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国力疲弱政权不稳,而魏国自魏文侯李悝变法开始便在中原居于霸主之位,此后更是长达百年强盛不衰。
魏文侯三十八年,在大将吴起的率领下,魏军占据了秦人河西之地,此后秦国便只剩下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狭小土地,国弱民穷,敌寇环伺,可以说时时都处在亡国的危机之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秦国之幸,山东诸国之大不幸,从这个冬天开始,局势就该开始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始皇……代代都是大魔王啊!
第2章
山洞外面天寒地冻,再过不久就会大雪封山,既然他们带着的钱财食物足够,那就晚一些再离去,这般贫苦积弱的秦国以后可就见不到了。
卫霁看着外面无声叹道,身边的小护卫却是难以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家公子眼看着又要哭出来,“公子,秦国穷的都是叫花子了,我们不回帝丘还进他们的城干什么?”
都病成这样了怎么还要在这儿待着,他们这些天吃的苦头还不够多吗?好好一个人别真的烧傻了?
“马上就要下雪封路,回去的路也不好走,先找人悄悄送消息回卫国,咱们等开春暖和了再走。”卫霁没打算解释太多,真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小甲这一惊一乍的更没个安生了。
卫国的巅峰时代早已过去,三家分晋之后,这个曾经的伪强便彻底没落了。
“百工之乱”让卫国率先废除了奴隶制,他们变法时间比魏国李悝变法都要早,然而却没有像魏国楚国一样因为变法而强大,反而因此国力更加衰弱。
其原因,别国变法由国君自上而下推行,卫国变法却是被奴隶和百工强行逼着完成的,国君非但不是受益者,反而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因为国土都是膏腴之地,国中交通便利又有通商大邑,那一小片土地历来都是中原兵家必争之地,一望无际的肥沃平原谁不想要,可没有足够的实力却拥有这么好的地势绝非好事。
民富国穷说的就是他们,卫国近百年来依附魏国,安安静静从不招惹事端,不管以后会怎么样,现在坐在卫公位子上的是他哥,他不知道为什么会阴差阳错在这里睁开眼睛,可记忆中和兄长的感情不是假的,他总得为那个国家做些事情。
想让卫国异军突起直接一统天下绝无可能,别看这个国家地方小,可人才的数量在诸国之中绝对名列前茅,如果可能,只吴起一人就能让卫国雄立于中原。
结果呢,那人在卫国散尽百万家产也没有得到重用,然后愤而离开去他国谋出路。
几十年间,吴起率领鲁国的军队击败过齐国,带着魏国新兵打赢过秦国精锐,更有甚至,在楚国只用一年便让变法成效卓然。
如此大才,他就是飘上天了也不敢说自己能比得上。
魏国如今为什么强盛?
一半是李悝变法,另一半就是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
卫国人才众多,却都在他国建功立业,一来是因为国内争斗不休,子杀父侄杀叔,只近几十年才好些;二来便是历代国君皆不务正业,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当今卫公虽然不似卫懿公那般荒唐到封鹤为将军,却也没正经到那里去,卫霁想起他哥还有帝丘中“和蔼可亲”的官吏们,忍不住又头疼的捏起了眉心。
真不是他没出息,而是卫国从上到下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谁强认谁当老大。
战略什么战略,没有战略,有就是找个老大抱大腿!
战国纷争不休,卫国却无欲无求,连吴起都只能在别国施展手脚,他哪儿来的本事能让那些安逸惯了的家伙们燃起斗志?
魏国靠不住,十几年前赵国出兵伐卫,直到抢了卫国大半的土地他们才出手,与其将希望都放在靠不住的魏国身上,不如换个更强大更稳定的靠山。
说他有私心也好没见识也罢,身为华夏子孙,又自小在秦岭幽谷中长大,金大腿这种东西除了秦国他真的找不出第二个选择来,话说回来,他自己和魏国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儿去。
想起他和小甲离开卫国的原因,卫霁眸中划过一抹寒意,迫不及待想看到秦国强大起来与魏国争锋。
虽然现在的秦国又穷又弱,但只要秦人血性还在,那就都不是问题。
秦魏两国因为河西之地纠缠了几十年,魏国兵强马壮想要一鼓作气灭了秦国,秦人却是宁肯死战也不肯投降,打不过可以退,缓过来气儿回头继续打,即便打不赢也不会让魏军再向西推进。
只是现在魏国兵力强盛粮草充足,秦国却没有底气接连发动战争了,如果继续在河西用兵,他们很可能耗尽最后的国力,即便不被魏国吞并,西戎义渠会放着到嘴边儿的肥肉不动弹吗?
卫霁低低咳着,手指摩挲着温热的玉佩,心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如今的秦国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军中无粮民生维艰,他想要让卫国抱上这个大腿,这就是个绝佳的时机。
孝公赵渠梁已经继位,秦国的强盛正是从他开始,然后才有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实乃天赐良机!
