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比惠妃一党先注意到小樱与妹妹容貌相似的,只可能是谢府的人,而谢府的人若抓了尼姑庵庵主,恰好符合第二个动机。
赵宴平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但他就是肯定,那庵主一定是在永平侯或永平侯夫人的手中。
侯府想对付香云,却没有成功,恼羞成怒之下,只能把怒气发泄在小樱头上。
眼下赵宴平最担心的,就是嫁给谢郢的小樱。
如果能早料到这一日,赵宴平宁可辜负谢郢对小樱的一片情意,也不会把小樱嫁给他。
像是知道赵宴平在想什么,阿娇回门的第二天黄昏,谢郢就带着沈樱来赵家做客了。
沈樱与阿娇陪在柳氏身边说话,谢郢与赵宴平去了书房。
“不瞒大哥,小樱在侯府住的不是很舒心。”落座之后,谢郢惭愧地道。
赵宴平握了握拳,问他:“你待如何?”
谢郢看到了他的拳头,他觉得,如果他无法给赵宴平一个满意的答复,赵宴平肯定会撺掇沈樱与他和离。
沈樱是他等了两年才娶到的妻子,谢郢也不想她困在侯府闷闷不乐。
“如果大哥舍得,我想带小樱外放,一起离开京城。”谢郢提出了他的应对之策。
赵宴平皱了皱眉。
谢郢及时道:“小樱怀孕了,换个地方换个心情,对她对孩子都好。”
这下子,赵宴平便是舍不得妹妹离开太远,也不可能去说服妹妹离开谢郢了。
“侯爷会同意?”赵宴平问。
谢郢松了口气,随即笑道:“小樱她,还挺厉害的,我嫡母也被她气得不轻。父亲最烦家宅不宁,我提出外放,父亲定会应允。”
虽然如此,赵宴平还是不舍妹妹,道:“总是外放也不是长久之计,难不成你们一辈子都不回京城了?”
谢郢笑了,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与小樱还年轻,嫡母却已经五十了,哪里用等一辈子,且京城风云变幻,几年以后这京城会变成什么样,谁说得清?”
赵宴平眉峰微挑。
谢郢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转移了话题。
第115章
谢郢十九岁高中探花, 在京城颇有才名,他自愿放弃留在翰林院,外调去了武安县。谢郢担任武安县知县三年, 颇有政绩, 深受百姓敬仰,回京后直接封了正六品的京官。如今他有意外调, 永平侯跟吏部的熟人打点了一番,找到一个从五品的山西朔州知州空缺。
朔州比武安县距离京城近多了,有什么急事快马加鞭两三天就能赶回来,永平侯觉得不错, 问了谢郢, 谢郢也满意,永平侯就托吏部的熟人将谢郢的名字顶了上去。
吏部每次拟任新的官员名单, 都会写折子请皇上过目定夺。
从五品的知州不是小官了, 淳庆帝看折子看得很认真,瞧见谢郢的名字, 淳庆帝挑挑眉, 问吏部尚书:“谢郢这小子才回京两年多, 怎么又急着去外放了?”
通常都是地方官争破脑袋想进京, 京官外调, 要么是升官被委派以重任, 要么是同级或降级调去地方, 这种都算是一种惩罚。像谢郢这种年纪轻轻、前途大好且家里也有背景的, 居然出现在外调名单上,八成是他或永平侯的主意。
淳庆帝觉得, 谢郢如此优秀,永平侯不至于因为儿子是庶子就故意将人往外撵, 肯定是谢郢自己想去外头。
吏部尚书也琢磨过此事,回家他还跟妻子纳罕过,说不懂永平侯是怎么想的,没想到妻子一句话解了他的困惑。
如今淳庆帝问起,吏部尚书不敢提及宣王府,只说谢郢务实,更喜欢为百姓做实事。
淳庆帝一听这就是糊弄人的说法,批了折子,等吏部尚书走后,淳庆帝一边继续看其他折子,一边问守在一旁的高公公:“你说说,谢郢是怎么想的。”
高公公笑道:“皇上贵人多忘事,可能已经忘了,小谢大人去年新娶的妻子是大理寺赵宴平的次妹。”
淳庆帝笔尖一顿,想起赵宴平有个妹妹在宣王府了。
“小谢大人夫妻俩是去外面躲清闲了。”高公公一句话总结道。
淳庆帝摇摇头,把此事当成了乐子。
虽然是乐子,淳庆帝仍然不太满意永平侯夫人心里的那些弯弯绕绕。据他观察,宣王妃在王府里恪守本分,从来没有闹出过什么乱子,只是因为宣王妃放不下过去,年纪又大,老三才不怎么喜欢她。老三呢,虽然有自己偏宠的女人,对嫡长子的教养却从没疏忽过,随驾去哪都必然会带上嫡长子。
宣王妃不干涉老三宠别人,老三也不去打扰宣王妃缅怀青梅竹马的亡太子,夫妻俩表面和和气气,又共同看重嫡长子,这样就很不错了,偏偏谢皇后与永平侯夫人非要插一脚,跑到江南去查赵氏的底细。尼姑庵的庵主至今没消息,也没有什么用了,多半已经被灭了口。
他能想到的,老三肯定也想到了,虽然这事最终是惠妃那边捅出来的,但永平侯夫人、谢皇后的心思也昭然若揭,老三能高兴有人要害他的枕边人?
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这些女人,看看永平侯,就从来没敢在老三面前摆什么舅舅架子,更不曾自以为是地替老三做过什么。他这个皇帝还活着,皇子的母族们就大张旗鼓地搞什么结党营私,是以为皇上都没她们聪明?
