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朱氏出身诗礼之家,性子贤惠,虽顺从夫君,倒不是什么拜高踩低的人。可裴端就不同了,素以嫡长子自居,对柳氏母女排斥得很。故而,这相迎的情景再热闹,也不过是因为郑梦观的脸面,是裴郑两家的渊源,与云安干系不大。
云安对此简直太明白了。
少时,四人一道进门,裴端因请二郎中堂稍坐,朱氏便陪着云安先去安置。安置之所就是云安曾经的闺阁,东厢后头的一个深院。
“半年未见,安妹倒稍稍胖了些,气色也好,出落得更标致了。家中一切如旧,父母身子安康,父亲还是那般,时常忙得就宿在官署,现在还不知你们回来了呢!已遣人去告诉了……”
一路慢行,姑嫂间客套和气,朱氏说起了许多家事,似乎面面俱到,但云安听来,倒觉得少了点什么。
“长嫂,我阿娘不在府里吗?她可知道我回来了?”耐心等着朱氏说完,云安便作不经意地问了句,语气从容沉稳,心里已有些猜测,更不算期待。
朱氏嫁到裴家已有十载,对各人的事哪有不清楚的?虽管不了,也只能劝,便笑道:“母亲连日为瑶妹的婚事操劳,今早又亲自去给她试妆。原本我也在那里,只听小奴来报,母亲就叫我先去迎你,说让你们先歇歇,等父亲回来一道相见不迟。安妹千万不要多想,母亲还是最挂念你的。”
云安笑而不语,为朱氏的话总结了两个字:果然。果然柳氏是在裴紫瑶那里,果然柳氏会将裴紫瑶摆在首位,从小到大,无一例外。
至于柳氏的“挂念”,素戴也曾多次提过,可终究没人明白,云安不是不知道柳氏的“挂念”。她不多心,更不怨怪,甚至理解柳氏一切的难处。她只是觉得,柳氏其实可以兼顾一下亲生女儿的。
“长嫂误会了,我随口一问,阿姊出嫁才是头等大事。当初我出嫁时阿娘还亲手给我缝制了嫁衣,足足费了一个月呢!”
好歹,云安还有“嫁衣”可以用来圆场。圆柳氏的脸面,圆自己的尊严,圆裴家看似其乐融融的景象。
……
夫妻抵达家门已过了午时,及至郑梦观回来,天色都暗了。他不知道云安经历了什么,只看她换了家常装束,半挽发髻,披了件银白氅衣坐在窗前与素戴说笑,倒是一派愉悦安适的场景。
二郎走来的身影先入了云安的余光,她很快站起来,叫素戴奉茶,却忽然闻到了些不同的气味,问道:“你们还饮酒了?”
郎舅初见,自然少不了盛情款待,但二郎也没多饮,倒不料小丫头鼻子这么灵。“是,你两个兄长都在,着实不好推辞。”二郎愧笑,着意退了两步,以为云安不喜酒气。
云安岂不知其中缘故?摇头笑笑,反迎上去搬了张杌凳让那人坐下,宽慰道:“我只是没见过你饮酒,不知你有酒量。况且襄阳不比洛阳,秋冬寒湿,饮酒暖身也是好的。”
二郎倒没去坐下,而是先问素戴行装何在,自去内室换了衣裳。云安知道这人甚是自律,一向把自己收拾得十分整洁,便遣了素戴下去,安心等着。
二郎出来时,云安又回到了窗前的坐席,一手托腮,一手拨弄案上的茶壶盖,入了神,似是百无聊赖。
“云安,母亲可好?等明日父亲归来,我们再一道去拜见吧。”二郎在对面坐下,理所当然地认为云安已经与柳氏团聚过了。
“你先吃茶。”云安听得心中一晃,忙将方才素戴倒的茶推到二郎面前,“父亲管辖一郡之地,事必躬亲,常年如此,想来不到阿姊婚期当日也不会抽闲,等他回来再说吧,不急。”
这位裴刺史的官声极好,郑梦观早有耳闻,因而并不意外,只更对岳父添了几分敬意。“好,那明日先去拜见母亲。下午她遣人到中堂特意交代,她忙于婚事,要兄长代为酬酢,不必拘礼,但我身为子婿,也有应尽之礼。”
柳氏竟已遣人问候过二郎了。
这个消息猛一下堵住了云安的心口,堵得她哑口失声,搜尽枯肠也搜不出一个可应对的字眼——柳氏不能兼顾也罢了,怎么也和裴端一样,只看重郑梦观这个贵婿,对亲生女儿却连一声问候都吝惜?
“怎么了?难道母亲另有交代?”
凭白也猜不到云安所想,二郎只能忖度着追问。可他不见云安掩在袖中的手已经攥得发颤,他此刻所有的话都只会让云安感到压迫与刺痛。
“裴郑两家深有渊源,并不在乎这些虚礼,你远道而来,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计较这些小事?既饮了酒,早些睡吧!”
