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
而且,不要因为他现在在白山黑水里就把他归入萨满教好不好?这就和不是每个蒙古人都是骑马上班,不是每个苗族人都会穿银唱山歌,不是每个湖南人都吃臭豆腐一样啊!地域性不要太严重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大佬:明明是你太可疑了啊啊啊啊!!!
第150章
在距离小锦村近1000公里的遥远京城近郊,有一座叫做东林寺的小寺庙。
东林寺在寺庙林立的京城毫不起眼。
这座寺庙原本是前朝一户人家的内眷为给家里出征的男人祈福出钱捐造的小庙,由于庙小又背靠密林,信众只有附近乡民,香火自然一直不旺。
也因此,从初代主持起,寺庙的僧众就都过着早上挑水,上午念经,下午种田的日子,比起同城的其他寺庙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了。
但祸兮福所倚,也因为此处特别的地理条件,这座小小的寺庙愣是从连绵战火中幸存了下来,迄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呃,两百岁的寺庙对于一些城市来说可能算得上历史悠久,但在京城这个建筑动辄五百岁起步的古都来说,只能说是个勉强能够上最低等的文物保护单位而已。
不过庙小归小,东林寺如今的人气还是挺旺的,这一切都要从东林寺主持在二十年前救助的第一条流浪犬开始说起。
当时京城进入犬类的严打阶段,各大队联袂出动,但凡无证无绳的狗狗全数一网打尽。这些狗被关在圈舍内等着主人来将它们接回去,而一旦超过规定时限,它们将被人道毁灭。
但是当初政府也没想到会抓回来那么多狗,于是后来还开通了一个领养流程,只不过去领养的人当场就要付钱办狗证。
一个狗证的钱对于当初的京城市民们来说可以去买好几条新狗了,而且还得加上来回车路费,因此响应者寥寥。
东林寺当初的那位主持就是相应国家号召才去领养了一条看家犬。
哪知道一进入圈舍,他被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给震撼到了,后来他变更了下自己的计划,领养了两条流浪犬——他当然想要带更多的狗走,却被规章制度阻止了。
自此,他便一辈子都忘不了狗狗们那悲伤的眼神了。
寺庙、遗迹、遗址公园,这些地方的流浪动物随处可见,主要是这里没有它们的天敌——城管大队,加上一般都能得到信众游客投喂,所以流浪动物自然越聚越多。
但这些流浪动物中猫的数量要远远大于狗,其中不仅仅是由于猫繁殖率更高的缘故,更是由于人为干涉。
猫咪相对比较安静,而且喵星人白天翻着肚皮躺在古迹上晒太阳的场面总能让游客会心一笑,且猫咪没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管理起来也较为容易。
换做是狗,想象一下当你在玩耍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转角正在抬腿撒尿的狗狗,是不是游兴就要减去大半了呢?
当然,重中之重还是猫一般不会伤到人,而犬类则完全不一样。
在旅游地点如果游客被这里的小动物伤害了,景点是要负全责的。
哪怕流浪动物再乖,也挡不住有些素质低的游客故意逗弄甚至欺负小动物以至于动物被迫正当防卫。猫和狗之间,后者的威胁性自然要更大一些,猫惹不过起码还能爬树上房,狗狗则是完全没办法了。
所以对于景点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可以容忍一些流浪猫将这里当做暂居地,但绝不能容忍流浪狗来溜达,看到狗来了是必定要驱赶的。
但东林寺偏偏反其道而行,这个只有三殿一堂的小型寺庙陆陆续续收留了近四千多条流浪犬,这些狗狗的来源主要是城管的收容所,少数则是被志愿者捡回来的。
而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在听到他们寺庙救助狗狗的情况后,或是不愿意继续养狗狗,或是道德绑架,也会特意绕到寺庙口,将狗狗丢到附近。
出于狗狗健康以及饲养密度的考虑,大部分犬只都在附近的基地内等待好心人领养,寺庙内只养着老弱病幼犬方便就近照顾。
病犬基本都要隔离,老幼则可以在院子里到处溜达。
所以此处的香客信众常常能够看到戴着口套趴在院中的毛色枯败的大狗,以及跌跌撞撞跟着僧人们走来走去的幼犬。
看到幼犬时候信众们都很欢喜,偶尔还会蹲下逗弄一番,而看到老犬时,大家都难掩悲伤。
这些老犬都是长久没有被领养走的救助犬,它们大多都是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所以特地被带来寺中享受犬生中最后一段自由悠闲生活的。
不用再过多久,它们就会永远地闭上眼睛,然后被放入一个小小的陶瓷罐子里,由僧人们念经送行后葬入后山的一片枫叶林下。
它们在笼舍中被关了大半辈子,有了遮风避雨的窝,有了温柔抚慰的志愿者们,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家以及一块能让它们自由奔跑的土地。
从精力充沛得在笼舍内“跑酷”,到哪怕不拴绳都只能慢走,它们其实已经比大部分同伴都要幸运。
狗狗们也很知足,这点从它们注视着香客们温柔的眼神中也能看出。
随着这几年以领养代替购买的口号渐渐被叫响,做了十多年公益救助活动的东林寺进入了本地网友的视线。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个小小的寺庙也在网友们心里占据了一个温柔的角落。
--
作者有话要说: 大佬:明明是你太可疑了啊啊啊啊!!!
