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明天阿牛再抽出时间捉一遍虫哈,今天到明天中午都比较忙
第四一章 石碌(PK加更求支持)
其实倒也不用林慧娘另外想出来什么法子,在北方种植麦子的农村,就有一种这样的工具石碌。
碌是一种用来轧脱谷粒的工具,因为是一截圆滚滚的石头,所以也叫石磙。
在种植麦子的北方,割完的麦子会被拉到麦场上去,用石碌一圈又一圈地辗轧,最终达到使麦粒脱粒麦穗的目的。
石碌和镰刀割麦是同段时间共同存在的事物,林慧娘还记得,那次她跟着老师一起体验用镰刀割麦子,当天是住在一位老乡家里的,那段时间整个村子的老乡都是天还完全未亮就起床下地,经常能听得到机动大三轮车拉着石碌发出的隆隆声。
只是随着脱粒机的普及,石碌也像镰刀一样,渐渐退出了麦收的舞台,只有在实在不方便用机器的地方,才会依然用它们。
想到石碌,林慧娘的双眼瞬间变亮了。
虽然说,她印象里的石碌是用机动车带动的,但用牲口也一样,只是效率要低上许多。
她搜索着原主的记忆,寻找着有大石头的地方。
怀阳镇西北方有一个小型的采石场,周边有人要用较大的石头,一般都是去采石场的。
想到这儿,林慧娘便对赵氏说道:“娘,我有事去趟采石场。”说完,她便揣上银子跑了出去。
她没有直接去采石场,而是先去了林大山家,见林康在家,便对林康道:“三哥,我有事要去采石场,你跟我一块去好不好?”
“你去采石场干嘛?”
“我想做个脱粒的农具,三哥,你就跟我去呗!”林慧娘原本试图撒娇,然而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她又咽了回去。
林康摸摸脑袋,赶出驴车带着林慧娘一起去了采石场。
路上用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采石场。林康拴好驴子,和林慧娘一起进了采石场。
问了几个人,终于找到了采石场的管事,林慧娘开门见山道:“我想要个约摸这么长的圆柱形的石头,这儿有没有?”她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理想中石头的长度。
林慧娘找到的这个管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因为在采石场工作,所以他虽然是管事,穿的袍子却也是靛蓝色这种耐脏的颜色。
听到林慧娘的问题,虽然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管事钱海还是捋着山羊胡道:“有的,二位请跟我来。”
钱海带着兄妹两人走到一堆圆柱形的石头旁边,对林慧娘道:“姑娘挑一挑吧。”
这些石头都没有经过打磨,表面自然不光滑,坑坑洼洼的,但林慧娘却没有觉得不满,因为她印象中的石碌,也是这种坑洼不平的石头。
她随便挑了一个,说道:“就这个吧!对了,不知道采石场能不能给石头打个孔?就从中间打个洞出来。”
“可以。”
“那可以明天就做好吗?我急着用。”
钱海依旧一副淡然的样子,“没问题,只不过要另外加三两银子。”钱海道。
“三两?!这么贵?!”林康惊道。
钱海捋了捋胡子,一点不在意林康说贵,“要往大石头上打洞,本来就不是容易事,更何况你们还急着要。”
“那明天上午我来拉。”
交了定金,林慧娘便和林康离开了,回程中,林康不解地问林慧娘:“大丫头,你买石头做什么啊?”
“我想做个脱粒的工具。”林慧娘说着,心里回想着石碌的模样。
除了主体圆柱状的大石头,还会有一套架子,从石头中间的洞里穿过去,以便用来拉动石头,只是,架子是怎么样的来着?
林慧娘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大伯林大雄家。
林大雄家里人口众多,除了跟着长子养老的林老汉夫妻,林大雄和妻子郭氏育有三儿两女,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了人,三个儿子里也有两个已经成亲了,长子林涛的大儿子都已经有了六岁。
林大雄的二儿子林海和林康同年同月出生,只是林康早出生了几天,在三房的子孙里排行老四。和林涛不同,林海喜欢摆弄木头活儿,平日里在镇上的木匠铺当学徒,现下因为到了农忙时节,镇上的木匠家里没有田地,所以也用不着徒弟还给帮忙,便给林海放了假。
林慧娘到林大雄家的时候,林海没出去,正在家里给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洗尿布。
见到林慧娘,林海笑着问道:“大丫头,你这会儿怎么过来了?”
“是这样,四哥,我想找你帮我做个架子。”林慧娘把自己印象里石碌的架子跟林海描述了一遍,又说了自己要做这东西的目的,最后道:“四哥,你有时间就帮我做出来,我准备明天去县里买头牛回来。”
听了林慧娘的话,林海兴致勃勃地说道:“大丫头你放心,我这就去给你做!等你弄好了,我一定要叫上我一起去场上啊!”
