医和御医都会前去交流,久而久之,济世堂便开始有神医义诊,有御医义诊。
当曹御医问到伤寒之时,姜出尘顿时来了兴趣,她的医术能够超越前人,最主要的,还是自家有个“无所不能”的男人,他虽不懂医术,但一些医术思想却让她深受启发,如此一来,多年研究之下,她的医术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而且等医学院一开,她这第一任院长将会名垂青史!她,一个乡野丫头,也能名垂青史,想起这个,都让她兴奋。
如此,便在杏林院内,二人探讨起了伤寒,也是这一次谈话,几年后,曹御医终于悟出真谛,在伤寒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
梧桐院厢房内,高力士陪着一个老太监,正是送来珍稀药材的高老太监。
此刻,高老太监正在传授高力士一些经验,他曾服侍过高宗皇帝,所以身为太监,他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如今高力士服侍魏王,而魏王如果不出意外,那便是将来的大周皇帝,那么高力士这个义子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早早地搞好关系,总比等魏王入主大内之后再去培养感情好吧。
高力士也是非常感激高老太监,要不是把他送到了魏王府,他估计都已经饿死了。所以此刻他十分恭敬地听着高老太监的絮絮叨叨,脸上依旧是一副谦恭的面容。
此时正是午膳时间,高力士端来了魏王府的午膳,高力士是贴身太监,所以待遇比较好,故而每一餐都有肉食。高老太监看到饭菜,便问道:“力士啊,这魏王府每一餐都有肉?”
高力士随口说道:“恩,每一餐都有,就是那些杂役,每隔七日都会有一顿肉食。”
高老太监心中顿时不是滋味,感情这魏王府的伙食比皇宫大内都好啊,像他这皇宫高品级太监,也就每个三日才会沾一次荤腥,每隔半月才会有一次肉食。
不过,这让他更加认定了魏王,魏王不是一般人,如此大度之人,登了帝位,也一定会对宫人好的。
第四百二十一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