第150章
在距离小锦村近1000公里的遥远京城近郊,有一座叫做东林寺的小寺庙。
东林寺在寺庙林立的京城毫不起眼。
这座寺庙原本是前朝一户人家的内眷为给家里出征的男人祈福出钱捐造的小庙,由于庙小又背靠密林,信众只有附近乡民,香火自然一直不旺。
也因此,从初代主持起,寺庙的僧众就都过着早上挑水,上午念经,下午种田的日子,比起同城的其他寺庙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了。
但祸兮福所倚,也因为此处特别的地理条件,这座小小的寺庙愣是从连绵战火中幸存了下来,迄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呃,两百岁的寺庙对于一些城市来说可能算得上历史悠久,但在京城这个建筑动辄五百岁起步的古都来说,只能说是个勉强能够上最低等的文物保护单位而已。
不过庙小归小,东林寺如今的人气还是挺旺的,这一切都要从东林寺主持在二十年前救助的第一条流浪犬开始说起。
当时京城进入犬类的严打阶段,各大队联袂出动,但凡无证无绳的狗狗全数一网打尽。这些狗被关在圈舍内等着主人来将它们接回去,而一旦超过规定时限,它们将被人道毁灭。
但是当初政府也没想到会抓回来那么多狗,于是后来还开通了一个领养流程,只不过去领养的人当场就要付钱办狗证。
一个狗证的钱对于当初的京城市民们来说可以去买好几条新狗了,而且还得加上来回车路费,因此响应者寥寥。
东林寺当初的那位主持就是相应国家号召才去领养了一条看家犬。
哪知道一进入圈舍,他被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给震撼到了,后来他变更了下自己的计划,领养了两条流浪犬——他当然想要带更多的狗走,却被规章制度阻止了。
自此,他便一辈子都忘不了狗狗们那悲伤的眼神了。
寺庙、遗迹、遗址公园,这些地方的流浪动物随处可见,主要是这里没有它们的天敌——城管大队,加上一般都能得到信众游客投喂,所以流浪动物自然越聚越多。
但这些流浪动物中猫的数量要远远大于狗,其中不仅仅是由于猫繁殖率更高的缘故,更是由于人为干涉。
猫咪相对比较安静,而且喵星人白天翻着肚皮躺在古迹上晒太阳的场面总能让游客会心一笑,且猫咪没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管理起来也较为容易。
换做是狗,想象一下当你在玩耍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转角正在抬腿撒尿的狗狗,是不是游兴就要减去大半了呢?
当然,重中之重还是猫一般不会伤到人,而犬类则完全不一样。
在旅游地点如果游客被这里的小动物伤害了,景点是要负全责的。
哪怕流浪动物再乖,也挡不住有些素质低的游客故意逗弄甚至欺负小动物以至于动物被迫正当防卫。猫和狗之间,后者的威胁性自然要更大一些,猫惹不过起码还能爬树上房,狗狗则是完全没办法了。
所以对于景点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可以容忍一些流浪猫将这里当做暂居地,但绝不能容忍流浪狗来溜达,看到狗来了是必定要驱赶的。
但东林寺偏偏反其道而行,这个只有三殿一堂的小型寺庙陆陆续续收留了近四千多条流浪犬,这些狗狗的来源主要是城管的收容所,少数则是被志愿者捡回来的。
而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在听到他们寺庙救助狗狗的情况后,或是不愿意继续养狗狗,或是道德绑架,也会特意绕到寺庙口,将狗狗丢到附近。
出于狗狗健康以及饲养密度的考虑,大部分犬只都在附近的基地内等待好心人领养,寺庙内只养着老弱病幼犬方便就近照顾。
病犬基本都要隔离,老幼则可以在院子里到处溜达。
所以此处的香客信众常常能够看到戴着口套趴在院中的毛色枯败的大狗,以及跌跌撞撞跟着僧人们走来走去的幼犬。
看到幼犬时候信众们都很欢喜,偶尔还会蹲下逗弄一番,而看到老犬时,大家都难掩悲伤。
这些老犬都是长久没有被领养走的救助犬,它们大多都是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所以特地被带来寺中享受犬生中最后一段自由悠闲生活的。
不用再过多久,它们就会永远地闭上眼睛,然后被放入一个小小的陶瓷罐子里,由僧人们念经送行后葬入后山的一片枫叶林下。
它们在笼舍中被关了大半辈子,有了遮风避雨的窝,有了温柔抚慰的志愿者们,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家以及一块能让它们自由奔跑的土地。
从精力充沛得在笼舍内“跑酷”,到哪怕不拴绳都只能慢走,它们其实已经比大部分同伴都要幸运。
狗狗们也很知足,这点从它们注视着香客们温柔的眼神中也能看出。
随着这几年以领养代替购买的口号渐渐被叫响,做了十多年公益救助活动的东林寺进入了本地网友的视线。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个小小的寺庙也在网友们心里占据了一个温柔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