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真做了什么,我也相信你是有原因的。这一定是一场误会。”沛声不假思索地道。
沛柔心中有暖流涌过,今生她和沛声只不过相处了半年而已。
一时间却又想起了常毓君。他和海柔可是实实在在青梅竹马一起长起来的。海柔纵然也有妒忌之故,可也是真心对他好的,他却始终不能明白。
嘴上却还要调侃他:“不是因为我方才帮你求才这样的?”
“五妹妹,你怎么这样想我。”沛声后半句话没有完,就被面前忽然涌出来的仆妇给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
那些仆妇哭抢地的,一边喊着“五少爷找到了”,连忙要回去给主子们报信。
沛柔觉得,恐怕这‘止惊散’她今还是得熬。
*
沛声当然是立刻就被三房的仆妇半押半送的“请”回了三房,沛柔则和陆嬷嬷径自回了松鹤堂。
太夫人也才刚刚得到沛声找到聊消息,才安下心,准备去佛堂里念经还愿,却正见沛柔进了正房。
沛柔给太夫人请了安,又回房换过了衣裳,把头发放下来重新打了辫子,就进佛堂去,准备陪着太夫人。
太夫裙并没有跪在佛前念经,而是在和陆嬷嬷话,见沛柔进门,就招了招手让她坐到她边去.
“方才你陆嬷嬷已经和我过你在善堂做的事了。我不过稍加点拨,你就能想到这些,很不错。”
沛柔也是经历过前生事,才能明白这里面的是非曲折,也并不敢自傲,只是谦卑道:“只是胡乱想的主意罢了,万家的世兄也是看我年纪,不好折了我的面子,才答应的。”
“要办事,也都是万世兄的亲卫办好的,我并不敢居功。”
见她还能如此谦逊,太夫人就更高兴了,就问她:“你拿了五百两银子去给粮铺的掌柜,你可知五百两银子能买多少米?这些米又能供应善堂的孩子吃多久?”
沛柔前生在诚毅侯府当家的时候,当然也是了解过米价的。
新皇登基之后的前几年虽有动,但毕竟没有兴起战事,连西北的主将万老将军都换了下来。
那时候一石米的价格大约是二两银子,一石米大约可以供应成年男子吃三个月。后来蜀中起了战乱,京城也有些不安,米价就涨到了三两银子左右。
如今年景祥和,在米铺里用五百两银子大约能买到两百多石米,供应给善堂的五十个孩子,已经能保他们两年的饭食了。
只是这样估算毕竟还是不太精准,何况她今生又没有主持过中馈,也不清楚如今的米价。沛柔便摇摇头,老老实实地道:“沛姐儿不知道。”
太夫人又道:“那我若是偏要问你,你可有办法知道?”
沛柔低头想了想,“那沛姐儿自然也有法子。”
“哦?”,太夫人见她的脸庞忽然明亮起来,笑着问:“有什么法子,来给我听听。”
“首先要找几个有孩子的仆妇问问他们每个月用于采买米面的支出是多少,其中孩子的支出又能占到多少。这孩子并不能都是一般大的,要有大有,有男有女,算出一个均数。”
“然后就能算出善堂里的孩子们一个月大概能消耗多少银子的米钱。”
“不过这样算也有缺陷,我听每年,甚至每一个月的米价都略有不同。我虽然送了五百两银子过去给粮铺的老板,却并不是直接买断了值五百两银子的米面,不过是预付而已。”
“这样一来,每个月就得重新计算米钱。国泰民安还好,若是西北又又有战火,或是各处产粮之地遭了灾害,这米价变动可就更大了。”
“若要这样算,那可就是算不出来的了。”
“除此之外,我还要求那掌柜每月派了伙计送货,辛苦钱多少也该给些,几个月下来就又是一笔支出,所以这五百两银子到底能够善堂里的孩子们吃多久,还是很难的一件事。”
太夫人听她要先找仆妇弄清楚到底一个孩子每个月能吃多少米粮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满意了,又见她短时间内能想到这些,甚至都有些暗暗的震惊。
和陆嬷嬷不动声色的对视了一眼,才笑道:“的不错,比我想得还要好。”
“我看咱们府里每年给善堂捐的那笔米面很可以蠲了,每次送了那些过去,孩子们却还是挨饿。往后就按你的法子,给粮铺送钱去就是了。”
“我还答应你和海姐儿每个月都可以去善堂一趟,去看看你们捐赠的东西是否都真的到了那些孩子手里。”
“家里给善堂捐钱的事暂时先挂了我的旗号,做事却全要靠你,沛丫头,你可做的到?”
她前生不能做到,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花心思在这上面。
可她能够重生,是多少人都换不来的幸运,为什么不能想办法让更多的人都过的很好些呢?
沛柔当然是立时就应了。
太夫人就又道:“虽然答应让你们过去照看,你们却也不能管得太过。水至清则无鱼,若是一点油水也揩不到,下面的人恐怕就要生出别的心思来。”
“米粮上不能克扣,让几个孩子多生病,从药钱里扣,或者再狠心些,也不给孩子们看病,只管让他们病死,人虽然少了,可米粮还是那些,自然也就省出钱来揣在自己腰包里了。”
“再善堂外的人。你出门少,家里也不会让你往有流民或是真的贫穷的地方去。”
--
沛柔心中有暖流涌过,今生她和沛声只不过相处了半年而已。
一时间却又想起了常毓君。他和海柔可是实实在在青梅竹马一起长起来的。海柔纵然也有妒忌之故,可也是真心对他好的,他却始终不能明白。
嘴上却还要调侃他:“不是因为我方才帮你求才这样的?”
