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顾励又问:“谢给谏可有别的仇家?”
不能排除谢杏村遇害,与牛种案并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是其他仇家所为,是以有此一问。
要说谢杏村的仇家,那可就多了。毕竟这个人是个“直男”,在朝中没少得罪人,就连最近被派出京城调查牛种案,也得罪了不少地方官,被哪个仇家雨夜下黑手不是没可能。
顾励听穆丞相把谢杏村的人际关系梳理了一遍,越发觉得这事情棘手。最糟糕的就是现场痕迹被大雨冲刷了去,没留下一点线索,这事只能慢慢查了。
顾励问:“谢给谏家里还有什么人?”
“家中有年迈双亲,膝下一子,年方十岁。”
顾励叹了口气,说:“着礼部派人去安抚慰问,生活上若有什么难处,能帮他们解决的,尽量帮他们解决。”
顾励又看一眼不远处的各位言官们,说:“朕失谢给谏,如唐太宗失魏征,谢给谏忠直敢谏,方正贤良,还望各位给谏承其遗志,恪尽职守,公忠体国,不要辜负了朕的期待。”
科道言官齐声叩首:“臣等不敢有负圣眷,定恪尽职守,报主隆恩。”
顾励便接着听穆丞相等人回禀牛种案一事。这案子其实钦差们已经查得差不多了,现在不过就是核实案情,将罪臣提京究问。
顾励听完奏报,又议了种痘一事,顾励想起前日在五城兵马司的见闻,把事情对各位大臣们说了,交代他们,各地各衙门官员需得加强舆情应对,遇到此类事情,以不激化矛盾,破坏朝廷公信力为首要。
朝臣们还是头一次听见“舆情应对”、“公信力”等词,各自琢磨理解。顾励见他们一脸疑惑,还是决定干脆让中书舍人拟个文件,下发到各个官署内,让他们各自领会为好。
廷议散了,李棠扶着顾励准备起驾回乾清宫,兵部尚书杨鸿见留了下来,对顾励说:“陛下,臣这处有一养生良方,特献给陛下,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杨鸿见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扉页上书四个大字:《养气良方》。
顾励哭笑不得,这不是小谭离京时杨尚书曾赠给小谭的册子吗?怎么又掏出一本来献给他了?杨尚书到底印了多少本啊?
顾励命人收下,谢过杨尚书。
杨尚书忧心忡忡地目送顾励离开。
聂光裕看着家仆们把家具一件件搬上牛车,心情复杂。双兰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站在他身边。
看着聂宅的大门合上,这五进大宅,他带着妻子搬进来也不过数月,却又要易主,怎能不让人唏嘘感慨。
带着双兰上了马车,他扶着双兰的肩,安慰道:“宅子太大了,打理起来也是个麻烦事。换间小些的院落,走动也方便些。”
双兰笑着点点头。
聂光裕笑着逗逗孩子,想起被远远抛在身后的聂府,虽说为了救妻弟,被方仲卿狠狠宰了这一笔,可是能把人救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双兰,做这一切都值得。
襁褓内的婴儿挥出小手,打在聂光裕的手掌上,那里有一处被石头豁出的破口,虽然已不渗血,这些天还有些隐约的疼,聂光裕轻轻蹙眉,按住了伤口。
……为了双兰和孩子,做什么都值得。
五城兵马司在城中贴了布告,日前有人带着死人尸首来五城兵马司衙门处闹事,经查证,死者乃是北直隶密云县的一闲汉,叫马六。三日前落水而亡。那些带着他的尸首的闹事者与他非亲非故,敲诈一笔钱财后不知去向,特向北直隶百姓征集这帮闹事者的线索。
这布告还特意送进宫,交给顾励看过才张贴的。若直接说,这帮人来闹事是为了妨碍种痘一事推行,百姓们恐怕没那么容易理解。索性将这帮人定性为敲诈,向百姓们征集线索,更方便把这事澄清传播开去。