--
赵宴平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但他就是肯定,那庵主一定是在永平侯或永平侯夫人的手中。
侯府想对付香云,却没有成功,恼羞成怒之下,只能把怒气发泄在小樱头上。
眼下赵宴平最担心的,就是嫁给谢郢的小樱。
如果能早料到这一日,赵宴平宁可辜负谢郢对小樱的一片情意,也不会把小樱嫁给他。
像是知道赵宴平在想什么,阿娇回门的第二天黄昏,谢郢就带着沈樱来赵家做客了。
沈樱与阿娇陪在柳氏身边说话,谢郢与赵宴平去了书房。
“不瞒大哥,小樱在侯府住的不是很舒心。”落座之后,谢郢惭愧地道。
赵宴平握了握拳,问他:“你待如何?”
谢郢看到了他的拳头,他觉得,如果他无法给赵宴平一个满意的答复,赵宴平肯定会撺掇沈樱与他和离。
沈樱是他等了两年才娶到的妻子,谢郢也不想她困在侯府闷闷不乐。
“如果大哥舍得,我想带小樱外放,一起离开京城。”谢郢提出了他的应对之策。
赵宴平皱了皱眉。
谢郢及时道:“小樱怀孕了,换个地方换个心情,对她对孩子都好。”
这下子,赵宴平便是舍不得妹妹离开太远,也不可能去说服妹妹离开谢郢了。
“侯爷会同意?”赵宴平问。
谢郢松了口气,随即笑道:“小樱她,还挺厉害的,我嫡母也被她气得不轻。父亲最烦家宅不宁,我提出外放,父亲定会应允。”
虽然如此,赵宴平还是不舍妹妹,道:“总是外放也不是长久之计,难不成你们一辈子都不回京城了?”
谢郢笑了,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与小樱还年轻,嫡母却已经五十了,哪里用等一辈子,且京城风云变幻,几年以后这京城会变成什么样,谁说得清?”
赵宴平眉峰微挑。
谢郢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转移了话题。
第115章
谢郢十九岁高中探花, 在京城颇有才名,他自愿放弃留在翰林院,外调去了武安县。谢郢担任武安县知县三年, 颇有政绩, 深受百姓敬仰,回京后直接封了正六品的京官。如今他有意外调, 永平侯跟吏部的熟人打点了一番,找到一个从五品的山西朔州知州空缺。
朔州比武安县距离京城近多了,有什么急事快马加鞭两三天就能赶回来,永平侯觉得不错, 问了谢郢, 谢郢也满意,永平侯就托吏部的熟人将谢郢的名字顶了上去。
吏部每次拟任新的官员名单, 都会写折子请皇上过目定夺。
从五品的知州不是小官了, 淳庆帝看折子看得很认真,瞧见谢郢的名字, 淳庆帝挑挑眉, 问吏部尚书:“谢郢这小子才回京两年多, 怎么又急着去外放了?”
通常都是地方官争破脑袋想进京, 京官外调, 要么是升官被委派以重任, 要么是同级或降级调去地方, 这种都算是一种惩罚。像谢郢这种年纪轻轻、前途大好且家里也有背景的, 居然出现在外调名单上,八成是他或永平侯的主意。
淳庆帝觉得, 谢郢如此优秀,永平侯不至于因为儿子是庶子就故意将人往外撵, 肯定是谢郢自己想去外头。
吏部尚书也琢磨过此事,回家他还跟妻子纳罕过,说不懂永平侯是怎么想的,没想到妻子一句话解了他的困惑。
如今淳庆帝问起,吏部尚书不敢提及宣王府,只说谢郢务实,更喜欢为百姓做实事。
淳庆帝一听这就是糊弄人的说法,批了折子,等吏部尚书走后,淳庆帝一边继续看其他折子,一边问守在一旁的高公公:“你说说,谢郢是怎么想的。”
高公公笑道:“皇上贵人多忘事,可能已经忘了,小谢大人去年新娶的妻子是大理寺赵宴平的次妹。”
淳庆帝笔尖一顿,想起赵宴平有个妹妹在宣王府了。
“小谢大人夫妻俩是去外面躲清闲了。”高公公一句话总结道。
淳庆帝摇摇头,把此事当成了乐子。
虽然是乐子,淳庆帝仍然不太满意永平侯夫人心里的那些弯弯绕绕。据他观察,宣王妃在王府里恪守本分,从来没有闹出过什么乱子,只是因为宣王妃放不下过去,年纪又大,老三才不怎么喜欢她。老三呢,虽然有自己偏宠的女人,对嫡长子的教养却从没疏忽过,随驾去哪都必然会带上嫡长子。
宣王妃不干涉老三宠别人,老三也不去打扰宣王妃缅怀青梅竹马的亡太子,夫妻俩表面和和气气,又共同看重嫡长子,这样就很不错了,偏偏谢皇后与永平侯夫人非要插一脚,跑到江南去查赵氏的底细。尼姑庵的庵主至今没消息,也没有什么用了,多半已经被灭了口。
他能想到的,老三肯定也想到了,虽然这事最终是惠妃那边捅出来的,但永平侯夫人、谢皇后的心思也昭然若揭,老三能高兴有人要害他的枕边人?
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这些女人,看看永平侯,就从来没敢在老三面前摆什么舅舅架子,更不曾自以为是地替老三做过什么。他这个皇帝还活着,皇子的母族们就大张旗鼓地搞什么结党营私,是以为皇上都没她们聪明?
--