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少年意气的孟子和庄子也只有趁他们年纪小的时候能见到,再过几年出了师门见识到外面的世事风霜就没机会了。
“等会盟结束后直接从戚邑回商丘。”庄周轻声回道,会盟就在过两天,秦赵双方签订盟书就算结束,算算日子他在这里也待不了几天了。
卫霁点了点头,等会盟结束,那怕是还要再在这里待上十天半个月,这次的会盟可不像以往那般太平,秦国不参与是不参与,一参与就坏了之前的规矩,不愧是秦公,对得起中原诸国对他们老秦人不识礼数的“赞誉”。
在会盟上动粗的做法对秦人的名声很不好,要不是秦公想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国内变法,应该也不会采纳这个办法。
不对,秦人在中原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孙师兄的这个提议,难道真的不是因为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这么坏了,不介意再坏一点?
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很大啊。
卫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和旁边两个少年说了一会儿话,看日头已经偏西了于是让下人去询问他哥那边什么时候结束。
家里还有俩孩子等着,他们在外面一整天了,再不回去孩子们该闹了。
尚未及冠的少年公子想着家里两个其实没比他小几岁的小辈,再看看面前两个和他相差无几的小友,喟叹一声挑起长辈的重担。
没办法,谁让他最稳重看上去最让人放心呢。
孟轲看着不知道想到什么的卫霁,搓了搓胳膊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讪笑两声赶紧拉上庄周一起没话找话。
总感觉等公子开口后他们要面对的就不是现在这么温柔可人的公子了,为了不让那点不祥的预感成真,他们还是主动点为好。
*
子京先生说教起来就算是卫公也有些扛不住,老先生觉得王诩欺人太甚,再加上卫公这次的动作实在太吓人,惊怒交加唠叨起来更是停不住,等二人从书房出来,太阳都快下山了。
卫霁中午有午睡的习惯,今天不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又和孟轲庄周说的时间有些长,也就没有提出要在这里休息的意思,只是旁边两个少年都会察言观色,看出他脸上的困倦后就主动停下声音。
卫公找过来的时候,他们家宝贝弟弟正在软塌上睡着,卫霁身子骨弱,中午的时候没有睡,下午再睡就不容易醒了。
过了正经午睡的点儿,其他时间入睡的话再睁开眼睛就是第二天清晨,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他原本也没准备在孔箕府上休息,只是孟轲和庄周态度强硬,他又实在困倦的厉害,最后还是拗不过困意睡了过去。
卫公懊恼的拍了拍脑袋,放轻了手脚把人抱回马车上,和在外间下棋的两个少年说了几句,然后才让车夫开始赶车,卫霁睡的深沉,对外面的动静一无所知。
子京先生说孟轲可堪大任,他如今年岁已高,孔氏子弟天赋皆不及孟轲,在没有收孟轲为徒时他的确想着在本族中挑个稳重的继任相国,现在有了孟轲,之前的那些安排就没必要了。
卫公对他的意见很是看重,只是孟轲的年纪还小,还得再观察几年才能决定究竟能不能担得起相国重任。
以卫国如今的形势,相国如果不是子京先生这般德高望重的孔氏门人就只能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若不能做到让卫国在巨变中稳住根本,相国一位宁可无人也不能轻易任命。
会盟台处没有卫兵驻守,只有秦兵和赵兵面对面驻扎,两国的关系说好不好说不好却也没不好到哪儿去,秦国和魏国打的最多,赵国和周边几国都打的多,不会针对性的攻打某一国,所以这两个国家打完之后再议和并不稀奇。
连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在停战之后都能心平气和的签订合约,这点矛盾算什么,但凡封地接壤,就没见过没打起来过的。
不管私底下想干什么,明面上赵侯和秦公都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只等会盟那日再次见面,其中跟来的两国臣子没少见面,可惜孙大军师那三寸不烂之舌实在不是寻常人比得过的,所以赵国至今还没占到好处。
会盟之日很快到来,赵侯面色不好,秦公也冷着脸不说话,唯有卫公一人言笑晏晏,坐在主位上饶有兴致的看着底下交锋。
他们这两天在戚邑四周拦截了不少赵国士兵,其中大半是往大梁方向,小部分才是回邯郸报信,大概是在这里见到孙伯灵有些吃惊,也更有把握让魏王出兵一道攻秦了。
天下皆知,魏国上将军庞涓和同门师弟孙伯灵关系势同水火,之前只知道秦国有个名叫孙膑的军师,见了之后一查才发现孙膑就是当年被庞涓施以膑刑的孙伯灵。
如今二人一个在魏一个在秦,庞涓能害孙伯灵一次,就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个同门师弟在别处风光。
不巧,孙大军师也是这么想的,秦国和三晋关系不好,他们师兄弟二人分属两方,不好好较量较量怎么对得起庞涓之前的“照顾”。
作者有话要说: 孙伯灵(眯眯眼微笑):见过的都知道,我这个人呢,脾气很好的,就是有一点小毛病,有仇必报。
第97章
诸侯国的会盟有固定的章程, 天底下如果问哪国对这些规矩最熟悉,卫国敢称第二没谁敢称第一,所以秦赵会盟卫公不用费心, 底下的官吏各自揽了活计就能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
“等会盟结束后直接从戚邑回商丘。”庄周轻声回道,会盟就在过两天,秦赵双方签订盟书就算结束,算算日子他在这里也待不了几天了。
卫霁点了点头,等会盟结束,那怕是还要再在这里待上十天半个月,这次的会盟可不像以往那般太平,秦国不参与是不参与,一参与就坏了之前的规矩,不愧是秦公,对得起中原诸国对他们老秦人不识礼数的“赞誉”。
在会盟上动粗的做法对秦人的名声很不好,要不是秦公想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国内变法,应该也不会采纳这个办法。
不对,秦人在中原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孙师兄的这个提议,难道真的不是因为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这么坏了,不介意再坏一点?