如此一来这事终于得以平息,也是顾励前期就在自己身上先行试病,后来又拿内侍与贞儿一起进行试种牛痘,这事情还上了邸报和《大楚晨报》,让百信们有了信赖,是以种痘之事推行得颇为顺利。
只是顾励的身体仍是病歪歪的,病情反复,白天烧退了,到了傍晚又开始发烧,往往要折腾一夜。贞儿好几天见不着他,哭唧唧的问俞广乐父皇是不是不要贞儿了。顾励惦记着贞儿和陈奉,他可是跟陈奉有了五日之约呢,需得尽快好起来,否则怎么去看陈奉。
只是没想到,到了第五日,身体还是没大好,顾励用了早饭,仍是觉得四肢无力,肌肉酸疼。周长顺见他换衣服,又是要出宫的样子,劝道:“陛下,您身子骨还未大好呢。”
顾励说:“那不正好,若有人来找朕,你就说朕还病着。”
顾励说着,看了一眼天色,现在天亮得早,他需得早些出宫去,免得天光大亮了露了行迹。
周长顺闷闷不乐,忧心忡忡,把顾励送到皇宫西南角。这个点钟,街上人不多,顾励走了一会儿,累得厉害。眼瞅着太阳渐渐爬起来了,街上行人脚夫多了,终于雇到了一辆马车,往鸣玉坊去。
马车在胡同口子停下,车夫见顾励脸色苍白,一副病容,问道:“老爷,您没事吧?”
顾励摇摇头,掏出宝钞付了车钱,下了马车,扶着墙,一点点慢慢往陈奉的家门口挪。
走到陈家门口,他实在是没力气了,便在石头门槛上坐下歇歇。哪知道这一歇,人便迷迷糊糊,做了个稀奇古怪的梦,梦见大楚回天乏术,陈奉得知真相,与他决裂,拿一把长剑捅进他的心口。顾励被吓得一个激灵,惊醒过来,摔在地上。
--
不能排除谢杏村遇害,与牛种案并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是其他仇家所为,是以有此一问。
要说谢杏村的仇家,那可就多了。毕竟这个人是个“直男”,在朝中没少得罪人,就连最近被派出京城调查牛种案,也得罪了不少地方官,被哪个仇家雨夜下黑手不是没可能。
顾励听穆丞相把谢杏村的人际关系梳理了一遍,越发觉得这事情棘手。最糟糕的就是现场痕迹被大雨冲刷了去,没留下一点线索,这事只能慢慢查了。
顾励问:“谢给谏家里还有什么人?”
“家中有年迈双亲,膝下一子,年方十岁。”
顾励叹了口气,说:“着礼部派人去安抚慰问,生活上若有什么难处,能帮他们解决的,尽量帮他们解决。”
顾励又看一眼不远处的各位言官们,说:“朕失谢给谏,如唐太宗失魏征,谢给谏忠直敢谏,方正贤良,还望各位给谏承其遗志,恪尽职守,公忠体国,不要辜负了朕的期待。”
科道言官齐声叩首:“臣等不敢有负圣眷,定恪尽职守,报主隆恩。”
顾励便接着听穆丞相等人回禀牛种案一事。这案子其实钦差们已经查得差不多了,现在不过就是核实案情,将罪臣提京究问。
顾励听完奏报,又议了种痘一事,顾励想起前日在五城兵马司的见闻,把事情对各位大臣们说了,交代他们,各地各衙门官员需得加强舆情应对,遇到此类事情,以不激化矛盾,破坏朝廷公信力为首要。
朝臣们还是头一次听见“舆情应对”、“公信力”等词,各自琢磨理解。顾励见他们一脸疑惑,还是决定干脆让中书舍人拟个文件,下发到各个官署内,让他们各自领会为好。
廷议散了,李棠扶着顾励准备起驾回乾清宫,兵部尚书杨鸿见留了下来,对顾励说:“陛下,臣这处有一养生良方,特献给陛下,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杨鸿见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扉页上书四个大字:《养气良方》。
顾励哭笑不得,这不是小谭离京时杨尚书曾赠给小谭的册子吗?怎么又掏出一本来献给他了?杨尚书到底印了多少本啊?
