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这年头抨击大佬会被业界人士打压,但抨击张楚这样的历史小菜鸟,简直就是刷知名度跟专业度的最好方式!
没根基,没专业度,但名气高,还有比踩张楚更合适的刷声望方式吗?
如果是在其余领域,那这些专家们当然只能干瞪眼。
现在张楚主动跳到了历史写作领域来,已经有无数鳄鱼在虎视眈眈的看着他,准备将他这细皮嫩肉的小身板给生吞活剥!
羊入虎群,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出现?
……
楚岚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在客厅做清洁,这会儿正在弯腰拖地,在燕京玩了差不多七天时间,回来到处都是灰。
这时候茶几上面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楚岚走过来一看,发现是张博文的电话,于是没好气的询问道:“怎么了?”
“你快把电视台切到科教频道去,那边正在谈论张楚的新书,你赶快把他叫醒!”
张博文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切,翰林轩书店这边一直都有电视存在。
楚岚不慌不忙的说道:“又在说《鬼吹灯》?他们这些人烦不烦啊,一本而已,这也怕那也怕的,真当青少年一个个都是傻子。”
“不是《鬼吹灯》,你去叫他吧。”
“不是这本书,那是哪本?”楚岚有些不解,《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全本正式发布还不到一个月,难不成科教频道那些人又在炒冷饭?
当初《少年派》因为结局另一个故事太不阳光的关系,也被一些人拿出来批斗,不过那都算是小意思。
话虽然这么说,但楚岚还是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拿着遥控器切换到了央视的科教频道,想看看这边到底是什么节目。
张博文叹息了一声,“这是在说历史写作的事情,是你儿子那本还没写完的书。”
“那就这样吧,我去喊他出来!”
事态紧急,顾不得多说,楚岚飞快的挂掉电话,然后跑去书房那边,“你快出来看看,这边一些历史专家正在说你呢,不过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话。”
将写好的内容保存在文档里面,张楚狐疑的走了出来,《万历十五年》根本都还没有写完发出去,专家怎么会知道自己写的内容,难道也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
这时候电视机上面的内容已经谈到了眼前那位作家自己的作品上面,根本不知道前面究竟说了什么。
好在科技已经足够发达,现在基本上的电视机顶盒都有一个回放的功能,他快速将这个频道的内容回放到十多分钟前,想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科教频道这一期的《讲诉》栏目邀请到了著名的历史作家、唐朝历史研究专家周云深来讲诉敦煌从诞生到兴盛、衰亡以及重新保护的故事。
张楚对敦煌的故事并不感兴趣,于是又用到了快进键,这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以几倍速度快速播放起来。
而当他停在采访页面时,内容似乎就要出来了。
电视机上面,节目主持人穆原开口介绍道:“听过周老师的介绍之后,想必观众朋友们都对敦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听说周老师这次也写了一本名叫《敦煌》的同名作品,您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最初我是到敦煌去旅游,后来被其深厚的历史所感染。于是就有了这部历史作品《敦煌》,它讲述的是宋仁宗天圣年间,一个名叫赵行德的年轻人进京赶考,结果因为瞌睡错过考试,偶然得到从没见过的西夏文布片,来到了西夏……”
周云深看起来信心十足,他的这部作品准备了很长时间,甚至出版社还动用关系帮他打通了央视科教频道。
主持人对图书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而是开口询问起来:“周老师,目前图书市场上面多了一个新的类型,那就是通俗历史读书,它们跟之前严肃厚重有余、活泼生动不够的历史类图书比较起来,就是让人觉得读起来很有趣。您这本《敦煌》是哪种类型呢?”
“历史本来就应该是严谨的,那些所谓的通俗历史作品里面充斥着虚假偏激逢迎,编造得太过分了,会误人子弟。我这本书追求的是真实,最大程度的保证史实,至少不会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来!”
第313章 踩中刺猬
历史就像十三岁的小姑娘,经常被人肆意地评说。
电视机上面,周云深正在侃侃而谈着:“很多所谓的通俗历史作品,无非是把野史或者传闻中的历史拿出来用现在的语言组织一遍,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哲学观跟审美观。读者们阅读这种糟粕,其实是百害而无一利!”
主持人倒是高兴得很,对于他们这种媒体人而言,观点越激烈越好,越尖锐越能吸引人。
于是穆原赞同的说道:“的确很多作者的思想比较片面,对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有失公允。近些年来,有关历史的内容在文化界全面升温,什么讲三国、品论语、明末清初等等,您认为这种历史写作热是否跟功利有关呢?”
“当然有关了。当初我们这一批写历史的人还不多,胡炜他也算是半个后来者,业界的口碑被很多作品给毁掉了!有的作者写明史,不过是拿本吴晗的《朱元璋传》或者现成的《朱棣传》、《嘉靖传》做参照,以网络低俗调侃语、无厘头幽默来炮制一本又一本书,力图发家致富。”
--
没根基,没专业度,但名气高,还有比踩张楚更合适的刷声望方式吗?