“五妹妹,你怎么这样想我。”沛声后半句话没有完,就被面前忽然涌出来的仆妇给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
那些仆妇哭抢地的,一边喊着“五少爷找到了”,连忙要回去给主子们报信。
沛柔觉得,恐怕这‘止惊散’她今还是得熬。
*
沛声当然是立刻就被三房的仆妇半押半送的“请”回了三房,沛柔则和陆嬷嬷径自回了松鹤堂。
太夫人也才刚刚得到沛声找到聊消息,才安下心,准备去佛堂里念经还愿,却正见沛柔进了正房。
沛柔给太夫人请了安,又回房换过了衣裳,把头发放下来重新打了辫子,就进佛堂去,准备陪着太夫人。
太夫裙并没有跪在佛前念经,而是在和陆嬷嬷话,见沛柔进门,就招了招手让她坐到她边去.
“方才你陆嬷嬷已经和我过你在善堂做的事了。我不过稍加点拨,你就能想到这些,很不错。”
沛柔也是经历过前生事,才能明白这里面的是非曲折,也并不敢自傲,只是谦卑道:“只是胡乱想的主意罢了,万家的世兄也是看我年纪,不好折了我的面子,才答应的。”
“要办事,也都是万世兄的亲卫办好的,我并不敢居功。”
见她还能如此谦逊,太夫人就更高兴了,就问她:“你拿了五百两银子去给粮铺的掌柜,你可知五百两银子能买多少米?这些米又能供应善堂的孩子吃多久?”
沛柔前生在诚毅侯府当家的时候,当然也是了解过米价的。
新皇登基之后的前几年虽有动,但毕竟没有兴起战事,连西北的主将万老将军都换了下来。
那时候一石米的价格大约是二两银子,一石米大约可以供应成年男子吃三个月。后来蜀中起了战乱,京城也有些不安,米价就涨到了三两银子左右。
如今年景祥和,在米铺里用五百两银子大约能买到两百多石米,供应给善堂的五十个孩子,已经能保他们两年的饭食了。
只是这样估算毕竟还是不太精准,何况她今生又没有主持过中馈,也不清楚如今的米价。沛柔便摇摇头,老老实实地道:“沛姐儿不知道。”
太夫人又道:“那我若是偏要问你,你可有办法知道?”
沛柔低头想了想,“那沛姐儿自然也有法子。”
“哦?”,太夫人见她的脸庞忽然明亮起来,笑着问:“有什么法子,来给我听听。”
“首先要找几个有孩子的仆妇问问他们每个月用于采买米面的支出是多少,其中孩子的支出又能占到多少。这孩子并不能都是一般大的,要有大有,有男有女,算出一个均数。”
“然后就能算出善堂里的孩子们一个月大概能消耗多少银子的米钱。”
“不过这样算也有缺陷,我听每年,甚至每一个月的米价都略有不同。我虽然送了五百两银子过去给粮铺的老板,却并不是直接买断了值五百两银子的米面,不过是预付而已。”
“这样一来,每个月就得重新计算米钱。国泰民安还好,若是西北又又有战火,或是各处产粮之地遭了灾害,这米价变动可就更大了。”
“若要这样算,那可就是算不出来的了。”
“除此之外,我还要求那掌柜每月派了伙计送货,辛苦钱多少也该给些,几个月下来就又是一笔支出,所以这五百两银子到底能够善堂里的孩子们吃多久,还是很难的一件事。”
太夫人听她要先找仆妇弄清楚到底一个孩子每个月能吃多少米粮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满意了,又见她短时间内能想到这些,甚至都有些暗暗的震惊。
和陆嬷嬷不动声色的对视了一眼,才笑道:“的不错,比我想得还要好。”
“我看咱们府里每年给善堂捐的那笔米面很可以蠲了,每次送了那些过去,孩子们却还是挨饿。往后就按你的法子,给粮铺送钱去就是了。”
“我还答应你和海姐儿每个月都可以去善堂一趟,去看看你们捐赠的东西是否都真的到了那些孩子手里。”
“家里给善堂捐钱的事暂时先挂了我的旗号,做事却全要靠你,沛丫头,你可做的到?”
她前生不能做到,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花心思在这上面。
可她能够重生,是多少人都换不来的幸运,为什么不能想办法让更多的人都过的很好些呢?
沛柔当然是立时就应了。
太夫人就又道:“虽然答应让你们过去照看,你们却也不能管得太过。水至清则无鱼,若是一点油水也揩不到,下面的人恐怕就要生出别的心思来。”
“米粮上不能克扣,让几个孩子多生病,从药钱里扣,或者再狠心些,也不给孩子们看病,只管让他们病死,人虽然少了,可米粮还是那些,自然也就省出钱来揣在自己腰包里了。”
“再善堂外的人。你出门少,家里也不会让你往有流民或是真的贫穷的地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