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张未然反问,“人家什么都知道,你让我们瞒,瞒个屁用。”
郑旭说当然不是。或许对于兀那公司、对库房里那几千张没卖出去的《棒喝》、甚至对于许千山,这篇文章都是好事。但对于郑旭不是。一个月前,他有多希望张未然帮忙把许千山约出来,现在他就有多恨张未然提他。从那篇特稿见刊开始——不,从许千山知道郑旭的挣扎与失败开始,许千山跟他就再没有一丝可能了。郑旭的自尊心不可能过这一关。
张未然还当他在说气话,取笑道:“怎么,你还能不要你的缪斯了?”
郑旭没接他话。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从小弹钢琴,他十指指尖都练出茧来了。后来开始玩键盘,演奏上的练习强度小了,放在创作上的心思更多,手指上的茧就渐渐消了一些。大概是转到脑子里,或者心脏里了。
郑旭手腕悬空,在玻璃茶几上敲了《灭顶》的最后一段副歌和弦。然后他抬头看张未然,说:“张老板,帮我办个告别演出吧。”
张未然惊掉了手里的笔。
告别演出的消息一放出去,就不断有人打电话问郑旭怎么了,郑旭一概不接,只接了阿杉的。阿杉哭着问他怎么不弹了,怎么也要走。郑旭说对不起阿杉,我对不起你和谢微微,可是我也撑不住了。
还是在陈哥的酒吧,郑旭演了三年多的地方。那天北京从下午开始下起了暴雨,雨水沿着酒吧的大玻璃窗蜿蜒而下,看上去模糊不清,人们的脸孔也模糊不清。
来的人很多,酒吧里从来没塞下过这么多人。陈哥把酒吧桌椅全撤了,就留一个隔离线拉出来的小乐池。郑旭键盘,张未然给他当吉他手。没有鼓手和贝斯,放的是阿杉和谢微微录专辑那时候分轨录的伴奏带。
郑旭演的第一首歌就是《灭顶》。他唱完了,问观众想听什么,翻唱也行,按酒吧点歌的规矩来。郑旭听到几首《棒喝》里的歌名,还有醍醐早期演过,没放入专辑的几首代表作。甚至还有他在在轮下那会儿写的歌。
郑旭还没想好唱哪首,观众席突然爆发出一句声嘶力竭喊到破音的“Solaris!”。这声音越来越大,听过这个词儿的和没听过的,知道这个名字的和不知道的,声音像海潮似的一阵阵推进,吵得郑旭脑仁儿生疼,太阳穴突突乱跳。
Solaris。郑旭撑在琴架上,有那么一小会儿没说话。他想,居然还有人记得Solaris。
郑旭组在轮下之前就叫这个。单人乐队,贼幼稚。有时候他会设想,要是《Disillusion》当时没给在轮下排,就用Solaris的名义演,是不是现在就没这么多破事儿了。Solaris多好啊,他自个儿就能发光,不需要人际关系,不需要为别人操心。
但Solaris毕竟是孤独的。谢微微和阿杉,是他们支撑着郑旭坚持下去。日光太孤独了,他于是找到了同伴,成为了醍醐。可是孤独是无法治愈的,来来去去,所有人都走了,又只剩下郑旭一个,还在伪装自己是日光。
郑旭说:“那我们演一个《最快燃烧的流星》。”
这歌是郑旭在Solaris时期写的,旋律横冲直撞,主歌副歌两段节奏型完全割裂。这歌张未然没听过,也没有预录的伴奏带。郑旭就自己扒拉着推子,只用一把键盘弹唱。《流星》的结构不太典型,副歌翻来覆去地,只有一句歌词:“越快燃烧的流星越闪耀。”
郑旭烧得不够快,所以不够闪耀。即便如此,郑旭也已经烧尽了所有的光。他要离开了。郑旭没法儿再面对他的缪斯,没法儿再面对他自己。不诚实的创作者毫无意义。郑旭想通这一点,就再也写不了摇滚,写不了他想写的那些歌。郑旭要走了,像流星落下的灰烬,去随便什么地方,做随便什么事。
他太累了,不愿意再发光了。
第12章
告别演出那天,郑旭下台之后,在酒吧后门接到了许千山的电话。郑旭按下接听键,电话两端都是大雨的声音。许千山没有立即说话。倾盆大雨中,郑旭仿佛仍然听得到许千山的呼吸细节。他感到一阵轻微的战栗,不知是因为雨夜,还是因为许千山。
电话里听得到一辆特别吵的外放音乐的车从许千山身边过,溅起一大片水花。没过一分钟,那辆车也经过了郑旭的面前。郑旭想,许千山竟然也来了。谁告诉他的?然后他想起来,许千山已经不一样了。许千山去过迷笛,也采访过很多人,他有他的消息来源。
郑旭没有在酒吧里看到许千山。他是刚刚才到吗?还是已经到了很久,在大雨里站了很久?郑旭不愿意想这些。他总是对许千山心软,那分手的时候最好不要想太多,免得藕断丝连。
许千山问他:“我能见你吗?”
