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足球》就是打着“少林”的名号吸引观众,影片中用的都是少林功夫,这是一个宣传噱头。
说起少林寺大家都知道,牌子够响亮。
要是改成《功夫足球》,噱头没有了,在宣传上也没办法和少林寺挂上钩,效果会大幅降低。
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修改剧本,太过麻烦。
再说,周星驰的喜剧片是夸张搞笑的无厘头风格,安排一名足协官员出场和整体风格不搭调。
关键是他们不想改名字。
香港人是用做生意的方式谈事情,他们觉得好梦公司是想找理由抬高价码,只要花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林子轩让于东不要再谈了。
他在总局是有关系,事情有操作的余地,但因为你们不想改名字就搭进去他的人情和关系,不值得。
在总局的人情可不是钱能换来的。
虽然合作没有谈拢,但买卖不成仁义在,林子轩还是请周星驰吃了顿饭。
吃饭的时候,有香港人抱怨,说在香港听到好梦公司的名头很大,在内地电影圈子里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想到还是不行。
他们会找其他电影公司合作。
“我们要是办不成,在内地就没有几个人能办成。”于东如此回应道。
这两天他负责和香港人谈。
香港人自我感觉良好,把香港的那一套搬了过来,认为有周星驰做票房保障,内地的电影公司根本不会拒绝。
态度上相当傲气,就是不愿意改电影名字。
他们的心态还处在香港电影昌盛的年代,觉得自己了不起,不看重内地市场。
如果真的看重内地市场,别说是改名字,就是改剧情和换演员都会照做。
林子轩不认为内地的电影审查制度非常合理,可既然想来内地赚钱,就要按照内地的规矩来,否则迟早会碰壁。
除了心态,香港电影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变。
不能把内地的观众当傻瓜,内地不是他们的提款机,缺钱了拍一部烂片过来捞一票,这恐怕是香港电影人的真实打算。
这些话林子轩不会和周星驰说,两人的关系没到那个份上。
即便现在说了,也不会引起重视,只有等到他们真的想进入内地市场了,真的重视起来了,才能真正的谈合作。
合作需要诚意,他没有看到对方的诚意。
香港人并不相信于东的话,只觉得好梦公司名不副实。
林子轩不在乎,有没有实力不是说出来的,好梦公司不接手,能把《少林足球》引起内地的企业真的不多。
就算韩三平也不敢打包票,不是说这件事办不了,而是不值得。
七月初,《卧虎藏龙》从全国的院线下档,总票房达到三千八百万。
相对于八千万的投资,这个票房有点拿不出手,媒体上出现了唱衰的声音,认为好梦公司赔钱了,武侠大片没有出路。
单看内地票房的话,的确如此。
他们没有把海外版权的收益算进去,或者说故意忽略了。
与此同时,《卧虎藏龙》陆续在亚洲各国上映。
第六百零三章 学习
黄勃站在建国门的人行天桥上,面带微笑,看着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
他的表情很复杂,既带着希望,又显得迷茫。
在这座大都市里,个人是如此的渺小,容易失去生活的方向,随波逐流。
“咔!”
不远处的导演对着黄勃喊了一声,周围车来车往,噪音很大,不喊的话根本听不见,黄勃向着导演跑过来。
“管导,这一遍怎么样?”黄勃询问道。
“还行,咱们这样,你的情绪有了,可还差点什么,你要带上回忆,你想着当初从家乡出来的时候那股兴奋劲儿。”管唬比划道,“当然,不是让你真兴奋,而是回忆兴奋,你明白了么?”