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很大啊。
卫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和旁边两个少年说了一会儿话,看日头已经偏西了于是让下人去询问他哥那边什么时候结束。
家里还有俩孩子等着,他们在外面一整天了,再不回去孩子们该闹了。
尚未及冠的少年公子想着家里两个其实没比他小几岁的小辈,再看看面前两个和他相差无几的小友,喟叹一声挑起长辈的重担。
没办法,谁让他最稳重看上去最让人放心呢。
孟轲看着不知道想到什么的卫霁,搓了搓胳膊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讪笑两声赶紧拉上庄周一起没话找话。
总感觉等公子开口后他们要面对的就不是现在这么温柔可人的公子了,为了不让那点不祥的预感成真,他们还是主动点为好。
*
子京先生说教起来就算是卫公也有些扛不住,老先生觉得王诩欺人太甚,再加上卫公这次的动作实在太吓人,惊怒交加唠叨起来更是停不住,等二人从书房出来,太阳都快下山了。
卫霁中午有午睡的习惯,今天不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又和孟轲庄周说的时间有些长,也就没有提出要在这里休息的意思,只是旁边两个少年都会察言观色,看出他脸上的困倦后就主动停下声音。
卫公找过来的时候,他们家宝贝弟弟正在软塌上睡着,卫霁身子骨弱,中午的时候没有睡,下午再睡就不容易醒了。
过了正经午睡的点儿,其他时间入睡的话再睁开眼睛就是第二天清晨,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他原本也没准备在孔箕府上休息,只是孟轲和庄周态度强硬,他又实在困倦的厉害,最后还是拗不过困意睡了过去。
卫公懊恼的拍了拍脑袋,放轻了手脚把人抱回马车上,和在外间下棋的两个少年说了几句,然后才让车夫开始赶车,卫霁睡的深沉,对外面的动静一无所知。
子京先生说孟轲可堪大任,他如今年岁已高,孔氏子弟天赋皆不及孟轲,在没有收孟轲为徒时他的确想着在本族中挑个稳重的继任相国,现在有了孟轲,之前的那些安排就没必要了。
卫公对他的意见很是看重,只是孟轲的年纪还小,还得再观察几年才能决定究竟能不能担得起相国重任。
以卫国如今的形势,相国如果不是子京先生这般德高望重的孔氏门人就只能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若不能做到让卫国在巨变中稳住根本,相国一位宁可无人也不能轻易任命。
会盟台处没有卫兵驻守,只有秦兵和赵兵面对面驻扎,两国的关系说好不好说不好却也没不好到哪儿去,秦国和魏国打的最多,赵国和周边几国都打的多,不会针对性的攻打某一国,所以这两个国家打完之后再议和并不稀奇。
连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在停战之后都能心平气和的签订合约,这点矛盾算什么,但凡封地接壤,就没见过没打起来过的。
不管私底下想干什么,明面上赵侯和秦公都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只等会盟那日再次见面,其中跟来的两国臣子没少见面,可惜孙大军师那三寸不烂之舌实在不是寻常人比得过的,所以赵国至今还没占到好处。
会盟之日很快到来,赵侯面色不好,秦公也冷着脸不说话,唯有卫公一人言笑晏晏,坐在主位上饶有兴致的看着底下交锋。
他们这两天在戚邑四周拦截了不少赵国士兵,其中大半是往大梁方向,小部分才是回邯郸报信,大概是在这里见到孙伯灵有些吃惊,也更有把握让魏王出兵一道攻秦了。
天下皆知,魏国上将军庞涓和同门师弟孙伯灵关系势同水火,之前只知道秦国有个名叫孙膑的军师,见了之后一查才发现孙膑就是当年被庞涓施以膑刑的孙伯灵。
如今二人一个在魏一个在秦,庞涓能害孙伯灵一次,就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个同门师弟在别处风光。
不巧,孙大军师也是这么想的,秦国和三晋关系不好,他们师兄弟二人分属两方,不好好较量较量怎么对得起庞涓之前的“照顾”。
作者有话要说: 孙伯灵(眯眯眼微笑):见过的都知道,我这个人呢,脾气很好的,就是有一点小毛病,有仇必报。
第97章
诸侯国的会盟有固定的章程, 天底下如果问哪国对这些规矩最熟悉,卫国敢称第二没谁敢称第一,所以秦赵会盟卫公不用费心, 底下的官吏各自揽了活计就能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