郑旭说:“不行。”
郑旭说:“许千山,咱们分手吧。”
后来郑旭想起来,并不后悔跟许千山分手这件事,只是后悔那时候拒绝了见面。他说了不行,就再也没见过许千山一面。他印象里的许千山,仍是那个T恤长裤的学生,在夕阳余晖里等在校门口,向郑旭清爽地笑。
现在,郑旭看着台上的许千山,看他大大方方站在台上,未语先笑,同台下各行各业大江南北的一群成年人熟练地招呼、寒暄,只觉得恍若隔世。
他们也的确是十年未见了,郑旭想,他们同年轻时候相比,自然会有一些改变。郑旭坐在小阶梯教室最后一排,居高临下地看许千山,听他讲美学、讲意蕴、讲山水,讲那些玄而又玄的无聊话。不期然地,郑旭想起了他们最后一次争吵。
--
郑旭说当然不是。或许对于兀那公司、对库房里那几千张没卖出去的《棒喝》、甚至对于许千山,这篇文章都是好事。但对于郑旭不是。一个月前,他有多希望张未然帮忙把许千山约出来,现在他就有多恨张未然提他。从那篇特稿见刊开始——不,从许千山知道郑旭的挣扎与失败开始,许千山跟他就再没有一丝可能了。郑旭的自尊心不可能过这一关。
张未然还当他在说气话,取笑道:“怎么,你还能不要你的缪斯了?”
郑旭没接他话。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从小弹钢琴,他十指指尖都练出茧来了。后来开始玩键盘,演奏上的练习强度小了,放在创作上的心思更多,手指上的茧就渐渐消了一些。大概是转到脑子里,或者心脏里了。
郑旭手腕悬空,在玻璃茶几上敲了《灭顶》的最后一段副歌和弦。然后他抬头看张未然,说:“张老板,帮我办个告别演出吧。”
张未然惊掉了手里的笔。
告别演出的消息一放出去,就不断有人打电话问郑旭怎么了,郑旭一概不接,只接了阿杉的。阿杉哭着问他怎么不弹了,怎么也要走。郑旭说对不起阿杉,我对不起你和谢微微,可是我也撑不住了。
还是在陈哥的酒吧,郑旭演了三年多的地方。那天北京从下午开始下起了暴雨,雨水沿着酒吧的大玻璃窗蜿蜒而下,看上去模糊不清,人们的脸孔也模糊不清。
来的人很多,酒吧里从来没塞下过这么多人。陈哥把酒吧桌椅全撤了,就留一个隔离线拉出来的小乐池。郑旭键盘,张未然给他当吉他手。没有鼓手和贝斯,放的是阿杉和谢微微录专辑那时候分轨录的伴奏带。
郑旭演的第一首歌就是《灭顶》。他唱完了,问观众想听什么,翻唱也行,按酒吧点歌的规矩来。郑旭听到几首《棒喝》里的歌名,还有醍醐早期演过,没放入专辑的几首代表作。甚至还有他在在轮下那会儿写的歌。
郑旭还没想好唱哪首,观众席突然爆发出一句声嘶力竭喊到破音的“Solaris!”。这声音越来越大,听过这个词儿的和没听过的,知道这个名字的和不知道的,声音像海潮似的一阵阵推进,吵得郑旭脑仁儿生疼,太阳穴突突乱跳。
Solaris。郑旭撑在琴架上,有那么一小会儿没说话。他想,居然还有人记得Solaris。