“秦国……商鞅……”卫霁指尖一顿,忽然想到了另一件事情,秦公继位不久便将广撒求贤令,高官厚禄裂土封侯,不管是秦人还是他国客卿,只要有真才实学他就敢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孝公的铁杆好搭档就快来了。
--
魏文侯三十八年,在大将吴起的率领下,魏军占据了秦人河西之地,此后秦国便只剩下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狭小土地,国弱民穷,敌寇环伺,可以说时时都处在亡国的危机之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秦国之幸,山东诸国之大不幸,从这个冬天开始,局势就该开始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始皇……代代都是大魔王啊!
第2章
山洞外面天寒地冻,再过不久就会大雪封山,既然他们带着的钱财食物足够,那就晚一些再离去,这般贫苦积弱的秦国以后可就见不到了。
卫霁看着外面无声叹道,身边的小护卫却是难以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家公子眼看着又要哭出来,“公子,秦国穷的都是叫花子了,我们不回帝丘还进他们的城干什么?”
都病成这样了怎么还要在这儿待着,他们这些天吃的苦头还不够多吗?好好一个人别真的烧傻了?
“马上就要下雪封路,回去的路也不好走,先找人悄悄送消息回卫国,咱们等开春暖和了再走。”卫霁没打算解释太多,真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小甲这一惊一乍的更没个安生了。
卫国的巅峰时代早已过去,三家分晋之后,这个曾经的伪强便彻底没落了。
“百工之乱”让卫国率先废除了奴隶制,他们变法时间比魏国李悝变法都要早,然而却没有像魏国楚国一样因为变法而强大,反而因此国力更加衰弱。
其原因,别国变法由国君自上而下推行,卫国变法却是被奴隶和百工强行逼着完成的,国君非但不是受益者,反而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因为国土都是膏腴之地,国中交通便利又有通商大邑,那一小片土地历来都是中原兵家必争之地,一望无际的肥沃平原谁不想要,可没有足够的实力却拥有这么好的地势绝非好事。
民富国穷说的就是他们,卫国近百年来依附魏国,安安静静从不招惹事端,不管以后会怎么样,现在坐在卫公位子上的是他哥,他不知道为什么会阴差阳错在这里睁开眼睛,可记忆中和兄长的感情不是假的,他总得为那个国家做些事情。
想让卫国异军突起直接一统天下绝无可能,别看这个国家地方小,可人才的数量在诸国之中绝对名列前茅,如果可能,只吴起一人就能让卫国雄立于中原。
结果呢,那人在卫国散尽百万家产也没有得到重用,然后愤而离开去他国谋出路。
几十年间,吴起率领鲁国的军队击败过齐国,带着魏国新兵打赢过秦国精锐,更有甚至,在楚国只用一年便让变法成效卓然。
如此大才,他就是飘上天了也不敢说自己能比得上。
魏国如今为什么强盛?
一半是李悝变法,另一半就是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
卫国人才众多,却都在他国建功立业,一来是因为国内争斗不休,子杀父侄杀叔,只近几十年才好些;二来便是历代国君皆不务正业,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当今卫公虽然不似卫懿公那般荒唐到封鹤为将军,却也没正经到那里去,卫霁想起他哥还有帝丘中“和蔼可亲”的官吏们,忍不住又头疼的捏起了眉心。
真不是他没出息,而是卫国从上到下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谁强认谁当老大。
战略什么战略,没有战略,有就是找个老大抱大腿!
战国纷争不休,卫国却无欲无求,连吴起都只能在别国施展手脚,他哪儿来的本事能让那些安逸惯了的家伙们燃起斗志?
魏国靠不住,十几年前赵国出兵伐卫,直到抢了卫国大半的土地他们才出手,与其将希望都放在靠不住的魏国身上,不如换个更强大更稳定的靠山。
说他有私心也好没见识也罢,身为华夏子孙,又自小在秦岭幽谷中长大,金大腿这种东西除了秦国他真的找不出第二个选择来,话说回来,他自己和魏国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儿去。
想起他和小甲离开卫国的原因,卫霁眸中划过一抹寒意,迫不及待想看到秦国强大起来与魏国争锋。
虽然现在的秦国又穷又弱,但只要秦人血性还在,那就都不是问题。
秦魏两国因为河西之地纠缠了几十年,魏国兵强马壮想要一鼓作气灭了秦国,秦人却是宁肯死战也不肯投降,打不过可以退,缓过来气儿回头继续打,即便打不赢也不会让魏军再向西推进。
只是现在魏国兵力强盛粮草充足,秦国却没有底气接连发动战争了,如果继续在河西用兵,他们很可能耗尽最后的国力,即便不被魏国吞并,西戎义渠会放着到嘴边儿的肥肉不动弹吗?
卫霁低低咳着,手指摩挲着温热的玉佩,心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如今的秦国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军中无粮民生维艰,他想要让卫国抱上这个大腿,这就是个绝佳的时机。
孝公赵渠梁已经继位,秦国的强盛正是从他开始,然后才有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实乃天赐良机!
“秦国……商鞅……”卫霁指尖一顿,忽然想到了另一件事情,秦公继位不久便将广撒求贤令,高官厚禄裂土封侯,不管是秦人还是他国客卿,只要有真才实学他就敢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孝公的铁杆好搭档就快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