云安再不想对二郎冷言冷语,一时也拿不出更好的态度。这场婚事没有改变裴家人的态度,却让母女间的情分更加疏离了。
……
夫妻如常安歇,各睡一侧。
二郎是头回见识云安生气,即使并不算直接,那阵愠色也够新奇的了。他思来想去,也不知哪里出了差错,明明进门时还看见了云安的笑脸。久而,酒意催倦,他还是先入了梦乡。
云安却就是在等这人睡着。她的不平,多年来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肆意挥洒,而所谓肆意,也不过就是在避人处偷偷落泪。
她摸索着起身,绕开睡在外侧的郑梦观,蹑手蹑脚地去了外廊。冷风还未吹散她身上的余热,两行清泪便已滚落衣襟。此刻,天地间仿佛只剩了她一人,她寂寥而纤敏,与万物皆格格不入。
--
云安对此简直太明白了。
少时,四人一道进门,裴端因请二郎中堂稍坐,朱氏便陪着云安先去安置。安置之所就是云安曾经的闺阁,东厢后头的一个深院。
“半年未见,安妹倒稍稍胖了些,气色也好,出落得更标致了。家中一切如旧,父母身子安康,父亲还是那般,时常忙得就宿在官署,现在还不知你们回来了呢!已遣人去告诉了……”
一路慢行,姑嫂间客套和气,朱氏说起了许多家事,似乎面面俱到,但云安听来,倒觉得少了点什么。
“长嫂,我阿娘不在府里吗?她可知道我回来了?”耐心等着朱氏说完,云安便作不经意地问了句,语气从容沉稳,心里已有些猜测,更不算期待。
朱氏嫁到裴家已有十载,对各人的事哪有不清楚的?虽管不了,也只能劝,便笑道:“母亲连日为瑶妹的婚事操劳,今早又亲自去给她试妆。原本我也在那里,只听小奴来报,母亲就叫我先去迎你,说让你们先歇歇,等父亲回来一道相见不迟。安妹千万不要多想,母亲还是最挂念你的。”
云安笑而不语,为朱氏的话总结了两个字:果然。果然柳氏是在裴紫瑶那里,果然柳氏会将裴紫瑶摆在首位,从小到大,无一例外。
至于柳氏的“挂念”,素戴也曾多次提过,可终究没人明白,云安不是不知道柳氏的“挂念”。她不多心,更不怨怪,甚至理解柳氏一切的难处。她只是觉得,柳氏其实可以兼顾一下亲生女儿的。
“长嫂误会了,我随口一问,阿姊出嫁才是头等大事。当初我出嫁时阿娘还亲手给我缝制了嫁衣,足足费了一个月呢!”
好歹,云安还有“嫁衣”可以用来圆场。圆柳氏的脸面,圆自己的尊严,圆裴家看似其乐融融的景象。
……
夫妻抵达家门已过了午时,及至郑梦观回来,天色都暗了。他不知道云安经历了什么,只看她换了家常装束,半挽发髻,披了件银白氅衣坐在窗前与素戴说笑,倒是一派愉悦安适的场景。
二郎走来的身影先入了云安的余光,她很快站起来,叫素戴奉茶,却忽然闻到了些不同的气味,问道:“你们还饮酒了?”
郎舅初见,自然少不了盛情款待,但二郎也没多饮,倒不料小丫头鼻子这么灵。“是,你两个兄长都在,着实不好推辞。”二郎愧笑,着意退了两步,以为云安不喜酒气。
云安岂不知其中缘故?摇头笑笑,反迎上去搬了张杌凳让那人坐下,宽慰道:“我只是没见过你饮酒,不知你有酒量。况且襄阳不比洛阳,秋冬寒湿,饮酒暖身也是好的。”
二郎倒没去坐下,而是先问素戴行装何在,自去内室换了衣裳。云安知道这人甚是自律,一向把自己收拾得十分整洁,便遣了素戴下去,安心等着。
二郎出来时,云安又回到了窗前的坐席,一手托腮,一手拨弄案上的茶壶盖,入了神,似是百无聊赖。
“云安,母亲可好?等明日父亲归来,我们再一道去拜见吧。”二郎在对面坐下,理所当然地认为云安已经与柳氏团聚过了。
“你先吃茶。”云安听得心中一晃,忙将方才素戴倒的茶推到二郎面前,“父亲管辖一郡之地,事必躬亲,常年如此,想来不到阿姊婚期当日也不会抽闲,等他回来再说吧,不急。”
这位裴刺史的官声极好,郑梦观早有耳闻,因而并不意外,只更对岳父添了几分敬意。“好,那明日先去拜见母亲。下午她遣人到中堂特意交代,她忙于婚事,要兄长代为酬酢,不必拘礼,但我身为子婿,也有应尽之礼。”
柳氏竟已遣人问候过二郎了。
这个消息猛一下堵住了云安的心口,堵得她哑口失声,搜尽枯肠也搜不出一个可应对的字眼——柳氏不能兼顾也罢了,怎么也和裴端一样,只看重郑梦观这个贵婿,对亲生女儿却连一声问候都吝惜?
“怎么了?难道母亲另有交代?”
凭白也猜不到云安所想,二郎只能忖度着追问。可他不见云安掩在袖中的手已经攥得发颤,他此刻所有的话都只会让云安感到压迫与刺痛。
“裴郑两家深有渊源,并不在乎这些虚礼,你远道而来,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计较这些小事?既饮了酒,早些睡吧!”
云安再不想对二郎冷言冷语,一时也拿不出更好的态度。这场婚事没有改变裴家人的态度,却让母女间的情分更加疏离了。
……
夫妻如常安歇,各睡一侧。
二郎是头回见识云安生气,即使并不算直接,那阵愠色也够新奇的了。他思来想去,也不知哪里出了差错,明明进门时还看见了云安的笑脸。久而,酒意催倦,他还是先入了梦乡。
云安却就是在等这人睡着。她的不平,多年来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肆意挥洒,而所谓肆意,也不过就是在避人处偷偷落泪。
她摸索着起身,绕开睡在外侧的郑梦观,蹑手蹑脚地去了外廊。冷风还未吹散她身上的余热,两行清泪便已滚落衣襟。此刻,天地间仿佛只剩了她一人,她寂寥而纤敏,与万物皆格格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