顾励命人收下,谢过杨尚书。
杨尚书忧心忡忡地目送顾励离开。
聂光裕看着家仆们把家具一件件搬上牛车,心情复杂。双兰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站在他身边。
看着聂宅的大门合上,这五进大宅,他带着妻子搬进来也不过数月,却又要易主,怎能不让人唏嘘感慨。
带着双兰上了马车,他扶着双兰的肩,安慰道:“宅子太大了,打理起来也是个麻烦事。换间小些的院落,走动也方便些。”
双兰笑着点点头。
聂光裕笑着逗逗孩子,想起被远远抛在身后的聂府,虽说为了救妻弟,被方仲卿狠狠宰了这一笔,可是能把人救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双兰,做这一切都值得。
襁褓内的婴儿挥出小手,打在聂光裕的手掌上,那里有一处被石头豁出的破口,虽然已不渗血,这些天还有些隐约的疼,聂光裕轻轻蹙眉,按住了伤口。
……为了双兰和孩子,做什么都值得。
五城兵马司在城中贴了布告,日前有人带着死人尸首来五城兵马司衙门处闹事,经查证,死者乃是北直隶密云县的一闲汉,叫马六。三日前落水而亡。那些带着他的尸首的闹事者与他非亲非故,敲诈一笔钱财后不知去向,特向北直隶百姓征集这帮闹事者的线索。
这布告还特意送进宫,交给顾励看过才张贴的。若直接说,这帮人来闹事是为了妨碍种痘一事推行,百姓们恐怕没那么容易理解。索性将这帮人定性为敲诈,向百姓们征集线索,更方便把这事澄清传播开去。
如此一来这事终于得以平息,也是顾励前期就在自己身上先行试病,后来又拿内侍与贞儿一起进行试种牛痘,这事情还上了邸报和《大楚晨报》,让百信们有了信赖,是以种痘之事推行得颇为顺利。
只是顾励的身体仍是病歪歪的,病情反复,白天烧退了,到了傍晚又开始发烧,往往要折腾一夜。贞儿好几天见不着他,哭唧唧的问俞广乐父皇是不是不要贞儿了。顾励惦记着贞儿和陈奉,他可是跟陈奉有了五日之约呢,需得尽快好起来,否则怎么去看陈奉。
只是没想到,到了第五日,身体还是没大好,顾励用了早饭,仍是觉得四肢无力,肌肉酸疼。周长顺见他换衣服,又是要出宫的样子,劝道:“陛下,您身子骨还未大好呢。”
顾励说:“那不正好,若有人来找朕,你就说朕还病着。”
顾励说着,看了一眼天色,现在天亮得早,他需得早些出宫去,免得天光大亮了露了行迹。
周长顺闷闷不乐,忧心忡忡,把顾励送到皇宫西南角。这个点钟,街上人不多,顾励走了一会儿,累得厉害。眼瞅着太阳渐渐爬起来了,街上行人脚夫多了,终于雇到了一辆马车,往鸣玉坊去。
马车在胡同口子停下,车夫见顾励脸色苍白,一副病容,问道:“老爷,您没事吧?”
顾励摇摇头,掏出宝钞付了车钱,下了马车,扶着墙,一点点慢慢往陈奉的家门口挪。
走到陈家门口,他实在是没力气了,便在石头门槛上坐下歇歇。哪知道这一歇,人便迷迷糊糊,做了个稀奇古怪的梦,梦见大楚回天乏术,陈奉得知真相,与他决裂,拿一把长剑捅进他的心口。顾励被吓得一个激灵,惊醒过来,摔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