郑旭组在轮下之前就叫这个。单人乐队,贼幼稚。有时候他会设想,要是《Disillusion》当时没给在轮下排,就用Solaris的名义演,是不是现在就没这么多破事儿了。Solaris多好啊,他自个儿就能发光,不需要人际关系,不需要为别人操心。
但Solaris毕竟是孤独的。谢微微和阿杉,是他们支撑着郑旭坚持下去。日光太孤独了,他于是找到了同伴,成为了醍醐。可是孤独是无法治愈的,来来去去,所有人都走了,又只剩下郑旭一个,还在伪装自己是日光。
郑旭说:“那我们演一个《最快燃烧的流星》。”
这歌是郑旭在Solaris时期写的,旋律横冲直撞,主歌副歌两段节奏型完全割裂。这歌张未然没听过,也没有预录的伴奏带。郑旭就自己扒拉着推子,只用一把键盘弹唱。《流星》的结构不太典型,副歌翻来覆去地,只有一句歌词:“越快燃烧的流星越闪耀。”
郑旭烧得不够快,所以不够闪耀。即便如此,郑旭也已经烧尽了所有的光。他要离开了。郑旭没法儿再面对他的缪斯,没法儿再面对他自己。不诚实的创作者毫无意义。郑旭想通这一点,就再也写不了摇滚,写不了他想写的那些歌。郑旭要走了,像流星落下的灰烬,去随便什么地方,做随便什么事。
他太累了,不愿意再发光了。
第12章
告别演出那天,郑旭下台之后,在酒吧后门接到了许千山的电话。郑旭按下接听键,电话两端都是大雨的声音。许千山没有立即说话。倾盆大雨中,郑旭仿佛仍然听得到许千山的呼吸细节。他感到一阵轻微的战栗,不知是因为雨夜,还是因为许千山。
电话里听得到一辆特别吵的外放音乐的车从许千山身边过,溅起一大片水花。没过一分钟,那辆车也经过了郑旭的面前。郑旭想,许千山竟然也来了。谁告诉他的?然后他想起来,许千山已经不一样了。许千山去过迷笛,也采访过很多人,他有他的消息来源。
郑旭没有在酒吧里看到许千山。他是刚刚才到吗?还是已经到了很久,在大雨里站了很久?郑旭不愿意想这些。他总是对许千山心软,那分手的时候最好不要想太多,免得藕断丝连。
许千山问他:“我能见你吗?”
郑旭说:“不行。”
郑旭说:“许千山,咱们分手吧。”
后来郑旭想起来,并不后悔跟许千山分手这件事,只是后悔那时候拒绝了见面。他说了不行,就再也没见过许千山一面。他印象里的许千山,仍是那个T恤长裤的学生,在夕阳余晖里等在校门口,向郑旭清爽地笑。
现在,郑旭看着台上的许千山,看他大大方方站在台上,未语先笑,同台下各行各业大江南北的一群成年人熟练地招呼、寒暄,只觉得恍若隔世。
他们也的确是十年未见了,郑旭想,他们同年轻时候相比,自然会有一些改变。郑旭坐在小阶梯教室最后一排,居高临下地看许千山,听他讲美学、讲意蕴、讲山水,讲那些玄而又玄的无聊话。不期然地,郑旭想起了他们最后一次争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