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完,都会病倒一片举子。
    傅老太太抬了抬眼皮,也担忧道:我过两日去趟法源寺拜拜,求佛祖保佑临哥儿下场的时候,天气能暖和点。
    周氏忍不住叹了口气:三年前那场,天气倒是暖和。
    说这话有什么用,临哥儿的老师当时拘着他,要他沉淀三年,如今把握总归是大的。傅老太太手里拨着不紧不慢的拨着佛珠。
    其实傅家人心里有数,傅临安的学识,考上进士是意料之中的事。
    只是大家在乎的是名次问题。
    一甲进士及第,二甲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对于向傅临安这样的52书库来讲,一般都是不屑于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因为这里的同字,其实是不同的意思,有点安慰奖的性质在里面。
    所以很多人宁愿考不上之后再考,也好过一辈子都是同进士出身。
    更何况傅临安在县试中拿了案首,府试和院试虽然被陈元青夺了魁,没了连中小三元的荣誉,可是傅临安在府试和院试的名次依然是前三。
    乡试中,他拿了苏州的解元。
    倘若只是教育不发达省份的解元,那确实没什么说道的,但是他是苏州的解元,要知道苏州的解元历来都是状元的候选人。
    当初他乡试之后,才十七岁,倘若次年直接去参加会试,十七岁的进士固然好听。
    但是傅临安的恩师谢天还是怕他火候不到,故而要他三年后再考,其实也是为了能一举考中第一名会元。
    只要考中会元,他在殿试中表现不糟糕,大概率会被圣上钦点为金科状元。
    这样一来,傅临安便是本朝第二个连中三元的人了。
    周氏明白傅老太太的意思,但是做娘的哪有不心疼孩子的道理。
    她只是一想到临哥儿这样冷的天,只穿单衣在狭小的号房里考上九天,她心里就难受。
    当初乡试那九天已是叫她一想起来,心里发颤。
    莳七抿了抿唇,有些犹豫,思忖片刻,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其实傅临安早在一个月前,书房就不再烧炭了,而且他坐在书房温书,也只着单衣,前一段时间,她每次去看他,他都是冻得嘴唇发紫,手脚冰凉,甚至提笔便手抖,写出来的字也不尽如人意。
    她看了心疼的不行,但是傅临安却笑了笑:现在习惯习惯,到号房里就没那么局促了。
    但是他不肯让她告诉周氏和傅老太太,就是怕她们担心。
    其实公爹傅延礼也是知道这件事的,他甚至还觉得不够,他曾经和谢天讨论过,打算让傅临安连着九天,仿着会试的作息,将他一个人关在类似于号房的小隔间做题。
    但是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了了之了。
    恐怕是不好喝傅老太太交代吧。
    总之,从傅临安开始只穿单衣的这一个月里,他确实被冻病了,但是病好了之后,他便觉得习惯了很多。
    傍晚,莳七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一进院门,小丫鬟便迎了上来:四爷来了,已经好一会儿了。
    莳七闻言,心中一阵欣喜,连忙让清秋摆膳。
    她走进屋内,果真看见傅临安正靠在软榻上假寐,他听见动静,还以为是下人,遂开口道:你们奶奶可回来了
    莳七莞尔一笑,悄无声息的走到他身前,冰凉的小手捂住他的双眼。
    四奶奶今晚不回来了,要四爷独守空房呢。
    傅临安忍不住笑,他单手捉住她冰凉的手,旋即双手合起,帮她捂手。
    既然如此,趁你们奶奶不在,你便来伺候爷吧。他顿了顿,佯装正经道,开脸了吗
    莳七扑哧一笑:没呢。
    不管开不开脸,爷今天都是要幸了你的。傅临安猛地一拽,便将她拉入怀中。
    就在此时,外头传来清秋的声音:四奶奶,现在可要摆膳
    莳七埋怨的睨了傅临安一眼,旋即扬声道:现在就摆。
    清秋定是在门外听见了里头的动静,怕惊扰到他们,遂问了这么一句。
    傅临安也不同她闹了,两人站起身,准备用膳。
    今日在添香楼遇见陈元青了。傅临安忽然道。
    莳七抿了抿唇道:我还以为他要再等两年。
    我和他聊了几句,才知他前天才到京城。
    陈元青是寒门出身,听说家里只有他母亲和一个妹妹供他读书,此前乡试,陈元青考中了第四名经魁,科考一向花钱如流水,虽然陈元青现在已经是举人,自然有人乐得塞钱给他。
    但是来京城考试又和在当地做个举人老爷不一样。
    来京城考试,路费,住宿费,样样都要花钱。
    傅临安道:他成亲了,长子刚满一岁,夫人是个商贾家的小姐。
    莳七顿时了然,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少见,寒门学子,没钱科考,就会娶个有钱人家的小姐。
    只是商贾毕竟是商贾,很多读书人心里不屑,可又迫于现实囊中羞涩,娶了个有钱人家的小姐,一面花着妻子的嫁妆,一面心里还觉得妻子配不上他。
    就是不知道陈元青是不是这样的人。
    --

章节目录

快穿之打脸计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越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越戈并收藏快穿之打脸计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