林慧娘笑着点点头,又给林海塞了二两银子,就小跑着离开了。
她回到家,赵氏、钱氏和林丽娘都在用老法子给麦穗进行脱粒,见她回来,赵氏随口问了句,林慧娘抓起一把麦子一边给麦穗脱粒,一边跟赵氏说自己的计划:“娘,我明天要去趟县里,买头牛回来。没有辆车,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
第四一章 石碌(PK加更求支持)
其实倒也不用林慧娘另外想出来什么法子,在北方种植麦子的农村,就有一种这样的工具石碌。
碌是一种用来轧脱谷粒的工具,因为是一截圆滚滚的石头,所以也叫石磙。
在种植麦子的北方,割完的麦子会被拉到麦场上去,用石碌一圈又一圈地辗轧,最终达到使麦粒脱粒麦穗的目的。
石碌和镰刀割麦是同段时间共同存在的事物,林慧娘还记得,那次她跟着老师一起体验用镰刀割麦子,当天是住在一位老乡家里的,那段时间整个村子的老乡都是天还完全未亮就起床下地,经常能听得到机动大三轮车拉着石碌发出的隆隆声。
只是随着脱粒机的普及,石碌也像镰刀一样,渐渐退出了麦收的舞台,只有在实在不方便用机器的地方,才会依然用它们。
想到石碌,林慧娘的双眼瞬间变亮了。
虽然说,她印象里的石碌是用机动车带动的,但用牲口也一样,只是效率要低上许多。
她搜索着原主的记忆,寻找着有大石头的地方。
怀阳镇西北方有一个小型的采石场,周边有人要用较大的石头,一般都是去采石场的。
想到这儿,林慧娘便对赵氏说道:“娘,我有事去趟采石场。”说完,她便揣上银子跑了出去。
她没有直接去采石场,而是先去了林大山家,见林康在家,便对林康道:“三哥,我有事要去采石场,你跟我一块去好不好?”
“你去采石场干嘛?”
“我想做个脱粒的农具,三哥,你就跟我去呗!”林慧娘原本试图撒娇,然而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她又咽了回去。
林康摸摸脑袋,赶出驴车带着林慧娘一起去了采石场。
路上用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采石场。林康拴好驴子,和林慧娘一起进了采石场。
问了几个人,终于找到了采石场的管事,林慧娘开门见山道:“我想要个约摸这么长的圆柱形的石头,这儿有没有?”她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理想中石头的长度。
林慧娘找到的这个管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因为在采石场工作,所以他虽然是管事,穿的袍子却也是靛蓝色这种耐脏的颜色。
听到林慧娘的问题,虽然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管事钱海还是捋着山羊胡道:“有的,二位请跟我来。”
钱海带着兄妹两人走到一堆圆柱形的石头旁边,对林慧娘道:“姑娘挑一挑吧。”
这些石头都没有经过打磨,表面自然不光滑,坑坑洼洼的,但林慧娘却没有觉得不满,因为她印象中的石碌,也是这种坑洼不平的石头。
她随便挑了一个,说道:“就这个吧!对了,不知道采石场能不能给石头打个孔?就从中间打个洞出来。”
“可以。”
“那可以明天就做好吗?我急着用。”
钱海依旧一副淡然的样子,“没问题,只不过要另外加三两银子。”钱海道。
“三两?!这么贵?!”林康惊道。
钱海捋了捋胡子,一点不在意林康说贵,“要往大石头上打洞,本来就不是容易事,更何况你们还急着要。”
“那明天上午我来拉。”
交了定金,林慧娘便和林康离开了,回程中,林康不解地问林慧娘:“大丫头,你买石头做什么啊?”
“我想做个脱粒的工具。”林慧娘说着,心里回想着石碌的模样。
除了主体圆柱状的大石头,还会有一套架子,从石头中间的洞里穿过去,以便用来拉动石头,只是,架子是怎么样的来着?
林慧娘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大伯林大雄家。
林大雄家里人口众多,除了跟着长子养老的林老汉夫妻,林大雄和妻子郭氏育有三儿两女,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了人,三个儿子里也有两个已经成亲了,长子林涛的大儿子都已经有了六岁。
林大雄的二儿子林海和林康同年同月出生,只是林康早出生了几天,在三房的子孙里排行老四。和林涛不同,林海喜欢摆弄木头活儿,平日里在镇上的木匠铺当学徒,现下因为到了农忙时节,镇上的木匠家里没有田地,所以也用不着徒弟还给帮忙,便给林海放了假。
林慧娘到林大雄家的时候,林海没出去,正在家里给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洗尿布。
见到林慧娘,林海笑着问道:“大丫头,你这会儿怎么过来了?”
“是这样,四哥,我想找你帮我做个架子。”林慧娘把自己印象里石碌的架子跟林海描述了一遍,又说了自己要做这东西的目的,最后道:“四哥,你有时间就帮我做出来,我准备明天去县里买头牛回来。”
听了林慧娘的话,林海兴致勃勃地说道:“大丫头你放心,我这就去给你做!等你弄好了,我一定要叫上我一起去场上啊!”
林慧娘笑着点点头,又给林海塞了二两银子,就小跑着离开了。
她回到家,赵氏、钱氏和林丽娘都在用老法子给麦穗进行脱粒,见她回来,赵氏随口问了句,林慧娘抓起一把麦子一边给麦穗脱粒,一边跟赵氏说自己的计划:“娘,我明天要去趟县里,买头牛回来。没有辆车,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