“回忆兴奋?那我再高兴一点?”黄勃琢磨道。
“我说的可能有点抽象,咱们先别管是不是兴奋了,把情节捋一捋。”管唬耐心道,“你在京城做散工,认识到了生活的不容易,可还是决心继续在京城呆下去,这时候你想到刚离开家乡那会的心情,你就把这个情绪给演出来。”
“我知道了,给我几分钟准备准备。”黄勃请求道。
“五分钟吧,太阳快落了,现在的光线正好,等会就暗了。”管唬答应道。
黄勃站在一旁,酝酿情绪。
他演的这部片子快拍完了,故事情节很简单,是讲两个外地人来到京城打工,成为小巴车司机,是那种没有运营执照的黑车。
这一行竞争激烈,为了揽客经常和其他小巴车闹矛盾,最后演变成暴力冲突。
和黄勃一起来的同乡忍受不了,返回了老家,黄勃仍然在京城坚持着。
以前黄勃在电视剧里演配角,没觉得有压力,感觉演戏就那么回事儿。
一个是他演的角色简单,不重要,只要不是重大失误,基本上就过了,电视剧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不高。
再说,他没有碰到一个较真的导演。
管唬这人性子不错,有耐心给演员说戏,不过在拍戏的时候爱较真,演员的表演要到位,不能随便凑合。
这部戏投资不过一百万,小制作,可管唬并没有因此而放松。
--
说起少林寺大家都知道,牌子够响亮。
要是改成《功夫足球》,噱头没有了,在宣传上也没办法和少林寺挂上钩,效果会大幅降低。
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修改剧本,太过麻烦。
再说,周星驰的喜剧片是夸张搞笑的无厘头风格,安排一名足协官员出场和整体风格不搭调。
关键是他们不想改名字。
香港人是用做生意的方式谈事情,他们觉得好梦公司是想找理由抬高价码,只要花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林子轩让于东不要再谈了。
他在总局是有关系,事情有操作的余地,但因为你们不想改名字就搭进去他的人情和关系,不值得。
在总局的人情可不是钱能换来的。
虽然合作没有谈拢,但买卖不成仁义在,林子轩还是请周星驰吃了顿饭。
吃饭的时候,有香港人抱怨,说在香港听到好梦公司的名头很大,在内地电影圈子里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想到还是不行。
他们会找其他电影公司合作。
“我们要是办不成,在内地就没有几个人能办成。”于东如此回应道。
这两天他负责和香港人谈。
香港人自我感觉良好,把香港的那一套搬了过来,认为有周星驰做票房保障,内地的电影公司根本不会拒绝。
态度上相当傲气,就是不愿意改电影名字。
他们的心态还处在香港电影昌盛的年代,觉得自己了不起,不看重内地市场。
如果真的看重内地市场,别说是改名字,就是改剧情和换演员都会照做。
林子轩不认为内地的电影审查制度非常合理,可既然想来内地赚钱,就要按照内地的规矩来,否则迟早会碰壁。
除了心态,香港电影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变。
不能把内地的观众当傻瓜,内地不是他们的提款机,缺钱了拍一部烂片过来捞一票,这恐怕是香港电影人的真实打算。
这些话林子轩不会和周星驰说,两人的关系没到那个份上。
即便现在说了,也不会引起重视,只有等到他们真的想进入内地市场了,真的重视起来了,才能真正的谈合作。
合作需要诚意,他没有看到对方的诚意。
香港人并不相信于东的话,只觉得好梦公司名不副实。
林子轩不在乎,有没有实力不是说出来的,好梦公司不接手,能把《少林足球》引起内地的企业真的不多。
就算韩三平也不敢打包票,不是说这件事办不了,而是不值得。
七月初,《卧虎藏龙》从全国的院线下档,总票房达到三千八百万。
相对于八千万的投资,这个票房有点拿不出手,媒体上出现了唱衰的声音,认为好梦公司赔钱了,武侠大片没有出路。
单看内地票房的话,的确如此。
他们没有把海外版权的收益算进去,或者说故意忽略了。
与此同时,《卧虎藏龙》陆续在亚洲各国上映。
第六百零三章 学习
黄勃站在建国门的人行天桥上,面带微笑,看着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
他的表情很复杂,既带着希望,又显得迷茫。
在这座大都市里,个人是如此的渺小,容易失去生活的方向,随波逐流。
“咔!”
不远处的导演对着黄勃喊了一声,周围车来车往,噪音很大,不喊的话根本听不见,黄勃向着导演跑过来。
“管导,这一遍怎么样?”黄勃询问道。
“还行,咱们这样,你的情绪有了,可还差点什么,你要带上回忆,你想着当初从家乡出来的时候那股兴奋劲儿。”管唬比划道,“当然,不是让你真兴奋,而是回忆兴奋,你明白了么?”
“回忆兴奋?那我再高兴一点?”黄勃琢磨道。
“我说的可能有点抽象,咱们先别管是不是兴奋了,把情节捋一捋。”管唬耐心道,“你在京城做散工,认识到了生活的不容易,可还是决心继续在京城呆下去,这时候你想到刚离开家乡那会的心情,你就把这个情绪给演出来。”
“我知道了,给我几分钟准备准备。”黄勃请求道。
“五分钟吧,太阳快落了,现在的光线正好,等会就暗了。”管唬答应道。
黄勃站在一旁,酝酿情绪。
他演的这部片子快拍完了,故事情节很简单,是讲两个外地人来到京城打工,成为小巴车司机,是那种没有运营执照的黑车。
这一行竞争激烈,为了揽客经常和其他小巴车闹矛盾,最后演变成暴力冲突。
和黄勃一起来的同乡忍受不了,返回了老家,黄勃仍然在京城坚持着。
以前黄勃在电视剧里演配角,没觉得有压力,感觉演戏就那么回事儿。
一个是他演的角色简单,不重要,只要不是重大失误,基本上就过了,电视剧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不高。
再说,他没有碰到一个较真的导演。
管唬这人性子不错,有耐心给演员说戏,不过在拍戏的时候爱较真,演员的表演要到位,不能随便凑合。
这部戏投资不过一百万,小制作,可管唬并没有因此而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