如果是在其余领域,那这些专家们当然只能干瞪眼。
现在张楚主动跳到了历史写作领域来,已经有无数鳄鱼在虎视眈眈的看着他,准备将他这细皮嫩肉的小身板给生吞活剥!
羊入虎群,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出现?
……
楚岚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在客厅做清洁,这会儿正在弯腰拖地,在燕京玩了差不多七天时间,回来到处都是灰。
这时候茶几上面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楚岚走过来一看,发现是张博文的电话,于是没好气的询问道:“怎么了?”
“你快把电视台切到科教频道去,那边正在谈论张楚的新书,你赶快把他叫醒!”
张博文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切,翰林轩书店这边一直都有电视存在。
楚岚不慌不忙的说道:“又在说《鬼吹灯》?他们这些人烦不烦啊,一本而已,这也怕那也怕的,真当青少年一个个都是傻子。”
“不是《鬼吹灯》,你去叫他吧。”
“不是这本书,那是哪本?”楚岚有些不解,《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全本正式发布还不到一个月,难不成科教频道那些人又在炒冷饭?
当初《少年派》因为结局另一个故事太不阳光的关系,也被一些人拿出来批斗,不过那都算是小意思。
话虽然这么说,但楚岚还是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拿着遥控器切换到了央视的科教频道,想看看这边到底是什么节目。
张博文叹息了一声,“这是在说历史写作的事情,是你儿子那本还没写完的书。”
“那就这样吧,我去喊他出来!”
事态紧急,顾不得多说,楚岚飞快的挂掉电话,然后跑去书房那边,“你快出来看看,这边一些历史专家正在说你呢,不过都是一些不怎么好的话。”
将写好的内容保存在文档里面,张楚狐疑的走了出来,《万历十五年》根本都还没有写完发出去,专家怎么会知道自己写的内容,难道也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
这时候电视机上面的内容已经谈到了眼前那位作家自己的作品上面,根本不知道前面究竟说了什么。
好在科技已经足够发达,现在基本上的电视机顶盒都有一个回放的功能,他快速将这个频道的内容回放到十多分钟前,想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科教频道这一期的《讲诉》栏目邀请到了著名的历史作家、唐朝历史研究专家周云深来讲诉敦煌从诞生到兴盛、衰亡以及重新保护的故事。
张楚对敦煌的故事并不感兴趣,于是又用到了快进键,这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以几倍速度快速播放起来。
而当他停在采访页面时,内容似乎就要出来了。
电视机上面,节目主持人穆原开口介绍道:“听过周老师的介绍之后,想必观众朋友们都对敦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听说周老师这次也写了一本名叫《敦煌》的同名作品,您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最初我是到敦煌去旅游,后来被其深厚的历史所感染。于是就有了这部历史作品《敦煌》,它讲述的是宋仁宗天圣年间,一个名叫赵行德的年轻人进京赶考,结果因为瞌睡错过考试,偶然得到从没见过的西夏文布片,来到了西夏……”
周云深看起来信心十足,他的这部作品准备了很长时间,甚至出版社还动用关系帮他打通了央视科教频道。
主持人对图书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而是开口询问起来:“周老师,目前图书市场上面多了一个新的类型,那就是通俗历史读书,它们跟之前严肃厚重有余、活泼生动不够的历史类图书比较起来,就是让人觉得读起来很有趣。您这本《敦煌》是哪种类型呢?”
“历史本来就应该是严谨的,那些所谓的通俗历史作品里面充斥着虚假偏激逢迎,编造得太过分了,会误人子弟。我这本书追求的是真实,最大程度的保证史实,至少不会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来!”
第313章 踩中刺猬
历史就像十三岁的小姑娘,经常被人肆意地评说。
电视机上面,周云深正在侃侃而谈着:“很多所谓的通俗历史作品,无非是把野史或者传闻中的历史拿出来用现在的语言组织一遍,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哲学观跟审美观。读者们阅读这种糟粕,其实是百害而无一利!”
主持人倒是高兴得很,对于他们这种媒体人而言,观点越激烈越好,越尖锐越能吸引人。
于是穆原赞同的说道:“的确很多作者的思想比较片面,对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有失公允。近些年来,有关历史的内容在文化界全面升温,什么讲三国、品论语、明末清初等等,您认为这种历史写作热是否跟功利有关呢?”
“当然有关了。当初我们这一批写历史的人还不多,胡炜他也算是半个后来者,业界的口碑被很多作品给毁掉了!有的作者写明史,不过是拿本吴晗的《朱元璋传》或者现成的《朱棣传》、《嘉靖传》做参照,以网络低俗调侃语、无厘头幽默来炮制一本又一本书,力图发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